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拜访高岱
高岱不仅仅是一个出身寒门的人才,而且他在江东士林之中的声望也是非常的高,人缘也很好,拥有大量的良朋好友,是少有的几个出身贫贱却在江南之地享有崇高地位的名士。假如能够收服高岱,使得他倾心投靠,这样的话,孙逸凡就等于是一举收服了大半的江东士林,对他统治江东有着诸多的好处。
早在孙逸凡决定颁布招贤令,大举招贤纳士的同时,他就已经私下里派出手下的从事陆昭,亲自前往邀请高岱出仕。只是由于高岱身在吴郡,隐居在余姚山野之间,两地来往需要花费一些时日,所以事情就此被耽搁了下来。
这天旁晚孙逸凡正在自己的府里处理公务,郡守府府邸当值的一个下人忽然脚步匆匆的进入了他的书房,躬身报告道:“启禀吴侯,从事陆昭在外求见。”
孙逸凡一开始听到这话还有些迷惑,好半天回过神来以后,随即马上高兴的问道:“哦,陆昭这么快就已经回来了吗?”
孙逸凡没有期望得到回答,不再理会依旧弯着腰身,恭敬地站在一边的仆人,快步地向着书房之外走去,他的心里迫切的希望赶紧与陆昭见面。
在孙逸凡刚刚走到书房门边的时候,正巧看到一道人影赫然站在书房的外边,那个人正是陆昭。
“伯城,实在是辛苦你了。你可是已经把高岱高孔文给请来了?他的人现在在哪里?”孙逸凡一把抓住了陆昭的手臂,急不可耐的问道。
“是的,在下不辱使命,已经请得高岱出山来到山阴城里。现在他正住在城中的驿站之中休息。主公不必如此着急,要见高岱,大可以等到明天再说。”陆昭不禁有些无奈,他没有想到孙逸凡的性子会这么的急。现在天都已经变黑了,哪有人会在这种时候会见客人的。
孙逸凡听了陆昭的话,这才想起高岱与陆昭刚刚从吴郡赶路回到会稽,最需要的恰恰是要好好的休息一番,于是诚恳的说道:“啊,是我的疏忽。伯城领着高岱风尘仆仆的来往吴郡与会稽之间,一定也是很累了。还是赶紧早点回府休息一下吧。正好今晚我也要好好再读一读《左传》,复习一下,省得明天与高岱见面,讨论起《左传》的时候弄出个大丑。”
听到孙逸凡最后所说的话语,陆昭的脸上配合般恰到好处的露出了为难的神色,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这么明显的做作又怎么会可能不被孙逸凡给注意到呢?他不禁有些奇怪的问道:“怎么了?是不是又发生了什么意外的事情了?”
即使是已经被孙逸凡出声询问,陆昭依旧显得有些犹犹豫豫,半响才说道:“启禀主公,在下原本不该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只是在吴郡与高岱接触的这段时间以来,我暗地里发现,高岱自负才学,言谈举止之间似乎透露出他对主公的功勋颇是不以为然。认为您的英武有余,文采却是不足。您想要跟他讨论《左传》,拉近彼此的关系,就怕他恃才自傲不肯识趣。如果他回答说他不懂得《左传》,那么很可能便是他瞧不起您,不屑与您谈论文学了!”
孙逸凡闻言笑了一笑后,并不把陆昭的话放在心上。他和高岱素未谋面,高岱认为他的文采不足,想来不过是通过孙策征战江南时,各地反对孙策势力所造出的不好传言所得到的臆测而已。
他相信如果高岱是个聪明人,只要两人第一次见面时他给他的印象良好,高岱自然不会再理会那些意在诋毁他的不实传闻。而如果高岱最终依旧被传言所误导,始终对他有偏见,认为他只是一个以杀戮为乐的武夫的话,那只说明这个高岱也是一个名不副实没有真才实学的家伙。这种人并不值得他真心招揽。
见孙逸凡对自己的话并不在意,陆昭知道多说无益,于是便告辞离去。
第二天一早,孙逸凡迫不及待地带着一帮随从赶到驿站,为的就是尽快见到这个名声响亮的高岱,同时向江东的士人表现自己的礼贤下士。
当孙逸凡来到驿站的会客大厅的时候,就见到一位儒衫纶巾的中年文士站在客厅的中间向着他躬身行礼,这正是得到了消息后,从自己的房间连忙赶到客厅等候孙逸凡的高岱本人。
“高孔文享誉江南,今日一见,果然是不同凡响。”而孙逸凡得到驿站守官的介绍,知道眼前就是自己朝思暮想要找的人后,立即上前一边拱手还礼,一边送上大大的一个马屁。
“哪里哪里,不敢承受吴侯夸奖。”孙逸凡一大早亲自拜访着实令高岱相当的吃惊,对孙逸凡礼贤下士的举动也是感到由衷的感动。毕竟能够遇到明主折节下交是所有士人的梦想,更是对自己才能的肯定。
“如今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我欲平乱安民,还请先生助我。”孙逸凡知道想要收服这些心高气傲的天下名士,不是那么简单的,他们的心中都有一杆秤,什么样的人可以投靠,他们自己心里清楚得很。与其东拉西扯浪费时间,还不如开门见山,敞开了说。
而那边的高岱听了孙逸凡的话,显然是吃了一惊。虽然知道孙逸凡是准备招揽他出仕,却想不到孙逸凡说话竟然这么直接。弄得高岱反而不知道要怎么回答才好。
孙逸凡也没有奢望马上得到答案,他现在不过是在首先表明一种态度,一种求贤若渴的态度,以期先一步获得高岱的好感。接下来他不再纠缠在招揽高岱这件事情之上,主动转移了话题,和高岱谈起了一些江东的名人趣事以及各自对天下大势的部分看法。这样一来顿时令高岱松了一口气,也开始高谈阔论,一些在民生政治上的见解更是颇得孙逸凡的看重,一时间宾主尽欢。
说着说着,孙逸凡主动谈起了《左传》,想向高岱展示自己并不是对文学一窍不通。但是高岱却一反之前的侃侃而谈,只是一个劲的说自己对《左传》不甚了解。
孙逸凡顿时觉得有些不悦。高岱明明对《左传》了解的极深,却说对他说自己完全不懂,这难道真的是和陆昭说得一样,瞧不起他,认为他只是一个武夫?
如果是原本性情火爆的孙策,势必会因为认为高岱看不起自己,而大发雷霆,甚至不惜抓捕高岱惩罚他对自己蔑视。
但是孙逸凡作为来自现代的灵魂,还做不到因为别人瞧不起自己,就凭着对别人的不满接着就演变到喊打喊杀的地步。
可是孙逸凡原本的开心的心情难免已经被恶劣的情绪所影响,只能虎头蛇尾的匆匆结束了这场会面,告辞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