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原来只是濒临珠江入海口的一个很不起眼的边陲小镇。
人口不足三万,面积仅三平方公里,街道狭窄,市容破败,两百米不到的猪仔街、鱼仔街脏乱拥挤,仅有的一幢五层楼房已算是鹤立鸡群的摩天大厦了……点一支香烟不等燃完便可兜遍全镇的弹丸之地。
然而,走过了1700年历史风烟的深圳,却是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版图上典型的省尾国角。
深圳经济特区创建之初,有五子登科之说:经济特区的帽子,深圳市委的牌子,宝安县委的班子,小圩镇的底子,穷得不成样子。
任何社会变革都需要选择突破口。
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样需要一个排头兵。
1980年8月26日,叶剑英委员长亲自主持了五届人大第十五次会议,《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递交全国人大审议。
时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江****受中央委托,宣读了整个条例。在一片掌声中,《特区条例》获准通过。
深圳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块试验田。
8月26日,也成了中国经济特区的生日……
深圳经济特区从此踏上悲壮的破冰之旅……
这是关乎未来中国命运的一项大决策!
日后无数次出现在中国电视荧屏上的那一座著名雕塑《拓荒牛》,极其生动地掲示了深圳创业者的风采。
没有资金——首任书记吴南生和当年的副总理谷牧多方化缘,也仅争取到3000万元贷款作为启动经费,可谓杯水车薪;
没有设备——几十家小工厂、小作坊敲敲打打只能捣腾出一些小农具、小五金及粗糙家庭用品;没有人才——可怜巴巴的农业、林业、农机、水产四家县属科研单位,科技人员27人中除两名工程师外,其余均属初级科技水平。
更为可怕的是,传统的计划体制,渗透在当时整个中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经济建设需要资金,需要人才,需要各种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这些都需要计划的链条来完成。可问题恰恰是,经济特区没有在这个计划的链条内。
经济特区真正是一张白纸——一切只能靠开拓者们大胆去闯,大胆去探索,凭本事起家!
杀出一条血路来绝对不是一句轻松的口号。
每前进一步,都是对传统与习惯的挑战和超越。
必须破除传统经济模式,必须破除陈旧思想观念——胡耀邦曾要求特区要敢于特事特办新事新办,立场不变,方法全新;敢于经受一场新、旧体制胶着、磨擦、碰撞的阵痛!
利用国际资本发展区域经济,这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起步的通行做法,俗话叫做借鸡生蛋。
香港是靠借钱飞起来的,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走的都是这条路子。
深圳也很快确立了一个方针:特区建设资金以引入外资为主,把香港、澳门、台湾、东南亚及欧美等外国资金源源不断地吸引到深圳来。
要吸引外商、港商前来投资办厂,首先必须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借鸡生蛋也得先搭起一个鸡窝呀。
明摆着的现实是:平地、通水、通电、通车、通讯……每开发一平方公里可供客商投资办企业的地皮,至少需耗资一亿元人民币。
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对于刚创办的深圳特区,此话千真万确啊!
深圳,需要有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壮举。
用智慧、勇气和担当挣脱束缚,打破樊篱,杀出改革开放的血路。
出租土地,在民族情绪极度敏感的年代可是大逆不道之举,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恐怕连想也不敢想的念头。
深圳市领导人却大胆地想了——他们分明看到深圳河边沉寂的旷野上正垒着厚厚的黄金——果不其然,仅若干年后即有经济学家测算,最早开发的0.8平方公里的罗湖商业区,其地面上累积起的财富已足可铺上一层厚厚的百元大钞。
仅开发罗湖小区的头两年,订租出4.54万平方米土地,收取租金2.136亿港元,吸引外商投资达40亿港元。
从土地的无偿划拨到有偿使用,特区的拓荒者初尝了市场经济的甜头——掘到了起步创业的第一桶金。
显然,1987年12月1日,深圳会堂的这次土地拍卖活动,被作为中国土地使用制度带有根本性改革的历史瞬间,深深地烙在了人们的印象中。其实,早在特区建立之初,深圳拓荒者们突破出租土地的禁区后,1982年,更是规范了不同等级的土地收取不同标准使用费的规定。
