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自隆庆开海以来每一年前往倭国的船只都在增加。至万历十六年的时候已经达到了每年八九十艘之多。这些排水量达到三四百吨之高的货船满载着大明的生丝、瓷器、纸、铜钱等物千里迢迢克服风浪、海盗、礁石等危险来到倭国,都是因为这里不但有着巨大的需求。而且这里还大量出产白银与黄金。
如果没有这些贵重的货物来大量平衡这些重金属的产出,那么这些重金属也将面临着扁值的命运。毕近人口占多数的农民怎么可能天天带着银子去消费的呢。所以在这个时代里倭国的贸易航线对于大明的商人与倭国的军伐来说都是同等重要。再加上大明金银之间的比价与倭国相差数倍。所以倭国航线几呼就是这个时代的黄金航线。
七月九日晨,历经磨难的顺风号在伤亡了十七人的情况之下,终于到达倭国周边。但是由于失去了火长,他们并不清楚他们偏航了多少,也许是十公里。也许是三十公里,谁知道呢。
赵传书看着眼前一条一条的倭国的渔船,知道倭国已经就在眼前了。但是此时他却严令大船不得降速。所有橹手严阵以待。战备人员全都呆在甲板上与敢堂里。所有武器都随身携带。生怕有任何一个海盗突然跳到他的船上。他玩游戏的时候就知道在倭国,寇与民没有什么分别,好多驾渔船的倭子也会抢人。犹其是大明的大船在他们眼中与后世的运钞车没什么分别。
不过今天好象周边的渔民并没有太过于凶残而又穷的那一类。大船高速行驰在他们的周边居然没有一点事。不过赵传书依然一付如临大敌的样子。而让他感到有些欣慰的就是,不但他是如此,船上的任何一个人这回都不敢有任何的放松。曹六到处监督着军户们的准备,高杰站在望亭之上不断责骂着动作慢的军户。之前的险胜实在让他们结结实实的玩了把心跳,而这种心跳没人想玩第二次。
终于他们的大船再走了大约一个时辰之后便看到一块巨大的陆地从海天之间跳了出来。
“哦……”看到了陆地以后所有人都欢呼了起来。巨大的声音甚至连船仓里许多人都被吵到了。仓里的人也都纷纷走到甲板上来。跟甲板上的人同声的欢呼了起来。曹六与高杰走到了甲板之上,同样满脸的喜色。
唯有赵传书一脸的紧张。他知道眼前出一的陆地很有可能就是五岛列岛的其中一个岛,而不是倭国的九州岛。之所以他会有这样的判断,是因为他是船上唯一一个还在计算着行船的理程的人物。而以前这种人物除去他以外还是火长薜沛与阴阳生刘一良。但是现在薜沛长病不起,刘一良又非常懒惰。所以赵传书干嘛不要他算了。
游戏里这里可是在倭国历史有点名气的五岛水军的基地。虽然明明知道他们不过就是一帮子渔夫海盗而以。但是眼前赵传书带着的这些人可是胆子比老鼠还小的军户。能有什么办法呢。
“徐五,去叫薜二上来。”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赵传书对着徐五说道。火长薜沛的风寒由于没有汤药,所以一直都拖着。现在经常是半昏半醒的。所以根本指望不上,都让船上的医官给看着。现在唯一与薜沛的能力最接近的人便是连半桶水都没有的薜二。于是徐五很快将薜二叫到了望亭之上。
“薜二,你看这里是哪里?”赵传书指着眼前的陆地问着他。
果然这个只有十几岁的孩子看了看,摇了摇头。针经当中对于航线的正确与否最大的参照物就是现实当中的陆地或是岛屿。如果看到了现实当中的陆地或是岛屿也不认识那就没有办法了。不过好在赵传书没指着这个孩子过日子。他很快有了其他办法。
“准备停船,放下小船。”赵传书说道。
众人一听吓了一跳,没有想到他居然想停船。对于周边的危险这些人与赵传书一样的害怕。但是现在赵传书已经不是几天前的他了。掌号一公布他的命令说停船,阿班马上开始下帆。
没一会儿顺风号便停在了海中间。不过赵传书也不傻。为了防止有倭寇打他们的主意,所以他选了一个周边五百米以内只有一条渔船的地区停了下来。但是就是这样仍然引来曹六与高杰的意见。
只见两人马上从甲板上马上跑上望亭里。高杰一上来就急切的说道:“赵捕盗,这地方四处是倭子,如何能停船,万一出事那便是……”
高杰因为避嫌所以没有说完他的话。但是赵传书明白他的意思。
“高掌柜,我们一路行来薜火长病倒。至今不起。而我等又不知此为何处。这便罢了。接下来我等连将往何处前进都尚且不知。奈何?”赵传书的话高杰一听也知道问题严重。但是他也没有办法,于是赵传书继续说道:“故而只能寻一会倭语之人去与那倭子问问。只有知道我等所在,方才能找到平户。不然许是再回了济州岛也未必不可能。”
