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上面这些狼狈周章的负面现象,均属于在度的掌握上过犹不及。本来都是美滋滋享受一番的好事,却闹得乐极生悲,成为一种物极必反的“自虐”。在此,不禁想起两个概念,一曰“微醺”,二曰“半糖”。所谓“微醺”是饮酒饮到三四分,既非毫无感觉,但又不是失控,刚有点飘飘然就打住。那叫乐,叫美,叫爽,何必闹得五脏六腑全要吐出来那么活受罪呢?至于“半糖”则是流行于台湾的一首歌曲,名字就叫《半糖主义》。歌词唱道:“我要对爱坚持半糖主义,永远让你觉得意犹未尽。真心不用天天黏在一起,爱来之不易,要留一点空隙,彼此才能呼吸……”这里谈的虽是爱情,但其中的哲理,却很能给人以启迪。诸如,干事业要勇于拼搏,但也别蛮干不要命。遇美食佳酿不妨一品,但也不要撑破肚皮、喝得溜桌。搞减肥,少吃一点,但也别见饭愁,饿得形销骨立。出外旅游自然难免辛苦,但也不要累得一塌糊涂,甚至只图到此一游,跑马观花什么也没看清,匆匆然如漏网之鱼。西哲尼采说过:“别在平路上停留,也别去爬得太高,打从半高处观看,世界显得最美好。”古人更有一首“半半歌”曰:“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艳;半帆张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半少却晓滋味,半多反厌纠缠。”此中禅机,不颇值得我们去参悟一番吗?
行百里者半九十
最近去澳大利亚一游,住酒店时导游一再叮嘱:在房间里绝不能吸烟。只要有烟,就会引发报警器灵敏反应,而后立即会招来五辆消防车。车来后发现是你吸烟引起的,你就要依法赔偿每辆消防车出动费500澳元。此前,有位去澳的中国官员确实就满不在乎而“以身试法”,人家照罚不误。澳大利亚在环保上就是靠如此到位的执法,使整个国家天蓝水清,成为世上少有的宜居地。我回北京后住旅店,见床头柜上立着一块小牌,上写:“北京公安局谕,不许躺在床上吸烟”,大概店家以为靠公安的这个“谕”,准会吓阻那些烟民。其实,谁怕?统统照吸不误。在这里就看出两种文化:一种是依法求实而到位,一种是官样文章走过场。靠后者是搞不成环保的。
古往今来,办事到位还是不到位,是成功与失败的关键点,甚至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分水岭。《纽约时报》刊登文章说:美国人埋下“靖国神社问题”祸根。二战结束后,美国占领了日本六年,后三年华盛顿为使日本强大起来,使一些战时领导人一夜之间官复原职,一些侥幸逃过绞刑的甲级战犯成为政界和商界要人。现在美国在靖国神社和甲级战犯判决问题上一直保持沉默。美国的这些“不到位”,祸心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最近讲:矿难所以频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监管部门发现一些煤矿隐患严重,贴了封条责令整改时,封条却被矿主揭掉,为了暴利照干不误。原因就是他手里还有工商部门发的生产许可证等四个营业证件,他有恃无恐!李毅中宣布:今后发现问题就要既贴封条也收回各证,什么时候改好,经检验核准才能开工。上述两例都是国人最为关心的事情,从中可以看出,办事不到位,一个是正义被泯灭,一个是人命受摧残!
时下,一些直接和群众打交道的窗口部门,都在推行“公开承诺制”,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有些部门承诺满天飞,却只是挂在墙上、说在嘴上,没有落实在行动上。在我们的记忆中,有许多部门的“豪言壮语”假如实现一半,我们的社会风气不知会好到什么样子!可惜,落花流水春去也,不到位者全白费。《战国策.秦策》:“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宋,陈亮《酌古论.邓禹》:“语曰:‘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故夫古之智者,尝尽心于垂成之际也。”办事到了将成功时,更难、更要下大力。
行文间,正好电视上播送京剧《秦香莲》,那位富于正义感的韩琪,在听到陈世美杀妻灭子的真情实况时感慨万分,他不仅停剑不杀秦香莲母子,而且由于刀剑见血才能复命,为了做得到位,他毅然自刎一死。每逢看到这里,人们都感动得几乎落泪。到位,有时就需要这种不惜粉身碎骨的大智大勇。不如此,中华民族何以有岳飞、文天祥、史可法……何以有媒体上“永远的丰碑”栏中那些大义千秋的英雄豪杰,何以有连绵五千年历经风浪而不衰,而今进入黄金发展期的中华民族呢?
