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3日,站在******面前的甘祖昌满脸愁苦。
自从进入新疆后,身为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的甘祖昌这是第二次坐飞机来北京了他来的目的很单纯:要钱,而且必须是跟他的身后,是20多万张着口要吃饭的官兵。国民党走了,共产党接了个烂摊子。
赶走了******的******曾深有感触地说广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比起全国其它省份,新疆的情况更糟。它几乎没有自己的工业,老百姓所需要的日常用品几乎全靠外国进口,价格十分昂贵,一把坎土镘要近200斤小麦交换,一块砖茶要换一只绵羊,一盒火柴要换1公斤羊毛,一只手电筒的价格是一只大肥羊。它空有极其丰富的煤铁资源而在这块占全国面积六分之一的1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竟找不到新疆自己制造的一颗铁钉。
然而对于1949年底的王震、甘祖昌来说,比铁钉更麻烦的问题却是吃饭。
新疆解放时,全省人口433万,粮食总产量84.75万吨,人均占有粮食195公斤;棉花总产量才0.5万吨,人均只有1公斤多。人民衣食极端困难,无力供应大枇军粮。国民党时期,仅军粮一项,包揪就十分沉重,当时哈密的军粮由兰州调运,迪化(即乌鲁木齐——笔者注)的由南疆调运,运费都是粮价的七至八倍。
时任国民党新疆警备总司令的陶峙岳将军日后对人说,他在新疆主军那几年,睡下闭眼,起来睁眼,睁眼闭眼,就是两个字:粮食。
乍到新疆的王震比陶峙岳也好不到哪里去。
解放军进疆后,近20万大军遍布天山南北,党政机关4.5万人,每天都要吃饭,为了粮食,王震和他的后勤部长甘祖昌在算盘上拨拉来拨拉去,不知熬了多少个通宵。
曾想过从相邻的苏联进口粮食。算了一笔账,每吨300卢布,每年以十万吨计,共需3000万卢布。再加上从国境线到新疆各地的运费,每往返500公里,运费就等于粮价的二倍。这么多的钱,哪里弄去?算了。
也想过从新疆内部调运,把南疆的粮调到北疆来。也算了…笔账,从星星峡经迪化到南疆的喀什,东西相距2268公里,仅新疆境内的运费就是粮价的八到十倍。也不合算。
王震把笔一扔,在烟雾缭绕中说:“我看粮食问题得靠自己。新疆比陕北好多了,地又平又多,我就不信能把我们饿死。”甘祖昌说:“可是眼下总不能口:肚子空着。”
西北风的走动在夜里听得十分真切a王震看看窗外的夜色,双眉微蹙,自语着说了一句:“这里的冬天又这么摄长,真烦人。”
甘祖昌说眼下,只有向中央求救了。”
王震把头靠在椅背上,半天没有说话。
远处有狗在叫。
王震终于无可奈何地说:“那就往北京跑吧。”
说罢,他又拿过桌上的电话机,接通了兰州彭德怀的电话,向彭德怀汇报了眼下部队的处境和准备派祖昌到北京运银元的打算。彭德怀说广去吧,先度过难关再说。”
为什么非要去北京要银元?
解放军进疆后,奸商乘机抬高粮价,甚至有粮也不卖,实在要买,就是高价,而且只收银元,不要纸币。这样,甘祖昌只好每月飞一次北京运银元了。
******给甘祖昌批了条子。
甘祖昌接过条子,红着脸说:“总理,这是最后一次。”
******笑了广你不要说大话,别忘了,现在正是冬天。王胡子再有本事,也不能在冰天雪地里播种小麦吧。”
甘祖昌脸更红了。
******说当然,从长期来看,中央也没有那么多银元给你,人民解放军要驻守边疆,保卫边疆,长期靠别人吃饭,自己不生产是不行的。”
甘祖昌说广总理放心对此,我们是有打算的。”
******说那就好。”
从1950年月到4月,甘祖昌又往北京飞了四次。
1949年12月5日,当甘祖昌正在北京向******要银元的时候,一份电报传到了王震手里。
这是******的《关于1950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这样一份指示,在王震的意料之中。
他轻声念了出来:
除了继续作战和服勤务者外,应当负担一部分生产任务,使我人民解放军不仅是一支国防军,而且是一支生产军,藉以协同全国人民克服长期战争所遗留下来的困难,加速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人民解放军参加生产,不是临时的,应从长期建设的观点出发,而其重点,则在于以劳动增加社会和国家的财富。因此,各军区首长,必须指导所属,从1950年(笔者注:原文如此,只有括号。)季起,实行参加生产建设工作,藉以改善自己的生活,并节省一部分国家的开支……
王震十分兴奋。
接到《指示》的一个小时内,他就亲自主持召开了军区机关和驻军的团以上干部会议。
等与会人员都到齐后,他先轻松地开了个玩笑。他问大家:“现在,各单位都把自己的家底报一报。
“你是我们的司令,我们有什么家底你还不清楚吗?”
