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炳文见大营侧翼大乱,心中慌乱。朱能见了,知道燕王得手,他大吼一声,手中大棍舞动如飞,一棍将雷汉打于马下。张玉把手一招,六千精兵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左右两翼突入敌阵,无人能当!官军大败,耿炳文制止不住。谭渊见张玉、朱能得手,急忙率领两千精兵随后杀出,只取中军。燕军大将朱能只身率数十骑也只取耿炳文中军,耿炳文中军六员健将一起杀出拦截朱能,诸位知道是那六位健将?乔信、柯震、邱明、梁斌、胡凌和朱勤。六人各持兵器将朱能困在核心,朱能没有一点胆怯,只把铁棍舞起,当先一棍将迎面的朱勤打下马去;然后让过邱明的钢枪,伸手从背后扯下钢鞭,顺着钢枪的枪杆一鞭打去,正中邱明的双手,邱明痛的丢了钢枪,落荒而逃;乔信看准机会,用狼牙棒猛击朱能后背,朱能双脚点镫,马往前提,乔信一棒子打空,自己用力过猛闪下马来,朱能回手一棍打去,乔信当场毙命。朱能此时不想和官军纠缠,他心里明白,擒贼先擒王,于是打马如飞,只取耿炳文。柯震和梁斌仍然在后面纠缠不放,朱能看得真切,挂上大棍,取下弓箭,回身连发两箭,将二人射翻在地。官军见了,无不惊骇!耿炳文趁机躲进中军,朱能率领的数十骑随后追到中军大旗之下,朱能将大棍举起,对着耿炳文的中军大旗狠狠打去,一下子将旗杆打断,官军见了,纷纷后撤。燕王又从侧翼杀来,耿炳文惊魂未定,只见前面一哨人马拦住去路,正是张保。耿炳文大喜道:“张将军,赶快抵住燕军。”张保哈哈大笑:“耿炳文,我已经归降了燕王,今天就取你的首级做进献之礼!”耿炳文大惊,率领官军仓皇逃奔真定城。朱能仍然紧紧咬住不放,官军左军都督驸马都尉李坚拦住朱能去路,朱能并不答话,只把大棍横扫对方腰部,李坚都督见了侧身躲过,朱能马往前提,轻舒猿臂,款扭狼腰,伸出左手,将对方生擒活捉,耿炳文趁机慌忙率领残兵败将退守真定,计点人马,死伤三万余人。请逸居士叹道:
北平有猛将,谁人比朱能?
真定显英勇,靖难立奇功。
功高德更众,一身辅英主。
堪叹天不怜,伐南身先死。
耿炳文仰天长叹:“我为将数十年,守长兴抵御张士诚,久经战阵,从没有过败绩。谁曾想自从北伐一来,面对区区几万燕军,三战三败,损兵折将五万,有负圣上重托,又有何面目立于庙堂之上?”于是拔剑就要自刎。身边大将陈晖急忙抱住耿炳文道:“大帅,胜败乃兵家常事,你此时自裁才是有负圣恩。燕军虽然连胜三阵,但是他们仍然兵微将寡。眼下我们虽然士气低落,但仍有十万之众,当下之计我们应该坚守真定,燕军久攻不下就会自然离去,到那时候我们以逸待劳,从后面掩杀,此仇必报!”耿炳文只好点点头,着手安排守城事宜。
燕王大胜,先厚葬常鸣,燕王抚着常鸣尸体痛苦欲绝。常鸣,字溢众,山东肥城寨山陈家庄人士,本姓陈,自幼有志向,好报不平,因得罪豪门,改姓母亲姓,逃亡燕山。因慕燕王名,投靠燕王名下,随燕王北伐蒙古,屡立战功。燕王感念常鸣忠心,于是为常鸣建忠烈祠。诸将感叹不已。清逸居士有言赞常鸣:
年少英勇誓纵横,名动桃乡出肥城。
铁马声振燕山月,英名总关故乡情。
辅保英主建伟业,横枪怒对敌刀锋。
奈何英雄年早逝,年年桃花含笑盈。
又言:
一山桃花为君芳,英雄陨落绕夕阳。
燕王痛失猛虎将,故国山河添凄凉。
借来虎豹英雄胆,换的豪气永流芳。
肥子国内桃花落,明年还会为君香。
