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云。無盡燈錄。僧辭趙州。州問什麼處去。僧云。學人擬向南方學佛法去。天童不敘來原。這僧擬往南方學佛法去。責情棒。早合喫三十。所以趙州竪起拂子道。有佛處不得住。又恐怕掉這僧在無事界裏。打淨潔毬子。所以又道。無佛處急走過。天童拈到這恰好處便休。本錄更有語在。三千里外。逢人莫得錯舉。萬松道。未發足以前。早已蹉過。僧云。恁麼則不去也。萬松道。是何心行。何不早恁麼道。趙州道。去也由你。不去也由你。得恁麼自由性。所以趙州道。摘楊花。摘楊花。諸方晚進。多以折柳送行人。古樂府意。彷彿趙州。忽若院主問趙州。曾到底喫茶去。不曾到底為甚也喫茶去。趙州呼院主。主應喏。州云。喫茶去。又作麼生彷彿趙州意。天童拈趙州意。先識病證。次設治方。然後但除其病。不除其法。所以道。沈空滯迹。犯手傷鋒。俱未是衲僧去就。這僧擬往南方學佛法。趙州先診出兩般病。然後對證設藥。直須不入人行市。不坐他床榻。正不立玄。偏不附物。所以趙州道。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即走過。雖治其沈空滯迹。立玄附物之病而不除。把定放行。隨流得妙游戲神通自在之法。還會麼。為甚如此。病多諳藥性。經効敢傳方。
第二十四則臨濟賓主
舉臨濟兩堂首座齊下喝。(蝦蟆呌)僧問濟還有賓主也無。(問取蝦蟆)濟云。賓主歷然。(咄)天童拈云。殺人刀活人劍。在臨濟手裏。(天童萬松。豈可無分)雖然如是。當時便與一喝。(咄云。即今亦不遲)直饒大騁神通。也祇得同聲相應(豈止在臨濟手裏)。
師云。風穴參雪峰。嘗問此話。峰敘與巖頭欽山進途。而值臨濟已逝。不及參見。則曰汝欲會。當問取他子孫可耳。穴後見南院顒。舉雪峰之意。院曰。雪峰古佛也。承天宗道。臨濟此語。走殺天下衲僧。我即不然。當時見僧舉。但云一對無孔銕鎚。萬松咄云。百雜碎。臨濟一日問洛浦。一人行棒。一人行喝。那箇親。浦云。總不親。濟云。作麼生得親。浦便喝。濟便打。葢臨濟宗風。當陽獨露。全機大用。不貴言說。當時若問萬松。兩堂首座齊喝。還有賓主也無。咄云。賓主歷然。臨濟有語無喝。天童有喝無語。如今殺人刀。活人劍。在萬松手裏。忽有人問。那箇是賓。那箇是主。咄云。具眼底辨取。
第二十五則洞山賓主
舉洞山問隱山。(此回蹉過。他後難逢)如何是主中主。(這話)隱云。長年不出戶。(出也)洞云。如何是主中賓。(特來參見和尚)隱云。青山覆白雲。(去離不得)洞云。賓主相去幾何。(一有多種)隱云。長江水上波。(二無兩般)洞云。賓主相見。有何言說。(兩口同一舌)隱云。清風拂白月。(不動唇皮善舉揚)天童拈云。主也雲藏頂相。(仰望不及)賓也雪壓眉稜。(父少兒子老。舉世所不信)相去也門司有限。(王入深宮。臣歸私室)言說也玉振金聲。(他日如何舉似人)我此四句。且道與隱山是同是別。(因修者易。創立者難)叢林具眼者試請辨看(有名不在鐫頑石)。
師云。潭州龍山禪師。參馬祖。得道。隱潭州龍山。無人知者。山行迷路。或到之。一僧至。隱問自何而來。僧曰。某老宿處來。隱曰。老宿有何言句。僧曰。他云。說則千句萬句。不說則一字也無。隱曰。恁麼則蠅子放卵也。僧作拜。隱打之。洞山悟本。與密師伯到山前。見流水中有菜葉。撥草行六七里。忽見隱在庵前。便問此山無路。闍黎輩向何處來。洞曰。無路且置。和尚自何而入。隱曰。我不曾雲水。洞曰。和尚住此山多少時也。隱曰。春秋不涉。洞曰。此山先住。和尚先住。隱曰。不知。洞曰。何謂不知。隱曰。我不從人天來。洞山良久。方問此話。隱山答畢。又問和尚見箇甚麼道理。便住此山。隱曰。我見兩箇泥牛鬥入海。直到如今無消息。隱因有頌示之曰。三間茅屋從來住。一道神光萬境閒。莫把是非來辯我。浮生穿鑿不相關。隱自是焚庵。遁入深山幽寂之處。不知所在。猶自號隱山焉。無盡燈。主中主。作賓中主。