高杰一听虽然不满,但他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默认了赵传书的决定。至于曹六也没有反对。
但是选人去与倭子沟通的时候又出了问题。整条船上赵传书所知会日语的只有高杰。而高杰那是死都不去问。生怕被干掉。赵传书与曹六两人也没有办法。总不能用刀子架着他去吧。于是赵传书想了想突然对着下面甲板的人大声叫道:“可有人识得倭语。”
“……”
“可有人识倭语。”
“……”
赵传书没有想到倭寇在这些人心中实在太有威力了。居然面对一个渔船也没有人敢去。于是他灵机一动说道:“会倭语者日赏二个铜板。与倭子沟通赏二十个铜板。”
果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赵传书又一次的慷他人之慨以后果然有人站了出来。只见一个海商的下人瑟缩的伸了一支手出来:“小,小人识一些倭语。”
“大善!”赵传书一听马上下到了甲板上,走到他的身边上下打量了起来。只见此人眼大珠小,颧骨突出,嘴小而干实在给人一付尖嘴猴腮的感觉。但是现在不是看长相的时候。所以他温和的问:“你叫何名?”
“小人,小人叫赵仕琦。”那个瑟瑟的说道。
“赵仕琦?”赵传书有些奇怪的看着这个一脸瑟瑟的青年。他知道古代有三个字的名字的人家一般家境都不会太差。因为穷人根本不识字,对名字也没有什么追求。往往大名就是姓加上小孩子在家里的年纪排名。比如曹六、徐五地。哪里可能取得出有三个字的名字呢。而此人为商人干活,又一脸菜相,证明他家境又非常不好。于是赵传书认为此人估计为祖上某个家族败落下来的后代。不过现在倒也不是想这个的时候。
“好。你与我来。”赵传书兴奋了拉着他便上了舢板。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曹六与徐五、刘贵三人也跟着跳了上来。于是五人一起划着舢板便船倭子的渔船而去。曹六胆色方面确实不是高杰那种人可以比较地。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倭人的造船技术极其低下。一个小渔船仿佛就是用木头拼起来的一样。只见木板压着木板。拼接法这种大明几百年前就不用的东西,到了倭子这里用得不亦乐呼。且不说这样会浪费多少木料,光是因此而增加的重量就是不少。
小船一点一点的接近了倭子的渔船。只见这只船大约七八米长。重十几吨而以。船体远远一看就能看出是倭国特色的水押型,船帆也是倭国的那种奇怪的横帆。
看到几人坐的舢板过来这些倭子也有些紧张。虽然没有拿武器。但是却十分戒备的看着他们。而赵传书很快就消除了他们的戒心。因为他拿出了几个铜钱远远的便在举在手中。好在这人时代近视的人不多。几人倭子很快就喜笑颜开。明代倭国虽然是一个有名的产铜国。却由于国内落后的铸造技术而不产铜钱(真是落后得够可以)。所以有名的织田信长这个土财主的大旗(日本称马应)便是永乐通宝,这要放明朝武将这样干,估计能被那些士大夫的口水给淹死。所以明代的铜钱在倭国那不但流通货币,同时还是结算货币,与后世美金一样。
“告诉他们,我等欲买他们的鱼。”赵传书对赵仕琦说道。赵仕琦点了点头。然后用这个时代的倭语告诉了几个倭子。于是马上他们的眼睛便亮了起来。立刻就邀请他们上了自己的船来选鱼。由于赵传书来得急没有带盛器。这些渔民连娄子都给他们准备好了。
从这些渔民的身上赵传书很快知道了他们确实正处于五岛列岛的中了某一岛。由于这些倭子的倭语也不纯正,或是地名与明代人所理解的有分别。所以赵仕琦并不知道他们在五岛列岛的哪一个岛。
“问问他们,去平户如何走。”赵传书听完赵仕琦的翻译随口就说道。然后赵仕琦马上问了回去。结果几个倭子便立刻指着北方,然后一会儿又指东方。叽叽喳喳的说了半天赵仕琦才明白了一点。
“这些倭子说,我等若要去平户还需向北行很久,然后再向东行,方可到达。”赵仕琦估计有些距离的名词仕琦估计没有听过,所以翻不出来,因此没有说距离。连猜带蒙的将倭子的话翻了出来。而赵传书从倭子的表情里估计他们是有说地。但是赵传书也不怪他,毕近在中国还有方百上千种。一个北方人跑南方也可能一问三不知,难道倭国就没有方言吗?
