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42000000005

第5章 电影市场与审查机制(5)

在阐明电影必须由商业资本支撑、按商业规律运作的道理之后,电影产业所依赖的经济体制就成为最关键的问题。换句话说,如果真正愿意把电影看作一项“产业”,经济体制“姓公”还是“姓私”、“姓官”还是“姓民”,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俗语云,“不以规矩难成方圆”,经济体制就是决定电影产业“方圆”的重要“规矩”之一。公有制经济体制下的官营/国营电影产业结构,其优势非常明显,其劣势亦不言而喻,新中国前30年的电影历史已经予以充分证明,此处不再展开论述。下面的文字将尝试归纳以“明星”和“联华”为代表的“私营体制”所给予我们的弥足珍贵的启示。

上世纪30年代乃至1949年之前,以“明星”、“联华”等为代表的私营电影公司,构成了老上海(中国)电影业的生产主体。尽管在这些拥有电影公司的民族资本家和买办商人中,有许多人能够通官商两道,或者亦官亦商,甚至可能“官商勾结”。但是,从总体而言,老上海的电影产业体制仍然“姓私”而不“姓公”,“姓民”而不“姓官”。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公/私”、“官/民”的区别呢?这是和电影产业的这个特殊产品的性质密切相关的。在传统的中国社会,政府/官方历来都会对一些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采取官营体制,限制甚至禁止民间资本的渗透。比如,政府保护“官盐”业,严禁“私盐”泛滥,甚至对违者惩以重罪,一方面保证了国家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利于维持民生的公平与稳定。重要的是,无论官盐还是私盐(质量合格的情况下),都不会改变盐的内涵和味道。但是,对于官营和民营的电影业来讲,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电影是一种描述人类对生活的阐释的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如果将电影业完全置于官方的控制下,变成一种彻底的官营产业,就可能逐渐丧失其作为“产业”的特征,而蜕变为由“统治者”支配的“事业”,逐渐远离其追求商业利润的目的,转而服务于社会宣导与规训的文化/政治任务。官营电影产业推出的产品,也可能为大众提供娱乐,但无疑更倾向于重复地肯定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观念和信仰(即“统治阶级”的观念和信仰)而不是对他们进行挑战。总之,官营电影产业出于使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合法化的需要,只会提供给大众一些具有“正面价值”的“匀质产品”,他们向大众出售产品,“引导”观众,目的是为了官方眼中的社会稳定。相反,私营电影产业出于“生意”的目的,在兼顾产品文化内涵的同时,始终会将“营业”与“兴趣”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他们向观众出售商品,讨好观众,目的是为了自己的生意兴隆。因此,官营和私营两种电影产业体制,出于服务于官和服务于民的两种不同目的,稍微绝对一点儿说,将会直接影响到电影产品的内容、性质和文化、政治内涵。从大众文化娱乐和商业发展的角度考虑,私营电影产业体制似乎是更明智的选择。

不像官营电影公司那样,由于肩负着很“崇高”的使命,常常获得“政策”的保护,即便在“营业”方面出了什么问题,最后也有政府“兜着”。作为一个具体的商业实体,私营电影公司往往只是一叶在商海弄潮的扁舟,既没有特别崇高的使命,也得不到特殊政策的保护,“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是他们不可逃脱的宿命。因此,在和官营电影公司的比较中,私营电影公司看似处于劣势。但是,如果换个角度看,劣势却很可能变成优势。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无官一身轻”,正是这种优势的写照,用个更时髦、更现代的词儿说,这种优势就叫做“自由”。由于私营电影公司大都由民间筹资组建,因此公司的所有权在民,经营权在民,发言权亦在民。既然没有政府资助与保护,也就免了“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所带来的“心理压力”。“自由”的确给私营电影公司带来不少好处,其中许多都是值得后人珍视的经验。

首先,私营电影公司“民间”身份,可以“自由”地网罗人才,形成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人才结构。私营电影公司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人才结构,造就了影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内涵和以人为本的民间立场。这是上海电影传统之所以能够形成的又一关键性元素。由于它实在够重要,所以不得不留待下一节详加论述。

