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又名旉,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杰出医学家。通晓各种经书,喜爱医术和养生之学,精晓内、外、妇、儿等科,尤其精于外科、针灸和医疗体育。他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大胆地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疗效好。为人性情爽朗,淡泊名利。据史料记载,华佗著有《枕中灸刺经》等多种医书,可惜均佚。
主讲人简介
王立群,1945 年3 月出生于安徽省霍山县。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文选》研究等。
代表作有《现代〈文选〉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选成书研究》(商务印书馆)、《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等。
在世界华人的范围里,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当人们发自内心地感谢一位救死扶伤的医生的时候,经常会送给医生八个字:华佗再世,妙手回春。也就是说,在人们的心目中,华佗是神医的代称。华佗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民间医生,他以自己高超的医术为病人解除痛苦,在当时就非常出名。但是,中国古代名医众多,为什么后人称赞医生医术高明的时候,要说“华佗再世”呢?华佗的医术,究竟有哪些神奇之处?他为什么会成为后人心目中的神医呢?
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华佗。华佗在正史中有传记,陈寿的《三国志》,还有范晔的《后汉书》中,都有《华佗传》。据史传记载,华佗名旉,字元化,是沛国谯人。谯是当时沛国的谯县,东汉的谯县大致主要包括今天安徽的亳州,还有河南永城的一小部分。但史书上完全没有有关华佗家世的记载。我们不知道华佗生于什么样的家庭,也不知道华佗跟谁学的医。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华佗在当时的社会地位非常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正史的这两个传记中得到印证。《三国志》把华佗收入《方技传》,《后汉书》把他列入《方术传》。方技、方术,是什么含义呢?在中国古代,人们把医卜、星相等统称为方术,而把从事医学、天文、星象、占卜的一类人叫做方士。以上是我们根据现存的资料所得知的华佗的基本状况。
华佗生活的时代,医生的社会地位低下,再加上那个年代,是中国历史上东汉末年到三国初期这一段时间,这时候正是诸侯割据、军阀混战的时候,所以史书中关于华佗的记载很少,既没有他的身世记载,又没有他师承关系的记载,更没有医方传之后世,史书中只留下了他治愈疾病的一些小故事,所以后世流传的“华佗再世,妙手回春”这个说法,我们只能从华佗治愈疾病的小故事中去寻找答案了。
为什么我们总爱拿华佗作为神医代称?我们先讲第一个方面料病如神,能预知生死。这也是华佗最神奇的一面。史书中记载了不少华佗这方面的医案。第一个医案,说是原甘陵国(今天山东的临清) 国相的夫人怀孕六个月,突然感到腹痛,痛得非常难受,然后请华佗来治疗。华佗把了把脉,就说胎儿已经死了。然后,华佗找来一个人,请他摸一摸国相夫人腹部,看胎儿是在左边还是在右边。华佗告诉这个人,如果在左边就是个男胎,如果在右边则是个女胎。这个人摸过以后,说胎儿在左边。华佗准备了汤药,让国相夫人服用。国相夫人服完药,果然产下一个已经死了的男胎。随后,夫人的腹痛就停止了。这是第一个例子。华佗能通过号脉,断定胎儿是活的还是死的。
第二个例子,讲的是一位姓顿的督邮得了病,好了以后请华佗再为他看一看。华佗为他把完脉以后,叮嘱他,他的病虽然好了但是身体还很虚弱,在这期间,千万不能过夫妻生活,否则,就会发生不测,死前他的舌头会伸出来几寸长。结果他病好的消息传到他妻子的耳朵里后,她从一百多里外赶来看他,他们当天晚上就有了夫妻生活。三天以后,顿督邮病发,死了。而且30 临死之前,舌头伸出来有几寸长。这是第二个医案。他料定这个人在养病期间只要有性活动就一定会死亡。
