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庸全军覆没,建文帝君臣一时慌了手脚,上下束手无策。卓敬和练子宁一起上书推荐重新启用徐辉祖担任京师防卫总督。建文帝拿不定主意,再次召见方孝孺。方孝孺建议朝廷派出议和大臣,许以割地,请燕王罢兵,再次争取喘息时间。建文帝无奈,派出谷王朱恵和曹国公李景隆为钦差大臣,前去燕王大营议和,燕王仍然以周公辅称王为由拒绝朝廷的城下之盟。李景隆和谷王回报,建文帝大惊。方孝孺对建文帝道:“现在京师城内还有近十万兵力,城高墙厚,可以坚守数月,以等待天下勤王之师。”建文帝慌问道:“如果城破应当如何?”方孝孺坦然道:“如果真的那样,陛下就为国家尽忠!”
燕军四面攻城三日,没有进展。燕王道:“京师守卫只不过是些安逸享乐养尊处优的士兵,我们之所以还没有攻破城池,主要是因为京师城墙坚固。我观察了好久,见金川门有李景隆这个废物把守,不如今夜从此门突破。”话音刚落,只见亲兵匆匆跑进来对燕王耳语几句,并且交给燕王一封书信。燕王看罢脸上露出一丝轻蔑的微笑,然后对诸将说道:“李景隆和谷王写来密信,今夜开金川门投降。”诸将大喜,燕王着手安排有关进城事宜。当夜燕军主力集结于金川门下,李景隆命令亲兵打开城门,燕军涌入,李景隆看到燕王,急忙哈着腰给燕王见礼,燕王看也不看他一眼,李景隆只好弓着腰跟在燕王身后。燕军突入城内,除了遇到徐辉祖部激烈的抵抗外,其他将士一律望风而降。燕军大将丘福杀红了眼,率领本部人马直接杀奔建文帝的皇宫,大内侍卫抵挡不住,丘福率先突入宫门。就在这时候,燕王的亲兵风驰电掣般赶到宫门传达燕王军令,军令命令任何人均不得进入皇宫半步,所有燕军全部在宫门外面驻扎,如果违反格杀勿论!丘福疑惑不解,副将王却真笑而不语。清逸居士叹道:
卖主求荣京师开,丧国误主罪祸胎。
奈何累次用景隆?半寄怜悯半悲哀。
建文帝知道大势已去,他明白燕军之所以不进入宫门是因为燕王不想留下弑君的恶名!燕王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自己自杀。建文帝环顾左右,见身边的人一个个都离自己而去,不由得万分凄苦!他此时方才明白过来:这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世界!那些平时在自己面前毕恭毕敬一副奴才嘴脸的人都是小人;现在的自己对他们来说,不但已经不能让他们升官,发财,而且已经变成了他们的一种累赘,他们要做的是与自己尽快划清界限,去争相巴结新主人。建文帝想着,听见有女人哭泣的声音。建文帝顺着声音看去,见正是皇后马氏,不由得一阵心寒。马氏道:“陛下,臣妾先陛下而去。”建文帝道:“事情到了这般地步,也只有以死殉国了。”正在这时候太监王钺走过来跪下说道:“启奏陛下,太祖临终前曾经交给我一个匣子,告诉我形势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开启,里面有陛下救身安己之策。现在形势如箭在弦,请陛下亲启。”说完将匣子呈上。建文帝打开一看,只见里面有三张度牒,三件僧衣,白银十锭和书信一封。建文帝打开书信,只见上面写着:“朱允炆从鬼门出,其它人从水关御沟走,傍晚在神乐观西房会集。”建文帝看看身边人员所剩无几,只有平日里沉默寡言的两名侍卫秦忠和阳明,不由得叹了口气说道:“平日里就你们两个只会埋头苦干,不会阿谀奉承,因此从来也没有得到过我什么赏赐。看来是家贫出孝子,国难显忠良呀!我真愧对你们。”秦忠听了忍住悲声说道:“臣以死报效陛下,如果有二心,情愿乱箭穿心。”建文帝急忙止住秦忠。阳明忽然拔出佩刀一下子将自己的左手两个手指头砍掉道:“君忧臣辱,君辱臣死,臣若有违陛下与这两指一样。”建文帝听了泪如雨下,想起方孝孺让自己殉国的事来。王钺看出建文帝的心思,急忙催促道:“陛下只有离开京城,消失的无影无踪,才会让反贼朱棣一生不得安心;如果您殉国,那可正是反贼想要的结果呀!现在事情紧急,陛下事不宜迟呀!”建文帝急忙和阳明、秦忠剃度了,然后在宫内放起一把大火,马皇后哭道:“臣妾与陛下告别。”说完跳入火海之中,后宫嫔妃纷纷效仿马氏自焚而亡。王钺道:“我是一名太监,出去后会暴露身份,现在以死报陛下。”说完自刎而亡。建文帝见了忍着悲痛,和秦忠阳明来到鬼门。