其次,作为纯粹的商业实体,私营电影公司遵循一定的商业规律,有利于“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而又不至于走向寡头垄断。只有那些规模较大、人才荟萃、能够根据社会局势灵活调整制片方针,在观众需求、主流意识和社会思潮的张力之间求得动态平衡的公司才能最终生存下来。遵循市场的“优胜劣汰”规律,虽然会导致生产者愈来愈少而市场愈来愈大的效果,但倘若没有外力(比如政府政策)的干预,尚不至于导致由寡头垄断的格局。比如在30年代初中期,“明星”历史悠久、“联华”财大气粗、“天一”因循守旧……再加上一些各具特色的小公司,谁也不能垄断一切,谁也不能主宰一切,于是形成一种合理的竞争关系:健康的竞争不是要消灭对手,而是不断地壮大自己。无论是新派的“联华”还是旧派的“明星”和“天一”,都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想尽千方百计为满足“观众的需求”拍摄各种或传统或进步的影片。在私营电影资本家眼里,电影虽然已经成为一种商品,但它毕竟还是一种描述人类对生活的阐释的艺术,因此必须要给对立的观点以存在和发展的机会。从文化的角度看,电影业一经垄断,将会带来非常可怕的结局。试想一个国家的全部印刷业都控制在一人手里,出版代表同一种价值、主张同一种意识形态的书籍,那将是非常可怕而且可悲的。如果在最大众化的艺术——电影中,只能听到一种声音在说话,那就绝不仅是“单调”、“乏味”的问题了。

再次,私营电影公司在享受各种“自由”同时,仍然需要接受政府意识形态的规训和监管;同时,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电影公司必须迎合观众的各种时尚和趣味。因此,私营电影公司往往是一种“有限责任公司”,它们所享受的“自由”也是一种“有限的自由”、权衡与妥协的自由。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有限的自由”带来的是一种艰难的生存环境,成功的私营电影公司必须学会在官方和民间的夹缝中左右逢源、艰难求生。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而言,须要事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文明也并不趋向于在易于人类生活的各种有利环境中产生。三四十年代的私营电影公司之所以能够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创作那么多优秀的影片,并且形成一种伟大的电影传统,无疑正是利用有限的自由,在夹缝中寻求超越的结果。“卓越出自艰辛”,这是很适合于早期中国(上海)私营电影的看法。

复次,私营电影公司数量众多,各自定位与目标皆不一样,有利于形成一种多元的电影文化氛围。纯粹的民营电影公司都是自发成立的,公司的创立者和经营者始终对公司的命运抱有负责任的态度。不管他们因何原因投身电影界,有人为了猎奇,有人为了渔利,有人为了报国、有人“为艺术而艺术”……一旦投入了自己的心血与金钱,他们都得为此殚精竭虑。众多私营影业公司构成的制片主体,由于其本身所抱定的多元化目的,促使他们肩负起多元化的责任:资本家要对自己的“钱”负责;艺术家要关心作品的“形式和韵味”;有志于思想和政治的人,则要为对影片的意识形态出谋划策。不管“处处唯兴趣是尚”也好,“营业主义加点良心”也罢,都是出于私营电影事业家对电影媒介本质和社会功能的真切认知:电影首先是一项产业/商业,然后才是一门艺术,一种社会教化工具。对于某些合资组建的私营电影公司而言,其合作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其决策层人士都存在合作的基础,善于取长补短。内部人员在制片方针、艺术旨趣、经营策略等方面存在差异和矛盾时,始终能将矛盾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不至于你死我活的斗争;即便不得已而劳燕分飞,也不会强行要“改造”对方的思想,限制对方另谋出路的自由(吴性栽、张善琨都堪称成功的典型)。