“艺德”钩沉
日前,为了欢迎来自台北的校友喻舲居先生、陈美鉴女士夫妇俩和廖焕之先生,南开中学校友会在天津南市食品街风味居请他们吃饭,我也躬逢其盛。这几位远方来客是专程来参加《张伯苓》电视剧新闻发布会的。当他们逐一品尝着贴饽饽熬小鱼、驴打滚儿、杨村糕干、十八街麻花、小葱蘸虾酱、棒面粥等家乡小吃时,谈天说地,兴致勃勃。
74岁的南开中学1951届老校友、台湾演艺界、新闻界知名人士廖焕之先生博闻强记。他谈起当年在南开上学时如何在“三不管儿”看那摔大跤的、玩手彩儿的、拉洋片的、吞铁球的、唱大鼓的,谈起那卖药糖、面茶、切糕、丸子汤、羊肠子汤的……香味扑鼻,人声杂沓,甚是好玩儿。他说,那时学习紧张,少不得想放松放松。听别人说“三不管儿”有一个男女合说“荤相声”的地方,百无禁忌、口无遮拦。出于好奇心,有一天他和一位同学溜达进去。岂知,正在合说相声的演员,一见进来两个年轻学生,立即停止表演,下来拦住他俩,压低声音郑重其事地说:“你们是上学的学生,这儿可不是你们呆的地方。请二位快回去好好学习!”他俩于心不甘,又生一计,穿上长袍,戴上帽刺儿,化装成“学买卖的”,再次进入。结果,人家还是一眼就认出了。那演员下来在廖焕之耳边悄悄说:“我在梦中都不敢梦到背着书包到学校去读书。”再次诚恳而坚决地劝回!自此,这位廖兄不再留恋曲艺戏棚,但对传统及现代影剧艺术,仍是十分热爱,并为此工作多半生。
接着,80岁的喻舲居先生,也谈到一件艺坛轶事。这位重庆南开中学1944年老校友、国际笔会香港笔会主席、港台报界资深报人,幽默深沉。他说,有包括王世杰的儿子在内的四位中学同学,一向热爱京剧。这四人均考上南京中央大学。有一次去逛夫子庙看戏,舞台上有当时电影明星王熙春的妹妹王熙云,是位色艺俱佳的当红花旦,唱腔优美,长相妩媚。这四位同学一看就着迷了,便天天晚上去看,去了必坐头排,凝神注目,拼命叫好。王熙云心领神会,深知这几位是痴迷的“追星族”。有一天,他们四人一散戏就进入后台,恭恭敬敬向王熙云鞠了一躬说,您演得真好。今天晚上我们请您一起去外边吃个夜宵。王熙云看了他们一眼,微微一笑说,可以。但有个条件,不是你们请我,而是我请你们,不然我不去。他们拗不过,反倒邀了人家一顿。过后他们四人听说王熙云到苏州演出,便结伴坐火车去苏州看戏,依然是坐头排,凝神看戏、大声叫好。谢幕后又一齐去后台,诚恳请王熙云去吃个夜宵,以作回报。王熙云一听他们四人是上着学专程从南京赶来苏州听戏的,当即沉下脸来,正色劝告他们:赶快回去上学,别在这儿耽误工夫。并立即叫人去买了四张火车票,坚决地请他们返回南京。这四位同学后来还都学习不错,尤其那位王世杰的儿子王纪五,后来留美返台,自基层干到国科会副主委,为接待国外学者专家,经常撰写京剧之人物、剧情、做派的含义等,以便客人欣赏。由于其熟谙国粹京剧又擅英文,深得有关人士嘉许,被赞为佳作,亦可谓“好”亦致用也。两位老先生说到这些五十多年前的老事儿,举座为之动容。就这一话题大家说了很多,忆及往事我更是浮想联翩……
当年我曾先后在汇文、南开上中学,一度住南市,经常要路过“三不管儿”,也常到戏园子看“蹭戏”。廖、喻二位先生所说的那些人情世态,我颇不陌生。正如他们所说,那时的艺人拉家带口,沦落风尘,好容易上个“座儿”,或来了“捧场的”,简直就是来了财神爷,那本是求之不得的。在“三不管儿”说相声,那时俗称叫“撂地的”;跑码头的女艺人则属于下九流的“戏子”,在社会最底层都混得很艰难、很埋汰。但就是这些在困境中苦苦挣扎的人,他( 她 )们仍不泯灭艺人的良心,那就是:绝不能弄脏了孩子们的眼,绝不能污染了学生们的心!在旧社会能上学的被视为神圣,自认为“不入流”的下层人,对之是又羡慕、又敬重,尽管自己为了糊口撂地跑江湖,但宁可自己挨饿,不能缺德,不能糟害学生。否则那是“有罪”的,那不仅有损“戏德”、“艺德”,还有损“阴德”,下辈子都得不了好报。这就是那时旧艺人带点儿执拗、带点儿迷信的“做人底线”!
