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马克思紧扣的是无限性。这一意向强烈地透射在围绕两个尺度多角度使用的一系列全称限定词中:“任何”“处处”“全面”“整个”……而根据概率论,“对世界有所主张的任何全称陈述的概率等于零”参阅〔英〕A·F·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7页。。一种概率等于零的全称陈述也许永远不能成为现实,但正如歌德所睿智讲出的,“十全十美是上天的尺度,而要达到十全十美的这种愿望,则是人类的尺度”参阅《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61页。。
这种“十全十美”的无限性的人类尺度诚然是一种永恒的理想,但却绝非虚妄之物,它作为人类有限历史中实践的无限指趋,在人类迈出自然界第一步的同时,已对象化为美的无限境界了。
但这里含有比“审美起源于劳动”的流行理解更为深刻的东西。后一命题自普列汉诺夫以来,早已同第二国际其他理论一样地被非主体性化了。它被说成是自然本体论中“意识反映存在”的美学表述:美被一个它之外的劳动所生成。
然而,当马克思讲美的规律时,不就是讲劳动的人类学规律么?他无疑是把美的劳动与人的劳动看作二而一的同一件事。
四、美是构成实践无限性的功能一环
因此必须对以不同形式呈现为外在于人的本体继续追问:如果说实践的无限性投影为审美的无限境界,那么,实践和人的无限性又如何得以产生?
20世纪以来,哲学人类学不断对体质(生物)人类学的科学成果进行本体论的思考:诸如人的幼态(neoteinic form)性,即与类人猿比较人在解剖学结构上的不成熟性,在哺乳类中人的与众不同的漫长发育期,人在自然生理方面显而易见的软弱性……被思辨为“未特定化”“不确定性”“不完备性”(格伦)“发育不全性”(波尔特曼)之类本体概念有关生物哲学人类学的简明介绍可参阅欧阳光伟编著《现代哲学人类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这些否定性的生理缺陷,恰成为人无限开放地创造非自然手段,以自我补偿的肯定性的前提条件。控制论创始人之一的维纳也正是在确定人独特于机器的本质时看到了这一点:“人就是永远长不大的彼得·潘”参阅维纳《人有人的用处》,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3页。。唯其永远长不大,才永远发展而不可限量。这一思路方法也推移向心理领域,如现代心理哲学人类学代表普列斯纳把个体无法自制的与现状冲突的心理态势“失常态度”(eccentric position)提升为超越自我、打破动物式固定格局的本体性动力结构……在这些解释中,人的实践无限性根源于自然生理结构或心理结构的开放性特征。但是,后者自身的由来却往往被先验化或宗教化。这集中体现在上帝创造了亚当后对他所说的两句话中:“我不让你有任何特定的形式,这样可以使你得到和拥有你期望的装备。我把全部其他生物都附属于限定的规律之下,只有你独自不受限制”转引自兰德曼《哲学人类学》,费城,1974,第207页。。
这样,人在生物特征上的非自然适应性与实践的无限开放性之间互为因果的辩证联系便非人化了。如果更为全面地看,人的自然体质的人类学化尽管成为实践中的一种能动因素,但它毕竟是实践劳动和自然进化二者造成的结果,后者又仅提供某些生物性前提和契机而不具有决定性意义。例如,直立虽然是人类起源重要的一步,但它本身仍从属于手(前肢)的活动而不占据本体地位。自然性并不是人类无限性的本源。因此,也无法赞同把人类自然本能之一的性欲说成人类永恒驱动源泉的弗洛伊德“力必多”理论。
海德格尔把人的无限可能性看作“向死而在”的结果此限于《存在与时间》。海氏后期神性快乐情调已不同于此。,人的开放性与化有限为无限的不懈努力根本上源自对死之大限的领悟。这诚然指明了一种自因的人类学本体结构,但这种在本质上是被动的主动性能够开启真正的无限吗?“畏”(angst)之情绪尽管忧患无边,但它与任何宗教无限都带有的敬畏特征不是很吻合吗?
