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种说法,又说咏春拳应该为永春拳,得名自福建泉州少林寺的永春殿,乃当年进殿者所习的南派内拳法,全称是少林永春,总教习是少林弟子至善禅师。南少林被婪,至善逃避到佛山,曾一度藏匿于粤剧红船中当伙夫。后因在东莞打抱不平露出行藏,戏班中人便纷纷拜他为师。弟子中有惠州人氏苏三娘,为戏班中花旦,所学尤精,被人誉为“永春三娘”。后三娘将武功传于红船中人黄华宝、梁二娣等人,黄、梁又传佛山梁赞,使永春拳得以在佛山发扬光大。
有一种最详细说法是:咏春拳,少林嫡传武技之一,咏春二字乃是为了纪念咏春拳之创始人严咏春师祖。祖师严咏春原藉广东福建,其父严二公于九连山下经营豆腐买卖。而咏春则自小跟随五枚大师习技。及后更因见蛇鹤相斗而悟出拳术之道,并得其师父五枚大师之修正,因而武技大成。咏春师祖并要求五枚大师为拳命名,大师则答曰你既名咏春,就将咏春命名此拳可也。因此,咏春拳之名正式诞生了。
祖师及后下嫁给梁博仇,后来更随其夫返粤并将其武技传与博仇,因此其夫尽得咏春之所传。此为咏春拳之第二传,时在嘉庆末年。博仇因与红船中人友好,并常与其友梁兰桂、黄华宝及梁二娣等饮酒论技,博仇更将咏春拳与华宝等人交换红船之名技六点半棍。及后更与华宝等人随红船漂流,在此期间,他们更日夕钻研,苦心练习,不两年己尽得其秘奥了。梁兰桂、黄华宝及梁二娣等可称之为咏春拳派之第三传。少林六点半棍更为习咏春拳者必修兵器之始也。
华宝六十岁后退休,隐居于佛山快子市,青云街。快子市有名医梁赞行医于杏济堂,颇富盛名,佛山人之称之为赞先生。而华宝与赞先生友善,且退休后长日多暇,乃到杏济堂与赞先生饮酒论技,并将咏春拳术,尽传于赞先生,时为逊清道光年间。
梁赞,原籍山县古劳,只是世居佛山而矣。赞先生医术精湛,经营草药店杏济堂于快子市清云街。他交游广阔,故人缘甚佳。赞先生性好武技,涉猎甚广,但并未令其满意,自随华宝习咏春以后,他即感到咏春拳,在法度用力,身型和手法上,无一不是上乘之法;再凭其天资聪颖,苦心钻研,使咏春拳能在晚清期间,在岭南一带声名大震。然而,赞先生因店务缠身,未能广授徒众,所以并未令咏春拳盛极一时。但能得其真传者,除其二子梁春及梁壁外,仅陈华顺公一人而矣。
华公原藉是顺德陈村人,他世居佛山,并以找钱为业,混号找钱花。因华公之找钱事业,常到杏济堂,所以有缘师事赞先生。技成后,更于赞先生前技服猪肉贵,声名大振。及后,赞先生去世,华公设馆于莲花地大街,正式教授咏春拳术。然而咏春授拳之法,与一般少林拳术不同,因它需要通过长期徒手之练习,而徒手之最佳练法,需由个别教授,故未容多教,故此华公收费颇昂,遂未为一般人所能负担,而能学者,多为贵家公子而矣,当时有“少爷拳”之称号。故在华公时期未能广泛流传。
得到华公真传的人,有吴仲素、何汉侣、雷汝济、叶问及其子陈汝锦。但能将咏春拳术一派推广者,首推叶问。叶问本为佛山名门望族之子,因年幼体弱,七岁便投入陈华顺公门下学习咏春拳术,而华公因为他聪颖过人,勤奋好学,故经常亲自教授,而吴仲素则从旁协助,常与叶问做对手,将咏春拳奥妙逐一指点,叶问因而武技大进。可惜华公染病不起,弥留之际,嘱咐吴仲素继续教导叶问及其子汝锦。叶问随吴仲素苦练三年,比前更大有进步,时年不过十五。翌年,叶问奉其父命来港就读于圣士提反学校,在此其间,得同学介绍,认识梁赞先生之子梁碧,并随梁碧修练咏春拳术,尽得其学,且技更大进,而性情亦变为谦厚和霭。三年后,叶问返回佛山,广识佛山拳豪,更有义助温大牛比武事件,轰动佛山。于光复后,他投身军政界,如破沙糖之政绩甚佳,以在公正路三品楼勇擒剧盗罗灶为人乐道。直至佛山变色后,叶问便离开佛山,避居香江,约为一九四九年。此时叶问初到香港,生活未能安定,幸得友人李民幸介绍,在九龙深水大南街港九饭店职工总会教授咏春拳,也开始了叶问授拳的生涯。当时门下弟子有梁相、骆耀、徐尚田、招允、卢文锦……等人,后而在海坛街、利达街、李郑屋、大道东大王庙、青山道兴业大厦……等多处地方授徒,廿年来,叶问对咏春之改善及推广,使咏春一派能在香港、台湾及世界各地得以发扬光大,声名大噪。
