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13200000006

第6章 鲁迅的批评观

无论是现代文学研究专家还是文学批评家,都愿意称鲁迅为批评家。这个判断自然是不错的,以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中国小说史略》的实绩,以他扶持同时代文学青年的热情,更以他毫不留情地驳斥自己周围的“文人”、“学者”的执著,甚至,单以他《〈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的细致入微和精彩点评,鲁迅的理论学养和批评眼光,足以称得上批评家的称号。但鲁迅本人关于批评的言论,却常常让人觉得他对批评并不那么看重。鲁迅对批评的重视,常常以表达对理想的批评的期待来体现,而他对现实的中国批评界却多有诟病和不满。

鲁迅对中国现代批评界的不满,可以列举许多言论作为证明。这些不满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承认作家与批评家是一对天生的矛盾关系,“创作家大抵憎恶批评家的七嘴八舌。”“作家和批评家的关系,颇有些像厨司和食客。”(《看书琐记(三)》)这里的“厨司”好比作家,批评家则为“食客”,鲁迅的比喻是,“食客”可以对“厨司”品头论足,但“厨司”却不能反过来说要“食客”自己来掌勺试试身手,也正为这样一种关系,作家和批评家总是难以协调。二是批评家总不能做到客观,偏见仿佛是他们让人生厌的品质。“我每当写作,一律抹杀各种的批评。因为那时中国的创作界固然幼稚,批评界更幼稚,不是举之上天,就是按之入地,倘将这些放在眼里,就是自命不凡,或觉得非自杀不足以谢天下的。”(《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批评家的错上,是在乱骂与乱捧。”(《骂杀与捧杀》)鲁迅慎用“客观”、“公正”等词语来谈批评的正途,但他直指现实中所见的“捧”和“骂”的批评,就足以见出他对批评现状的失望。三是中国批评界缺乏创造的致命伤。“中国文艺界上可怕的现象,是在尽先输入名词,而并不介绍这名词的含义。”(《扁》)“独有靠了一两本‘西方’的旧批评论,或则捞一点头脑板滞的先生们的唾余,或则仗着中国固有的什么天经地义之类的,也到文坛上来践踏,则我以为太滥用了批评的权威。”(《对于批评家的希望》)关于批评家“滥用”“权威”的问题,鲁迅在“厨司”与“食客”的比喻中曾进一步说道:“吃菜的只要说出品味如何就尽够,若于此之外,又怪他何以不去做裁缝或造房子,那是无论怎样的呆厨子,也难免要说这客官痰迷心窍的了。”(《对于批评家的希望》)这里实际上论及了批评的标准、尺度及批评的边界问题。

鲁迅理想中的批评并不在他所处的中国文坛,他声称自己选择外国的批评家为阅读对象,可能是为了表达对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界的失望,这观点与他“少读甚至不读中国书”的说法相一致。“在中国,从道士听论道,从批评家谈文,都令人毛孔痉挛,汗不敢出。”(《文学和出汗》)“不相信中国的所谓‘批评家’之类的话,而看看可靠的外国批评家的评论。”(《答北斗杂志社问》)“但我常看外国的批评文章,因为他于我没有恩怨嫉恨,虽然所评的是别人的作品,却很有可以借镜之处。但自然,我也同时一定留心这批评家的派别。”(《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对批评现状不满,但他对批评本身的作用却从不轻视,他常以希望中的、理想中的批评来表达自己的批评观。关于创作与批评,他说过:“文艺必须有批评;批评如果不对了,就得用批评来抗争,这才能够使文艺和批评一同前进,如果一律掩住嘴,算是文坛已经干净,那所得的结果倒是要相反的。”(《看书琐记(三)》)关于批评家的素质,他又道:“我们所需要的,就只得还是几个坚实的、明白的、真懂得社会科学及其文艺理论的批评家。”(《我们要批评家》)关于批评本身,他认为“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才于作者有益。”(《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对现实中的文学批评,鲁迅并非全无理解,甚至对一些关于批评的非议,他也会站出来说说反话。“以文艺如此幼稚的时候,而批评家还要发掘美点,想扇起文艺的火焰来,那好意实在很可感。即不然,或则叹息现代作品的浅薄,那是望著作家更其深,或则叹息现代作品之没有血泪,那是怕著作界复归于轻佻。虽然似乎微词过多,其实却是对文艺的热烈的好意,那也实在很可感谢的。”(《对于批评家的希望》)针对“圈子批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批评界还有此说呢)的议论,鲁迅道:“我们曾经在文艺批评史上见过没有一定圈子的批评家吗?都有的,或者是美的圈,或者是真实的圈,或者是前进的圈。没有一定圈子的批评家,那才是怪汉子呢。”“我们不能责备他有圈子,我们只能批评他这圈子对不对。”(《批评家的批评家》)他也不是一味支持作家嘲讽批评家的言论,鲁迅曾说:“如果有人吵闹,有人谩骂,倒可以给作家的没有作品遮羞,说是本来要有的,现在给他们闹坏了。”(《推己及人》)这里的意思是,作家不能把自己创作上的困难推给批评家对他的“吵闹”甚至“谩骂”。

