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68200000005

第5章 触屏时代的心智灾难

王蒙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应接不暇。当年电视机的出现已经引起过困惑:一面小小的屏幕,提供了一点文化含量可疑的声像信息,竟然吸引了那么多受众,许多有识之士预言电视热将迅速冷却,但这种冷却并未成为现实。事实证明,传播技术正在日新月异、昂首阔步地征服一代又一代人类。

而控制板的使用也引起过一些西方知识分子的忧虑:改变注视对象的超便捷性可能对于认识主体的专一性、责任心、后续性产生负面后果。电脑的出现则是一件空前大事,电脑的功能齐全与涵盖巨大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飞速更新换代的电脑们正在改变着或已经改变了许多智力劳动与精神生活,乃至日常生活的方法与性质。电脑正在改变人与生活、工作、著述、国防、治安、权力运作与观念。数据库的存在与从网络上调出资讯的方便,正在使认识与操作主体日益依赖已有的、现成的与千篇一律的数据,使自己的精神活动受到库存数据与现成信息的侵入、牵引、暗示,与无所不在的影响。不论是写论文,还是写入党申请书,还有订餐、诊病、交友、做生意,不论是企图闹什么颜色革命,还是要进入各色人等的私密世界,都可能得到网络的帮助或者叛卖,同时也受到网络的掌控。资讯的贮存保藏、搜寻联想,即过去令人艳羡的博闻强识,已经不再依赖学者的大脑与意志,而是取决于电脑网络的突飞猛进与电脑网络技术操作的出神入化。电脑大包大揽了原来人脑的部分工作,帮助着人,也训练着人,乃至指挥着、改变着人。有了电脑协助,改头换面、举一成三、东拉西扯、旁征博引、复制粘贴,乃至模仿抄袭的途径正在花样翻新,学术打假与财务打假,直到网恋打假,都变得日益困难。明窗净几、沐浴焚香的阅读与沉吟漫步的苦思正在被短促的敲击与瞬息万变的调出、跳出,和音像并举的火爆所替代。聚精会神的思考掂量正在被急忙的、迫不及待的八卦和怒气冲冲的对骂所排挤。网上的舌尖飞花、俊美靓丽、声音磁性的传播明星正在取代大学讲堂里拥有真才实学的白发教授与浩瀚巨著的辛辛苦苦的书写者。先是视窗与鼠标,其后是触屏,再后是手机也杀入了生活、杀入了头脑,不断膨胀,提供了最最全面的服务与引领,也许还有劫持。研究者、写作者、设计者的冷板凳正在减少,而火爆的铙钹齐鸣与眼花缭乱的屏幕音响正在增加。博客代替着论文,微博代替着博客,碎片代替着体系,掷地喷饭的段子代替着掷地有声的思想,动漫与肥皂剧代替着原著,假出个样儿来装傻充愣白痴范儿的小品正在代替着正经十年磨一剑的戏剧与曲艺,一目十行的浏览代替着千辛万苦与虔敬忠实的阅读,速成的传媒明星代替着苦学苦练的学者与艺术家,信息的数量与传播的速度代替着真实、确切、深刻、独创和严肃,我以我语戏九州的胡说八道巧言令色正代替着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深邃与悲苦。

当然,信息技术的发达首先带来的是信息民主,是文化民主,是参与传播和有所评议、有所动静的大众普及化,是大众对于权力包括精英们的话语权力的监督,是各种自发舆论的飞速形成。例如一个又一个的贪腐事件与坏人坏事的揭露,都是网络打的前锋。我们也十分珍惜网络上发人深省的片言只语与流光闪电,但是,令人一则以喜一则以忧的却是网络的水准远远不足以体现文化、科学、思想、智慧,以及品德的质量与高度。甚至网络信息的人云亦云与平均数性质正在损伤一个民族高端知识分子存在的意义与可能。海量化的真伪莫辨、良莠不齐的信息可能成为佐酒的谈资与搞笑恶搞的素材,却很少能体现能带有一定的粗糙、盲目、煽情,乃至流氓性、破坏性。网上的艺术可能迅速扩散,也可能是无厘头的戏耍,例如“翠花上酸菜”,例如“你妈叫你回家吃饭”,例如“草泥马”,例如嗷嗷叫春的歌唱。

也就是说,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时代的到来,触屏时代的到来,在空前地、令人震惊地加速了信息传播的同时,也完全可能造成黄钟喑哑、瓦釜轰鸣的颠倒局面,造成日益严重、难以救药的学风败坏,造成习以为常的轻飘、浮躁、浅薄、急功近利、人云亦云,或者标新立异却并无干货。尤其是,造成哗众取宠的薄幸儿大量出现。

传播本来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但是手段的被使用,完全可能变成使用手段的人被手段使用。使用变成了被使用,被使用的工具变成了主体,而主体变成了傻气十足的跟班--北京话叫做“催呗儿”。例如餐具压倒了饮食,语言干扰控制而不是服务于思维……形式主宰了内容,这些是早已有之的不幸状况。境外的学者以这样的思路研究过语言的霸权,并且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例如有助于我们克服教条主义。同样,我们也可以、也需要用这样的思路研究信息技术带来的异化现象。

