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到了苏府所在的康街。
一阵鞭炮声传入我的耳膜,我不禁吓了一大跳。忙问:“七月,外面可是发生什么事了?为何烧鞭炮?”
七月探探头,说:“小姐,老爷和夫人在外面等着呢。小姐快下去吧,夫人身子弱的很,万一染了风寒,小姐可就要伤心了。”
”也是,那七月快扶我下马车。“我吩咐道。我刚刚下了马车,便看到父亲领的一众家人向我跪下,说道:”臣内阁学士苏满秋率家,恭迎小主。“
我知道这规矩,便立刻伸手把父亲拉起来,说道:”大家起来吧。“便拉着母亲的手,进入到府内。家中婢女也众星捧月似的把我迎进家来。
我与家人一起吃了一顿晚饭,便回到了我的花颜阁。我回到花颜阁,便恍然想起来一件事。我急忙唤七月上来,在她耳旁悄悄的说道。
一刻钟过去了,七月快步走了回来,我心里着急,就忙问:“这么样,事情办好了吗?”
七月闻言,回答道:“小姐放心,事情我都安排好了。请的是京城最好的的郎中,那郎中把过脉了,没什么大碍。开些药方,休养几日便会好了。奴婢只是不解,小姐何须为一个拣来的的女子如此尽心尽力呢?“
我淡淡一笑,言:”救他是因为举手之劳而已,况且,女子看起来又不过十来岁。“
七月欲言又止,却不说话。
忽然,门外传来母亲万荣锦的声音,:”臣妇内阁学士苏满秋之妻,参见小主,恭迎小主福寿安康。“
我赶紧小跑出门外,拉起母亲走回花颜阁。等回到花颜阁,待母亲做好后,我又唤来七月把我那件白狐袄拿来,给母亲穿上。母亲刚刚穿上那件白狐袄,便要下跪,向我谢恩。
我忙拉住她,敢在她前面,扑通一声跪下,对母亲说:”女儿不孝。“
母亲忙把我拉起来,说:”小主使不得。“
一番劝解下,母亲终于愿意坐下和我说话。”唉,终究是苦了晨鸣(我的闺名)了。“母亲叹了一口气,微微自伤的说。我安慰了母亲一番,将她送回房去。
第二日,宣旨公公来宣旨。父亲将一锭银子放在我手中,我明白父亲的意思。
微微叹了一口气,然后抬起头来,换了一副奉承的笑脸,将那锭银子放到那太监手中,奉承的说道:”公公,这是一点心意,不成敬,还望公公收下。“
那宣旨公公看似是要拿圣旨,实则用左手颠颠银子,然后放进腰带里。那宣旨公公收了银子,真是开心,满脸堆笑,说:”小主客气了,若是小主以后飞黄腾达了,可不要忘了奴才啊?“
这模样,与我未给银子之前的严肃模样大相径庭。我心里不禁涌起一股恶心,同时,我又明白了在后宫中,银子的重要性。
我强忍住这股恶心,对他说:“谢公公了,那就有劳公公宣旨吧。”
那宣旨公公一拍自己的脑袋,又对我说:“小主莫见怪,奴才就是一个榆木脑袋,啥事都记不稳,刚才光顾着与小主说话了,竟忘了宣旨这回事了。”
说罢,立刻经过圣旨宣读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内阁学士苏满秋之嫡女,苏浅辰,年十四,花容月貌,特封为正七品才人,封号为元,择吉日进宫,钦此。“
听罢,我立即起身,接下圣旨。那宣旨公公递于我,对我说:”小主,教养嬷嬷,将由明日送到小主家中。“
说罢,带着来的一帮人,大摇大摆的走了。我摸摸手里的圣旨,将圣旨递给父亲,回到我的花颜阁。
回到了花颜阁,我忽然想起来一件事,忙唤七月。七月忙陪我去。半刻钟后,我来到了那个女子之所在的小房间。
那女子一见到我,便忽然下跪,向我道:“民女陆环翠谢小姐救命之恩。”
我扑通一笑,拉起了她,握住她的手,笑眯眯的说:“环翠,你今年多少岁了?”
他似乎有点怕我,微微收回了被我握住的手,轻轻的说:“我今年十二岁了。”
我道:“那环翠家住在哪里呀?姐姐送你回家好不好呀?”
我刚刚说出这话,她就低下了头,一副很伤心的模样。
七月来到我耳边,耳语了一番。我才知道,原来环翠的家在锦州,三个月前,家里被山匪洗劫一空,家里除了她一个人以外,其他全部人都死了,所以她才流浪到京城,也就发生了前天我们看见的样子。
我心下同情,于是轻声细语的对她说:“环翠是不是饿了呀?”
环翠一听到吃的,什么伤心事都忘了,开心的不得了。我便唤七月拿了一盘桃花糕给她。我又陪她说了半天的话,便回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