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书友:“恍然隔世”的打赏】
〖第3.070章〗-〖冷暖〗
只可惜,胳膊拧不过大腿,墨珑慧的仿佛没有改变任何情况。
对墨家高层来说,墨问天终究是废了,墨家没有必要再在他身上浪费时间、精力与金钱了,更何况,对于现在的墨家来说,他们的希望只能是放在了墨筠宪的两个孩子身上了,这两人,其中一个,就是墨筠宪的长子,被成为墨家年轻一辈第一强者的墨问昌,那墨问昌今年三十三岁,就在十日前,刚刚突破了固气期,成为墨家最年轻的培元期强者,而第二个,则是墨筠宪的幼子,今年才十三岁的墨问啸,这墨问啸的资质虽然远逊于墨问天与墨莹莹,但比起墨问昌来说,却是丝毫不逊色,完全也有希望在十八岁之前突破到固气期。
原本因为墨问天兄妹的存在,墨家高层的心思几乎都放在了他们身上,至于墨筠宪两个孩子,虽然也颇受重视,但还没有到那种不可或缺的程度。
如今不同了,没有墨问天兄妹了,墨问昌兄弟立刻就出头了,成为墨家最杰出的子弟,最大的希望了。
有这么两个优秀的儿子,加上如今墨问天兄妹一废一离,墨筠宪在墨家的身份地位立刻就水涨船高了,取代墨筠详的职位也算是理所当然,只是墨筠宪做的比较绝罢了,竟然将还在丧期间的墨问天赶出了原本的家邸。
理由很是冠冕堂皇,按照墨筠宪的说法,墨问天现在只是一个孤家寡人的废人一人,占着偌大的府邸,不但无益,反而会令其他墨家子弟心存不满,甚至是眼红嫉恨,为了墨问天着想,所以他在墨家堡最西面,分了一座独立的小庭院给墨问天,美名其曰那里环境清幽,适合墨问天休养,平时也不会给不相干的人骚扰。
虽然他的司马昭之心,大多数墨家高层都心知肚明,但墨家众高层,除了墨珑慧外,却是一个个都默许了,这才让墨珑慧尤其的激愤。
而还只是十六岁的墨问天,算是彻彻底底地感受到了什么是人情冷暖,世态现实了!之后的日子里,除了墨珑慧会时常地来小苑探望他之外,其他那些原本对他千依百顺,一副慈爱长者的长老们,竟然没有一个有主动前来探视过他。
更过分的是,由于墨筠宪接收了墨筠详的职位,如今墨家上下的药材供应,就全落在了墨筠宪手上,墨问天伤势严重,想要尽快恢复,自然是需要大量的上好药材,但每次陈雪焰到药库申请提取药物,都会受到百般刁难与阻挠,若非墨珑慧偶尔帮忙,怕是连一般的药材都领不到。
墨问天要修炼“大梦金身决”,总有一天是会恢复修为的,那些长老们从小对他那么宠爱,欺瞒他们,心性纯善的墨问天多少觉得有些歉疚,原本他还考虑着用什么借口谎言来搪塞那些长老的盘问,毕竟妄虚交代过,绝对不能泄露这个秘密。
可是经历里这一连串的现实变故,他却心安理得地不去解释了,除了对墨珑慧,他依旧是发自内心地尊敬之外,对于其他的墨家人,墨问天已经没有什么感情可言了,他觉得,自己算是彻底看穿了这些人的嘴脸,只有自己有利用价值的时候,他们才会将自己视作珠宝,而一旦,自己失去了那些价值,立刻就会被弃之如敝屣。
不过,最让墨问天没有想到的,陈雪焰在知晓他已经成为废人,在墨家已经完全没有地位可言的情况下,竟然无怨无悔的选择了留在墨问天身旁照顾他。
在数日前,墨家给墨筠详举行葬礼的时候,陈家家主曾经赶来参加,当他知晓墨问天的情况之下,陈方兆肠子都快悔青了,想不到自己一念之差,竟然将自己最疼爱的孙女,主动送进给墨问天。
因为陈雪焰天姿国色,她才一来到墨家,立刻就让一干墨家年轻子弟神魂颠倒,倾慕不已,其中就有所有墨家年轻一辈第一高手墨问昌,陈方兆很快就察觉了这一情况,所以,他厚着脸皮打算反悔这门亲事,然后看有没有机会将陈雪焰许配给墨问昌,反正陈雪焰与墨问天的亲事,只是口头之约,反悔就反悔了,何况墨问天在墨家已经失势了,他也不怕得罪了墨问天。
那一日,陈雪焰正在房内照顾墨问天,就被陈方兆叫了出去,祖孙俩在房外的谈话,一开始还轻声细语,谁知后来陈雪焰听说陈方兆的打算之后,立刻就激动了起来,一时间声音也就变大了,于是祖孙二人的谈话内容一字不差地就被房内的墨问天听的清清楚楚。
陈雪焰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陈方兆荒唐的要求,并直言,她既然已被许配给墨问天,虽然双方之间现在还并没有什么感情可言,但她却绝对不会反悔此事,如果陈方兆要强迫与她的话,她就以死明志。
陈方兆知晓自己的曾孙女陈雪焰性格倔强,也知道她说得出做得到,无奈之下,只得讪讪离去。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就是因为自己与陈雪焰的这次谈话,却让墨问天内心彻底认同了陈雪焰这个未婚妻的存在。
小小年纪,经历了如此大起大落,墨问天的心性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的他,心性纯善,就如当初象山城内遇到了那个偷儿,尽管他与那偷儿没有任何关系,但他却还是心存不忍,主动救治,说实在话,他这种老好人的性格,并不太适合弱肉强食的修仙世界。
可是,现在,他的心性发生了巨大的蜕变,除非是得到他内心认可的,诸如墨珑慧、陈雪焰等人,无论遇到任何困难,他都将会不顾一切地保护她们,至于其他,如若无万不得已的情况,他绝对不会再如之前那般,多管闲事。
这种变化,对他来说,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现在还言之过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