以上诸种说法虽都是各有所本,并且尽皆言之凿凿。各自以为真实可信,但都不能尽善尽美、无懈可击、可作权威立论。若从时间、地点、人物、历史背景等各方面作仔细推敲,则上述诸说,均让人有可觉疑惑之处。有些言之过简,很难辨真伪。如一尘庵主,说者就只有这么一句话,“泳春拳乃嵩山少林寺弟子一尘庵主所传”,连性别都没有讲清。“嵩山少林弟子”则似乎出身于嵩山少林寺,应是个女尼。再者,一尘庵主若果真是一个女尼,而五枚师太也是一个女尼,两者是否就是同一个人物,也颇有思考余地。可惜材料缺乏,无以考证。
有些则和历史背景不符,失了存在的依据。如五枚师太、至善禅师,都说成是因南少林被焚而流亡外地的。但据当代历史学家及武林界人士,依据清官档案材料的考证,在清朝,南北少林皆倍受朝廷恩宠礼遇。不管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直至光绪、宣统,都从来没有发生过朝廷焚烧少林之事。火烧少林一说,是当时的反清组织“天地会”,为了煽动起武林人士的反清情绪而编造出来的。既然历史真实并非如此,则五枚、至善逃亡避祸之说就难以成立,他们因此而创编了咏春拳,并将少林永春殿的咏春拳传播出去之种种说法,其可信性自然也很值得怀疑。
有些则和现实有出入,很难自圆其说。如说摊手五或是至善禅师,在红船所传的本是叫永春拳,后因咸丰年间粤剧艺人李文茂起义,遭受清政府镇压,连及“琼花官”诸弟子。为了掩人耳目,门人乃将所习之永春拳改名为咏春拳或泳春拳。即就是说,永春拳与咏春拳、泳春拳应是同一拳派的不同称呼。但据考证当时的事实是,泳、咏春拳流传之时,永春拳依旧公开流传于世,两者并行不悖。难道一部分因避祸而易名,而另一部分则无需避祸?这似乎是说不过去。且今天的永春拳与泳、咏春拳虽然其音相近,但却各自不同的武学内容与训练系统,实乃两个不同的拳派,不能相混。所以上述说法,似与事实不符,难以弥缝其说。
其他如严咏春这人,有关她的种种传闻,实也颇有斟酌的余地。若真有其人,则其生存的年限就很有考究。若说她是五枚师太的传人,则她起码是雍正、乾隆年代的人。有一说梁赞曾遵其黄华宝之命,往福建寻严咏春继续学艺深造,若说严咏春既学艺五枚,又传艺于梁赞,她便跨越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等六个朝代,起码活150至200岁,这当然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严咏春是否确有其人,她生活于哪个朝代,就很有必要弄个清楚。总之,上述种种说法,只能给人留下一个有待揭开的谜底。
咏春拳的起源之所以有种种不同的说法,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人们对咏春拳的崇拜、敬仰,当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出于崇拜心理,人们往往不满足于一般平凡的说法,总喜欢把所崇拜的东西找一个不平凡的出处,把它传奇化、神话化。再加上口头传说中的不断加工、创造,于是越说越多、越说越玄,与历史真实距离越来越远,终至面目全非,各持己说。人是如此,物是如此,古今先贤、帝王将相,总有不平凡的出处。所谓“不凡之子,当异其生”,这是咱们中国很有趣的一种历史现象。有关咏春拳起源的种种不同的说法,大概也是属于这种现象,历史就是这样活在人们的口中。咏春拳起源之谜,恐怕将永远是一个无法解开的历史纽结。让诸种说法并存,让它们一代一代流传下去,给人们留下一定的神秘感,让人们去思考、去想象,也未必不是没有积极意义的。
