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学习,可以,积蓄力量;活用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不要虚度时光
欧阳
埃斯特买了一幢豪华的海滨别墅。他每天下班回来,总看见有个人从他的花园中扛走一只箱子,装上卡车运走。他还来不及喊,那卡车就开走了。这一天,他决定开车去追。那辆卡车走得很慢,最后停在一条峡谷边。陌生人把箱子从车上卸下来扔进了峡谷,埃斯特下车后才发现,峡谷中已经堆了不少同样大小的箱子。
他走过去问陌生人:“你是谁?那些箱子又是哪儿来的?我每天见你从我家里扛箱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箱子里装的究竟是什么?”
陌生人轻蔑地看了他一眼说:“你家里的箱子还有很多要运走,难道您不知道吗?这些箱子装的都是您虚度的时光。”
“虚度的时光?”
“是的,您白白浪费掉的时光,虚度的年华。您曾经盼望美好的时光,但美好时光到来后,您又干了些什么呢?您自己瞧瞧吧,它们个个完美无缺,不过根本没有用过,可是现在……”
埃斯特走过去,顺手拉开了第一个箱子,箱子里有一间客厅,妈妈正在做家务,同时催促书房里的埃斯特好好做功课,可埃斯特早已从窗户里跳出去到花园玩儿去了。他又拉开了第二个箱子,埃斯特正和一群朋友在酒吧里喝得酩酊大醉。他又拉开了第三个箱子,他因为潦草了事,设计的产品质量不合格。他看到这些,心里难受极了,于是,他向陌生人恳求道:“先生,求求您,让我取回这些箱子吧。”陌生人耸了耸肩,意思是太迟了,然后和箱子一起消失了。
这些箱子装的都是您虚度的时光。
永远不晚
孙盛起
日语学习班开学报名时,来了一位老者。
“给孩子报名?”登记小姐问。
“不,自己。”老人回答。
小姐愕然。屋里那些年轻的报名者也愕然,有的嗤笑。
老人解释:“儿子在日本找了个媳妇,他们每次回来,说话叽里咕噜,我听着急。我想听懂他们的话。”
“你今年高寿?”小姐问。
“六十八。”
“你想听懂他们的话,最少要学两年。可两年以后你都七十了!”
老人笑吟吟地反问:“姑娘,你以为我如果不学,两年以后就是六十六吗?”
事情往往如此:我们总以为开始得太晚,因此放弃,殊不知只要开始,就永不为晚。明年我们增加一岁,不论我们走着还是躺着;明年我们同时增加一岁,可有人收获,有人依然空白——差别只在你是否开始。
老人学与不学,两年以后都是七十,差别是:一个能开心地和儿媳交谈,一个依然像木偶一样在旁边呆立。
事情往往如此:我们总以为开始得太晚,因此放弃,殊不知只要开始,就永不为晚。
生命悟语
保罗·科埃略
一
拉弓时,赫理奇对禅师说:“我感觉到如果不马上放箭,会喘不过气来。”“如果你一直想进行到非放箭不可的地步,你的箭术永远也学不好。”师父说,“有时候,破坏射箭精准度的原因,就是射箭者本身过于积极的态度。”
生命战士有时候会认为:“如果我不做点什么事的话,事情永远也无法完成。”
其实不尽然:他必须行动没错,不过他也必须腾一些空间来让宇宙行动。
二
针对生命战士的旅程,老子如是说:
“人生道路上,必须尊重所有微不足道的小事,学习认识正确时机的方法,并以必要的态度面对。”
“就算你已经射过几次箭,还是必须继续注意架箭的位置,注意拉弓的手势。”
“知道自己欠缺什么能力的新手,比心不在焉的贤人还明智。”
“累积爱能带来幸运,累积仇恨能导致灾难。看不出问题的人,等于是敞开大门欢迎悲剧光临。”
战役与口角不能相提并论。
三
走上人生之路的那一刻,生命战士才认出这条路。
每块石头,每条弯道,都大声欢迎他的到来。他认同高山与溪流,在动植物与原野鸟类之中看见自己的灵魂。
然后,他接受了上帝与神迹的协助,允许个人的传奇带领他走向人生为他预留的任务。
有些晚上,他没有地方可以就寝,也有些晚上,他深受失眠之苦。“本来就是这样,”生命战士心想:“选择走上这条路的人是我自己。”
他所有的力量潜藏在这些字句中:他走的路,是他自己选择的,因此毫无怨言。
他走的路,是他自己选择的,因此毫无怨言。
