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的高低决定一个人遵守规则的好坏。一个规则意识差的人很难有高的素质。员工规则意识的高低也是一个企业文明程度的基本体现。
在实际生活中,一切违反纪律的言行,实际上都是破坏规则的表现,而一切破坏公共秩序的言行都可以说是个人自觉性低下的表现,在破坏良好的公共秩序的同时,给自己、给别人都会带来了诸多不便。
英国最有名的公德可能首推排队,甚至可以说凡有英国人在的地方,就有排队的现象(在欧洲另一国家,挪威,一市之长也主动参加排队)。
英国人排队和守规矩的习惯,是从孩提时代就开始训练的,因为他们全面领会了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洛克的谆谆教导:“我们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极微极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样,水性很柔,一点点人力便可以把它导引入他途,使河流的方向根本改变。”
西方有一个关于排队的传说。几百年前,英国有一次发生大饥荒,有关机构向难民发放灾粮,大家都在排队,突然有一位男子跑到前面插队,众人劝说无效,几位大汉围上去三拳两脚将其打死。法官在听取了汇报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判决,打死这种不排队的人无罪。西方人都对这个案例记忆深刻,从此严格遵守有序排队的规则,并教育子女,即使是饿得要死也要排队。
德国人是个极端遵守法律和纪律的民族。游客在柏林参观夏洛特王宫时,会听到下面这则真实的故事:
1918年,德国斯巴达克同盟(德共的前身)在柏林发动十一月革命时,起义者在王宫门前奋勇冲锋,伤亡惨重,可就是无一人越过草地去进行两侧的进攻。原因何在?因为当时草地上竖立着一个小小的牌子,上面写着4个字:“禁止穿行”。即使是在革命造反的时候,德国人也不忘“守法”!
这个故事,深刻地道出了德国人的民族性。一位留学德国多年的中国学生说,他在德国所到之处,从未看到过一辆闯红灯的车,即使在深更半夜、空寂无声的街头,德国人依旧沿着横行线,看着红绿灯过马路。德国老人喜欢向别人炫耀的是,在他几十年的驾车历史中,违章记录栏内始终是一片空白。或许有些人会将此视为“刻板固执”,嗤之以鼻。但实际上,德国人是聪明的,他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认真负责,他们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洁净美丽,他们在不争吵不拥挤的环境里,不凭体力、投机取巧或者其他伎俩,就可赢得平静安稳的幸福生活。
日本人遵守规矩的水平也非同一般。有一次,一个母亲带着自己的孩子开车上了高速公路,正碰上堵车,大家都把车停下等着。这时,孩子开始内急,但也得忍着,因为日本法律规定,司机和乘客不能在高速公路上下车,即使前面堵车,你也必须在车里等待。这就是说,孩子不能下来小解。万般无奈,母亲拿了一个塑料袋,让孩子把尿撒到里面,然后,开车带回了自己家。
这个消息经媒体披露,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大辩论。有的认为法律的制定应更人性化,好让普通老百姓有回旋的余地;有的认为孩子的母亲这样做很好,是遵纪守法的典范。但竟然没有一种观点认为,孩子应该下车撒尿。实际上,很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母亲以饱含温柔慈爱的声音对奶声奶气的孩子进行了一番适时的规矩意识教育。
在我国规则意识也早就存在。古时候儒家思想强调“慎独”的境界。其实这也是一种规则意识,而且是一种更高的规则意识,慎独就是教育大家在自己一个人,没有别人见到的时候,也要保持高度的规则意识,不做违背纪律的事情,不能暗室亏心。你可以问问自己,在夜深人静的街头,你是不是会站在红灯下面等它变绿时才通行?如果一个人能真正做到慎独,说明他的规则意识和个人的素质已经到了很高的境界。
到了现代,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几乎很多事情也都需要排队,也需要人们具有一种规则意识。谁没有排队等候过的经历呢?在火暴的重庆火锅店或者洋快餐店门口,在超市的结账口,在经济适用房发售前夜,在银行营业厅,在公交车站……人们之所以要排队,是因为排队是一种交易规则,时间就是金钱,只有排队才能在和平条件下界定排队的买者所付出的等候成本。
中国乒乓球队严格规定:国家乒乓球队运动员如果抽烟,主力队员罚款十万元,非主力队员罚款两万元。一旦发现打假球,无论是谁,当即开除,终生取消参赛资格。这些规定,在国家队运动员返回省市参加俱乐部联赛期间一样生效。国家乒乓球队主教练蔡振华说:“在我们队里,世界冠军可以不要,我们要造就的是真正对得起世界冠军这一荣誉的运动员。”
从这则新闻中不难看出,想做遵守纪律的模范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不过,我们可以慢慢来,向着遵守纪律的路子走。蔡振华教练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提高队员的自觉性,从而提高每个队员的素质,有了高素质和高自觉性这两样宝贝,我们就可以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北京市从2007年2月份开始,将每个月的11日定为排队日。提出“我排队、我礼让、我快乐”的口号。2007年10月11日是北京市第九个排队日,数十所高校万余名大学生走上街头,在地铁、公交站台、商场、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宣传示范,引导市民自觉排队。由此不难看出,规则意识在当代中国,正在日渐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