“很好。收了鱼咱们走吧。”
在了解了自己大致的方位之后赵传书便让开船了。明代五岛原本系王直的海外据点。王直死后便被倭国的大名五岛氏(原宇久氏)给占领。自称此地乃是他的领地。所以现在很有可能五岛已经被他占领。发展出了五岛水军,虽然实际不过是一些渔民组成的海盗团队。但是赵传书还是决定离他们远一点。于是大船一路向北,直到几呼看不到五岛以后再转向东。
终于再航行了一天以后赵传书等人再一次看到了另外的陆地。他估计这里最突出一个大岛便是平户岛。因为虽然说平户是一个小岛,但是实际上平户对于一只船来说那就是一个很大的岛了。平户岛东西最宽约10公里,南北长约32公里,面积为163.42平方公里,是长崎县的第四大岛,日本的第20大岛。但是这样的一个岛这个时代几呼没有开发,实际上只有北面的平户港周边地区才有人居住,岛的南面几呼就是原始森林。后世人认为倭国人乃是海洋民族,但是明代他们比大明人更不喜欢大海,当然更加不喜欢住在海岛上。
刚发现了一片陆地,马上更让他们惊喜的是他们看到了另外的一艘中国的商船。
“船,是大明船哪,赵捕盗。”徐五激动的说道。毕近多少天在异国他乡活动突然看到自己国家的船,那是非常激动的。但是赵传书的脸依然是冷冷地。
“此船估计同样前往平户,我等跟在其后远远吊着,不得接听。可有明白。”赵传书以前看小说的时候知道明代这些海盗那都是放下刀子就是商人拿起刀子就是海盗的货色。丝毫不能掉以轻心。
跟着那只船很快就转了几个弯。然后行走在一条小小的海峡里。但是让赵传书等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在这海湾里多次看到在海峡的两边不时的出现一些私人的码头,还有一些大明风格的大屋。赵传书终于可以确定他们是到了平户。若是这里不是平户,那哪有人会在此荒凉的地方建房子居住呢。
一路之上还看到了一些三四百料的大船在周边停泊。可见他们绝对是到了平户了,这让所有船上的人们都很震奋。
终于对方在一片海湾当中消失了。由于这个时代平户的龟冈城还没有建起。所以赵传书并不知道他们已经到了平户的港外了。实际上在后世,这里就已经是后世平户大桥的建造地南龙崎。越过了这里顺风号便开到了那平户湾的入海口。
刚一进平户湾整个船上的人都惊呆了。只见小小的一个海湾里千帆云集、万舸待发。多少大明的船只云集于此,船只太多,将一个小海湾给塞得满满当当的。无数舢板往来于大船与码头之间。
而在岸上只见十里长街川流不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高楼林立,鳞次栉比。若是不说出来真没人相信这里居然是一个小小的海港而以。看到眼前此情此影赵传书瞠目结舌,惊愕失色。他从来没有想过在一个他人的国土之上居然能够见到一座如此美丽的城市。而且这个城市没有城管,没有官员,也没有城墙。
这样的城市是如何保卫自己的,是如何运作的?工共设施是谁来管理的?船只进出是谁来安排了?商人们之间出了矛盾是谁来协调的?总之这里一切的一切赵传收都感到了好奇。
“开进去,开进去。”赵传书激动得几呼有些忘形,以至于忘记了自己是在开船,而不是在开车。
不过好在船上的人也很是激动。他们费尽了辛苦,差一点没命才到了这里。如果平户是一个乡下的渔村那也没什么。但是这里如此美丽让这些人对这个城市充满了信心,仿佛看到了他们的货物被买掉以后收入大把白银的结果。所以他们也没有注意赵传书的失态。
于是这些满脸都写着惊奇的人们的驾驭之下,顺风号慢慢的驶进了平户港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