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舢板一点一点的摇到了顺风号的下面。一个个双眼红肿的家伙从舷梯上走了上来。
“如何,如何。昨夜可有大战?”没有能够去夜这的汉子们一个个满脸的羡慕,但是又满脸的期待。
昨天奋战了一夜的幸运儿们舢板上一个个的从大船上的水仙门上来。刚刚上来,值班的船工与军户便都围了上去,激动的等着前面的人传授经验。不过这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所以成功的喜形于色。而失败的……听说他们被那些倭国女人用扫把打出了家门。
而赵传书与赵仕琦两人却没有这个兴至,直接便进他们的房间里去休息去了。当然这并没有引起他人的注意,毕近没有成功的人也不少。倭国女人虽然并没有廉耻观,但是不表示没有审美观。显然是黑灯吓火地。但是人的大至轮廓还是看得清楚地。
当赵传书起来的时候这些人居然象是听评书一样坐在甲板上听着那些成功的人讲着听呼传说一般的故事,真让他哭笑不得。
但是他并没有空来理会这些家伙,现在正值在港口。船上除去保持干净以外工作很少。所以他也乐于让船上的人休息几天。
而且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一个早上他见了七八个各商行的代表。这些人当中甚至有昨天已经过来,提过价钱,但是赵传书不满意的。当然这回赵传书不但自己亲自上阵。还让各商船在船上的代表参与的讨价还价的过程。这样也算是为自己找了些帮手,每见完一个代表,便与这些人谈论一次整个效涉当中的成与败,得与失。
赵传书的勤快与表现让曹六与高杰两人都无话可说。在他们看来,赵传书每次接见客人都被他们监视着,所以玩不出什么花样来。只是他们却不知道,一切都在昨天晚上就已经决定。今天不过是赵传书做做样子的事情而以。
而晚上的夜这也照常的进行着,赵传书去了之后便轮到了曹六与高杰两人一人去了一次。不得不说夜这还是有夜这的魅力的。那种与陌生人发生近呼于偷偷摸摸的关系的情况大大的满足了他们做为一个正常男人的心里需要。
七月十三日,就在赵传书一行期到达了倭国后的第三天的晚上赵传书再一次带队去夜这。
同样这一次他也没有选择真的去夜这。而是同样来到了那个倭国的胖子末吉东三郎的家里。
同样的房间、同样的塌塌米、同样的清茶。但是却是不同的人坐在了他的面前。
“你好,赵大人!”酱色的衣服,白色的标志。简单的穿着体现着这个时代里倭国商人的务实。眼前的倭子就是倭国在这个时代有名的商人末吉孙四郎。而在他的身边还有一个大胖和尚。
“你好,末吉先生。”赵传书对着今天的正主打着招呼。
“赵大人。虽然我们没有见过面。但是感谢你对我的照顾。”末吉孙四郎说的是一口倭语,而不是汉语。不过依然是很常见的倭国开场。经过赵仕琦的翻译以后赵传书也知道对方说的是什么。
“末吉老板,不知这位是?”赵传书对于倭国的和尚没有任何好感。在中国和尚需要四大皆空,以追求所谓的精神世界。虽然没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但是至少中国和尚还要做个样子。但是在倭国和尚完全可以与无耻画上等号。为了满足他们的yu望佛经被他们改得面目全非。不但不空,还是倭国极有势力的地方政权。
整个倭国历史里他们就没干过好事。无数的倭国农民成为他们实现自己yu望的工具和炮灰。赵传书这辈子对倭国人没任何好感,唯一对织田信长杀和尚举双手赞成。
“请容我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特意从京都的比睿寺里请来的妙空大师。”末吉孙四郎特点曲半个身子以表示对和尚的尊敬。
“阿弥陀佛。”这大胖和尚在被介绍的时候双手合十给他敬了个礼。
赵传书也双手合十回应道:“原来是妙空大师。”
“您的建议我已经从下人东三郎那里听说了。对于你的意见我可以同意。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让我看一看你的书吗?”倭国人果然很直接。话没说三句茶没喝一口。这末吉孙四郎便直奔主题。
“当然。”赵传书说完从袖子里拿了一个灰色的布包着的东西放到了榻榻米上。然后小心翼翼的将上面的红布解开。只见一层红布之后又是一层绿色的布。待到完全的解开之后只见里边居然赫然是一套厚厚的书。赵传书捉着书下面的布,然后轻轻的将这套书推到了眼前的末吉孙四郎的面前。
于是末吉孙四郎小心的伸出了手,象是拿起一个珍宝一样的拿起眼前的书。只见书的封套上写着《大藏经》三个楷体大字。末吉孙四郎的眼前顿时一亮。
“请问这真是……”
“这乃是万历十四年,慈圣李太后遣内官张本等赍《大藏经》的真迹。原本一直收藏在海潮庵。但是因为最近陛下又要将此庵移入内地。所以庙内的和尚求我将此书带到岛上藏好。只因近来我手上需要银钱。故而才将他做为信物交于孙四郎收藏。等明年我们的生意再有精进的时候再行收回。你看如何。”
“这当然,当然了。赵先生,且容我开书一观?”末吉孙四郎一听十分的激动,双眼放光的将手放到手的封皮上面轻轻的抚mo了起来。
赵传书做了一个请的动作以后这倭子果然手脚潺潺的打开了书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而他身边的胖和尚此时已经完全没有了刚才的矜持,马上凑了过去,坐到了末吉孙四郎的身边。
“果然是《大藏经》。”这倭子身边的大胖和尚非常激动的说道。而他那过于流露出来的眼神很快的影响了身边的末吉孙四郎。不过做为商人他还是沉吟了一下。然后才说道。
“只是赵先生。您做何能够证明这乃是真迹而不是某一个手抄本呢?”