“有家底,我们还天天向你要粮吗?”
“甘祖昌部长呢?上月他还欠着我们师两万斤粮食呢。”
大家纷纷说,像开了锅。
王震笑着听,等大家说完了,他又开了个玩笑说你们的困难,毛主席早知道了,他打算给你们彻底解决一下。”
大家一怔,马上就兴奋起来:
“给我们多少?”
“我们有一半战士还穿着单裤呢。”
“有我们的份吗?”
等大家说完了,王震才笑笑说不用着急,都有份。”全场很安静,大家都急切地望着王震。
他扬了扬手中的文件,对大家说不过,毛主席只是教绐厂我们彻底解决困难的办法。”
大家先是“嘘”了一声,接着,会场上就发出一阵轻松的笑声。王震把毛主席《关于1950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的指示》念了一遍。
念罢,他把会场扫视了一遍,说:“十年前,陕北的南泥湾让359旅出了名,我这个指挥幵荒种田的旅长也出了名;今天,让我们再拿出当年大生产的劲头,在新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再造出他几十个南泥湾,几百个南泥湾!”
会场发出一片欢呼声。
转到西北作战以来,王震就在研究新疆了。
他研究最多的是新疆的屯垦史。
从甘肃、青海一路走来,每到一个大点的城市,他都要派人搜寻有关新疆的书籍,他搜集了不少这方面的资料。走到新疆,他已能如数家珍般地向干部们讲述新疆的屯垦史了。
最早提出屯田戍边理论的朝代是西汉。
西汉时,在滇北强大起来的匈奴,经常攻掠西北边境。为了抵御匈奴,保卫边防,晃错提出了募民实边书,桑弘羊提出了扩大轮台屯田书,赵充国三上屯田书。这三大屯田书,成了西汉屯田御敌的基本方略。
对于西域屯田,桑弘羊提的尤为具体。
公元前89年,桑弘羊向汉武帝上奏扩大轮台屯田书,使“屯田”这一名称第一次走进了史书。他主张通过发展西域的屯田,完成西汉统一西域的历史任务。具体为,首先扩大轮台以东的军屯,然耵从内地招募农到西域发展民屯,逐步向西发展,直到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口。
桑弘羊的建议无疑是高瞻远瞩的。
但此时的汉武帝巳至垂暮之年,没有了往昔的勇武之气,加之二年前大将李广利刚被匈奴败投敌,余悸未定,没有采纳桑弘羊的意见。
12年之后,汉武帝和桑弘羊都已先后作古,汉昭帝终于采纳了桑弘羊留下的计划。
赵充国向汉宣帝三上屯田15,阐明了边疆军屯可以不战而破叛军的屯田理论,使汉军不发一枪一戈,不伤一兵一卒,彻底解决了羌乱扰边的问题,达到了割断西羌和匈奴联合反汉的目的,为完全统一西域扫清了道路。
2000多年后的******对这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军事家作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赵充国:“能坚持真理,坚持正确主张。他的意见在开始时,赞成者不过十之一二,反对者十之八九;后来相反了,赞东汉末年的鲁操在群雄割据,战争频繁,军粮匮乏的危急局曲下,尤其重视发展屯田。对前朝在西域的屯田成果十分看重,他说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即汉武帝——笔者注)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213年,他命20多万军队“且耕且守”。曹魏政权建立后,军屯和民屯获得更大发展。
唐朝后期,吐蕃经常攻掠唐朝西部边境,李必、陆贽等人也极力主张招募内地军民前往边疆地区屯垦戍边。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苦,为了富国强民?生极其重视电田。1363年,他下令诸将兴国之本,在于强兵足食……若兵家食之于民,则兵食尽资于民,则民力重困,故令将士屯田,且耕且战。”
1368年明朝建立后,对新疆的控制有心无力。在全国其佘各地,朱元璋命令全军十分之七的军队屯田,十分之三的军队守防,每一个兵平均种地50亩左右,各地所需土地、农具、耕牛,均由官府供给。朱元璋的军屯主张使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屯垦事业最兴盛的朝代。1392年,明朝军屯人数达到126万人,军屯耕地将近9000万亩。到1403年,全国屯田收粮已占当年全国征收税收粮总额的43%。