為對下句主中賓。然失洞上四賓主血脉。僧問洞山如何是主中主。山云。闍黎自道取。僧曰。某道得底是客中主。如何是主中主。山曰。與麼道則易。相續也大難。故天童作主中主。與答辭長年不出戶。不失血脉。洞問如何是主中賓。隱云。青山覆白雲。洞山嘗云。青山白雲父。白雲青山兒。白雲終日倚。青山總不知。洞云。賓主相去幾何。待相去即向你道。隱云。長江水上波。正與法界觀中海波喻合。或問恁麼則禪不出教意。向道教還出得禪意麼。或曰。禪教相去幾何。恰道長江水上波。何得忘却。洞問賓主相見。萬松道。還有眼麼。有何言說。還有口麼。隱云。清風拂白月。且道是何章句。賓向主說。則清風拂白月。主向賓言。則白月照清風。此猶是主中賓。賓中主邊事。若是主中主。賓中賓。了沒交涉。天童拈道。主也雲藏頂相。且道與前青山覆白雲。還相濫不。前句先山後雲。若作青山起白雲。意更穩順。今言覆者。好雲無事不離山也。天童雲藏頂相。不必是山。投子頌云。無見頂露雲攢急。既是無見頂相。明主邊事。更用雲攢。明主中主也。洞山道。道無心合人。人無心合道。欲識箇中意。一老一不老。雪壓眉稜。主中賓也。天童道。絲綸降。號令分。寰中天子。塞外將軍。中外君臣。各安其分。門司。有限也。或謂玉振金聲。梵音深妙也。你且道清風拂白月。有多少音響。竹林海巨川頌風鈴云。銅唇銕舌太尖新。樓角懸來不記春。言外百千三昧法。因風說與箇中人。且道他道甚來。善學柳下惠。終不師其迹。天童四句與隱山何別。更聽風鈴。子細分辨。
第二十六則雲門佛法
舉雲門云。(龍王善降)佛法大煞有。(擔取來填枯井)祇是舌頭短。(爭奈口門寬)復自云長也。(非但上至梵天。遍覆剎塵世界)天童拈云。雲門大師。雖然自起自倒。(天使其人不自由)要且車不橫推。理無曲斷(明廉暗察。審錄難瞞)。
師舉烏石靈觀禪師云。若言我不道。即啞却我口。若言我道。即禿却我舌。覺範道。佛法大有。祇是牙痛。雲門首身。免掛後人唇齒。早有天童。放伊不過。祇見螳蜋之前攫。不覺彈丸之後隨。雲門舌長。天童點檢了也。更有一箇。且待別時。
第二十七則溈仰摘茶
舉溈山與仰山摘茶次。(大眾普請宜先到)溈云。終日祇聞子聲。不見子形。(茶樹焉能鬲得伊)仰便撼茶樹。(覿面相呈不較多)溈云。子祇得其用。(祇道得一半)仰云。未審和尚如何。(非但聞聲。亦見其形)溈良久。(到退三千)仰云。和尚祇得其體。(六月債負熱廝還)溈云。放子三十棒。(早來三十。替和尚喫)天童拈云。溈山仰山。父父子子。(夜半潑墨。日午點燈)叢林盡道各得一橛。(誰信道這橛是那橛。那橛是這橛)殊不知天共白雲曉。水和明月秋(莫逆之友。休分彼此)。
師舉首山念云。夫為宗師。須具擇法眼始得。當時不是溈山。便是扶籬摸壁。萬松道。酒不醉君子。棒不打好人。瑯琊云。五更侵早起。更有夜行人。萬松道。澤廣藏山理能伏豹。瑯琊又云。若不是溈山。洎合打破蔡州。萬松道。倒得田單七十城。玄覺謂三十棒云。且道過在什麼處。萬松道。再犯不容。和聲便打。佛鑑云。張公乍與李公友。待罰李公一盃酒。倒被李公罰一盞。好手手中無好手。萬松道。某甲喫米。不似和尚喫鹽多。溈仰父子。相見不對面。對面不相見。一人得用。令不孤行。一人得體。道無不在。仰山克己復禮。卑不動尊。溈山正令當行。殺人見血。念法華。瑯琊覺。羨溈山父子。舉臨濟家風。佛鑑服手搰了。難逢快便。不是天童拈出。沈埋洞上宗風。最好是父父子子。不同君君臣臣。三綱五常。世諦流布。仰山得用。溈山得體。諸方皆為各得一橛。而不劈開兩破。富那夜奢問馬鳴曰。鋸義者何。鳴曰。與師平出。鳴問木義者何。奢曰。汝被我解。還會天童雲天水月麼。穴細金針纔露鼻。芒長玉線妙投關。
第二十八則楞嚴推心
舉楞嚴會上世尊告眾云。若能推底是汝心。則認賊為子。(換了屋樑)修山主云。若能推底不是汝心。則認子為賊。(忍為絕後計)天童拈云。如今推也。是子是賊。(即在人心反覆間)買帽相頭。(莫使直中直)食魚去骨(須防人不人)。