对于末吉孙四郎的问题赵传书早就考虑过。此时非常平静的说道:“请问末吉大人。若是手抄本。在倭国抄如此厚重的一部书需多少银子。”
“这……”很简单的问题,成本与收益。果然这个问题难住了末吉孙四郎。他也明白赵传书不过一个明代的普通人。要抄一部这样长的书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佛经不比其他的书想要借到都很困难。抄起来更花时间。拿个假的东西来糊弄他成本过于高昂了。而且这本书其本身的价值已经不菲了。就算是假地,只要大胖和尚说它是真的,在倭国它就是真地。而且这样一部书还能为大胖和尚带来许多额外的好处这个便不是末吉孙四郎能够说明的了。
所以末吉孙四郎思考了不到一柱香的时间以后他便做了决定。
“赵先生。我们希望能够买到这部书,以真实的价格来买。”末吉孙四郎一脸郑重的说。
“不,我不能卖它。因为他是国宝。所以我不能让它流落到他国。而且我答应过那些和尚,要妥善的保护它。而今不过因我手头紧张,所以不得不将他拿出来做的信物而以。”赵传书也是一脸郑重的回应他。
“原来如此,您便真的不考虑一下。”末吉孙四郎依然是一脸的希冀。两人就这样互相试探了好一会儿。但是最终赵传书也没有答应卖书。虽然大胖和尚与末吉孙四郎都有些失望。但是依然是喜滋滋的拿着书左看右看。
……
“您请走好。承蒙你的关照了。”倭子家的大门口。末吉孙四郎,末吉东三郎,还有大胖和尚妙空三人都站在门口对着正在离开的赵传书说道。在今天晚上,他们都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
赵传书则得到的下一次贸易的全额定金。而只付出了一本在大明根本没人关心的破书。至此赵传书才一脸喜色的离开了末吉孙四郎的小宅。
黑色的海面了,一只小小的舢板之下赵传书随身带着大量白银与赵仕琦两人一起划着船准备回程。
看到赵仕琦的奇怪眼神赵传书知道他有很多的问题。于是笑了笑,说道:“你想问什么?随便问,只要你不说出去便无防。”
“这,赵总旗以书换定金,可是要自立单干?”
“当然,不然我累死累活地,结果却连温保都无从谈起是为何。”赵传书丝毫不避讳的谈他的野心。
赵传书的话让赵仕琦感到深以为然。短短几天的航行里他都感到了高杰与曹六就象是影子一样限制着赵传书的能力。而赵传书则不用说了。他的言行,他的执行力,他办事那种特殊的,没有常理的行为方式都让赵仕琦感到了不可理解。感到了新奇,还有一些崇敬。所以这才是他心甘情愿的跟着赵传书来办事的原因。
看到赵仕琦的觉默赵传书却主动的说了起来:“如何。可想将来也发得大财?”
赵仕琦惊讶的看着赵传书。只见他一脸的直诚的说道:“将来我虽不敢说。却敢想。我不会一辈子当军户地。”
“那赵总旗是想?”
“与我一起,则大家发财。只要你愿加入,便算你一份如何。”
“这……”赵仁琦犹豫了。他并不但心赵传书会反悔。他今天敢在曹六等人如影随行的情况下带着自己说是说明他想拉拢自己。但是这样的人值不值得投靠呢?毕近他虽然能力出众。但是身上的枷锁实在太多了。
“我的事业目前不好太过于张扬。故而需要有些有经验之人帮我运作。”
“请容小人再思虑两日。”
“当然。只要你不说出去。想几天都可以。”
=============================
第二天一早,就在讨价还价的过程当中赵传书终于以一个比较高的价钱将手中的所有货物都脱手了。成功的将这些货物卖给的战国比较有名的商人,摄津的豪商——末吉孙四郎。并且连那些被水泡过的生丝都被他折价买了去,让高杰喜出望外。
整个过程他全程监视。理论上赵传书不可能从中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好处。近两百吨的货物买出了接近于其实际价值五代的售价。让高杰与曹六终于明白了赵传书为何坚决要来到这倭国。
这里确实是黄金之国——Zipang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