王冕放牛读书
佚名
知识不像春天的花和秋天的果,举手就可以摘下来。获得知识的钥匙只有一个,那就是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
王冕是元代着名的诗人、花鸟画家。小时候,因为家里穷,不能上学读书,父亲便叫他给人放牛,好挣点儿钱补贴家用,当时他才七八岁。
一天,王冕从学堂门前走过,被里面的读书声吸引住了,就把牛拴住,趴在窗子外面偷听老师讲课。老师的讲解,有时深奥,有时浅显,还夹杂着许多闻所未闻的典故,使王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久久不愿离去。他还把老师写的字记在心上,听完之后,用树枝在地上练习。就这样,他不仅偷学了不少字,还学会了不少文章,能够背下来。但是,由于害怕父亲骂他贪玩,他不敢把这事告诉家里。
有一次,王冕听完课后,发现牛不见了,只有半截缰绳扔在地上。他知道,牛等不及了,自己挣断缰绳去吃草了,急忙四处寻找,直到天黑透了才把牛找到。回到家里,正赶上一个邻居找上门来,说王冕的牛偷吃了他家的麦苗。父亲一怒之下,举起棍子就把他抽打了一顿,问他还敢不敢再贪玩。王冕说:“我不是贪玩,我是听先生讲课去了。”父亲不相信,问他听到了什么。王冕便把他听到的文章背了一遍,父亲一听,还真像那么回事。见父亲面有喜色,王冕又在地上画了几个字让父亲看。这时,父亲摸了摸儿子的头,感慨地说:“儿子,爹错怪你了。爹没钱供你读书,你却这样用功,爹对不起你啊。”
看到儿子是一个读书的苗子,父亲对母亲说:“孩子自个儿用功,咱做爹妈的也不能看着不管。放牛时间太长,耽误他读书,不如找个空闲多的活儿让他干,这样他就能腾出更多的时间读书了。”商量好之后,父母到处打听。工夫不负有心人,有个人告诉他们,附近庙里需要一个打杂的,活儿并不多。于是,父亲对王冕说:“想不想去庙里干?那里空闲时间多,还能挣钱。就是要离开家里,住在庙上。”王冕虽然不愿与父母分开,但一想到能读书,就答应了下来。
来到庙里,王冕很勤快,老和尚很喜欢这个聪明好学的孩子,除去工钱外,还给他一些小钱,王冕便把这些钱攒起来买书。一到夜里,他就悄悄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的长明灯的灯光诵读,有时一直读到深夜。
正是靠着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王冕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终于成为着名的诗人和画家。
米芾学字
佚名
学习的机会和很多美好的事物一样,我们拥有时不以为意,不懂得珍惜,等到失去之后,才知道自己错过的东西有多珍贵。
米芾是宋朝非常着名的书法家。他自小就喜欢书法,但练习了几年,却一直没有突出的进展。
有一天,从外地来了一个秀才,米芾听人说这个秀才字写得很好,于是前去向他求教。秀才答应收米芾做学生后,拿出一本字帖说:“你回去后照这本字帖练习,写好之后再拿给我看。”米芾回去后照着秀才的话做,很快就将字写好了。他去见秀才,恭敬地请他指教。秀才看了一下,就摇着头说:“你要我教你写字,就必须要用我的纸。”米芾立即答应道:“没问题,只要老师愿意教我,就依您的指示做。”秀才又说:“可是我的纸很贵,要5两银子一张。”米芾听见后虽然有些吃惊,但还是硬着头皮答应了。
米芾回去向母亲请求帮忙,母亲于是将首饰拿去变卖,再让米芾拿去买纸。米芾接过向老师买的纸,觉得它与普通的纸并没有两样,但是因为花了大把银子,因此不敢随便下笔。他望着字帖琢磨笔势半天,用手在桌面上来回照着写来写去,就是无法下笔。
秀才见到米芾半天还没写出一个字来,于是问他说:“为何还不写?”米芾回答说:“纸太贵,怕写坏了。”秀才笑着说:“你不写,要我如何教你呢?”于是米芾就非常用心地写了一个字,结果写出来的字比字帖上的字更好更有力量。就这样,米芾用秀才的纸练习了一段时间,书法技术便有了长足的进步,为日后的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实,这个秀才已悄悄地与米芾的母亲商量好,将米芾拿来买纸的钱又还给了他的母亲,只是用这种方法激励米芾练字时更加用心而已。
