登陆注册
34284600000044

第44章

大女儿生于一九三〇年,那时高扬正读大学一年级。他事先起了一男一女两个名字留给妻子。“娜娜”是南斯拉夫克鲁地亚作家雅尔斯基的一篇小说里的人物,一位率领农民起义的农村姑娘。“白拜尔”则是德国社会民主工党领袖倍倍尔的谐音。“白惠尔”是高尔基《母亲》中的人物,“丽达”是伏契克《绞刑架下的报告》里,那个活拨、坚强的唯一活着出去的姑娘。共产党人不是“循名学”家,但它至少证明那些书籍和人物,在一个热血青年的心里留下了怎样的印迹。要知道,那是在白色恐怖的环境里,这与“****”期间起的“学青”“卫彪”之类不可同日而语。

“一二.九”运动后,高扬作为东北流亡学生里的一名****党员,历经辗转,由北吉而西安而太原,之后上了太行山。上山时他还背着一套英文版的《资本论》(袖珍本》呢。那是一位留学欧洲的同学送给他的。在山里,开始没有马,每天步行百十里,出入于东北军裁部、红枪会和穷苦农民中间,睡长工屋,吃“糠炒面”,朝不保夕,再背着这本砖头厚的《资本论》,未免迂腐,他忍痛扔掉了。

扔掉了,不是不想读。稍有条件,他又读起来。一九七〇年一个大雪迷天的寒夜,他在干校的草棚里读完了《资本论》第三卷,曾随笔以诗寄怀。此诗原有小序,一九七六年因惧文祸,手稿巳焚毁。据其子女回忆,犹记大意是:

一九五〇年予主政辽东,大军过江,安东被炸,工厂搬迁,家属疏散,夜间读《资本论》至第三卷之半而罢。二十年草草。今下放河南干校,劳动之暇,重读是书,竟尽三卷。适大雪迷天,春雷忽动,乃中州之奇景,非平生所经历。夜阑梦回,繁花满眼,感事伤怀,成诗四句。时一九七〇年二月某日也。

一部《资本论》,伴随他北战南征、荣辱沉浮四十年。他曾对孩子们说:以前工作忙,没有时间坐下来好好读书,这十年读着书,想了许多问题,得益匪浅……”

人的精力是否可以用“水库”蓄积起来,留待日后使用有待医学、人类学家考察;但这十年高扬确实积蓄了一些什么,使他复出之后,犹如江河出峡,浩浩荡荡,一泻千里不止。

要告辞了。他还有任务。我站起来,提了个要求:“参观一下你们的住室好吗?”

高扬愣了一下,摊开两手,指着我们谈话的房间说:“你不是都看见了吗?”

“就是这儿?”我大约脸红了……

有人告诉我,说高扬到河北后,老两口就住在办公室。我感叹着,脑子里出现的是招待所里常见的那种套间,里间住宿,外间办公……方才注意力被他的谈话所引,没仔细打量房间,如今一扭头才发现,他和老伴的床就放在这间方形办公室的一角!

高扬见我将信将疑,几次看里间那扇门,笑着解释说:“那里间是个厕所。”

再没有别的房间了。立刻,以前听到的许多事情,都改变了模样,不得不在脑子里重新结构画面:他就伏在那张桌前处理全省最重要的公文,写文章,读书,从早晨到深夜;他的老伴就坐在那张床上,守着他,陪着他,织她那永远织不完的毛衣,或是拿本小说翻翻〖她读过五年书、或者给他熬点粥,洗洗衣服……

简直不可想象!他的那些广为传扬的政绩,就是在这样的环境、这样的陪伴下产生的?!想当年,高扬二十五岁离家,辗转关内,小夫妻十年生死两茫茫,却能忠贞不渝。直到四五年抗战胜利,大雪天夫妻猝然相见,彼此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段往事,至今在太行老区的群众中有口皆碑;东北的老同事们则说:老高这一点,足可以立个牌坊……往事不必细提,单看他们晚年的这种和谐,便知这话是不错的。

他对生活的要求是苛刻的,又是淡泊的。他的鸭舌帽戴了将近二十年,洗过之后变小了,老伴给他买了个新的,他泡怨说:“旧的还能戴,凑合几年算了广他的眼镜修过之后,戴着不适,公务员要拿去修修,他说:“别麻烦人家了,戴习惯了就好了7无论什么人做的饭,食堂的也罢,女儿做的也罢,他都说好,吃得一样香。长子白拜尔被推荐出国考察,因是“高干子弟”,须比别人多一道手续一经中组部审批。这规定对于想借机出去逛一趟的人来说是太必要了;却拐带着我们这位真正的专家多等了一两个月。眼看日期迫近,妈妈替儿子着急了,他对高扬说:“你就不能给催催?”高扬说:“他有他的单位,要催也应该人家催,你管那么多干什么!”……他没有心思在这些事情上动脑筋,他的精力都被他“攒”下了,于是工作起来就不知疲倦……