鹤拳
福清是南少林暨南派武术之发祥地,一代宗师方世培(字徽石),福清市西边村茶山自然村人,1834年出生,光绪丙戌年(1886年)季谷旦仙逝。叹未能寿永,过早弃世,“逝者已随黄鹤去,尚留拳路在人间”。
年轻时的方世培,家道没落,但敏思好动,不因为家境殷实而自负,不因环境困难而自卑,自幼得山海灵气,在齐云山下,天竺寺边长大的方世培少时为家中放牛,经常出没于大山丛林之中,踏遍大山之中的坑坑洼洼,山川溪流。时遇狂风大作,观察鸪鸟利用双翅及身躯的抖擞颤动,于狂风劲吹之下丝毫无损,以及平时鸪鸟栖息枯树之梢,鸣叫之时,树枝颤动,悟出鸪鸣之气为咕气。又观察鹤的各种舞姿动作:动静清晰、虚实分明、上下起伏、飘忽刚柔,以寸劲节力等;观察虾在水中应敌时的轻盈灵巧,进退有方,弹跃躲闪等;观察狗落水后起来在那瞬间的纵动与身上水花的溅出等,悟出以身躯的微微抖动化解敌之功势的“内变力”,并结合当地的拳种、武技创出一套无论从心法到技法均为全新的拳术“虾叭狗踪丁”(虾叭为本地的方言,即虾弹的意思,踪即狗纵动的意思)。在实践中,方世培凭着深厚的“诛力”和精妙的招式“应敌”,经历次演练,在当地曾技压群雄,声誉鹊起,加上在本村的“天竺寺”内潜心研练十年,与当地拳种相结合,融入南少林武术的精华,再自创一套别具特色的南少林拳种——“踪鹤拳”。此拳套路过程以胸吸气,聚于丹田,声音发出似龙吟虎啸,气壮山河。
清光绪年间,方世培曾经在长乐玉田玉皇阁内当方丈,隐居于阁内。方世培汲取各流派精华,自成一体,造诣精深,其徒有林琴南(前清孝廉),着有《方世培传》《技击轶闻》和誉称八闽五虎将的方永华、陈依鹤、萧孔培、陈道田、王霖等,此后代代相传,经久不衰,弟子遍布闽、台、两广、港澳及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地。在台湾他的徒弟还创办方世培武馆,台湾、日本、美国等地都设有“方世培武馆”。河北意拳大师王芗斋成年后广交拳友,来到福州,学过踪鹤拳,他在福清就有许多弟子,如专业拳师白水司等。方世培的南少林踪鹤拳有极为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并已发展衍变出许多风格各异的流派。堪称一代宗师,踪鹤拳的创始人。后人套出鹤法,出书给予总结出踪、飞、鸣、鹤、食等各种舞姿动作模仿鹤法。
方世培的传奇一生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福清鹤拳的创始者,以及传奇的生涯已名扬四海,而福清在史料上记载很少,研究很薄弱,但是国外资料记载甚多,国内民间传说很广。清末的《万年青》有关福建少林寺故事,追本溯源,也缘于福清的崇山少林寺,至于此寺与方世培究竟有过什么关系,与同年代的至善禅师及其门徒方世玉、胡惠乾等人又有何瓜葛,与福建的天地会有何关系,这是需要加以认真研究的一个学术问题。所以,从方世培武术遗产价值的角度来看,在福清进一步考察方世培之墓、祖厅、练武石等,加上方世培第五代的裔孙提供的资料,以破解福清南少林的拳种,对研究南少林是非常珍贵的。南少林拳的传鹤拳也是流传很广的拳种,大抵分四支:宗鹤,飞鹤,鸣鹤,食鹤。
宗鹤拳擅于全身发力,讲究五撞,在格斗时用头、肩、肘、胯、膝五个部位来撞人。且擅于听劲,顺势抖撞,击败对手,颇有内外合一的味道,有点类似于八极靠,“进步撞肘”是其颇有代表性的动作。