窗口
吴泽
窗里的孩子想飞;窗外想学的孩子,无情的窗口却把他隔在窗外。
窗口挡住了一个孩子想飞的梦。
他来自陕北的一个偏僻的山村,家里供不起他上学,父亲只好给他退学,拉着他到城里做小买卖去。他当时正上初一,学习十分刻苦,次次考试都拿第一。当他父亲带他走出学校时,他哭了……
他来到了这陌生的城市,它的繁华、喧闹并没有引起他的兴致。他漠然地看着来往的人们,绝望充满了他整个幼小的心。
偶然一次,他看着上学的孩子,心里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想法。以后,他一有空闲便去附近一所学校,站在窗口的隐蔽角落,津津有味地听起来,
还不时地在一个垃圾堆里拾来的本上写写画画。这时,他觉得自己再幸福不过了。生活变得充实起来,他变得活泼起来,后来他父亲知道了,便尽量给他时间让他去偷听。他这种听课方式倒也不错,自己爱听什么听什么,还可以随机安排自己的课程计划。于是他就这样幸福地过了一天又一天……可是有一天,他听得太投入了。一位年轻的数学老师给学生出了一道难题,过了几分钟,老师问结果,课堂上鸦雀无声。突然,“得4!”一个很小的声音传入了老师的耳朵——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听到的,可那天偏偏静得出奇。老师高兴地寻找答对的人,可并没有人抬头。“窗外有人,是他答的,是他答的!”眼尖的同学惊叫着,那时的他吓坏了,那位老师走出了教室。这时候他不知道为什么,撒腿就跑。慌忙中竟把他心爱的笔记本丢在了草丛中,微风拂过,像是一朵飘落风中的百合花……从此,他再也没有出现在那校园里。
后来,他笔记本中的一行字却在校报上发表了:“窗里的孩子想飞;窗外想学的孩子,无情的窗口却把他隔在窗外。”
窗里的孩子想飞,窗外想学的孩子却被无情的窗户隔在窗外。
知识改变了修鞋匠的命运
佚名
他有10个除夕夜都是一个人在青岛阴冷的小屋里,在苦读中度过的。
姜锦程1966年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柴沟镇大王柱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高中一年级时,父亲去世,家庭负担日益沉重,他不得不辍学。务农3年后,他随一支建筑队到青岛打工。
刚进建筑队,他就开始自学,一年后就拿到了“建筑工程预算员资格证书”。他从搬砖的小工变成了预算员。他的命运第一次因为知识而改变。
他没有就此满足,他要继续靠知识改变命运。他考上了青岛市职工大学。他一边工作,一边用业余时间上大学。
可是不久,工程完工,建筑队要移师威海,他如果跟着建筑队走,就得中断学业;他如果留在青岛学习,就没有了工作,没有了经济来源。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决定留下来继续念大学。因为这决定他未来的命运。
他走遍大街小巷都没有找到工作。一个修鞋的人给了他启发。他觉得,这个活挺好,机动灵活,时间可以自己掌握,能保证学业,又解决了温饱问题。他拿出兜里仅剩的200元钱,花196元购买了修鞋工具,走街串巷去修鞋。
为了学习、上课,他长期以来养成了一个生活习惯:每天凌晨3点钟就起床,看书到6点钟,大脑疲劳时再上床躺一小时,7点钟起来做饭,一边做饭一边看书。8点准时出摊。下午4点收摊,匆匆吃点儿剩饭就去上学。放学回来实在饿了就啃几口萝卜充饥,然后把教师讲的课温习一遍,10点上床睡觉。
就这样,他一连坚持读完了三个大学。1995年,他拿到了“工业与民用建筑”大专文凭;1998年,他拿到了法律专业大专文凭;1999年,他又拿到了英语大专文凭。
从1989年到青岛打工,到1999年拿到了三个大专文凭,他有10个除夕夜都是一个人在青岛阴冷的小屋里,在苦读中度过的。