師舉楞嚴經云。阿難言。如來現今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阿難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虗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唐唯慤法師。科此經名八處徵心。一神湯內瀉。二靈膏返熁。三針治內障。四火角返搜。五神呪鞭治。六金刀坼腦。七針骸補助。此科第八名膏肓出鬼。天童略舉云。若能推底是汝心。則認賊為子。衲僧門下。謂之認奴作郎。昔陶淵明藍輿。一子與僕舁之。指僕諭子曰。此亦人子也。善待之。長者之言也。世諺有云。寧憐有力之奴。不愛無力之子。與前淵明之言。暗合吾宗。即妄即真。點化之旨。安國瑫云。得之於心。伊蘭作栴檀之樹。失之於旨。甘露乃蒺蔾之園。修山主道。若能推底不是汝心。則認子為賊。白玉碾作象牙梳。黃金打作鍮石筯。弄巧成拙。有如此者。天台智者道。有人幼離鄉。年長血氣方剛。聞父在鄉中為惡少年所欺。含恨還鄉。圖雪父恥。路人相伴。將至父舍。忽逢其讐。同伴戲之。指為其父。歸人拜跪。鳴抱感泣。同伴笑曰。實汝父仇。歸人欲打。手不能舉。及至見父亦不感泣。此諭無作四諦。苦即是滅。集即是道。無滅道可修。無苦集可斷。上生經道。不修禪定。不斷煩惱。佛記此人。成佛無疑。近歲陳秀玉學士。嘗問萬松。彌勒菩薩。為什麼不修禪定。不斷煩惱。萬松道。真心本靜。故不修禪定。妄想本空。故不斷煩惱。士復問香山大潤和尚。山曰。禪心已定。不須更修。斷盡煩惱。不須更斷。復問竹林海巨川。川曰。本無禪定煩惱。士曰。唯此為快耳。楞嚴認賊為子。山主認子為賊。不是則業識茫茫。是則神通妙用。智覺禪師唯心訣云。癡愛成解脫真源。貪瞋運菩提大用。妄想興而涅槃現。塵勞起而佛道成。天童道。如今推也是子是賊。一般麵草。由人做造。相頭買帽。比脚栽靴。他家自有兒孫。將來使用恰好。喫飯防噎。食魚去骨。常作賊心。莫拈他物(參)。
第二十九則長慶有望
舉長慶云。總似今日老胡有望。(自從胡亂後。鹽醋更豐饒)保福云。總似今日老胡絕望。(社歌醉舞。帶累平人)天童拈云。富嫌千口少。(得之本有)窮恨一身多(失之本無)。
師云。無盡燈。作總似今夜有望。絕望。圓通善國師。見玄悟玉。香山彞。言涉嘲謔。責曰。總似汝輩。佛法豈到今日。有以見先德憂念叢林之切矣。達磨西來。九年面壁。始遇知音。今長慶保福。列剎相望。鐘梵交鳴。長慶一千五百人。保福七百餘人。大弘雪峰之道。儀型禪苑清規。祖述少林。老胡有望也。洪州武寧慧安禪師。與圓通秀鐵壁。同參天衣懷為法屬。性皆剛直。安苦硬恬潔。非秀公若也。安居武寧荒村破院。單丁三十年。而圓通應詔住法雲。其威光烜然。可以引致法友。而昇青雲。或時以書致安。安未嘗拆而棄之。侍者不解其意。問之。安曰。吾始以秀有精彩。今知其癡也。夫出家兒。塚間樹下。辦那事。如救頭然。無故於八達衢頭。架大屋。養數百閒漢。此真開眼尿牀。吾何復對語哉。然吾宗自此益微矣。汝輩猶能見之。今保福七百餘人。武寧所謂吾宗自此益微矣。故云老胡絕望也。此猶是門庭施設邊事。若也入理深談。天童道。窮恨一身多。武寧單丁。猶為分外。不見道。若立一塵。家國興盛。野老顰蹙。不立一塵。家國喪亡。野老謳謌。且道那箇底是。碧岫峰頭思大口。紅塵堆裏誌公心。
第三十則石霜出世
舉僧問石霜。真身還出世也無。(世還出真身也無)霜云。不出世。(還入世也無)僧曰。爭奈真身何。(是出是入)霜云。琉璃瓶子口。(是世是身)天童拈云。通身及盡。(綿綿不漏絲)徹底無功。(了了忘擔荷)撒手興來。(雲尚無心能出岫)隨處得用。(賣盡風流不著錢)還識石霜老漢麼。(左右覓便)當堂無影迹。(窮便窮如范丹)遍界不曾藏(富便富如石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