飞鹤拳上肢动作比较多,大方舒展,犹如鹤翼拍击水花,形象生动美观。
鸣鹤大多用掌,动作好像鹤梳理羽毛,且擅于发声提劲,如鹤鸣叫,鼻吸口呼之下以脆劲击败对手。
食鹤擅用指,仿佛啄食,动作轻快明朗,且兼用脚,手脚并用,鲜明快捷。
鹤拳要求两臂有弹抖之力,收手要软如棉花,出手如弓送矢,进实退虚,借力借势,鹤拳拳谱有云:见力生力,见力化力,见力得力,见力弃力,以气催力。
鹤拳的主要套路有八步连环,中方,二十四步,游变,七锦等。
劈挂拳
劈挂拳属长拳类,流行于河北一带,尤以沧州市、盐山、南皮练习的较多,深受广大习武者的喜爱。劈挂拳亦称抹面拳或劈挂掌,沧县一带旧称“梅花长拳”,盐山、黄骅一带,如朱里口、霞庄子诸村也叫“通臂拳”,虽名称不同,都指的是劈挂拳。
劈挂拳代代相传,流传到清代,大体分为两个支系;一是沧市一支,习的是劈挂拳“快套”“挂拳”和“炮锤”,上由沧州人、清朝禁宫武卫郭大发传于南皮咎庄赵氏;另是盐山的一支,习的是劈挂掌“慢套”和“青龙拳”,可上溯到清初左宝梅。
1928年南京中央国术馆成立以后,郭长生和马英图两位先生共同对劈挂掌进行了整理和修改。
修改后的劈挂拳面貌一新,神韵大增,不但增加了速度和爆发力外,重要的是已揉进了通臂拳的先进步法——激绞连环步。从而使劈挂拳这一民族遗产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了一步,以其别具一格的风姿树立于武坛。新的劈挂拳整个套路,把迅猛剽悍之大劈大挂同激步轻进摘腰巧妙结合起来,其势起落钻伏,伸收摸探,开合爆发,蜿蜒蛇行,大劈大挂,双臂密如雨,脆快一挂鞭,如大河流水,起伏跌宕,一泻千里,虽无定势,但动静分明,节奏性强,刚柔相济,劲力朴实,表现出飘然潇洒,舒展大方,速度敏健,爆发力强的风格。
劈挂拳除上述共同特点以外,每个套路也有各自的特点风格。如“快套”,起落钻伏,似墨燕点水,突出“敏”;“慢套”,辘辘翻车雄且壮,蜿蜒蛇行骨存神,突出“密”;“青龙拳”,青龙出水贯长虹,舒展潇洒身法捷,突出“长”;“挂拳”,疾行高跳,惊心动魄,突出“高”;“炮锤”,朴素浑厚,刚劲饱满,突出“健”。练习劈挂拳,要求十分严格。首先在练习方法上要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
初学者必须打好基本功基础,基本功不扎实就练不好套路,套路练不好就不能练散手技击,一势做不好不能学下式,皆因劈挂拳从其势法上出手不凡,难度较大,没有包括体力在内的坚实基本功,有些动作,尤其是高难动作是断然做不好的,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其结果只能欲速则不达,充其量增强体力而已。故学习此拳重视加强腿腰臂三盘基本练习,练习方法除有一些如长拳外,还有其独特的训练方法,如单挂掌法、双挂掌法、单劈手法、双劈手法、乌龙蟠打活腰法、双臂对折法、行步双臂滚挑法、沉肩通臂法、扑挂法、劈挂法、抖腿法、高悬腿法、抄手起脚法、空摆莲法、反点鸳鸯腿法等不下几十种之多。练习时每一式在势式、劲力、速度上有严格要求,不仅要求用力苦练,更要求用心体会,通过三盘基本功练习达到“手似流星,眼似电,腰似蛇行,足似钻”。再则,讲究动作姿势兼顾舒展大方、轻松优美和技击应用两方面,调势调气要诀云:“两臂条直,搂臂合腕,拧腰切胯,沉肩气接”,还要求坐腰煞式,顶平颈直,起落翻转不能有落劲用力的表示,达到用意轻松,含意铁实。劈挂拳突出的特点是:速度快、腰身好、胳膊长、劲力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