1999年10月,他走进了律师资格考试的考场,但这次他名落孙山。
2000年10月,他又走讲了律师资格考试的考场,这一次,他成功了。不久,他就被青岛某律师事务所录用。
修鞋匠当律师的消息不胫而走,被新闻媒体报道,被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百姓故事》专栏予以报道……姜锦程从小小的修鞋匠成为一名律师,是他自觉地学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学习,虽然吃尽了苦,但他真正体验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甜头。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明天会更灿烂。
知识能改变命运,这道理人人都知道,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如何去读书才是正确地改变命运之道。读书要读透,掌握技能的同时还要不断润泽自己的精神与心灵。
永远进取的施罗德
佚名
施罗德凭着惊人的毅力,无论在怎样的境况下都坚持寻找学习的机会,用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1944年4月7日,施罗德出生在德国下萨克森州的一个贫民家庭,他出生后第三天,父亲就战死在罗马尼亚。母亲当清洁工,带着他们姐弟二人,一家三口相依为命。
生活的艰难使母亲欠下许多债。一天,债主逼上门来,母亲抱头痛哭。年幼的施罗德拍着母亲的肩膀安慰她说:“别伤心,妈妈,总有一天我会开着‘奔驰’车来接你的!”40年后,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施罗德担任了下萨克森州总理,开着“奔驰”车把母亲接到一家大饭店,为老人家庆祝80岁生日。
1950年,施罗德上学了。因交不起学费,初中毕业他就到一家零售店当了学徒。贫穷带来的被轻视和瞧不起,使他立志要改变自己的人生:“我一定要从这里走出去。”他想学习,他在寻找机会。1962年,他辞去了店员之职,到一家夜校学习。他一边学习,一边到建筑工地当清洁工,不仅收入有所增加,而且圆了他的上学梦。
四年夜校结业后,1966年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夜校学习法律,圆了上大学的梦。
毕业之后,他当了律师。32岁时,他当上了汉诺威霍尔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回顾自己的经历,他说,每个人都要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而不是通过父母的金钱来使自己接受教育。这对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对法律的研究,他对政治产生了兴趣。他积极参加政党的集会,最终加入了社会民主党。此后,他逐渐崭露头角,步步提升。1969年,他担任哥廷根地区的主席,1971年得到政界的肯定,1980年当选议员。1990年他当选为下萨克森州总理,并于1994年、1998年两次连任。政坛得志,更坚定了他做政治家的雄心。1998年10月,他走进了德国总理府。
施罗德的成长,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但是他凭着惊人的毅力,无论在怎样的境况下都坚持寻找学习的机会,用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热爱读书
佚名
冰心老奶奶的爷爷叫谢銮思,是一个很喜欢读书的人。他见冰心很有出息,从心底里感到欣慰。一天晚上,爷爷对她讲起了贫寒的家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