最后,也是不得不说的一点。私营电影公司对意识形态的控制并不严格,往往成为正统意识和反对派之间的缓冲器。大多数私营电影公司既受到社会主流意识的吸引,又对政府过于直白的宣教行为有所抵制;虽然必须接受官方制度的规训,但毕竟没有被官方力量所收编,本质上并不是宣扬官方意见的喉舌。因此,私营电影公司往往奉行一条妥协性的中间路线,并形成一个具有过渡和缓冲作用的“公共空间”:政府不便于直接控制;反对派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利用;各种有才华的人都有可能交织其中,竭尽所能地通过迂回曲折的、隐喻的方式表达/渗透自己的艺术要求、思想立场和政治主张。稍具独立意识的私营影业公司,既不完全受制于政府,其作品也不易沦为政治教化的工具;同时,他们也愿意听取社会批判力量的意见,并提供一个经过缓冲的表达渠道。在很长一段历史时间内,人们曾经尖锐地批判“明星”、“联华”等成功的私营电影公司的妥协性、改良主义、投机性。但从现在的眼光来看,“改良主义”乃是一种最稳定最可靠的社会进化思维。

总之,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私营制片体制所具有的自由、灵活、平等竞争等优点,都是电影产业能够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从文化和政治的角度来看,私营体制下的电影公司便于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民间立场,形成一个连接“官”与“民”的公共空间,既受商业利益的驱动,又常怀“教化社会”的良心,因此能在电影企业、观众、政府三者之间构成一种张力平衡。经济体制既是电影“产业”能否发达的关键,又在某种程度上“规定”了人员结构的比例。经济决定了意识形态赖以存在的基础,“人”是其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元素。

电影产业,戏剧以及作为社会事件的电影:

抗战后(1945—1949)上海呈现的跨媒体性这篇论文是根据作者关于抗战后上海电影的博士论文的部分章节改编翻译的,英文标题是“TheFilmIndustry,Theater,andCinemaastheSocialEvent:TransmediainthePostwarShanghai(1945--1949)”。

马纶鹏马纶鹏,美国石溪大学博士生。

这篇论文开篇就以抗战后上海电影产业一个非常有趣的悖论展开,那就是:电影全面超过戏剧成为公共领域首选的娱乐方式,但电影的产业繁荣和美学成熟却紧密地和辅助娱乐产业息息相关并受到它们的积极推动,这些产业包括戏剧、流行乐、广播、歌舞业以及印刷出版业。这里的戏剧是广义概念,包括话剧和戏曲。但笔者同时要指出的是,抗战后上海电影超过戏剧是偏重于超过话剧,而传统戏曲(包括当时上海流行的京剧/平剧、越剧)因为缺少比较齐全的报导和参考数据,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在解释电影产业的这种共生关系同时,这篇论文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第一就是从历史和理论的角度阐述电影和戏剧的互动关系以及在战后上海电影图景中的具体体现;第二从这种“影剧”的互动关系拓展到战后上海电影产业的共生特性以及跨媒体性;最后一部分在肯定电影成为公共娱乐首选的事实下,运用美国白露教授(TaniBarlow)的“社会事件”的概念来说明作为当时最流行最夺目的娱乐行业,上海电影如何具备公共空间特性,引发无数社会事件,进而吸引各种政治派别和不同文化力量参与和角逐其中。结尾部分,笔者引入好莱坞电影研究视角来补充并丰富当下的中国电影产业研究,并提供可操作的方法论和可借鉴的学科思路,以供探讨。

同类推荐
  • 古代茶具鉴赏及收藏

    古代茶具鉴赏及收藏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如何听爵士

    如何听爵士

    爵士乐的精髓何在?我们该如何品鉴大师级的演奏?即兴演奏就是随意发挥吗?为什么听、如何听、听什么、听谁的,有关爵士乐的种种疑问,你都将在这里找到答案。美国杰出音乐史学家、资深爵士乐评论家特德·焦亚在本书中与我们分享了自己的赏乐之道,他从爵士乐的核心谈起,扩展至爵士乐的结构、历史、流派、名家赏析,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如何听爵士”,只要用心聆听,定能深入爵士乐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揭示其魅力所在。
  • 耕香堂艺文杂录