这些被称为闯雷区的改革,其实依据于1980年通过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原深圳********吴南生回忆说:江****和大家研究来研究去,后来说,干脆就叫做土地使用费吧。土地使用费实际上就是把土地的租金,还有什么税都合在一起了。一叫土地使用费,大家觉得很好,很社会主义的样子,你一说地租就不行啦。
把土地使用权从土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收取土地使用费,避开地租这个敏感的字眼,可以说是江****和特区改革者们的一大创造,是一场触及雷区的改革实验。
当年,出租土地这一爆炸性的消息曾轰动了整个香港——《文汇报》、《大公报》、《明报》争相在头版头条作大篇幅报道。
当新中国的土地市场被资金瓶颈逼着走上舞台的时候,种种会议迅速传遍中国大地。某单位曾经召开讨论会,主题就是:如何看待前线保国防,后方卖土地?有报纸公开刊登《旧中国租界的由来》,影射深圳的土地出租制度就是新租界。有人则公开吹风:深圳发生了惊天卖国大案。
惊天动地第一槌,直接促成了宪法的修改。随着深圳土地使用权的有偿有期转让,国内第一次把土地由资源变为资产,作为商品可以买卖。在此基础上,深圳率先实行经营性土地的招拍挂,使得房地产市场全面建立,实现了土地的有效利用和土地价值的真实回归。
预售商品房——在开发上步工业区时,大胆利用资本滚动增值原理,使房地产产品快速进入流通领域,边盖房,边预售,甚至刚设计图纸时就开始进入交易,所谓卖楼花。两年之间,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资金却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借贷的1800万元转眼间变成了1.44亿元。
楔入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环境下的深圳经济特区,它所萌动的,确是一个崭新的市场经济的苗——深圳试验的第一波冲击,就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带来的。
资金是所有生产最原始的动力。可特区建设初期,没有钱曾经让特区建设者为之深深苦恼!1983年7月,为了筹集发展资金,深圳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发行了股金证券——这实际上是一种准股票,在中国销声匿迹了30多年的股票重新回到社会经济舞台。更重要的是,它为深圳未来成为中国两大金融市场之一播下了最早的一粒种子。
1987年,深圳发展银行在本地率先向社会发行股票。199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开业。
当时对股票市场,多数人持观望态度,也有部分圳股民排队抢购人激烈反对,支持的只是少数人。反对的人并不否定股票对于筹集资金的作用,他们反对的理由,其实大多出自一个今天看来非常可笑的理论,就是有股票就会有股票红利,就会滋生靠股利生活的剥削分子。
若干年后,当******再次来到深圳视察的时候,明确指出:有人说股票是资本主义的,我们在上海、深圳先试验了一下,结果证明是成功的,看来资本主义有些东西,社会主义制度也可以拿过来用,即使错了也不要紧嘛!错了关闭就是,以后再开,哪有百分之百正确的事情。
股票发行成功催生了金融资本市场,尽管它还有诸多幼稚之处——但是孩子既已出生,成长就可以期望。
正因为深圳的拓荒牛们,在创办经济特区之初,就敢于提出特区要以引进外资为主,以实行市场经济为主的战略构想,使深圳经济特区一起步就进入世界经济大循环体系。
市场,无疑是支撑经济杠杆的一个坚实的支点!
显然,这是一个令人神往的艰苦创业年代。整个深圳特区犹如一个大工地,几十万建筑大军散落在深圳河北岸,更有于风萧萧中星夜驰骋南下的两万名转业工程兵——一支为锻造特区大厦而一路冲锋陷阵的虎贲之师……彼时的深圳,二十四小时昼夜不息地推土机隆隆汽车奔驰尘土飞扬机声轰鸣。
其时,深圳市的决策者们被老百姓称作特区最苦时期最苦的官,初来乍到住铁皮屋,夜里开会、看文件甚至躲入蚊帐内,以躲避嗡乱飞的蚊群……然而,人人都感到开拓进取乐在其中。
显然,这是一个吞吐天下的激情改革年代。
断然取消购物票证(粮票、布票、油票、糖票);大力推行劳动合同制,对劳动合同工人实行全员社会劳动保险;成立全国第一家外汇调剂中心,率先实行统一的所得税税率……每一天,特区的太阳都是新鲜的;每一次,特区人的冲击都是惊世骇俗的,他们播下的是希望,收获的是一桩桩、一件件突破禁区的喜悦。
试想,继我们党领导的如火如荼的革命战争年代之后,何曾经历过人们如此自觉投入而又激情燃烧的岁月啊!
历史,每推进一步都伴随着阵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