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相伴说读书
年轻时读书,虽不能算作系统,但其范围也够得上庞杂,可收获并不显著,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懒于动笔。不动笔墨不读书,先行者的这一经验之谈,虽早有所知,但由于迟迟未能切实地付诸实践,对其独到深刻之处,也就理解得不是那么透彻了。学者朱光潜讲过自己的一个习惯:学到点什么,就马上拿来“贩卖”。所谓“贩卖”,系指每有心得即著而为文。这是非常好的读书方式和思维训练。这说明读和写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道理。作家曹聚仁则说:他…生经过了许多名师,其学问博通的,文章都不怎么高明,文章高明的学问又未必博通。他认为以作文为主,以读书为辅,把—切书都当作文的资料来看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样一来,书,也读了,文,也作过了,实在是一个两全的好办法。
于是,我明白了读书是为了创造这一堪称真理的道理。肖上世纪70年代末起,每读书读文,凡有收获,便动笔记下,如今回头望去,林林总总,长长短短,竞也积攒下不少篇什。作为一个以诗为主要写作对象的劳动者,我的读书笔记几乎一律是读后感一类的东西,内容当然包括思想的艺术的心得感想,很少有像专门从事学问硏究的学者如朱光潜先生那样,每有所得,便发而为文,即那种学术论文一类的著述。这人约是作家与学者读书,虽都动了笔墨,但结果却并不完全一样的原因。当然,作家读书,也常常有着因书的触发而提笔为文的…情况在,但写出的大多并非学术硏究文章,而是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
以下札记,便是从多年来随读随写的笔记中摘录下来的。有兴趣:,的读者,通过这些并非系统的文字,也许能窥见我的读书与写作生活的一鳞半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于其品位的高下,那就另当别论了。
2006年2月9日
读书,也以质胜
读书如同创作,必须以阅读质量取代阅读的数量。数量是无意义的,那不过是把优秀作品原封不动地罗列在书架上罢了,就像平庸的作品把生活照相式的罗列在稿纸上一般。
1981年10月7日
登在一起的三首诗
有三首诗,同时登在《羊城晚报》1982年5月30日副刊“花地”上。首系广东诗人林顺治的《曲线》:另两首是两名德国诗人写的儿章诗,一首题为《大池塘结冰了》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歌德,另一首题为《在公园里》的作者是约林格纳茨一个陌生的名字。一一读过,记感如下:先说林诗。此诗思路开阔,想象颇奇诡,立意也不错。诗人将美的曲线和附着伤痕的曲线作对比,以“把正直给我把平坦给我又让无数平行的直线在我和同龄人脚下延伸”作结,表达了诗人的美好愿望和追求。诗,写得较凝练、深刻。不足之处是,诗人所希望的“直线”,只能被看做—种天真的愿望。无论是昨夭,或者是今天,抑或是明天,生活都从未有过将来也不会以“平行的直线”在人们脚下延伸的。事物,永远是曲折的沿着螵旋形即曲线的轨迹向前发展的,这才是其发展的规律。巧的是,我也曾写过一首关于曲线的诗,结句为“生活又沿着曲线走来又又沿着曲线走向明天”(大意),便含有上述这—辩证思想在。
再说两首德国儿童诗。
歌德的《大池塘结冰了》是一首风格活泼明快的讽喻诗,意在讥讽一种爱说大话的人。
约格林纳茨的《在公园里》构思巧妙,颇富童心童趣。诗人写”:,:“我”午夜在公园里看到一只甜睡的小鹿;清晨,又从这儿经过时,:见小鹿“依然睡眠矇昽”,呆在老地方。于是“我悄悄地移动脚步”“轻轻推它掌”“噢,原来是座石头的雕像!”诗人通过孩子的眼光,写活了这只活泼可爱的小鹿雕像,结尾有戏剧效果。
1982年6月2日
读《三仲马》
读法#莫鲁阿著文学传记《三仲马》。作品记叙了仲马一家三代的生平。
