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86800000032

第32章 教育要懂攻心术(2)

罗尔斯整天跟他们一起,大家无所事事,“无恶不作”。旷课、打架,对罗尔斯来说,从来都是“家常便饭”。直到有一天,罗尔斯的小学校长皮尔·保罗来到罗尔斯面前,对他说:“一看你这双修长的小手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听到这话,罗尔斯的心为之一振。从那以后,只要一想到校长的话,他都会热血沸腾、充满干劲。慢慢地,罗尔斯开始关注州长的一举一动,对演讲、组织大家活动等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把“当上纽约州州长”当做一个理想,时刻鞭策自己。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以后40多年的时间里,我没有一天不按照州长的身份做事。”若干年以后,这位曾经终日“鬼混堕落”的黑人小孩成为美国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罗杰·罗尔斯。

可以说,罗尔斯的命运之所以能够改变,校长的那句“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这样一个积极的心理标签功不可没。这也说明,要让一个孩子迅速成长起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努力去挖掘孩子身上的优点,然后适当地进行放大,及时对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进行恰如其分的赞美和鼓励。

总而言之,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的不当评论所造成的影响很可能会伴随孩子的一生。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一定要谨言慎行,多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而不要给孩子贴一些消极的标签,总是否定孩子、批评孩子。

增减效应:先说小毛病,再给予表扬

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人们总是对那些喜欢自己的人更容易产生好感,而对那些总是不喜欢自己的人则会自觉不自觉地生出排斥心理。但人是复杂的,其对待他人的态度也是常常变化的,当对方对我们的态度在喜欢与不喜欢之间转变时,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为此,心理学家们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其中有这么一个实验:将被试的80名大学生分成四组,每组被试者都有七次机会听到某一同学(心理学家预先安排的)谈有关他们的评价。其方式是:第一组为贬抑组,即七次评价只说被试者缺点不说优点;第二组为褒扬组,即七次评价只说被试者优点不说缺点;第三组为先贬后褒组,即前四次评价专门说被试者缺点,后三次评价则专门说被试者优点;第四组为先褒后贬组,即前四次评价专门说被试者优点,后三次评价则专门说被试者缺点。当这四组被试者都听完该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后,心理学家要求被试者们各自说出对该同学的喜欢程度。结果发现,最喜欢该同学的竟是先贬后褒组而不是褒扬组,因为这组的被试者普遍觉得该同学如果只是褒扬或先褒后贬均显得虚伪,只是贬抑显得不客观,而先贬后褒则显得客观与有诚心。

实验的结果,使心理学家们提出了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应”,即我们最喜欢那些对我们的喜欢显得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对我们的喜欢显得不断减少的人;一个对我们的喜欢逐渐增加的人,比一贯喜欢我们的人更令我们喜欢他。当然,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能机械地照搬“增减效应”。因为我们在评价人时,所涉及的具体因素很多,仅靠褒与贬的顺序变化不能说明一切问题。倘若我们评价人时不根据具体对象、内容、时机和环境都采取先贬后褒的方法,往往会弄巧成拙。尽管如此,这种“增减效应”仍然有其合理的心理依据: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的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

有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不爱学习,就爱捣乱,班主任因为实在是拿他没办法,索性也就听之任之了。后来,前一任班主任调走,来了一个年轻和蔼的女教师接手这个班。她刚到学校的时候就听说了这个男孩子,很多老师都和她讲了一堆这个孩子的缺点。她听着只是笑笑,没有说什么。

第二天去上课的时候,她走到这个男孩子面前,摸了摸他的头说:“你的上一任班主任说你是一个组织力强,很会关心同学,也很会为别人着想的孩子,只是有时候有一点点的小淘气。不过男孩子淘气点也没有什么,只要上课的时候能好好听讲。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这个男孩子听完老师的话,先是惊讶,然后脸上露出了笑容,从那以后,他真的改掉了自己的很多缺点,成为了一个爱学习的孩子。