清朝建立之后,我国整个北部边境经常受到沙皇俄国的攻掠。为了巩固边防,抵御沙俄侵略扩张,新疆的屯垦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清朝前期的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后期的林则徐和左宗棠,都为新韁的屯垦戍边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690年一1697年,康熙皇帝亲自率军平定了准噶尔部的噶尔丹之乱。为了防御噶尔丹向东图谋,供给前线清军充足的军粮,他又派苏德尔率军,到新疆东北地区的哈密、巴里坤和木垒一带屯田。
乾隆是继康熙之后,清朝又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1735年,他即位才几天,就郑重宣布“垦田务农为政之本”。之后的几年,对新疆屯垦的诏令紧锣密鼓:1757年,他命令伊犁试办兵屯;1758年,命新蠆凡有驻军的地方都要大办兵屯;1760年,又强调新疆屯垦,利国利民;1761年,他命令在乌鲁木齐大办民屯,指出新疆屯垦,可以减少内地人多地少的压力,改变全国的人口和土地分布不合理的现状,对发展边隳和内地都有好处。经过数年倡导,新疆的屯田地域由哈密、巴里坤、吐鲁番、辟展(今鄯善)、额尔齐斯河等地,扩大到伊犁和北疆各驻兵地区。屯田取得了很大收效,粮食收获颇丰,驻兵自给有余,以至到乾隆47年,伊犁将军伊勒图在向淸廷的报告中说,伊犁仓内存粮五十多万石,以致红腐霉烂,不得不减少屯田数量。
今日乌鲁木齐在新疆的首府地位,主要是乾隆朝在乌鲁木齐大办屯田的基础上奠定的。
清朝晚期,大声疾呼要在新疆实行屯戍的是受贬的林则徐。
1842年12月一1845年12月,抗英民族英雄林则徐被昏庸的道光皇帝发配伊犁充军。三年遣戍新疆,并没有使这位中华赤子的满腔热血冷却,刚刚在南方与英国人交过手的林则徐此时虽已无职无权,但他“位卑未敢忘忧国”,他将惊惕的目光投向了对中国怀有侵略野心的沙俄虽然没有了主政统军权,林则徐还是找到了自己可干的事情。
他把自己的全部心力投人了新疆的勘垦屯田事业。
1843年,他协助伊犁将军布彦泰完成了三棵树、红柳泉和阿勒上斯的垦地工程,新开荒地19万多亩。1844年,他倾其所有,捐资认修了伊犁阿齐乌苏大渠的龙口工程,使10万多亩撂荒地得到了灌溉。1845年,年过花甲的林则徐拖着老迈之躯,考察了南通九城,实地勘察了库车、乌什、阿克苏、和田、莎车、喀什噶尔、喀喇沙尔、吐鲁番、哈密的屯田。这次勘垦,他从一月出发,直到十二月被起用为陕甘总督离开新疆,整整走了一年。
林则徐离开新疆时,已经看清了沙俄的威胁,为此,他优心忡忡。他多次上书朝廷,提出应加强对沙俄的防御,而防御沙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屯垦实边。可惜,在一个腐败透顶的政权中t林则徐的声音显得太微弱了。
1850年,林则徐在广西病逝于征讨农民起义的途中。此时,距他离开新蜃已经五年,沙俄的阴影总在他眼前徘徊。临终有几个月,他还大声疾呼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
日后,沙俄先后侵占了17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九泉之下的林则徐遗恨绵绵……
继林则徐之后,在新疆大刀阔斧实行开发政策的是杰出的爱国将领左宗棠。
1876年一1878年,左宗棠挥师出疆,消灭了浩罕国的阿古柏侵略军,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整个新疆。1864年以后,由于新疆各地割据政权的仇杀,阿古柏、沙俄军的侵略,新韁的屯垦成果几乎全遭破坏。此时,展现在左宗棠眼前的是一片疮痍。左宗棠收复新疆后,他极力主张加强边防,开发新疆,重办新疆屯田。为此,他屡屡上书,陈述开发新蘊的重要性自古边塞战争,屯田最要,臣已屡陈其义矣”;“西陲之事,不可复问矣。臣之立意仿赵充国议……且防且剿,且战且耕”;驻兵新疆“屯垦诚为第一要务”。
1874年,左宗棠派张曜率军进驻哈密,命“必就该处荒芜地亩开垦,以益军食。”1876年,派刘锦棠率大军进入新疆,也令逐步进兵,逐步兴屯。1878年西征结束时,北疆民屯已普遍兴起。之后,他继续组织新疆军民,大办屯田,大兴水利,植树筑路,为新疆的开发做出了卓越贡献。
进入民国,不断有仁人志士提出开发新疆的主张,孙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国方略》里也提到了包括新疆在内的西部开发问題,但在军阀连年混战中,这些主张纵然再好,有哪一个新疆的当政者会去理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