    耕香堂艺文杂录

    我们对生命的认识与反省,是为了让一代又一代人都能勇敢地正视和面对生与死,寻找和创造更具生命意义中的生活形态。珍惜生命,珍爱生活,从真实的生活中创造真实的人生意义,人类文化代有传承,生生不息……
  •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篆刻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篆刻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节奏与构图的探索:世界舞蹈史(上)

    节奏与构图的探索:世界舞蹈史(上)

    这套教材一方面注重教给学生比较系统、全面的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技能;另一方面也注重教育规律的把握,注意知识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同时通过活动课、实验课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热门推荐
  • 绑嫁外星人

    绑嫁外星人

    千百年来,一些神秘的外星人渗透进入了地球之中,或是暗中观察,或是大肆破坏,而只有极少数的特殊人类知道它们的存在,并且与之斗争。后来,人类的书籍、漫画、电影之中,多出了这些字眼:“变形金刚”、“奥特曼”、“冰霜巨人”、“吸血鬼”、“天使”。2055年,一个普通的少年捡到了一名外星人,这是一次命运的邂逅,也是一场未知的征程……
  • 怀情

    怀情

    杀伐果断、风流一世的夜无双,伤风败俗、不知分寸的艾南方。相遇本是天注定,奈何有缘却无份。 世人都道夜王府有痞妃,挥霍无度,流连烟火,不知廉耻,伤风败俗。世人都道夜王府有病妃,容貌尽毁,不学无术,卧病在床,无所事事。可谁又知世人口中的妃,倾国倾城,温婉贤淑,学富五车,有一手好厨艺,亦有一身好武艺。夜无双与艾南方从小结伴,长大后顺了父母的意思结成娃娃亲。成婚第一年夜无双与艾南方如胶似漆。…… 成婚六年,艾南方大病,几次从鬼门关徘徊,全靠草药吊着命。她有她心里的夜无双,可夜无双心里又是谁呢?
  • 无所事事的日常生活

    无所事事的日常生活

    偏执少年遇上变态完美美少女,在高等学校的社团活动室内每天无所事事的生活下去,但这样的关系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 光与暗的征程

    光与暗的征程

    一朝醒来,竟然发现等待自己的不再是平平无奇的人生!余光!将要带着一腔热血在魔法世界中不断成长!
  • 斗罗大陆之神秘家族

    斗罗大陆之神秘家族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值得我留恋的......直到......我遇到了他们......“明明追不上我的脚步,只要留在原的看着我就好了嘛。为什么要一直拼命追上我......”“因为,你,值得!”谢谢,你们的陪伴。谢谢,你们的不离不弃。谢谢......
  • 沉默的星球

    沉默的星球

    神秘的任务,神秘的地下实验室,响起阵阵的嘶吼,令人不寒而栗。韩风奉命看守地下实验室,本来还有几天就可以回家了的,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已经在慢慢蚕食着整个星球。
  • 那山那水那流氓

    那山那水那流氓

    钱小愚自认为自己是一条连狗都算不上山野小民,但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他咬死过落入平阳的虎,也吠过赫赫有名的仙宗祖师,被人关起门打过,也被逼得跳过墙,一双狗眼看人低,也被逼急了大有玉石俱焚淋你一头狗血的豪情。这么一个从贫瘠的山窝中走出,其生命却如墙头野草一般根红苗壮的生长的少年终将浮沉一生,生旦净末丑,一人一故事,蓦然回首,古道西风,那个曾骑着瘦马的少年,拍马而行,马蹄上也卷起一缕淡淡红尘的小流氓,走向一条修仙大道,成为仙道中的老流氓。
  • 老婆,闹够了就回家

    老婆,闹够了就回家

    韩氏在五年前资金发生了问题,韩妈妈病情加重,韩冷轩不得不去照顾妈妈。五年后,韩冷轩不但回来了,还与夏寒提出了结婚。从此他宠她,依她,爱她,不许任何人伤她。可他又在一次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声不响的离她而去。夏寒由于担心他而累坏了自己的身体,也就在这一次的累坏身体中她得知自己怀孕,她不管外人与家人的劝道,执着的要自己养孩子不改嫁。韩冷轩回来了,夏寒失忆了,他们又能有怎样的火花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