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名股东与计划员的约谈也并不顺利。股东开始也在想方设法争取“和平”解决。于是,他天天晚上去计划员家中串门。他心想,我坐在你家里,员工进来了,看到老板在场,谁还敢上桌参赌?可是,计划员很快便看透了股东这一“阴谋”。为了自己的“生意”不受影响,三天之后,计划员就主动向股东提起了这个话题,双方很快就撕破了脸皮,商谈变成了公开的冲突。当股东提出要求,希望计划员不要再继续开赌场的时候,计划员因为自己每天有几百元的收入,在利益面前,岂肯轻易收场?双方话不投机,计划员声称自己并没有卖给谁,下班之后的事,谁也管不着。各人自扫门前雪,用不着别人多管闲事。他说完这些便主动送客。股东愤怒了,掷地有声地告诉他:“你的生意影响到我的生意了。如果还要这样下去,那你不用在我那里做工了,直接回家经营你自己的生意吧!”
公司的宣传教育和紧急措施出台之后,虽然起到了一些震慑作用,许多胆小的员工被镇住了,不再去参赌约赌了。但赌博这玩意儿如同吸毒一样,一旦染上了瘾,旁人无论怎么宣传它的巨大危害,亲人无论怎么苦口婆心地加以劝说,甚至当事人自己也明明白白地知道其中的利害,但最终也还是经不起桌面上这种“短、平、快”游戏的诱惑。想要他们主动地“戒”了,寄希望于当事人自觉自律,那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计划员与股东的商谈陷入僵局之后,丝毫没有半分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起来,干脆在上班的公开场合也当面约请、电话约请员工去参赌。部分输多了、输急了的员工对公司的高压政策置若罔闻,下班之后还是偷偷摸摸地隐秘参赌。
怎么办?这样下去,我们前期所做的工作岂不是前功尽弃?如果不刹住这股歪风,今后谁还会听从公司的政令,公司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如何得到保障?
近治之策,必须杀鸡儆猴!我想到驻片民警和工业区治安队长,准备向他们求援。我此时的真实想法是:我管不了你,但政府能管你,我没有执法权,但政府有执法权,何不借助外力来清理门户?公司已经明确公示了相关政策,明令禁止赌博行为,各级主管也好说歹说,私下做了大量的劝解工作,但这部分顽固不化的员工却仍然鬼迷心窍,屡教不改,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我在想,是你们把我逼到只能“公事公办”的地步了,那我就只能请“公家人”来公办了!
我找到驻片民警和治安队长,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希望他们帮助我们尽快刹住这股赌博之风。我向他们提出请求:“当参赌人数在10人以下时,你们出面抓一次。抓到后,只要拘留3天以上,我们就可以用违法的理由开除这些人而不用给予任何补偿,通过这个事件来威慑和警醒其他员工。”
驻片民警和治安队长不解地问我:“那为什么只抓10人以下呢?”
我实事求是地告诉他们:“如果参赌人数太多时千万不要抓,一则我们只希望打击少数,教育挽救大多数员工。你抓得太多了,大家就有一种法不责众的心理,有一种同羞同耻的心理。人人都‘犯法’,大家彼此彼此,当事人就没有羞愧感了,就没有人感觉这是‘丑事’了。二则你抓到了太多人,打击面太大了,我们也不好收场,我总不能将他们全部都开除了吧。”
驻片民警又问:“拘留3天以上,你们就可以开除员工而不用补偿?劳动法有这样的规定?”
我笑着告诉他:“这是公司的内部规定,作为管理制度在劳动部门备案过的,并不违法。这一制度的原文条款是:‘本公司无条件解雇,并且不给予任何经济补偿的对象包括触犯国家刑律,被判刑、拘役、受到刑事处分的员工。’你拘留他几天,就符合这一条款了。”
驻片民警和工业区治安队找准了一个机会,在我提出要求一个星期之后的一个深夜联合行动,瞅准赌场的参赌人员渐渐散场,赌场内的赌客所剩无几的最佳时机,一举抓获了还在桌面上坚持奋战的6名公司员工。他们及时通知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前去派出所证实这些员工的身份,然后告知:将对抓获的这些人执行拘留。
收到派出所的正式通知后,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立即发出公告:解雇这6名因赌博受到拘留的员工,不给予任何经济补偿。
接着,大老板指示:对于开设赌场的计划员,派出另外两名股东私下劝退。因为都是本地人,考虑到今后低头不见抬头见,为避免彼此尴尬,一方面给他一个台阶下,给足他面子,让他自己填一份辞工表,走一走过场。另一方面他毕竟只是隐性地危害到公司,本职工作上并没有造成什么过错,该给的补偿,私下让他领走。
震慑的效果达到了,许多曾经参赌的员工看到公司如此迅速地开除了因参赌被抓获的几名员工,不得不收敛自己的行为,再也不敢去外面赌博了。
为了巩固效果,接下来,人力资源部门在员工中再次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赌宣传。其中,一名曾经参与赌博的员工现身说法,让许多员工终于醒悟过来:今天你赢我输,明天我输你赢,而赌场不管谁输谁赢,每天抽取服务费,旱涝保收。赌到最后,大家都会成为输家,只有赌场老板才是唯一的赢家!