第三个例子,广陵太守陈登是曹操非常信任的一个人,他得了一种怪病,这个病的症状是心烦,面红,吃不下饭,于是请华佗给他诊病。华佗号了脉以后就告诉他,说你的腹中有好几升虫。然后,华佗给他准备了两升药,他喝下去以后,大概有一顿饭的工夫,就吐出来好几升虫,吐完以后,病也好了。但是华佗告诉他,说这个病三年以后还会复发,如果发作的时候遇到良医,还能救活,否则就会丧命。三年以后,陈登的病果然复发,当时华佗不在他身边,没人能给他治,结果他就死了。这是华佗预知陈登三年以后疾病复发身亡的故事。
第四个例子,在盐渎县(今天江苏的盐城),有一位严先生,他和几个朋友一块儿去拜访华佗。等他们几个人进来以后,华佗就问严先生,是不是感到身体有点不舒服?严先生说没有啊,我很正常啊。华佗说,我根据你的面相来看,你得了急病,不要多喝酒,吃完饭赶快回家。结果,这位严先生吃完饭,坐了一会儿,和朋友一块儿坐车回家,在回家的路上发病了,然后从车上掉了下来,同行的人把他抱到车上送回家,结果当天晚上这位严生先就死了。
第五个例子,有一个下级军官叫梅平,这个人因为身体有病,被解除了军职。梅平的家在广陵,在离家还有两百多里时,他找了一户人家投宿,而恰巧这天晚上华佗也来到这户农家投宿。主人就让华佗为梅平诊病,华佗号了脉以后就告诉他,太晚了,如果早叫我治,这个病不会发展到今天。华佗说,你赶快回家和家人见面,五天以后,你就不行了。梅平听了以后,第二天就往家赶,五天以后,果然病故。
第六个例子,有一个督邮姓徐,他得了病,告诉华佗说,我昨天找了一个医官,为我扎胃管,但是扎过以后我咳嗽得非常厉害,到晚上不能睡觉。华佗说,他没有扎中你的胃管,而是误伤了你的肝,这样一来,你的饭量会一天天减少,而且五天以后你就不行了。果然,过了五天,这个姓徐的督邮就病故了。
因此,人们把华佗看作神医,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料病如神,能预知生死。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华佗给病人诊断的时候,往往能够做到料病如神,能预知生死,这是我们从《三国志》这样的正史中,得到的关于华佗诊断病情的小故事,那么,在《三国志》中,关于华佗治疗疾病的案例,又是怎样记载的呢?
华佗被当做神医的第二个原因,是治疗神奇,手到病除。我们前面讲的是诊断,下面我们来看治疗。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有一位姓李的将军,他的妻子得了重病,而且长期治不好,于是请华佗来给她看病。华佗把了把脉以后,就告诉李将军,说你的妻子在怀孕的时候,胎儿受过伤,这个胎儿至今留在你妻子的腹中。李将军不信,他说,夫人确实是怀孕的时候受过伤,但是胎儿已经产下来了,没有留在腹中啊。华佗没说什么,就走了华佗走后李将军妻子的病有所好转,但是过了一百多天,病又发作了,没办法,又请华佗来看病。华佗把完脉以后,又说,你妻子的腹中有胎儿,而且是个死胎。你妻子当年怀的是双胞胎,产下第一个孩子后,因为出血多,接生的人忙于救治,而把另一个胎儿留在肚子里了。这个胎儿已经死了,死的时间很长,现在死胎贴在你夫人的脊椎骨上,所以你夫人感觉脊椎骨非常疼,现在应该赶快吃药、用针灸,让这个胎儿产下来。华佗立即开了汤药让李将军的妻子服下。李夫人吃了药,配合着针灸,过了一会儿就感到腹痛得非常厉害,好像要生孩子。华佗告诉她,这个死胎在腹中存留的时间过长,自然分娩是不行的,需要有人把胎儿取出来。华佗就指挥别人把这个胎儿取出来。果然取出来一个死去的男胎,大概有一尺长左右,手脚都长全了,只是胎体是黑色的。这是一个治疗死胎的非常典型的医案。
