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之后,黑影的伤势已经恢复的差不多,轩尼诗和小春桃都大大的松了口气。这几天照顾病人可真累得够呛。不过至少有一件事还能稍稍平缓一下她们疲惫的心。自从那天狂风骤雨之后,白色的影子就再也没出现过。小春桃原本还战战兢兢的,整天想着那件事,后来也就不当一回事了。黑影坚持要带伤保护轩尼诗,却被她狠狠的骂了回去。非要他休息好,不然以后就不用他保护了。黑影这才乖乖的回去养伤。不过走之前却再三叮嘱小春桃要时刻守在小姐身边。
不过似乎王府里永远不会平静。紫璿在宫里忙进忙出,府里总体上都是管家阿德和侧妃娘娘兰菊在打理。即使如梅和碧荷眼红也无济于事,谁叫她们只是夫人呢。不过似乎总有一个人在大伙的视线外,却又时刻影响着大伙的神经。一会儿府里传出木梨夫人要趁着王爷不在对付新受宠的男宠阿江,一会儿又传出木梨夫人要报复侧妃娘娘。总之很多很多不利的谣言都四处流散着,把一个住在僻静地方的柔弱女子说得十恶不赦。
凉亭的石桌上,一盘糕点,一碟瓜子,一壶茶外加两个茶杯。轩尼诗和小春桃两个人最近老泡在这里,看进进出出的下人忙东忙西。自从上次来过这里歇息后,轩尼诗就发现这个凉亭的地理环境十分优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有优美的景色入眼,正是爽心悦目啊。
此刻,轩尼诗正耷拉着脑袋,小春桃在旁边叽里咕噜的说着这些不知从哪听来的谣言丝毫提不起她的兴趣。木梨,木梨,怎么都是木梨啊?她不确定那三件事是否跟木梨有关,其实心里是偏向木梨的。她的一个同情的眼神,安抚了被母夜叉欺负而受伤的心。那刻,她真的觉得木梨是个忧郁且美好的天使。何况她一直是中毒在身的,一个病人有多大的能耐能杀得了三个丫头?除非……
“小桃桃,你家公子我听得耳朵都起茧了。能不能换点别的什么啊?”她不耐烦的开口,实在是忍得辛苦极了,不得已才阻断她的话。
小春桃倒是兴致颇高,见公子不乐意听这个,就急忙转移了话题。还一脸的笑眯眯,暧mei的看了她两眼,叫得也极为肉麻。“公子,那要不要听关于王爷的呀?”
“他的有什么好听的。讲点别的什么有趣的事?”轩尼诗被她叫得全身起了鸡皮疙瘩,赶忙假装抖抖,讲来讲去都是这个王府里的事,真是有够狭隘的。人那,不能做井底之蛙,否则永远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有多精彩。
她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公子可能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不过跟着公子这么久了,好的没学会,坏得到是学了点。,贼贼的奸笑两声,故意咳咳。“公子,我讲了这么多,好渴哦。”
这个小丫头,倒是学会这招了。哎,谁叫她这个主子太好说话了。不然怎会让丫鬟都爬到主子头上去了,还一副乐呵呵的模样。“好吧好吧。公子我给你倒茶。”轩尼诗倒了杯茶,恭敬的递到她的手里,还装出服侍人的模样。“小桃桃主子,请喝茶。”
小春桃刚喝了一口茶,被她这一声称呼,不但没咽下,反而全都喷在了她的脸上,身上。发觉自己闯祸了,赶忙拿手帕给她擦,嘴里还不断的忏悔。“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对不起……”
轩尼诗看她手忙脚乱,心急如焚的模样,哭笑不得。这个也太夸张了。她不就是搞怪的叫了一声,至于这么激动吗?哎,这个小丫头太搞笑了。
“好了,好了。没事奥。”她拿过小春桃手中的手帕自己擦,这才发现才弄脏了一小块,不至于使得她愁眉苦脸吧。“才弄脏了这么点,没事的。奥。别苦着张脸。”还安慰的摸摸她的脑袋。
“公子。”小春桃愧疚的叫了一声,一脸的感激。原本以为这下子公子该生气了,没想到非但不怪罪她,反而还安慰她。
轩尼诗擦了几下,见擦不干净,也就扔了手帕在一旁,任由它去了。她不是十分爱干净的人,做海盗那会儿,可是长年风吹日晒,衣衫褴褛,哪有如今日这般体面干净。
“刚才看你模样,似乎已经想到了有趣的事,快点讲讲。”
小春桃疑惑的瞧了她几眼,一脸的崇拜。“公子,你怎么知道?”
“你也不看看你家公子我是谁。就你那点小伎俩,还瞒得过我。”小样,如果一个海盗不具备察言观色的本领,那何以在海上叱咤风雨,称王称霸?
“公子,你是谁啊?”小春桃脱口而出,却遭来轩尼诗的一记暴栗。“快点给我讲吧。这么多废话。”
她吃痛的捂住被打的地方,委屈不已。“好嘛好嘛。讲就讲。那个三天后就是酒国的酿酒师资格考试开始的日子。”
“酿酒师资格考试?”嘴上细细的咀嚼这几个字,好现代的词汇哦。
“对啊。这是一场酒国规模很大的考试呢,大概要考15天,最后决出三名成绩优异者,由皇上亲自出题,最后由皇上和两位相爷决定名次。”
“啥,半个月?这么久?为什么呀?”人家二十一世纪的高考都只要2天就好了,难道它比高考还重要?
小春桃就知道她家小姐什么都不知道,只好耐心的讲解。“这是酒国祖传的规定。说说是考15天,不过听那些考过的人说实则只考了五天。分别考酿酒秘方,酿酒技能,品酒猜料,鉴赏文章,最后一天考的最奇怪,喝酒。最后由主审官们根据成绩优异决定出前三名。”
“自古官府就是贪赃枉法之所,此等重要考试,存在作弊之嫌吗?”不论什么考试,只要是考试,那就有作弊的人。
“小姐,这个不太好说。”小春桃说得委婉。哪种考试没有作弊的人,不过还是不要说的好。祸从口出。
轩尼诗了然的点点头,不再追问。王府里隔墙有耳的人多的是,搞不好传到某人耳里,那就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