这裸那裸何其多
如今,街上有裸奔、网上有****、河里有裸泳,人们慨叹:在某些环节上缺乏应有的透明度时,一些人却率先来了个一丝不挂!
应该说,人赤条条来、赤条条去。睡觉、沐浴、更衣,袒裸均属人之常情。洒脱如杨贵妃,也不能衣冠齐整就跳入华清池。但所有这一切,均属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人私密空间。一个人在大庭广众中是否着装、怎样着装则不仅涉及健康冷暖,且事关个人尊严与礼仪。就是疾不讳医,患者的隐私也必须受到保护。诚然,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天宝实录》说有一小国“裸人所居,白民之后也”。这是特殊人群。有些体温特高的“火娃”长多大就愿光着,个别精神病患者迷蒙中裸跑。这属于生理异常。澳大利亚马逊海滩上有“天体俱乐部”。对此应尊重人家的习俗与法律。但所有这些均不能照搬照做,各有各的活法。
《史记》里记述穷奢极欲的商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赤身追逐其间取乐。魏晋名士热中于狎妓裸奔。唐太平公主蓄面首数千在宫中****。这些屈辱人身、亵渎人权的始作俑者,其乖戾一向为史论所鞭挞。当然,正常情况下必要的裸身,有时具有思想解放的含义,不可一概抹杀。诸如摹绘裸体与充当模特则是美术上一大课题。著名雕塑“大卫”、“维纳斯”、永合宫欢喜佛等,均属传世之作,有其深邃的审美和宗教价值。某些绿色和平组织为反对剥兽皮做衣服,有人愤而以极端方式的裸奔来表示抗议,尽管这是社会矛盾激起的情绪化思维,公众仍给与评价。红嫂以乳汁救死扶伤,人们伏下头颅深致敬意。在性教育课堂上的人身袒露,更应赋予对知识的敬畏。
显然,这裸与那裸不一般,不可一概而论。近年在兰州市内黄河岸边的中山桥、鸭嘴滩等地,有一些冬泳爱好者赤身裸体在黄河里游泳。五冬六夏,有男有女,毫无羞怯之态。对此,很多市民视为怪异。他们说,在公共场所公然赤身露体,既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也是不自爱的表现,岂能一裸为快?有人干脆就打110。但裸泳者说,我们是锻炼身体,既不影响他人,也不违反法律,这是社会逐步多元化,人们敢于彰显自己个性的表现。兰州有关当局说,对这种行为进行制止没有法律根据,只能是抓紧研究的新课题。不过,有些问题在法律上虽是空白,在道德伦理评价上却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最近上海发生一件奇闻:来自南汇的申某和妻子在上海一超市购物,在出口处被保安拦住,要求其为口袋里的毛巾“埋单”,但看来醉醺醺的申某,却硬说带有该超市标签的毛巾是自己带来的。双方正拉扯中,不料忽有奇兵突出,那位看来外表不俗的申妻,竟当众脱裤撒尿耍泼,把超市保安和围观顾客都吓得纷纷掉头而逃。正好最近长沙有一位为呼吁出书而裸奔的作者,据称其大作的主题乃“怎样活得像个人”。噫吁呼!从赤身裸体到衣冠楚楚本是人的一大进化,现在却动不动反其道而行之。就是文化再多元,究竟怎样定义“活得像个人样”呢?
“狗缘”喜忧
如今,在人们喜爱的宠物中,“狗缘”直线上升。大街小巷,楼前屋内,狗影翩翩,狗吠声声,成千上万只狗进入人的生活。但对养狗一事,迄今毁誉参半。爱者欲其生,恶者欲其死。
纵向来看,早自先秦以来,《 列子 》里有“狗吠杨布”,《晏子春秋》里有“狗猛酒酸”,《吕氏春秋》里有“良犬捕鼠”,《说苑》里的“举杖呼狗”……生动地记载着一些狗的趣闻。横向来看,法国人视狗如子。前些年去法国一游,但见塞纳河边,相貌各异的狗在主人身边摇头摆尾,巴黎圣母院前,一位美女牵着三头大狗。据悉,在法国每年有百余万只狗出生,全国有专业狗医生4000多名,狗食加工厂3000多家。英国人的爱狗更不落人后。英女王在这方面身先士卒,她特爱脾气暴躁的长身短脚威尔士狗。有一次她把自己的贴身侍卫降级使用,原因就是他把一只爱犬的玩具球故意藏起,致使狗颜大怒一刻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