再来看第二个医案,史书上说有一个下级军官叫李成,他吐血吐得很厉害,咳嗽得昼夜不得安宁,然后就去找华佗给他看病。华佗说,你虽然吐血,但你的病不在肺部,而是在你的肠子里面,你的肠子得了肠痈,我给你两钱散剂,你回去服下,一个月以后,就可以康复。但是你要记住,这病十八年后还会复发,到那时,我再给你配一服药,你把它吃下去就能好,而且永不复发。李成听了以后很高兴,吃了药,病就好了。因为十八年后病还要复发,他便把另一服药当宝贝一样藏起来了。过了五六年,李成的一个亲戚得了和他同样的病,病得快要死了,他知道李成藏有这个药,就跟李成说,你看我快要死了,你现在很健康,却还藏着一服救命药,你应当把它拿出来救我的命,将来再找华佗要。李成思想斗争很激烈,心想,这个药是我留着十八年后保命的,给了你我十八年后怎么办呢?但是他又不忍心看着自己的亲戚病死,最后没有办法,就咬了咬牙,给了亲戚。亲戚吃了这个药以后病就好了,但是李成手中没有药,心里就虚了,他便赶去谯找华佗,可是华佗已经被曹操抓到监狱里去了。李成不愿意在华佗危难的时候去打扰他,就没有再去要这个药。十八年后,李成的病果然复发了,由于他没有药,结果病死了。这个医案中的病人所患之病很特别,华佗诊断这个病的时候,他说,咳嗽吐血,一般人认为是肺部有问题,其实病因是在肠子里。这是中医一个很典型的特色。中医认为,人体的脏腑之间是互相影响的,一个脏器出现问题的时候,它会影响到另一个脏器,所以吐血的时候,有可能不是因为肺部有问题,而是肠子有问题,这就是中医认为的肺和大肠是相表里的。
第三个例子更奇特,叫子病治母,就是孩子有病,母亲吃药。这个例子说的是在东阳(今天安徽的天长县),有一户人家两岁的小孩一直拉肚子,吃完奶就拉肚子,久治不愈,怎么治都治不好最后只好找华佗。华佗听完情况以后,就说这个小孩不需要吃药先把小孩的药停了。真正的病根在他母亲身上。母亲的乳汁有寒气,孩子吃了之后就会拉肚子,所以不能给孩子治病,而要治他母亲的病。然后华佗把药给小孩的母亲吃,吃了十剂药后,小孩就不拉肚子了。这是一个很神奇的例子。子病治母,孩子有病却治他的母亲,大家估计会感到很奇怪,其实,这是中医非常典型的一个特点。中医认为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不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是个中心,通过十二经络把整个的脏腑连成了一个上下相连、内外相通、整体协调的整体。一个脏腑的疾病可以通过经络和五行的关系影响到另一个脏腑,所以可以通过五行生克的理论来调治。中医治病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体内部达到阴阳平衡,中医治病是通过吃药,达到人体的阴阳平衡这样,病就好了,这就是中医治病。
史书中记载的这些例子,让我们感叹华佗医术的高明,同时也感叹中医治疗的神奇。《三国志》和《后汉书》,还记载了华佗更为神奇的地方,即不用药也能把病人的病治好。
第四个例子很经典,叫情志疗法。最早记载中国古代情志疗法的是《吕氏春秋·至忠篇》。说齐王生病了,于是从宋国请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医生,叫文挚。文挚来了以后,号了号脉,就对齐王的儿子说,你父亲的这个病可以治,但我不能治。太子感到很奇怪既然能治,你为什么不给治呢?文挚说了两句话,“非怒王则疾不可治,怒王则挚必死”。意思是,如果不让大王生一场气,这个病治不好;如果让大王生一场气,他一定会杀我,所以这个病能治,但是我不愿意治。太子一听,就一个劲儿地向文挚34 哀求,说你一定要治,等我父亲的病好了,我和我母亲一块儿替你求情,一定保证你的生命安全。文挚说,你们真能保证我的生命安全,我就给你父亲治病。太子和王后立下保证,然后文挚开始治病。文挚跟太子约好去给齐王看病,齐王就准备好,但是每一次约好了时间,文挚都没赴约,一连约了好多天,文挚都没来。太子很纳闷,而齐王则已经憋了一肚子火了。等齐王的气憋得足够了,文挚来了。他穿了一双脏兮兮的鞋,径直走到齐王的卧室里。给齐王问诊的时候,又用他脏兮兮的鞋踩齐王华贵的衣服,把齐王给气坏了。文挚又说了很多非常刺激齐王的话,然后就走了。齐王气得要命,非要派人去杀文挚,结果派的人被太子拦下来了,但是齐王因为生了这一场大气,病就好了。这是个非常典型的情志疗法的医案。