正面堵塞的效果基本达到了。可是,我们的员工绝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如何让他们过剩的精力投入到正确的地方,如何引导他们开展健康的活动,就成了防患于未然的重中之重。如果我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开辟出疏导的新途径,这类表面上被强行制止的赌博行为,只要有了合适的气候,今后还可能死灰复燃。即使计划员的赌场他们不能再去了,这些员工还可能偷偷摸摸到其他地方去参赌,我们没有这个能力去要求所有的赌场都统统关门吧。
想到这些,我叫来人力资源经理,让他制定出一些引导员工业余活动的新政策,重在正面引导。在员工下班之后,可以组织员工参加一些技能培训,考核合格者,可以提前加工资。还可以从荣辱、从面子的角度、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台激励政策,引导员工多学技能。另外,尽量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可以组织一些棋类、球类竞赛,可以组织兴趣小组,可以增加图书、增加电脑上网设备,尽量将员工吸引到这些健康、有益的活动上来。
随着公司对员工业余活动的安排越来越多,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赌博的行为从此便基本绝迹了。
纵观整个事件从发生到平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中的近治之策,许多情况下虽然是必需的强势手段,但不论管理者如何雷厉风行,都只能解决迫在眉睫的棘手问题;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长治久安,必须从政策上加以规范,从员工的需求上加以引导。健康向上的企业氛围,只有通过不断疏导的方式才能得到巩固。
都是无聊惹的祸
约束员工的条条框框越多,他犯错的概率也越大。问题不在于条条的多少,也不在于框框的宽窄,关键在于加强跟踪和监管,当员工出现犯错的苗头时,及时地予以提醒和制止。
有一个词语叫“无事生非”,说的是,人一旦闲下来之后,感觉太闲了、无聊了,就会生出种种是非来,这类是非绝对带有贬义、惹祸的成分。这两年,我们就遇到过几起类似无事生非的事件。
公司设计部位于公司围墙之外珠江支流的一条小河涌边上。当初公司选择这个独立的办公地点,一是为了给设计人员一个清静的工作环境,让他们不受厂区内喧嚣的影响,二是让他们在工作之余,可以看看小河边的风景,利于开拓他们的思维。
本来公司的出发点无可指责,但实际效果却事与愿违。部分设计人员完成手头的工作之后,便离开工作岗位,三五成群地聚集在设计室外的空旷地带,一边观赏河涌两岸的风景,一边议论河涌里行走的渔船和对岸的行人。这本无可厚非,公司的本意就是为了让他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得到放松。
可是,人一旦太放松了,就容易无事生非,特别是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后,不生出点什么事来,好像就对不起自己一样。这些人远离办公大楼,处于相对自由的工作环境之中。除了公司领导偶尔查访之外,他们基本上不受外界的影响和约束。久而久之,几个年轻人就在这空旷地带比起武来了:他们捡起河涌护坡边上用于防潮防浪的石子,时而相约投向河涌内行进的渔船,时而一起向对岸抛掷,比试谁能投掷得更远。“比武”的结果,不是渔船的玻璃被他们砸得粉碎,遭到船主的愤怒投诉,便是对岸的行人被砸得鼻青脸肿或头破血流,引来治安队和驻片民警的追查。
设计部门领导尽管大会小会多次强调这类行为的危害性,每当发生一次类似事件,管理部门在从重处理并制定出相应的处罚规则之后,也会在一段时间内有意识地跟踪检查和加以防范,但时间一长,检查人员也会懈怠。于是,这类事件又会出现一次循环,要么是船主前来投诉,要么是治安队上门拜访。
连续经历了几次这样的事件之后,部分股东提议将设计部门搬迁回办公大楼,让这些员工受到监控,不给他们提供犯错的机会。可是,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因噎废食、矫枉过正的问题,只考虑到监管,忽视了是否有利于工作,与我们当初的设想背道而驰了。
面对这种两难局面,人力资源部门主张拟定从重从严的条款,高悬重罚的利剑,从威慑入手,迅速达到令行禁止的目的。
看到人力资源部门针对设计人员拟定的专门条款,我陷入了深思:这类约束员工行为的条条框框我们已经制定得不少了,再增加若干条,又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对于自觉自律的员工来说,你制定的“法律”再多,也不会对他有什么影响。而对于不自觉的员工则完全相反,你拿出的条款越多,他犯下的过错也会越多。问题不在于条款的多少,也不在于“法律”的宽严,而是我们缺少必要的跟踪和监管。在这类员工出现犯错的苗头时,没有及时地加以提醒和制止!
想到这里,我叫来人力资源经理,让他立即组织人员,在设计室外的空旷地带安装一个监控摄像头,同时装上一只小喇叭,将摄像画面切入保安室内的终端设备上。这样一来,值班保安随时可以观察到设计室外的任何动向。遇到个别人员出现“比武”的苗头,值班保安可以通过小喇叭及时予以提醒和制止。
一次,两次,三次,随着小喇叭偶尔响起的提示音的频率逐渐减少,设计部门个别员工的“比武”行为最终得到了有效遏制。
无独有偶,2008年,销售部门一名担任跟单员的未婚女孩闲得无聊,突发奇想,与采购部门的一名已婚女孩密谋策划,私下商议出一个大胆的“考验”计划,跟单女孩牺牲自己去“以身伺虎”,通过悄悄“勾引”采购文员老公的做法,检验对方的老公是否对她忠心耿耿,是否经得起外界的诱惑……
在这个道德底线逐步沦丧的社会,不偷腥的猫儿在哪里?经得起诱惑的男人又有多少?不幸的是,采购文员的老公也没有例外,在跟单文员的主动“挑逗”和“勾引”之下,奋不顾身地一路小跑着跌入了她们预先设下的圈套。当跟单文员半真半假地与这个男人搂搂抱抱在一起缠绵时,采购文员及时地出现在第一现场,然后,就是尴尬,吵闹,动武,最后闹得沸沸扬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