孩子因为年纪还小,所以周围人尤其是父母的态度对他们有极大的影响。如果父母经常在评价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先褒后贬,先说一通孩子的优点,再说一通孩子的缺点,就会让孩子觉得你在玩虚的,自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时候,你不妨运用“增减效应”,先说孩子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增减效应并不是绝对的,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如果父母面对孩子的错误总是先批评一番,再表扬,就会让孩子对自己的错误意识不足,所以,必要的时候,父母也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最佳的选择。

重复效应:好习惯的形成,先从重复开始

重复效应就是指人们的行为和思维往往是在不断的重复中得到加强的。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只要不断地重复一些人、事、物,最后这些人、事、物都会变成一种习惯,进入人们的潜意识,并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有个成语叫“熟能生巧”就是对重复效应的最好的证明。

古代有个擅长射术的人叫陈尧咨,当时他的射术是无与伦比的,他凭借这个特长名扬四海,他自然而然变得扬扬得意、自傲自夸。

有一次,陈尧咨在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刚好路过,就放下担子,站在一旁看他射箭。当老头看见陈尧咨射出十箭能中八九支时,他只是平静地微微点头。

陈尧咨见状,非常不服气,便问:“你也会射箭吗?我的箭术难道不精湛吗?”老头说:“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陈尧咨很不高兴地说:“你怎么能轻视我的箭术!”

老头说:“凭我多年倒油的经验我就知道,你的射术也不过是不断练习的结果。”说着老头把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个铜钱放在葫芦口上,然后盛了一勺油,站着把油倒进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竟然没有沾湿铜钱,之后老头说:“我这点手艺没什么奥秘,只是熟能生巧罢了。”

陈尧咨的射术、老头倒油的技术,都是不断重复地练出来的。只要你肯下工夫,反复实践、勤学苦练,你也可以做到。其实,每一个人的成长最初都是从不断的重复开始的。小时候,父母为了让我们学会吃饭,学会系扣子,就不断地让我们重复。比如,一个孩子有一双有鞋带的鞋子,刚开始孩子只是好奇地看着妈妈帮他系。慢慢地,他想自己来系鞋带,可是怎么系也弄不上,于是生气着急。妈妈便耐心地教他,把系鞋带的动作分解开来,让孩子一点一点做。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妈妈还和孩子进行比赛,看谁系鞋带的速度快。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重复练习,孩子能够熟练地系好自己的鞋带了。

上学的时候,老师为了让我们记住一个字的写法,就要求我们几十遍上百遍地写,为了让我们记住一篇文章就要求我们重复地背。有个幼儿专家说:“要让孩子学习知识,最好的方式就是重复、引申、重复、引申”。

这就是重复的意义。世上之事没有不可能的,只有愿不愿意,一件简单的事情,经过不断重复地做,并且每次都做好,最终就会变得不简单。教育孩子就是这样。试问,我们哪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是从这样的阶段过来的?

然而,孩子的天性是喜欢关注新鲜、刺激的事物,讨厌做重复的事情。当孩子刚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他们还能做到认真、仔细,但如果多次重复时,孩子就会敷衍了事了。这时怎么办呢?答案是潜移默化地进行。重复要有限度,不要强迫孩子进行重复,更不要没有限制地进行重复,以免适得其反,不能使孩子有所提高反倒挫伤其积极性。

如你可以告诉孩子:“想把字写得漂亮些,就需要不断练习,这样才能写好。”你也可以在做事的时候告诉孩子:“你为什么做事慢,而妈妈做事快呢?”如果孩子说不出来,你就可以告诉孩子,“因为妈妈经常不断地重复做,所以才由慢到快。”不管孩子有没有听进去,你都可以这样做,时间久了以后,他自然会接受你传递的信息。

