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说:“你的建议的确不错,那么跟我一起到我父亲那儿去吧,我想告诉他事情的真相,相信他不会生气的。”于是,他们去把整个事情的经过告诉了迈克尔的父亲。迈克尔的父亲非常感激约翰逊给他儿子的忠告,并答应迈克尔,他会再送他一根完全一样的竹条。
没过几天,迈克尔碰见那个品性恶劣的男孩正挑着一担重重的木柴向家走去,结果跌在地上,爬不起来了。迈克尔跑过去帮他放好木柴。小罗宾逊感到非常愧疚,心里难受极了,他为以前的行为感到多么后悔啊!而迈克尔则欢欢喜喜地回家去了。他想:“这是最绅士的报复,以德报怨,对此,我怎么可能感到后悔呢?”
宽容产生的道德上的震动比责罚产生的要强烈得多。
瓜地里的风波
关注学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哈佛不是只有心理学系的教授才如此,不同的院系,不同的专业,教授们都会有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或故事讲出来与大家分享。
1939年的一天,老农场主塞玛敲响了少年托尼·希勒家的大门,塞玛当时住在马路那头大约一英里的地方,想找人帮助收割一块苜蓿地。这就是托尼·希勒第一次得到的有报酬的工作——1小时12美分,要知道这在当时已经很不错了,那时美国还处在经济大萧条时期。
一天,塞玛发现一辆装有西瓜的卡车陷在自家的瓜地中。显然,有人想偷走这些西瓜。
塞玛说车主很快就会回来的,让托尼在那儿看着,长点见识。没过多久,一个在当地因打架和偷窃而臭名昭着的家伙带着两个体格粗壮的儿子出现了。他们看起来非常恼怒。
塞玛却用平静的口吻说道:“哎,我想你们要买些西瓜吧?”
那个男人回答前沉默了很久:“嗯,我想是的。你要多少钱一个?”
“25美分1个。”
“好吧,你帮我把车弄出来吧,我看这价格还合适。”
这成了他们夏天里最大的一笔买卖,而且还避免了一场危险的暴力事件。等他们走后,塞玛笑着对托尼说:“孩子,如果不宽恕敌人,就会失去朋友。”
几年以后,塞玛去世了,但托尼永远忘不了他,也忘不了第一次打工时他教给自己的东西。
对别人的仁慈永远不会徒劳。即使受者无动于衷,至少施者可以获益。
抚平愤怒的伤口
哈佛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丹尼·罗德里克有一位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儿子,他儿子常常无缘无故地发脾气。一天,他父亲给了他一大包钉子,让他每发一次脾气都用铁锤在他家后院的栅栏上钉一颗钉子。
第一天,小男孩共在栅栏上钉了37颗钉子。
过了几个星期,小男孩渐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愤怒,在栅栏上钉钉子的数开始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坏脾气比往栅栏上钉钉子要容易多了……最后,小男孩变得不爱发脾气了。
他把自己的转变告诉了父亲。他父亲又建议他说:“如果你能坚持一整天不发脾气,就从栅栏上拔下一颗钉子。”经过一段时间,小男孩终于把栅栏上所有的钉子都拔掉了。
父亲拉着他的手来到栅栏边,对小男孩说:“儿子,你做得很好。但是,你看一看那些钉子在栅栏上留下的那么多小孔,栅栏再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当你向别人发过脾气之后,你的言语就像这些钉孔一样,会在人们的心灵中留下疤痕。你这样做就好比用刀子刺向了某人的身体,然后再拔出来,无论你说多少次‘对不起’,那伤口都会永远存在。其实,口头上对人们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们的肉体没什么两样。”
当认识到自己错误行为的后果,并找到改正的方法时,就等于找到了善良的指南。
学会掌控你自己