所谓信息的异化,就是说信息从素材变成了成果,传播由中介变成了价值的体现,传播的速度与数量变成了真理、科学、艺术、成功与否的主要衡量标准,变成了精神产品的首要追逐,而传播的能力包括忽悠炒作的能力与招人喜欢的外表与音色,都成了成功的基石。信息传播,如荼如火,如龙卷风如海啸,搞得我们的理论、文化、艺术、科学、决策在信息的浪涛滚滚中,或者风头劲爆、或者摇摆不定、或者垂头丧气。信息传播的洪流,正在推出一些牛人,昨天宣布读图与信息爆炸,今天宣布触屏时代到来,后天宣布名人、名牌、名书、名药都是他们速成打造成功的。他们牛气十足地宣布平面媒体的过时,宣布文学即将死亡,小说即将湮灭,他们鼓吹着各种票房、印数、点击量、收视率、福布斯榜,他们制造着巨星,超女、好声音、畅销书及其作者、媒中不断出镜,也能成为中华第一名狗。在大数据的潮流里,文学、纸质书籍首当其冲地被冲击。原因是语言文字在各种艺术介质当中最缺少直观性,最符号化。它们不像图画、音乐、歌曲、舞台表演、声像节目,更不像SD、4D(是不是正在出现7D、8D?)影院那样富有肉感器官刺激,它们不能给人们以视觉、听觉,直到嗅觉、味觉、触觉,还有臀部、腰部震动。语言文字是符号,是思想,不通过大脑的感受、解读、联想、思考,它们不过是一群乱码,对于蠢人,语言尤其是文字,完全不能传递足够的信息。这样,不喜欢动脑筋的精神懒汉,当然不希望通过语言文字而是通过身体与其器官,直接接受刺激与抚摸来获取信息。但恰恰是语言与文字而不是S、4、5、6D们能发育与推动思维。当人们只会用耳朵、眼球、舌头、鼻孔、皮肉来接收信息的时候,很可能意味着头脑的萎缩与灵魂的干瘪,意味着白痴时代、低智商时代缓缓逼近。

而由网络宣布《红楼梦》等名著的死活读不下去,正是这种君临人类文化传播的牛气冲天与蠢态毕露的新表演,它们干脆挑战经典,挑战中华的与人类的文化史,挑战智力的底线。

当然,我不是不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的大众普及化不是什么自以为是的精英的愤怒或者悲泣所能左右的。问题在于平衡,质与量的平衡,大众与精英的平衡,高端精神产品与大众精神消费的平衡。我们这里需要政府、市场与专家能够在文化事业、文化生活中起到恰如其分的均衡、适当的良性互动互补作用,而绝对不是一味市场化。

问题还在于,我们这里有领导在目光炯炯地把着政治关,有市场与传媒联手推进着小品段子式与闹腾腾大片式的产品,唯独缺少的是权威的、有公信力、有自信力的专家队伍。精神猥琐的孔乙己的学弟学妹们虽然知道回字的三四种写法,却面对市场、传播、信息大潮及某些隔靴搔痒的领导而一筹莫展。我们的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还有院士,我们的人文科学却只有争不完的议、告不完市场、传播的合作中,缺少了专业性、学术性、高端性专家的位置与声音,客观上把专业、学术、高端评估活动的权威与功能拱手让位给境外煞有介事的机构、学者与学术书刊。对待舶来的另一种隔靴搔痒,或涉嫌另有所指,有时候我们拜倒匍匐,有时候我们盲从照搬,有时候企图骂倒却又力不从心,有时候则是闭门造车乱哄哄地自吹自擂,图个吉利,硬是拿不出像样的货色。

不论出现多少伟大的议论和愤怒,传播信息科学技术与手段的发展一日千里,我们既无法抑制“数量×速度”的狂欢,又不能挽救精神果实、质地品位的颓势,无法使严谨文化人的憔悴与寂寞,发育成传播明星式的丰腴红火,无法使浅薄雕虫小技的得意洋洋提升为殚精竭虑的深度思考,无法让烧钱式、起哄式的炒作进化为对于人类精神生活的求索与在精神阶梯上的攀登。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知其不可而为之,仍然可以在高等院校,在科研机构,在有头脑、有见识、有良心的知识界中坚持怀着对真理的追求与献身精神的,以勤为径、以苦作舟的学理研究与艺术创作。我们仍然可以不懈地追求独到、高端的思想智慧。尤其是,我们可以勇敢地告诉大家,除了传播上的成功还有学识与创造上的成功,除了传播上的明星还有真知灼见的学人与艺术家,除了搞笑的段子还有或应该有经典的著作,除了印数与点击量还有专业的评估与历史的考验。我们要告诉国人,文化不应该断裂,也不会猝死,文化首先不是力量而是品质,文化的代表首先是诸葛亮、孔孟老庄、李白杜甫……而不是“三个臭皮匠”。“三个臭皮匠”上网固然有可能凑成诸葛亮,也不无可能排除或者宣布诸葛亮的智慧他们死活不能接受。找几千个“网虫”宣示对于经典的拒绝,不是经典的出丑而是我们自己的丢人。