鲇鱼效应:让孩子经历些挫折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尤其是鲜活的沙丁鱼,渔民们如能将活的沙丁鱼带到市场,不仅能吸引人们争相购买,而且还可以卖出高价。为此,许多渔民虽然想尽了办法,但总不成功。然而有一条渔船让沙丁鱼成功地活了下来,由于该船船长将其视为秘密,不准船员外泄,所以外人一直不知道其做法。待他去世后,奥秘才被揭开。原来他们在鱼槽中放了一条以沙丁鱼为食的鲇鱼,刚捕捞上船的沙丁鱼放入鱼槽后立即发现了鲇鱼,非常紧张,于是左冲右突,跳跃不停,这么一来,沙丁鱼活蹦乱跳地被运回渔港,从而使人们大饱口福,也使渔民有了丰厚的回报。这就是著名的“鲇鱼效应”。

鲇鱼效应无处不在。美国人在教育、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和个性的时候,会让婴幼儿从小单独睡觉,无父母陪护;一些年轻父母把几个月的婴儿赤身裸体扔进水中,让其学会游泳;孩子跌跤,父母不管,让他自己爬起来;父母要几岁的孩子做家务劳动,如洗碗、扫地、洗衣服等;即使家庭经济状况很好,也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双手劳动挣钱,让孩子自己支付保险费用或部分学习费用及其他费用;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孩子,都靠自己挣钱读书。有的人把钱赚够了才进学校读书,也有人一边打工、一边读书,或读读停停,用十几年时间拿个博士学位。孩子们认为,长这么大还伸手向父母要钱,很不光彩,会被人家瞧不起,说你无能。所以,必须找工作,做到经济上独立。在用钱上,就是那些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对自己也很“吝啬”,与人交往也不“大方”,父辈一般不给孩子财产继承权。也许这对于孩子来说会有些残酷,但这些挫折和逆境就像是沙丁鱼中的鲇鱼一样激发出孩子的斗志,使他们能够迅速地适应竞争和社会。但我们的很多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却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原本希望孩子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但就是因为缺少了可以激发人的斗志的鲇鱼,他们最后变成了低能人。

小丽是某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自小就是在家人的小心呵护下生活的,父母从来都不让她独自出门,就连上了大学后每周回家、返校也都是父亲接送。虽说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可是她连由学校到家的路都认不全,更别说回家了。有一次为了一桩急事小丽想自己回家,结果竟然迷了路。当巡警提出准备把小丽送上车,让她自己回家时,电话那端的父亲着了慌,千恩万谢地请求巡警再帮他多照看一会儿:“您就受累吧,千万不要让她自己坐车回家,她哪认识路啊!我马上过去接,麻烦您就再多等会儿。”真是哭笑不得的事例啊。

科学家计算过,倘若地球上的鱼一年之内产的鱼仔都能成活,都能顺利长成成鱼,可以把地球上江河湖海都塞满,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从鱼仔到成鱼,要经历千百次的自然和自身的淘汰,最优秀的和最适应的才能留下来。自然界对自身平衡的维护,都是在各种压力下完成的,否则生物就会逐步退化。孩子的成长也应该如此,当有的爱对孩子来讲是不愿承受的负担时,就可以要求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承担不同的责任,适当、适时的压力也是孩子成长的强大动力。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脆弱,这是因为我们进行的激励教育和挫折教育做得不够,以此培养的“吃苦耐劳”精神以及面对挫折的忍耐能力太差。

在喜气洋洋的春节前夕,一个孩子却坐在冷风呼啸的马路边拉二胡。在他脚下摆着一个纸盒,里面装着路人施舍的零钱。孩子的琴声婉转悠扬,引来不少赶回家过年的路人驻足。

离孩子20米远的地方,有一名中年男子正在默默地低头抽着烟。他是孩子的父亲,同时也是一位腰缠万贯的富翁。这位父亲想要做什么?为什么让孩子跑到街头卖艺?他的回答很简单:“我要让孩子体会到生活的艰辛!”