老仲马是战功卓著的将军,闻名遐迩,超过拿破仑而被拿破仑所害。大仲马才华横溢而挥霍无度。小仲马作为私生子,不愿接受父亲的荫庇而自我奋斗,终以名著《茶花女》而获世界承认。整个传记文章生动,译笔流畅,形象地反映了19世纪法国文坛状况及复杂纷纭的政治社会生活。无论从文学资料价值考虑,还是从社会价值考虑,这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大仲马在二十多年中竟写出过四百部长篇小说,三十多部戏剧,这实在是一个让人不可思议的数字,堪称古今中外文学史上一大奇观!其所以会有如此惊人的成就,除具有过人的才华、超人的精力之外,他还有一个成功秘密,那就是他曾不断雇请过不少合作者替自己操刀,或撰写初稿再交他润泽,或提供题材由他自己的动笔,这实在算得上文学史上一道奇特的风景。传记指出,这种合作方式不唯大仲马采用过,就连大名鼎鼎的巴尔扎克也不时釆用这种办法。当然,他们的合作者大都是没有多少名望的人,但他们却具有一定的广博的阅历和较为深厚的文学素养,因而得以完成名家们所需要的大作的雏形。也有虽为名家,却将题材提供给另一名家的,如著名的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她就曾向大仲马提供过长篇的素材。
这样的合作充满了商业性质。我甚至想到了中国式的“雇工剥削”。
绝代散文家张宗子
读《读书》月刊四期。
黄裳《绝代散文家一一张宗子》颇可读。
张宗子,即明末散文家张岱是也。去年,我曾抄读过他的散文名作《湖心亭赏雪》。该文仅百余字,可谓短制,但却集写景、述事、状物、抒情于一炉,层次分明,跌宕有致,不愧古散文精品。现读黄文,始对这位三百年前的作家的生平身世,有了大致的了解。
张岱,原来出生于一个中等的官僚家庭,是一位一生浪迹歌坊剧社的纨绔子弟。但他又不同于一般的公子哥儿。他凭借自己对本阶级有闲生活的熟悉和独到的观察,写下了大量的散文、随笔以及剧评等。他甚至还修改过不少剧本。张岱晚年还写过一本《石匮书》,是具有一代国史规模的大著作。此外,还有一部煌煌六大册的《史阙》。
由此看来,张岱绝不仅只是一位小品文作家,而同时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历史学家、市井诗人,绝代的散文作家。
哦,曾被我激赏过的《湖心亭赏雪》,原不过是这位才华横溢的明代作家精神家园中,一枝小小的出墙红杏而己!
1982年4月21日
都门小夜曲
读《人民文学》第8期张天民小说《都门小夜曲》。一个自小便失去家庭温暖的独居的青年工人,在每晚照例都得乘坐的末班车上,逐渐对一个女售票员产生好感,进而沉浸在单相思的痛苦之中。一次,在女售票员面临流氓侮辱的关头,他挺身而出,勇敢地保护了女售票员的人格。在她负伤住院期间,他鼓起勇气将一本情诗交给了她。她没有回响,并从此自这趟末班车上消失了身影。这让他很懊悔,感情也因此受到了挫伤,便从此改乘另一趟车回家。却不料发现那位女售票员也恰好在这班车上值勤,他看到她时,她跟她的男朋友正在一块儿说笑。他嫉妒而又羞愧。下车时,女售票员将他的写有情诗的本子交还给他,并说了几句很使他感到难堪的话。是,他悟到了:终点站,也是起点这一含有哲理意味的话。他的精神境界自此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升华。在邪恶面前挺身而出,仗义执言,这无疑是可贵的;但是,仅仅出于爱情而这么做,却毕竞有些儿偏狹。献身精神,是彻底无私的。索取报偿的献身,是自私的。小说写得很富有生活气息。
人物心理刻画细腻,人物个性比较鲜明,意蕴含蓄丰厚。之所以不感到一般化,原因在于:
一是没有“大团圆”的结局;二是没有浅陋地道出一个主题,而是含不尽之意于形象的描写之中,让人思而得之;三是人物有个性,是“这一个”,而不是“这一类”。
艺术,可以点铁成金
夜读陈建功《飘逝的花头巾》(《北京文学》1981年6期,《小说选刊》8期转载),耳目一新。
小说通过一个遭遇不幸、发奋苦读、终于考上大学的少女入学前后精神心理的重大变化,向读者提示了—个发人深省的主题:奋斗者、人生。