我甚至想提议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公布“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的六月二十四日定为“网羞日”。至少要有人说话。越是触屏时代,越是要有清醒的眼光,要有对于真正高端、深邃、天才与创造性的文化果实苦苦的期待。

原载《读书》2013年第1期

同类推荐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欧阳修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欧阳修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我所知道的康桥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我所知道的康桥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丛书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 中国经典诗文集-宋词三百首

    中国经典诗文集-宋词三百首

    如果说“创造美是最高的乐趣”,那么,古代的中国诗人可以算是享受过美好人生的了。因为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就创造了美丽的《诗经》和《楚辞》;以后,中国又创造了更美丽的唐诗和宋词。而在四者之中,最美丽的要算后来居上的宋词。因为宋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时似乎比唐诗还更深刻,更细致,更微妙。
  • 培根随笔(译文随笔)

    培根随笔(译文随笔)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文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鼻祖”。他不仅在文学、哲学方面成就显赫,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里同样建树颇丰,被誉为“法律之舌”、“科学之光”。培根的《随笔集》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总共五十八篇短文,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散文作品之一。英国大诗人雪莱曾在他著名的《诗辩》中称誉道:“培根勋爵是一位诗人。他的语言有一种甜美而又庄严的节奏,这满足我们的感官,正如他的哲理中近乎超人的智慧满足我们的智力那样;他的文章的调子,波澜壮阔,冲击你心灵的局限,带着你的心一齐倾泻,涌向它永远与之共鸣的宇宙万象。”
  • 春满秦岭:往事记忆

    春满秦岭:往事记忆

    本书是作者取材日常生活中趣事与感悟写成的散文集。在《淘儿淘事》中写了自己的淘气儿子,看到给病重的祖母打吊针补营养、竟异想天开地给心爱的波斯猫扎针补营养,搞得猫一见他就躲到柜子底下不出来。《两只斑鸠》则是作者家的窗台上飞来了两只斑鸠,作者与妻子撒下一把麦子喂食,自后天天按时喂养就食,俨然成了家庭一成员,后来孵了小斑鸠又把小斑鸠也带来就食……作者在欢乐的同时也感到困惑,这样做到底是爱护,还是溺爱!《春满秦岭》文字洗炼,语言优美,是一部充满文化自信和正能量的作品。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FBOYS之樱花树下的你

    TFBOYS之樱花树下的你

    这本书写了tfboys与女主sweetgirls发生的浪漫故事,他们会摩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呢?
  • 告别热爱

    告别热爱

    林飒喜欢许杨这件事,无人知,无人晓,自己却坚持了十几年,这个胆小的姑娘把一切都深深藏在心里,把一场暗恋进行的彻彻底底,要不是偶然一次发微博忘记设成仅自己可见怕是这场故事的男主角一辈子都不会知道
  • 带着校花建荒岛

    带着校花建荒岛

    我和一群校花流落荒岛,激活荒岛系统,开启建设荒岛之旅!
  • 绝代风华之妖后重生

    绝代风华之妖后重生

    末世,顾南希为苍生而丧命。不曾想自己竟穿越到一个异世,还成为了三界之主的女儿,更没想到,她末世的缘,还能再续。傅西爵,到死都在悔恨当初自己为什么没能陪伴在她左右,未曾想自己竟是来自异世的妖王,遇见她,是他命中注定的事情。
  • 斗罗之雷狱白虎

    斗罗之雷狱白虎

    戴天辰从地球穿越到斗罗大陆,并获得了签到系统,却因一些原因,从星罗皇子变成武魂殿的人,和史莱克七怪和天斗,星罗两大帝国作斗争,一统大陆。
  • 末世之与神对决

    末世之与神对决

    末世毫无征兆地降临,丧尸弥山满谷,变异者肆意横行,更有神秘力量幕后操纵一切,幸存者苦苦挣扎之余,全力守护人类尊严。张子枫本是一名普通学生,机缘巧合之下,一步步走上与神对决的道路,成为拯救人类最后的希望。智慧与力量碰撞,丛林法则与大爱无疆交织,人类与丧尸,谁将成为世界的主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第二元界

    第二元界

    这个世界有魔法,有科技,也有魂武。这个世界国家众多,联盟混乱,但又能保持着微妙的平衡。这个世界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第二元界!然而随着一个“上神”的出现,这微妙的平衡逐渐被打破,第二元界的名字之迷也逐渐被揭开。
  • 满江烟雨唯你倾心

    满江烟雨唯你倾心

    那年满城风雨,我在柳枝中一眼看中你,上前搭话“公子可是一人赏柳?若愿意,可否与小女同看”“好啊”他的声音清朗,从此便记住,我二人越来越熟知,但,一日,他跟我说要去边疆我跟着他,为了他被刺中了胸口……“我们,来世再续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