哈佛社会学教授傅高义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群儿童分别走进一个空荡荡的大厅,在大厅最显着的位置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块软糖。测试老师对每一个将要走进去的孩子说:“如果你能坚持到老师回来时还没把这块软糖吃掉的话,将会得到一个奖励——再给你一块软糖,也就是说,你将得到两块软糖。但是,如果你没等我回来就把糖吃掉的话,那么你只能得到这一块。”
实验开始,孩子们依次走进大厅……
实验结果发现,有些孩子缺乏控制能力,大人不在,又受不了糖的诱惑,就把糖吃掉了。另外一些孩子,则牢牢记住了先前老师所讲的话,认为自己只要能够坚持一会儿,就可以得到两块糖,于是,尽量控制住自己。他们并非不受糖的诱惑,只是努力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他们有的唱歌,有的蹦蹦跳跳,有的干脆趴在桌子上睡觉,坚持不看那块软糖,一直等到老师的到来。
这样,他们就得到了奖励——第二块软糖。
专家们把孩子分成两组:能够抵御诱惑、坚持下来得到两块软糖的和不能够坚持下来,只得到一块软糖的孩子,并对他们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在他们长大以后,那些只得到一块糖的孩子普遍没有得到两块糖的孩子获得的成就大。
实验的结果为我们道出这么一个普遍的规律:凡是小时候缺乏控制力的,今后无论他的智力商数如何高,他成功的几率都很小;反之,那些小时候便能控制住自己的孩子,往往能够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那些小时候便能控制住自己的孩子,往往能够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生存还是毁灭
哈佛大学的法律学教授德里克·博克讲过一个年轻人的故事:
约翰尼·卡特早有一个梦想——当一名歌手。参军后,他买到了自己有生以来的第一把吉他。他开始自学弹吉他,并练习唱歌,他甚至自己创作了一些歌曲。服役期满后,他开始努力工作以实现当一名歌手的夙愿,可他没能马上成功。没人请他唱歌,就连电台唱片音乐节目广播员的职位也没能得到。他只得靠挨家挨户推销各种生活用品维持生计,不过他还是坚持练唱。他组织了一个小型的歌唱小组在各个教堂、小镇上巡回演出,为歌迷们演唱。最后,他灌制的一张唱片奠定了他音乐工作的基础。他吸引了两万名以上的歌迷,金钱、荣誉、在全国电视屏幕上露面——所有这一切都属于他了。他对自己坚信不疑,这使他获得了成功。
然而,卡特又接着经受了第二次考验。经过几年的巡回演出,他被那些狂热的歌迷拖垮了,晚上须服安眠药才能入睡,而且还要吃些“兴奋剂”来维持第二天的精神状态。他开始沾染上一些恶习——酗酒、服用催眠镇静药和刺激兴奋性药物。他的恶习日渐严重,以致对自己失去了控制能力,他不是出现在舞台上而是更多地出现在监狱里。到了1967年,他每天须吃一百多片药片。
一天早晨,当他从佐治亚州的一所监狱刑满出狱时,一位行政司法长官对他说:“约翰尼·卡特,我今天要把你的钱和麻醉药都还给你,因为你比别人更明白你能充分自由地选择自己想干的事。看,这就是你的钱和药片,你现在就把这些药片扔掉吧,否则,你就去麻醉自己,毁灭自己,你选择吧!”
生命时常是个严肃的选择题,有时甚至是严峻的,然而一旦明白怎么选择后则是山河一片锦绣。
男童汤米
怀特小姐在一家儿童医院做见习护士的时候,曾经非常喜欢一个叫汤米的小男孩。汤米有着一双像弯月一样明亮可爱的大眼睛,金色的卷发柔顺地覆盖在他红润的面颊上。在怀特小姐的眼中,汤米就像教堂玻璃窗里的小天使。但是,实际上,他是一个可怜的、孤独的,内心充满恐惧的孤儿。虽然他患了传染性疾病,可怀特小姐还是非常喜欢他。当怀特小姐为汤米哼催眠曲的时候,总是想有一天自己能够成为小汤米的全职母亲。
在度假期间,怀特小姐为汤米买了几件样子可爱的玩具。假期一结束,怀特小姐便匆匆忙忙地回去上班。在向住院部走去的路上,她急切地从汤米的窗户向里看。他的床被整理得干干净净,但是,床上没有人。
“你们把汤米挪到哪里去了?”怀特小姐问夜班护士。
“噢,他在星期六的夜里死了。你不知道吗?”