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一扇小矮门,仅容一人出入,外面通着水道。建文帝弯着身子爬出了鬼门,其他两个紧跟着爬了出来。三人看看四下无人,偷偷地来到神乐寺,见到主持王升。王升急忙跪下叩头说道:“贫僧曾经受到先帝知遇之恩,先帝临终前嘱托我在神乐寺出家为僧,他说如果陛下有难可在此等候陛下。”建文帝流泪道:“我辜负了祖父一片苦心。”他忽然愤怒的问阳明二人道:“朕自从即位以来,以宽治国,以仁对人,就连对起兵反抗我的燕王都不忍心杀害,苍天无眼,怎么竟会使我落到这般地步?”阳明道:“陛下人品国人共识,如果和你交个朋友可以推心置腹,可偏偏陛下做了一个睡觉都要睁着一只眼的皇帝,皇帝是什么?杀伐征专,乾纲独断,不讲亲情,赏罚分明,任人唯贤。可是这几样您都做不到呀!”建文帝呆呆的看着二人道:“我是有些过于软弱,其他的我可能做不到,但是任人唯贤我做到了。”秦忠道:“任人唯贤?陛下且看看你重用的这些人,就知道您是不是任人唯贤了:在平燕的将帅阵营中,耿炳文是尊父先太子的亲家,征虏左副将军李坚是您的姑父,武定侯郭英是太祖宁妃兄,驸马梅殷是您的姑父,这些人都是您的直系亲属,可是他们一个个能力平平,尤其是那个人神共愤的卖主求荣之辈李景隆!只因他是您的表兄,您就让他当上了平虏大将军。当初瞿能父子已经攻入北平的张掖门,都是李景隆嫉贤妒能,方才功亏一篑!而燕王每次战阵必先身先士卒,张玉、朱能、谭渊、王真、谭清、李云等等都是勇猛过人的猛将,道衍、金钟、顾成和袁珙都是运筹帷幄之人,且看看他们都是什么出身?道衍和金钟都是和尚,袁珙原本江湖术士,大将张玉原本元朝降将,蒙古朵颜三卫能够为其所用,这又是为什么呢?作为个人来讲,燕王刻薄寡恩,一世枭雄,但是作为君主来讲那可是知人善任。”建文帝疑惑的看着二人道:“朕难道真用错人了么?”二人点头道:“何止是用错了人!黄子澄因为是陛下的伴读,私人交情好,您就安排他做兵部尚书,执掌天下的兵权;李景隆损兵折将数十万您却一再纵容,正是这种赏罚不明才导致李景隆金川门之变呀!这些年来忠直者退,谗言者进,这难道不是用人失误又是什么?”建文帝听了,慢慢低下头道:“那你们为什么不早告诉朕?”二人摇头答道:“卓敬和练子宁大人身居高位,天下奇才,当今的无双国士,他们的话陛下都听不进去,更何况我们这些人?”建文帝叹了口气道:“今天总算听了几句实话,什么圣君、仁君,统统的都是假话!我已经不是朕,唉!像你们这些忠直的人从来都没有得到过我的一点奖赏,更谈不上什么任用、重用,我有愧呀!李景隆他们纷纷出卖了我,我沦落到这种地步完全是咎由自取!今天我总算明白了,作为一名君主,只要能做到知人善任,只要能让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只要能让国家强大起来,他就是一名好皇帝!燕王他能做到,而我却永远做不到。从今后我一心许身佛门,不再涉入红尘。”建文帝后来四海漂流为僧,于永乐二十一年去世。他怀念旧日生活,写下的三首诗歌至今流传于世,其一言:
风尘一夕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
凤返丹山红日远,龙归沧海碧云深。
紫微有象星还拱。山漏无声水自沉。
遥望禁城今夜月,六宫尤望翠华临。
其二言:
阅罢楞严磐懒敲,笑看黄屋寄围瓢。
南来嶂岭千层迥,北望天门万里遥。
款段久忘飞凤辇,袈裟新换衮龙袍。
百官此日知何处,惟有群鸟早晚朝。
其三言:
牢落西南四十秋,归来花发已盈头。
乾坤有梦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前云气暗,朝元阁上雨声愁。
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想朱元璋先做和尚后做帝王,建文帝先做帝王后做和尚,真是天道难测。正如云南武定县狮山续禅寺楹联云:
僧为帝,帝亦为僧,数十载衣钵相传,正觉依然皇觉旧;
叔负侄,侄不负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
预知后事如何,且在下回分解。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