是的,必要的时候,要让孩子体会一下生活的艰辛。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切都让着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就是父母所能给予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如果父母事事都为孩子做好,让孩子完全失去了独立自主的能力和经受风雨的机会,渐渐孩子就会失去面对困难的勇气。

要知道,弹簧只有在力的作用下才能显示其能量的大小,对孩子而言,适当的挫折,才会激发起他的斗志。自始至终的顺境只会让孩子变成温室的花朵,经不起一点风雨。

蝴蝶效应:不忽略孩子成长中的任何问题

爱德华·罗伦兹是美国的气象学家,1963年,他在一篇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一个气象学家提及,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正确,一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在之后的演讲和论文中,他用了充满诗意的蝴蝶,其大意为:一只蝴蝶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中,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的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会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这就是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说明,一个坏的微小的细节,如果不加以及时的疏导、调节,会给整体带来非常大的危害;一个好的微小的细节,只要正确指引,并坚持下去,就会产生极大的积极作用。简单地说就是造成重大损失的不一定是重大的事件,相反,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在不断放大的情况下同样能够达到这个效果。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就是对此的形象说明:“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马蹄铁到底有几个钉子看起来并不是一件很大的事情,人们也往往不会太在意。但细节决定命运,一上了战场,这个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时间的积累就影响到一个帝国存与亡。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但事实的确是这样。在古代,人们关于这类现象的成语数不胜数,如“防微杜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都是对此的概括。在家庭教育中也是这样。一个孩子的成长往往是在一系列小事的基础上实现的,孩子的小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和纠正,天长日久就会形成无法改变的恶果。同样的,在家庭这个动力系统中,家长教育方式的一个微小的积极变化,也会带来孩子非常大的进步。

同类推荐
  • 转心术

    转心术

    本书用108个充满幽默又不乏见地的隐喻故事,形象地阐释了正念冥想是如何帮助现代人获得平衡而幸福的简单生活。作者以简明易懂、寓意深刻的文字详尽解读冥想与心灵、生活的密切关系;书中敏锐的洞察力、充满思辨性的观点,旨在破除迷思,引导人们将正念冥想带入日常生活中,让心灵更加开放、自由、宁静。
  •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此卷包含七部分内容,是弗洛伊德关于美学方面的重要论著。《戏剧中的变态人物》(1942)以精神分析观点解释了戏剧活动。《詹森的〈格拉迪沃〉中的幻觉与梦》(1907)揭示了压抑、幻觉、梦的形成。《作家与白日梦》(1908)提出了一种特殊的幻想活动。《达·芬奇的童年回忆》(1910)介绍了达·芬奇童年以来的感情生活,分析了其性心理的发展,阐释了他的艺术与科学活动的心理起源。《米开朗基罗的摩西》(1914)阐释了米开朗基罗所创作的摩西这一艺术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1928)探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艺创作。《非专业者的分析问题》(1926)指出了精神分析技术不是神秘的,更不是医生的专利。
  • 和心理专家谈谈心

    和心理专家谈谈心

    让专家帮你解开心结“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人的心理是极为丰富和复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烦恼和忧愁,会随着心理的变化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情绪和行为。有的人能够很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而有的人在面对一些困难和失意时,则会显得手足无措,陷入某种心理的沼泽地,困惑、无奈、悲观、痛苦。
  • 1/25秒的智慧

    1/25秒的智慧

    本书介绍了如何控制自己的微表情、不同的微表情代表的信息、如何在交流中掌握主动权、如何掩盖自己的不良情绪等内容。
  • 性格识人:CSMP四型性格读心术

    性格识人:CSMP四型性格读心术

    《性格识人》这本书通过对CSMP四型的深入解读与应用,充分的向你说明了性格的力量,以及性格对你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和帮助。如果你能够认识、了解和掌握四型性格的应用,那么你就会发现,原来你为之苦恼的一切都变得非常简单,原来无法解决的难题也变得迎刃而解。它能为你带来这样的收获:事业上获得成功,家庭美满幸福,孩子优秀成长。
热门推荐
  • 玖行记