相比之下,那些为鼻子尖上的蝇头小利煞费苦心的人,就太痛苦了。他们体会不到心底无私天地宽的那种敞亮,感觉不到思想解放的轻松,品尝不到犹如纵马奔驰一般的为人民事业而奋斗的快感,更享受不到一个人摆脱了物欲的赘累和世俗的羁绊,象三级火箭脱落之后卫星进入运行轨道那样的,自由!他们在自己营造的囚笼里不能自拔,他们是一些可怜;的人!

早春的料峭而清新的早晨。

六点,他象往常一样,从省委大院的小门出来,穿过两条马路,步入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转一圈,回到办公室即宿舍,正好四十分钟。

陵园里肃穆、宽敞、幽静。他从白求恩和柯棣华——两位献身在华北土地上的国际主义战士的塑像前走过,从华北烈士纪念碑前走过……

“华北人民永远不能忘记,从一九三七年以来,我们中华民族有多少英雄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的伟大事业,在八年抗日战争中牺牲了,在四年解放战争中牺牲了。在华北广大地区,滚滚的河流,巍巍的山岳,浩浩的平原,到处都曾洒过烈士们沸腾的热血。

“我们永远记得,当年日本法西斯的铁蹄踏破了古老的长城,炮声响遍了华北,八路军和华北人民在一起,战斗在抗日的最前线……”

一切都是熟悉的——无论是陵园里冬青树夹峙的小路,还是它所纪念的那段历史。河北是从这里走向八十年代的,就象高扬从这里走进省委机关,走向大会讲坛一样。看来,高扬担任河北省委第一书记,不全是出于偶然,历史老人也在其中安排了某种必然。

一九八三年七月二十三日,他在《可爱的河北》音像制品汇报会上,发表过一篇电视讲话。他说:

“同志们!方才听了、看了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河北电视台播映的爱家乡、爱河北、爱祖国歌曲和电视片,很高兴。我四十年前曾在冀西工作过,现在又有机会参加可爱的河北的建设,感到也是一段光荣的经历,栖栖遑遑,的劲头应该更大。孔夫子是“栖栖遑遑不知老之将至,孔夫子我不敢比,但是做为孔夫子时代两千几百年后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事业的奋斗精神是应该超过伟大的历史前人的。……”

的确,伟大的古人也还是古人。子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已经完成了学习修养的全过程,不再进取了。共产党人高扬行将七十有五,却还象“十有五”那样“有志于学”,时时吸吮着新的养料,更新自己的知识构成。就在他酝酿省委八四年工作《纲要》的过程中,他从报纸上看到我国新近翻译出版了一本叫作《第三次浪潮》的书,作者托夫勒预言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崭新时期,近几十年内科学技术要有重大突破,新的技术革命兴起,整个世界社会生产力将有一个新的飞跃。高扬几经周折,才买到此书,即刻早晚研读。书中的观点虽不尽可取,却可以开阔眼界,从事经济工作的人不可不读。接着,池又看到报上介绍美国近年出版的预测未来社会的专著《大趋势》,立刻让秘书去买。书店里没有,经济情报研究所也没见过,到北京一打听,这本书的中译本还没出版呢。于是请人赶写了一个梗概给他看。毫无疑问,《大趋势》中译本一旦出版,他将是第一批读者。……

的确,他老了,但又很年轻。

他的与其年龄几乎不成比例的旺盛的精力、昂奋的精神,简直是一个奇迹,一个谜。他的工作节奏之快、效率之高,令人眼花缭乱。他同河北的广大干部和人民近两年来所进行的富有成效的改革和创造,今人目不暇接。

深知其人的老同志惊叹道:“到河北这两年,是高扬的学识和才华得到惊人的最大发挥的时期!”

