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长的角度来看,成年人的行为模式往往与他的父母有着很大的关系。
如果一个人在为人处世上表现得独立、宽容、坦诚、容易沟通,一般他的父母都是通情达理的。他的童年时期是快乐幸福的,父母对他有悉心的照料,有耐心的教导,有融洽的感情沟通,经常用积极的话语表扬、鼓励他。父母与他既有长辈与晚辈之间的亲情,又有朋友之间的友谊,让他从小就懂得做事要合理,与人相处要有情,使他形成了健康的性格,在成年以后也能够从容地应对各种挑战,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如果一个人小时候父母总是对他缺少耐心,犯了错误不是告诉他怎样去改正,而是呵斥、责骂,有了疑问不是耐心地解释,而是不耐烦、拒绝,甚至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毫不考虑他的情感需求,让他处于孤独、无人响应的境地,那么他的心理发育就有可能缺少必要的精神养料,长大以后,就可能形成各种性格缺陷,在未来的生活中,通常表现得孤僻、退缩、缺乏自信,并且很难改变。
如果一个人缺乏自信、喜欢依赖别人,那么他的父母是喜欢支配人的。在他的童年时期,父母把他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要他服从一切,不考虑他的感受,他的任何反抗都会让父母感到不满意,他所要做的只能是服从。在这样的亲子关系中,他将会失去独立的个性,长大以后也不敢有任何的主张,只能被动地服从别人。
如果一个人的性格表现为反抗、攻击性强,情绪不稳定,在服从与对抗之间摇摆,那么在他的童年时期,父母对他可能不够耐心,态度生硬,只要求他顺从,却忽视他的内心感受,从而造成亲子关系疏远,甚至紧张、对立。他受到的批评与指责远远多于表扬和鼓励,使他很容易就产生叛逆心理,成年以后也喜欢以对抗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十分偏执,甚至让人感觉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那么在他的童年时代父母对他可能是冷漠的,缺乏关怀的。由于很少受到父母的关爱,他在内心里与父母是疏远的,对他们任何的关怀行为都有一种排斥感。长大以后,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他会表现出同样的冷漠、固执,缺乏宽容和理解,做事容易采取极端的方法。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从来不知约束,而是随心所欲,说明童年时期父母对他可能是放任的,溺爱的,对他的错误行为不加以指责,使他以为自己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合理的。长大以后,他会形成放纵、不受约束的性格,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即使是伤害别人也不觉得内疚。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一个充满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里成长的孩子,有着开朗的性格和丰富的情感,并且他们有着很强的自信心,情绪稳定。
因此,要想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父母首先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安全的家庭氛围;其次就是要让孩子有归属感,不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而盲目地安排孩子的一切,要让孩子感到被爱和被尊重,要保留孩子合理要求的选择权。
总之,在平等、关爱、温暖的环境中成长的人,大都具有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态度和愿意与他人合作等良好的性格特点;相反,如果童年时代没有温暖的家庭、亲子关系没有被恰当构建的人,在成年以后,就可能表现出种种性格上的缺陷,从而影响到他的前途与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