    玖行记

    传闻:魔族领袖“将军”起兵反抗圣族,决战之际,惨遭人族陷害和心腹背叛。将军自知胜利无望,施展密术,推衍天机,改变四十多名幼婴命格,布局天下。传闻其中九名幼婴更是将军钦定,推翻圣族的“种子”。七年后,种子开始发芽。然鹅,天外之魔降世,天机逆转...
  • 锦世芳华琉璃彩

    锦世芳华琉璃彩

    漫长岁月以前,一方天地之间因所处地界不同、信仰不同、职责不同,从而大分人、仙、魔三族,人有七情六欲,仙魔亦如此。
  • 今天也会喜欢你

    今天也会喜欢你

    “年年有余,周周复始。”敬我们年少所有的胆怯与无畏。不是每一份喜欢都能见得天光,但请勇敢地走下去。
  • 我所追逐的风第一篇章海澄市

    我所追逐的风第一篇章海澄市

    一场灾难联通了两个世界,少年風因此来到了一个奇怪的世界,遇到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女孩丽子,在这个世界中,一个神秘的声音告诉他,在这个世界的目标,而風为了回到原来的时间倾尽全力,但……这件事情真的有那么简单么?
  • 魔物世界的异客

    魔物世界的异客

    前言:我想要塑造一个魔物的世界,一个能够让哪怕不知道何为魔物的人,也开始明白什么是魔物,就是这样一个真实的世界。正文:如果你穿越到了魔物世界,拥有着随心所欲的力量,却无法回到原来的世界,你会怎么做?徐义的答案是:孤独的人类一事无成。或许可以伪造身份,和一位美丽的魔物娘妻子结婚,度过像样的一生。但是他不想就这样怀揣着空虚的心灵,挂着魔物一族的虚伪名号,客死他乡。这份力量,或许可以帮他找到真正属于自己这个人类的归宿。
  • 剑意无上

    剑意无上

    神通法术,我只一剑!一剑裂天,破碎虚空!
  • 傻瓜般的爱

    傻瓜般的爱

    他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夏天捡到她,她对他的依赖让他沉迷,但他不能爱她,她的脑子跟正常人不一样,他开始嫌弃她,疏远她,等他有勇气接受她的与众不同时,他才发现她是敌人的女儿,她离开了。当她再次回来却是带着目的,他不能忘记她,只有静静地爱她。
  • 最美时光最美奋斗

    最美时光最美奋斗

    小学六年级毕业就像人生一个新起点,几组家庭拼了命把自己的孩子送进重点初中,自己强力以为孩子在重点学校,考上市里的重点高中,却根本不知道自己孩子的意愿,给孩子最好的,不是你强加给他的,而是他需要什么。后来,他们终于知道自己孩子想要什么,来帮助自己的孩子走自己最想要的人生道路。
  • 管家小姐秘密恋

    管家小姐秘密恋

    他是南城身份尊贵深情霸道的总裁,她是无人问津不问世事的冷面小管家,可唯独只有她不把总裁放眼里,雇佣关系需要什么感情呢?顾总以为这是欲擒故纵的戏码,可这个管家小姐不一般。她不是生来就如此凉薄,她是有故事的女同学。
  • 阳光晒暖了冬天

    阳光晒暖了冬天

    “啪!”舒落怀里的书被撞的一下就掉到了地上,舒落懊恼把耳旁因跑太快而散落在脸庞的头发挠到了耳后,然后快速的蹲下身把地上的书捡起来。“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舒落不停地弯着腰道歉,连头都没有抬一下,就转身往教学楼跑去了。第一次的相见却是如此的匆忙。“你好,我叫舒落,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空云卷云舒的舒落。”舒落望着眼前这张自己完全从来没有见过的侧脸,但却有种难以言喻的熟悉感。“嗯?”男生闻言,疑惑的转过头来,有礼貌但又有点害怕的女生。“这本书,你要看吗,可以借给我吗?”舒落害怕这个男生会拒绝她。第二次相见终于认清了对方,是你以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