燕王厚葬常鸣,又在真定城下犒赏三军。这时候张玉来报,说燕军擒获官军副将李坚、宁忠和顾城。这三人非同凡响:李坚地位显赫,顾城是一代名将。燕王大喜,徐徐站了起来。这时候燕军押着三人来到朱棣面前,燕王看了看他们,亲自上前松绑。李坚冷笑道:“朱棣,如今兵败被俘,我只有一死报效朝廷。”说着话儿,他突然一头碰死在石头上。燕王来不及救助,只好痛惜的对身边的人说道:“真是刚烈的将军,为主死节,大义呀!”于是命令厚葬李坚。燕王又对顾城道:“我知道将军是当今的大才,何不和我共举大事?”顾城惭愧的低下头道:“败军之将,还有什么颜面见世人?”燕王上前亲自松绑道:“将军前来,是上天给我的恩赐。”然后将顾城让到上座,亲自为顾城把盏。顾城感动的流涕,当时就归顺了燕王,后来和世子共同保卫北平,竭忠尽智,立下汗马功劳。众将纷纷前来道贺,燕王道:“我在袭雄县的时候,就已经接到密报,官军先锋杨松在雄县纵酒为乐,军纪松散,又在中秋节和士兵狂饮,副先锋张保将军苦劝,杨松非但不听,而且酒后还打了张保四十军棍,张保将军大怒之下前来投奔于我,我因此深信不疑。至于诸位将军建议我趁官军兵力分散,主动出击滹沱河北岸官军,这不失为一条妙计;但是那样一来我们虽然击败了北岸官军,我们也就精疲力竭了,这时候如果对岸的官军渡过河来,以逸待劳,我们兵少,该如何抵抗?不如我们故意作出决战姿态,诱使敌人聚集一起一并攻之,以收全功。”众将听了赞叹不已。燕王接着道:“这一战,首功当属张宝和常鸣两位将军,张宝赏金千两,常鸣,常鸣将军已经殒命沙场、、、、、、、”说着,燕王又痛哭起来。众将一起苦劝,燕王这才止住悲声。这时候诸将又提出乘胜攻下真定,打开南下通道。燕王道:“耿炳文善守而不善攻,守卫长兴十年而不失,这可是天下的奇才!久攻不下对我们不利,我们不如佯攻三日,趁机撤回北平再寻找战机。”于是燕军围攻真定三日后主动撤走。陈晖要求从背后追击,耿炳文道:“将军还记得三国时期木门道之事吗?朱棣诡计多端,我们不必追击,追则会中他的埋伏。”于是任凭朱棣离去,然后急忙写了奏折上报朝廷。
燕王率领部下刚到北平,道衍出城十里前来迎接。燕王道:“三战小胜,下一步棋我们该如何走?”道衍道:“耿炳文三战三败,朝廷必然震动,我们现在应该以静制动,先看朝廷更换何人为帅再另作良策。趁此良机,我们现在主要做好三件事情:士兵休整;招募新兵;训练归降的官军。”燕王点头。
再说朝廷接到战报,建文帝大惊,忙问计于齐泰和黄子澄。黄子澄道:“看来是我举荐错了人,我有责任!耿炳文老迈无能,应当撤换。”齐泰道:“耿炳文虽然三败,但并没有挫伤元气,待朝廷的援军到了便可以一鼓作气拿下北平。”黄子澄反对道:“败军之将,不可言勇,臣再保举一人为帅,北伐必能成功。”建文帝急忙问是何人,黄子澄道:“名将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有乃父之勇可以为帅。”齐泰听了大惊道:“李景隆不过是当今之赵括,决不可为帅!”黄子澄反驳道:“齐大人,此言差矣!李景隆人物轩昂,气度不凡,幼年跟随李文忠学习兵法,无所不精。齐大人只知道赵括是虎父犬子,却不知道李靖的兵法是跟舅舅韩擒虎学来的,所以说赵括和父亲赵奢只是个特例,这李景隆和李文忠就是李靖和韩擒虎。”建文帝道:“黄爱卿言之有理,说起来朕和李景隆也是表兄弟,小时候在一块读过书,那时候李景隆就很聪明,与众不同,朕这次就就让李景隆挂帅出征平燕。”齐泰和黄子澄争论了很久,最后只好无奈的摇摇头。建文帝于是加封李景隆为平虏大将军、曹国公、持天子剑,率领五十万大军平燕。建文帝亲自带领文武百官为李景隆壮行。李景隆踌躇满志、志大心高,他傲慢的看着百官,有飘飘然之态,然后在众目睽睽下登上战车,下令出征。建文帝亲自推轮,并且对李景隆说道:“当年武王伐纣,姬发曾亲自为姜尚推车,我这次将倾国之兵交予爱卿,希望爱卿不要辜负了朕意。”李景隆十分有把握的说道:“陛下放心,景隆此次出征,一月可荡平燕地。”徐辉祖闻言私下说道:“我最了解我那妹夫朱棣,为人狡诈,善于计谋,李景隆如此轻敌岂有不败之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