……
我们看到,任何一种非实践论的人文本体论,最终将失去最初的人类学特性而滑向神学本体论。
实践作为人文本体,其无限性只能根源于实践自身,从而才是自在自为的真正的无限。因此,我们须重返实践之内。
我们通过阐释“美的规律”,已经弄清了这样两点:①人的劳动只有在不断突破自然生命各个有限统一方式的无限进展中,才能获得独特的人类学的质;②“美的规律”就是劳动的无限性;美成为极限,亦即人文本体劳动的极致理想状态。也就是说,劳动只有在美的向度上展开,才能保持无限性的趋势。此一推论引导我们猜想:美是构成实践无限性的一个功能性环节。
一方面,早在猿—人过渡期,以使用原始工具的动作多样化(如棍棒从单一的击打向挑刺劈抬撬掷多方向的扩展)为基础,一种独特于自然生命单一本能反应的人类生存方式已经出现,它在漫长的发展中本身就成为指向未来的无限;与此同时,它被自觉为人类的自我确证——并非更晚阶段抽象概念的反思,而是通过具体有限形象对人类自身无限性的体验感知。这是肯定性的人类自我意识。作为自我意识的无限不同于作为对象意识的无限,前者想像为体现人的圆满万能自由性的美,后者异化为宗教的神。
另一方面,美使人意识到的是:人是永远比现状更加完美的存在。审美的无限境界对现状的永恒超前性呈现为与海德格尔“死”之限槛迥然不同的光明前景,从而构成了以未来为中心的人文本体时间观:它既不是只有“当下”“眼前”的动物直接性,也不同于以“过去”为中心的科学时间观。前者并无时间性可言,后者研究区别于主体的客体对象,对象是被生成的结果,因而“过去”成为原因和根据:“现在”是“过去”的结果,未来是“过去”的延伸。与之相反,主体性的人把无限之美作为自己真正的本质,作为自我意识的审美接引人先行进入了未来(请回忆审美无限境界的高峰体验)。这一前抛完全改变了曾是物性存在的人类向度:“现在”是未来的开端,“过去”是经由“现在”而流逝的未来。
人经由审美无限境界先行获得一个无限性的自我观念并导致以未来为中心的时间观出现,这对于实践和人具有互为表里的双重意义:
第一,人自己把一个永远无法与之同一的美作为更为完整和更有价值的自我设置于未来了。美就是人自己,是高于自己的自己,是走在前方、矗立于地平线的自己。在审美无限境界与有限的人生现状之间存在着一段可以无限逼近却永远无法消除的差距,它是无限与未来结合的结果,由此造成了人文本体结构前倾失衡的动力趋势,推动人永远走在自我追求的途中,而不同于自然欲求的驱动力(如来自远古进化的性欲与食欲)。
这意味着一个“尚未实现”的未来现实而主导地参与了人的现在。所谓真实的人就不单是既定的现存者,同时还是在历史的牵制下被未来吸引运动着的不确定存在、一个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开放的存在。所谓人的本质,就不再只是一个经验事实的“是什么”的陈述,更主要的还是一个包含着“尚不是”却“应当是”的指令。被美无限化了的人不再有相称的宾词,而成为一个充满生气的“无”。他应当像浮士德一样无休止地追求,一旦停留就不再是人。
一个超前于人的美成为人文本体中否定性的亦即超越性的致动因。
第二,正如审美无限境界高潮中所体验到的,超前同时又是憩息自在,否定同时又是肯定。人对无限的追求既是对既定有限现状的否定和超越,又同时是对这种否定和超越的肯定。一种追求无限的否定和超越同样无限,置身审美无限境界也就是对此的顿悟境界,从而才使否定和超越永恒化、现在时态未来化、有限转化为无限、否定和超越本身成为肯定性的无限之美。因此,美的地平线又是内在的地平线,人走向未来也就是深入自身:向往憧憬与自我确证、外化与内化在无限进展的实践中现实地同一了。这也就是人的本质对象化与美的诞生。
所谓人的本质对象化,正包含着上述两重意义:
一方面,一个运行无滞的人的本质具有非对象的空“无”性质;一个对象化的人的本质必定非实体性。一个实体化的无限,如不愿陷入悖论,只能存在于非经验科学的宗教领域中——而且不属于人文本体论。因此,作为人的本质对象化的美是非实体性的无限。由此也规定了美学非经验科学的性质。
另一方面,无限的人的本质又内化于追求无限的有限实践中,前者只有通过有限的感性现实活动才得以生成和发展。因而,追求无限的有限实践提供了直观人的本质的感性形式;经由这感性形式所显示的无限的人的本质就是美。美神奇地站在无限与有限的交叉点上。所以黑格尔才说:“艺术已达到外在世界的极限,只有在这极限以外,本身完整统一的理想才不复能用它的具体的心灵性的光辉去照耀到。”参阅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版,第315页。
但在感性形式之中应当紧迫的是那空灵的无限之美。具体实践的实体对象化成果本身并非美,它永远是一有限物;美是对这一具体实践中否定性的扬弃运动的肯定;这种肯定又不是耽溺于眼前的成功(所谓有限的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如国内实践派美学(赵宋光)所以为的。,而是借此想像那无限自由的族类本质,并同时把它体验为与自己同一的此时此地的存在。任何特定的美的形态都在指向这一人类学的真正的无限。
五、审美无限境界的人文本体论意义
我们已经看到,人与美是如此紧密地交织包孕而难以分开。这样,审美无限境界的人文本体论涵义就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审美的无限境界是实践无限化的生成物;另一方面,审美无限境界又在人与实践无限化的动力结构中构成了能动的一环:正是美集中体现了实践自我超越的激进一面,成为与物性相对立的主体性化身;实践主要依靠美的力量成为非宿命论的人文本体。这个似乎是循环的解释正鲜明地体现出审美内在于实践的有机特征:部分与整体互为因果,自组织与自因,头尾相衔地构成了黑格尔所说的辩证的圆。从而,也就不存在一种把美排除在外的实践本体。美的发生,就既不同于由上帝造成的圣子,又不同于由自然环境造成的动植物,也不同于由人造成的器物:美同人、同实践本体一样,是自我生成的但此“自我”非指人类学之自我,参阅“自然美,作为生态伦理学的善”一节。。所谓美“被生成”,只应理解为包括美自身在内的实践对于无限超越的美的现实基础意义,而并非说美成为某一与己无干的主体所规定的客体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