而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说有一个郡守生了病,请华佗去看病。华佗一看,认为这个郡守是生了一场大气才得的病。他说这个病想治好,必须让他再生一场大气。于是华佗向郡守索要医治费,一次不够,要两次,不断地要,要了很多钱,就是不治病。郡守气得不得了。华佗把钱要足了,就溜了。临走之前还写了一封信,把郡守臭骂了一通。郡守气得大骂华佗,下令派人去追杀华佗,然后吐了好几升黑血,病就好了。郡守的儿子知道华佗用这种办法是来治他父亲的病的,就嘱咐他手下的人,不准追杀华佗。结果郡守又生了场大气,病全好了。这是华佗非常高明的一点。中医认为,人有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当人受到七情的刺激后,身体会产生一种反应,中医称这种反应为情志。但是如果人体受的刺激过大,人体的平衡就会被破坏,人就会生病。齐王的病恰恰是受了刺激产生的,如果再去刺激他一下,就可以使他的身体内部恢复平衡,他的病就好了。
通过史书记载的华佗给人治病的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医术高明、治疗手法多样的华佗的形象,而华佗除了流传下来的这些小故事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神奇之处,那就是传说华佗还发明了用于外科手术的麻沸散。这件事,甚至在《三国志》、《后汉书》等正史中都有记载,那么,这些正史又是怎样记载这件事情的呢?
据史书记载,有一个士大夫得病了,请华佗去给他看病。华佗说,你的病不在外表,而在你的腹腔里,需要做手术,但是你的寿命只有十年。我给你做了手术,十年后你也会死去。而你得的病,并不会让你死亡,所以我劝你不要做手术。十年以后,你的命没了,疾病也会随之消失。但是这个士大夫不听,他的承受力比较弱,他觉得自己得了这个病很难受,一定要做手术,然后华佗就给他做了手术。手术做完了以后,一切都很正常,十年以后这个人死了。通过这个记载,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两点:
第一,华佗的医德很高尚。华佗看来不懂得经济效益,病人来治病,他却劝人家不要做手术。如果换做医德不好的大夫,病人来了,先做检查,收检查费,再开刀,收手术费,至于十年以后病人是死是活他不管。华佗却劝病人别做手术,说你这个病要不了你的命,你就剩十年的寿命了,十年后你死了,那个病也就没了,你何必做手术呢?由此可知,华佗的医德很高尚。
第二,这是二十四史中记载的最早的一个腹腔手术,而这就是人们把华佗称为神医的非常重要的一点。据《后汉书》记载,华佗发明了一种药,叫麻沸散,如果病人需要做腹腔手术,他就用这种药混合着酒,让病人喝下。病人喝过以后,整个人就像醉酒一样失去了知觉,然后华佗把他的腹部剖开,开始手术。比如肠子有问题,他就把溃烂的肠子剪掉,将剩下的肠子缝合起来。然后再把腹部的伤口缝合起来,涂上一层神膏,过几天,伤口就愈合了。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腹腔手术的正史记载。所以,人们把华佗视为中医外科的鼻祖,他是第一个做中医外科手术的人。但是,曹操杀死华佗以后,华佗的麻沸散就失传了,后来很多人在不断地寻找和研究。
华佗的麻沸散是怎么配制出来的,现在有很多种说法,但是我们始终不知道华佗的麻沸散真正的配伍是什么。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黄帝时期,有一个医生叫俞跗,他也能做外科手术,但俞跗做外科手术,传说的成分很大。在古代,不用麻醉药,是无法实施手术的。把一个活人来一个大开膛,那人是绝对受不了的,要是人蹦起来,手术就没法做了。这个我们不妨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在不麻醉的情况下,把腹部划开,病人能够老老实实地躺在那儿让大夫做手术吗?当时做腹腔手术,需要攻克麻醉、消毒、止血、输血,甚至包括意外的急救等一连串的难关,华佗能够克服这些难关,是非常了不起的。《三国志·华佗传》中的腹腔手术记载比西方的早一千多年,这是炎黄子孙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
关于一代神医华佗,有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那就是他是如何死于非命的?曹操为什么要杀他?请看下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