高扬说:“这里有个大背景,这就是三中全会以来中央的路线。我现在常常觉得:我想办的事情,恰好是中央希望我办的;我不想办的,往往也是中央不希望我办的……”

这是否也是一种“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呢?是否就是一个革命者老而年轻的秘密所在呢?我想,一个政党,一种路线正确与否,除了别的标准之外,大约还可以看一看它是否使自己的战士有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脑袋去判断的权利和自由;看一看它的战士是否时时产生一种创造、探险的冲动而又步步踏着信心的路。

我们从高扬的身上看到了这种迷人的境界,从我们党的中央和地方一大批老战士身上看到了这种境界。他们是从中国历史的深处走出来的,而今走到了现代化建设的最前列。他们是一批“现代化”的共产党人。

1984年3月于石家庄

同类推荐
  • 北回归线的忧伤

    北回归线的忧伤

    本书共六辑,记录了作者关于爱与幸福、文学与艺术、生命与灵魂等等小到身边大到宇宙的思考与感悟,是作者精神世界的最直观体现。正如作者所说:“思想,在现实面前,是奥林匹斯山的遥远,在理想面前,是梦断红楼的咫尺。时代看思想者有时很远,思想者看时代总是很近。相看两不厌,何其难也?但无论远与近,也不管难和易,于我都是生命深情的归来。”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集外集拾遗补编:鲁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集外集拾遗补编:鲁迅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走向天国第九台阶

    走向天国第九台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到天的那边去看看;风过大夏河;迷失在伊金霍洛旗草原上;《草原传奇》背后的推手;萨满师的青铜镜;北上呼和浩特;我还在路上等。
  • 在他乡·远去的老调

    在他乡·远去的老调

    本书中充满泥土气息的文字,弥漫着乡愁的韵味,这是文人们记忆中的故土、记忆中的乡村,乡村里的那些人和发生过的故事,都是远在海角天边的游子们无法割舍掉的情愫。随着时间流逝的,不仅仅是年华,还有那些在历史的灰烬中渐渐封存的记忆。
  • 夜歌声声挽淮洲

    夜歌声声挽淮洲

    本书又是一部纪念寻淮洲诞辰百周年的(夜歌)作品集,收录了有关这位双百英模的图片、书法、对联、诗歌、小说、研究报道及富有地域特色的系列夜歌作品。
热门推荐
  • 沈树成长史

    沈树成长史

    沈十二第一次见到她时,她便是如此,但就是爱她,爱到骨子里的那种。
  • 宅男末世求生之路

    宅男末世求生之路

    灾难和明天,到底哪个会先来?你永远都无法知晓,所以,人不仅仅要过好今天的生活,而且还要提前做好准备,为人生中的诸多未知数做好准备。人生不易啊!
  • 不能碰触的爱

    不能碰触的爱

    爱情来了,仿佛是一个初春的清晨,你的一颦一笑都像是暖春初开的花,芬芳;你的一言一语都好似暖春刚绿的草,馥郁;你的一举一动都如那暖春才化的冰河,清香。你就那样的走入了我的心房,荡漾我心,拨动情丝。浅阳淡音,犹如你给我的欣喜,在这暖暖的夕阳下,我听着时间带着悠扬的旋律,似水年华的从耳边流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那年青春,那点事

    那年青春,那点事

    这是三年真实的校园故事。在这里我们都收获了许多。譬如:学识,纯真友谊,师生情。希望他们能开开心心的度过初三。或许明年夏天的毕业季会格外的让人怀念……
  • 大争之势

    大争之势

    盛元十万年,这是一个注定由血与乱铸造的大世巫族于西漠重生,誓要杀回中州。无数的帝国争战,谁能问鼎东原。仙魔星重燃北荒之上,天下必将大乱。海族不甘寂寞,搅动世间风云。且看我君家男儿,怀天生剑意,携鸿鹄之志,于大势中崛起,镇西漠,平东原,战四方,笑问天下,何人共觞?
  • 超级菜农

    超级菜农

    落魄的李风,意外获得随身空间,从此以后时来运转,依靠空间的进化动植物横扫地球蔬菜市场,日进斗金,打造美食世界……↓↓↓↓↓↓↓↓求梦想杯票票,谢谢↓↓↓↓↓↓↓↓
  • 迎风夫妇校园记

    迎风夫妇校园记

    看旋风少女没看爽,作者来一发迎风夫妇的校园生活,跟原著没有什么联系,纯粹是作者的脑洞大开,不过内容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 郑在傅清

    郑在傅清

    原本互相爱着,或许彼此并不知晓,未来的某个时刻或许相处久了之后才发现一直寻找的那种初恋般的感觉或许就是眼下人
  • 九幽主宰

    九幽主宰

    吞天地之气,吐百川之水,落九天之雷,兴万事不灭。少年楚暮,虽自幼无父无母,却是活泼开朗乐天派。奈何幼时遭人冷眼,外出修行更是受到百般莫名刁难。在其一步步前进,从修心殿至轮回之井,一路的奇遇和巧合,诠释着他眉心十生石的不平凡,也将其命运的面纱,逐步揭开......曾今只想遨游四海的他,却在知其命运后,决定主宰九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