一个多么不经意的回答啊!然而怀特小姐却如同听到了晴天霹雳。她失魂落魄地走进护士休息室,在那儿,她可以任眼泪恣意流淌。
“怀特小姐!”护士长斯蒂克小姐严厉地说,“上班的时间到了。擦干你的眼泪,开始工作。现在就开始!”
听了她的话,怀特小姐所有的伤心和难过全部都发泄到了眼前这个“冷酷且冷漠”的女人身上。
“你怎能这样漠不关心呢?”怀特小姐冲护士长大声喊道,“汤米短暂的一生就这么结束了!而他甚至还没有一个妈妈去关心他,他是多么不幸啊!你关心过他,或者是关心过其他任何一个小孩子吗?不!你只是说:‘怀特小姐,去工作。假装一切都和以前一样。’噢,这不一样!我在意!我爱那个孩子!”眼泪像洪水一样从怀特小姐的脸上流淌下来。
“怀特小姐,”护士长斯蒂克小姐轻轻地把一方手帕放在怀特小姐的膝头上,她的声音低低的,有些沙哑地说道,“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像汤米一样的孩子,如果我们不控制自己的感情,他们会把我们的心给毁掉。你和我的心都应该像果冻一样,是一种凝胶体,我们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断去寻找方法宽慰自己,使自己更理智地面对悲剧。我们必须给予每一个孩子平等的注意力。”
斯蒂克小姐把脸上的眼泪擦干,继续对怀特小姐说:“如果你知道汤米并不是一个人孤独地死去,也许会觉得有一点安慰。死亡是从我的怀里把他带走的。”
怀特小姐和斯蒂克小姐一起坐在那儿,一起为死去的汤米哭泣。然后,她们抹去脸上的泪水,换上一副清新的微笑脸庞走出休息室,去爱和关心所有由她们看护的孩子们。
不被喜悦冲昏头脑,不为痛苦所淹没,这是成熟的象征。
买智慧
在一次暴雨之后,有一堵围墙被雨冲倒了,一个穷人从倒了的墙里挖出了一坛金子,他一夜暴富。有了钱之后,这位穷人想让自己变得更聪明一些,于是,他就向一位老人诉苦,希望老人能指点迷津。
老人告诉他说:“你有钱,别人有智慧,你为什么不用你的钱去买别人的智慧呢?”
于是他就来到了城里,见到一个智者,就问道:“你能把你的智慧卖给我吗?”
智者答道:“我的智慧很贵,一句话100两银子。”
那个穷人说:“只要能买到智慧,多少钱我都愿意出!”
于是那个智者对他说道:“遇到困难不要急着处理,向前走三步,然后再向后退三步,往返三次,你就能得到智慧了。”
“智慧这么简单吗?”那人听了将信将疑,生怕智者骗他的钱。
智者从他的眼中看出他的心思了,于是对他说:“你先回去吧,如果觉得我的智慧不值这些钱,那你就不要来了,如果觉得值,就回来给我送钱!”
当夜回家,在昏暗中,他发现妻子居然和另外一个人睡在炕上,顿时怒从心生,拿起菜刀准备将那个人杀掉。突然,他想到白天买来的智慧,于是前进三步,后退三步,各三次,正走着呢,那个与妻同眠的人惊醒过来,问道:“儿啊,你在干什么呢?深更半夜的!”
穷人听出是自己的母亲,心里暗惊:“若不是白天我买来的智慧,今天就错杀母亲了!”
第二天,他早早地就给那个智者送银子去了。
智慧是人生经验的结晶,但经验并不都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