在人生的道路上,跋涉着无数奋斗者,有的为了个人获得优裕的生活而奋斗,有的则为肴某种崇高的理想而奋斗。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但奋斗的内容却又是如此不同啊!奋斗者,不尽然都那么伟大。又读茹子鹃小说《着暖色的大地》。作品写了“十年浩劫”前后两代人不間的命运。女画家的丈夫(也是画家)在“劫难”中被迫致死,她的仅仅十岁的孩子也因此屡屡遭人歧视。为了改变孩子的处境,女画家改嫁给了一位工人。政治压力暂时减轻了,精神疮伤却加重了。他们彼此间是如此的不和谐。后来,女画家结识了一位“石派”,他们因为相同的遭遇,产牛了互相爱慕之情。这时,女画家的孩子已经考上了人学。而女画家却因孩子和舆论的反对,没来得及跟迟到的相识婚配,便卧床病逝了。
这自是一出悲剧故事。但并非十分新鲜。
可作者文笔的细腻、深刻,却让一个并不怎么新鲜的故事,变得凄楚动人。
艺术,高超的艺术,有时也足可点铁成金的。
1981年8月17日
浏览《大地》
收《人民口报》文艺部所编文艺增刊《大地》(1981年第4期),浏览于酷暑之中,虽大汗淋漓,亦未稍动。
本期载有宋庆龄与萧伯纳谈话录一篇,颇可玩味。这是一位世界级著名女政治家跟一位世界著名作家的谈话,既涉及政治,也涉及文艺,更多的则是有关政治的话题。
作为一代政治家,宋庆龄将因光投射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闺土上,并由此波及全球;而萧呢?则以作家眼光,关注着中国这块正在遭受苦难的异国土地。
这不禁使我想到,一个真正伟大的作家,他所考虑的,绝不仅仅只是艺术。离开了时代、政治,人民的命运,任何所谓的艺术,也只能是纸扎的白花而已。
1981年8月4日
以法国为基地的象征主义
夜读《诗探索》之张英伦《法国象征主义诗歌概观》,对源于欧洲,现被国内某些诗人视为“时髦”的象征主义诗歌的渊源、理论、演变、特点及其代表人物等有了轮廓的理解。
象征主义诗歌源于19世纪欧洲,以法国为其基地。这是跟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诗歌流派迥异的一种诗流派。它的艺术特点,要而言之有三:①朦胧性;②交感性;③音乐性。具体到每个时期、每个诗人,其侧重点又不完全相同。它主张意象,而排斥实感;它追求朦胧、暗示、象征,而鄙视直露、浅显,它大多抒写自我,而远离现实和社会;它追求交感,类似于中国古典诗中的托物言志;它追求音乐旋律,主张将语言变成可视的音乐。
我的想法是,象征派的艺术手法可适当吸收,用以矫正诗人直露,但要摒弃其糟粕,如晦涩、脱离社会、脱离现实以及“自我扩张”等。
1981年8月9日
请君入瓮
夜,榻上读莎士比亚之《请君入瓮》诗剧至凌晨三时。剧本主题深刻、情节生动,几个主要人物给人印象深刻。浓郁的诗和哲理的氛围笼罩全剧。译笔颇见功力。不足者有二:一是主人公伊莎白拉性格前后不统一,后半部,特别是结尾处,使人有黯淡之感;二是译文后半部失之过俗,缺少那种典雅、精警、深刻的论辩色彩。以下台词,极其精彩。“我们切不可把法律当作稻草人,树立在田地里去吓唬寻食的飞鸟;它一动不动,鸟群习以为常,反而成了它们的柄身之地。”
——剧中人麦哲伦
“有人因罪恶而发迹,有人因善良而灾祸降临,侖人冷酷残忍,却逍遥法外,也有人偶一失足,永世不得翻身。
——剧中人埃斯卡鲁斯
“即使在俄罗斯最长的夜里,他的话也一夜说不完。”
——剧中人麦哲伦
“人言可畏呀!同一个舌头,却可说两种话,忽而谴责辱骂,忽而赞美表彰,法律也不能不顺从地供它驱使,是非曲直也只好乖乖地上钩,凭它左右!”
——剧中人伊莎白拉
“世上一切贵人的装饰,无论是国王的王冠,大臣的宝剑,将军的权杖还是法官的长袍,和慈悲相比,比不上它一半的高贵,威仪。”
“拥有巨人的力量,当然使人心满意足,但是利用巨人的力量,却是****。”
——剧中人伊莎白拉
读莱阿短篇二题
读《世界文学》,载意大利莱阿短篇小说二则:《老太太在庞培下车》《笔记本》。
作者系意大利当代著名作家,1944年起阔步文坛至今三十佘年。他创作的大量小说,大都描写那不勒斯的下层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