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是在一大群人的欢送之下离开英国的,凡儿也来送他,两人在码头上热情相拥了许久才分开。张炜已经把她安排好了,由自己的英国朋友阿斯脱豪夫·查理的家人来照顾着她,等她的语言水平提高之后,再考英国大学。
轮船汽笛一声长鸣,船马上就要开了。凡儿放开张炜:“张大哥,船要开了,回去之后记得要经常来信。小女子几年后也会回国,到时候我希望看到张大哥真能做出一番大事业!”
离开了英国,渡过英吉利海峡就到了法国。
这是一个以浪漫著称的欧洲国家,法国人没有英国人那样的固执,也没有中国人那样的圆滑。其实作为一个农耕民族,法国人其实还是比较容易沟通的。要知道英国虽然是海岛国家,但是英国不像是渔猎民族,更像是游牧民族。英国人不爱吃鱼和海产品,偏爱牛羊肉。当然英国不是游牧民族,是一个从农耕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最后走向航海民族的国家。畜牧业和游牧民族不一样,是定居放牧,而不是游牧。
说到游牧民族,张炜在心里就觉得痛心。南宋是中国商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南宋的造船、航海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南宋的商人不受歧视,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的朝代。如果没有被北方野蛮的游牧民族打断历史的进程,南宋将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蒙古灭了南宋之后,直接把中国拉回到奴隶社会!所幸的是后来朱元璋赶走了蒙古人,建立了明朝。在明末时期,商业和手工业高度发展,如果持续发展下去,明朝也能和西方同步进入资本主义。可是这时候又出现了北方的游牧民族。野蛮征服了文明,只能是开了历史的倒车。
让·詹姆斯的朋友们都十分热情,虽然中国和法国刚刚打了一仗,其实欧洲人没有那么记仇。英法百年战争,打了一百年,最后英法还不是和睦相处。二战结束后,法国后来和德国还不是和睦相处。只是欧洲人有一点比中国好很多的地方,就是对国内的卖国贼从来都是毫不留情的惩罚。二战结束后,法奸的下场不知有多悲惨。
热情的法国人向张炜介绍法国的工业发展状况,介绍法国的蒸汽机、工厂、矿山、造船业等。对于张炜在英国有太多的订单,法国人觉得有些不满意,他们迫切希望张炜能够从法国获得比英国更多的订单。
对张炜的在英国的造船计划,让·詹姆斯说:“尊敬的张先生,其实我们法国人造的船一点不比英国人的差,法国的造船业才是世界上最好的。还有法国的军工业,也是世界上最好的。英国人能造的我们都能造;而我们能造的,英国人却不能造。”
对此,张炜只能说:“我不知道既然法国的船比英国更好,那为何大洋上航行的基本上都是英国人的军舰,却很少看到法国人的军舰?为何英国人能够几乎垄断了海上贸易,而法国人却不行?为何曾经的海上马车夫荷兰人现在都会让位给英国人,而不是让位给法国人?”
法国人只觉得有些尴尬,让·詹姆斯脸都红了。张炜看到这位朋友这样子,于是又改口说:“尊敬的让·詹姆斯先生,刚才我说的话也许偏激了一些。不过,我只能说出我亲眼目睹的事情。若事实不是如此,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法国之行,改变我对法国的误解。我很相信,你们法兰西一定能够让我在下一次派遣学生和考察团来欧洲的时候,会重点考虑你们法国,而不是英国。”
其实当年的法国人还算是挺友好的。事实上,法国对中国的态度一直都还算是不错,至少在萨科奇这个白痴花花公子上台之前,法国对中国都算是比较友好。应该说,浪漫的法国人待人接物比傲慢的英国人甚至是刚刚崛起的德国人更加热情。
让·詹姆斯对张炜所说的话也丝毫没有感到生气,毕竟那是事实。在海上,法国人实实在在的败给了英国人。现在法国人所需要的就是大量的订单,还有打破英国人在海上运输的垄断地位。法国人想要中国的茶叶,也需要中国购买他们的工业品。对茶叶的需求,法国人比英国人更渴望。要知道英国有他们的印度殖民地生产的茶叶,印度茶质量差,和中国茶远远不能相比。印度茶进入欧洲,是那些下等人用的东西。而一个以贵族,烂漫和奢侈品著称的法国,当然更需要来自中国的高档茶。
其实张炜也已经下了决心,要派遣学习工业技术的人员,就准备派往法国。因为法国人不会像是英国人那样,总是把技术都收着掖着,他们是一群很好的老师。回过头再看看英国人,张炜已经算是“毫无保留”的帮助了英国人,可是英国人还是对他藏着掖着,一些关键的技术根本就不会出售给他。即使卖给自己战列舰,价格也是十分高昂。假如法国人能够生产出同样的军舰,相信价格会比英国人便宜很多。
只可惜法国人造不出这样的军舰,法国人造船水平永远都无法超过英国。
在法国逗留的日子里,张炜根本没有闲情去逛巴黎繁华的商业街,也没有时间和多余的钱考虑给自己购买奢侈品,这段时间内,基本上都是同法国商人在进行交涉,并对法国的工厂进行考察。张炜算是比较挑剔的,他要找的自然都是最好的工厂。也只有那些技术水平高,生产质量过硬的工厂才能被他所看中。
对于法国人来说,他们的热情也不是白白付出。法国人的努力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张炜也让法国获得了不少订单。这也是必须的,毕竟法国人卖的东西比英国人的便宜。
张炜欧洲之行的最后一战,自然是那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德国。张炜可不是李鸿章,会向德国学习海军,却向英国学习陆军。他的德国之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同德国人进行交涉,要求同德国进行军事合作,派遣大量的学员前往德国学习德国的陆军。
德国人十分古板,而且特别严谨。如果说是同德国人交往,或许没有那么容易相处。但是德国人却是最好的军事老师,若是一批学员能够在德国学习,他们返回国内之后,必定都会是一批最好的陆军。
在此之前,张炜早已制定好了自己派遣学员的计划:向英国派遣的是海军学员、冶炼工业技术和造船技术学员;向德国派遣陆军学员和部分武器制造技术学员;向法国派遣制造业技术学员、机械生产技术学员和部分武器工业制造技术学员。
张炜的德国之行也算是顺利,毕竟德国是一个刚刚强大起来的国家。说实话,德国的位置并不好,东面是贪得无厌的北极熊,西面是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所幸的是普法战争中,德国战胜了欧洲第一陆军强国,这才使得德国真正走上强国。德国利用普法战争大量的赔款,发展了本国的经济和科技。
尽管如此,德国人还是希望他们更能够得到他国的重视。德国人听说有人对他们的陆军感兴趣,而且这个对他们感兴趣的国家还是万里之外的中国,自然十分高兴。当年的德国还没有想过要来中国占领势力范围,德国人也没有把中国看成是自己的对手,自然很乐意就答应了张炜要求派遣学员前往德国学习陆军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