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素模型”是心理学家艾森克的研究,也是人格的现代特质理论。三因素分为外一内倾、神经质、精神质三种。艾森克从“三因素模型”的特质理论出发,用因素分析方法和传统的实验心理学方法相结合长期研究人格问题,并把研究兴趣从特质转向维度,从而确立了自己的人格理论。
最早对“外一内倾”概念进行研究的是一位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后来一位瑞士心理学家把“外一内倾”的概念引入了人格研究。而艾森克对“外一内倾”概念的看法,除了本身拥有的一般含义外,还把神经系统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联系了起来。兴奋的过程对正在进行的感觉、认知和活动有抑制的作用;而抑制过程对有机体正在进行的感觉、认知、活动产生干扰和影响。并且艾森特发现,对于高外倾性的人,兴奋的过程发生慢,强度弱,并且持续的时间短;而抑制的过程则发生得比较快,强度比较强,并且持续的时间也很长,这种人比较难形成条件反射。
对于高内倾性的人,兴奋的过程发生快,强度强,并且持续的时间长;而抑制过程则发生得比较慢,强度比较弱,并且持续的时间短,这种人容易形成条件反射。
艾森克研究发现,神经质(情绪性)稳定的人,在反应上比较缓慢而且轻微,很容易恢复平静;而神经质(情绪性)不稳定的人,容易激动,并且喜怒无常。
艾森克认为精神质是独立于神经质之外的,它表现为固执倔强、铁石心肠和粗暴强横,并不是我们常说的精神病。研究表明,精神质也可以用分数维度来表示,从正常范围过渡到极不正常的一端,这存在于所有人的身上,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比方说得高分的人,会表现出不关心他人、孤独、缺乏感情、冷酷、对他人有敌意,甚至具有攻击性等特点;而得低分的人,则表现为多愁善感、温柔的特点。如果个体的精神质表现出明显的程度,就会造成行为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