具体到批评活动中的一些现象,鲁迅常以冷静的态度剖析并表达自己的看法。针对时人胡梦华对汪静之《蕙的风》的批评质疑,鲁迅指出:“批评文艺,万不能以眼泪的多少来定是非。”(《反对“含泪”的批评家》)针对梁实秋《文学批评辩》中关于文学作品价值的观点,鲁迅指出:“只要流传的便是好文学,只要消灭的便是坏文学;抢得天下的便是王,抢不到天下的便是贼。莫非中国式的历史论,也将沟通了中国人的文学论欤?”(《文学和出汗》)他不希望把文学和艺术过分理想化,“以为诗人或文学家高于一切人,他底工作比一切工作都高贵,也是不正确的观念。举例说,从前海涅以为诗人最高贵,而上帝最公平,诗人在死后,便到上帝那里去,围着上帝坐着,上帝请他吃糖果。”(《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他反对在批评活动中空对空地论争,“我想,在文艺批评上要比眼力,也总得先有那块扁额挂起来才行。空空洞洞的争,实在只有两面自己心里明白。”(《扁》)对各种花样翻新的吹捧式批评,鲁迅也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其可笑处,而这些现象在今天的文坛其实也并未绝迹,甚至还有蔓延之势,鲁迅的言论因此令人深思。“因为自序难于吹牛,而别人来做,也不见得定规拍马,那只好解放解放,即自己替别人来给自己的东西作序,术语曰‘摘录来信’,真说得好像锦上添花。‘好评一束’还须附在后头,代序却一开卷就看见一大番颂扬,仿佛名角一登场,满场就大喝一声采,何等有趣。”(《序的解放》)虽是杂文笔法,却道出了中国批评界至今仍然不能去除的一些病根。

其实,鲁迅是不是批评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关于文学批评的许多言论至今仍然有效,虽是针对自己所处的文坛,但问题的实质却好像今天仍然时有显现。鲁迅的批评观散见于他的各类文章中,这里所取的,只是他直接以“批评”的名义所发的议论片断,从中感受一下鲁迅对文学批评的理解,这对我们今天认识和加强文学批评建设,应是大有裨益。

同类推荐
  • 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邱华栋诗选

    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邱华栋诗选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诗歌重镇。在这一时空节点上,诗人们所具有的探索、独立、低调的写作态度,朴素、豁达、真挚的诗风,构建和丰富了当代诗人特有的诗学与美学传统,并取得有目共睹的诗歌成就。就整体成就而言,可立于世界诗歌之林。《常春藤诗丛》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活跃在中国,且至今仍在全国诗坛具有影响力的诗人的成就以及他们诗歌创作的面貌。
  • 露珠上的太阳

    露珠上的太阳

    洪立于1983年在《朔方》发表诗作,写诗已三十多年,《露珠上的太阳》却是他的第一部诗集。
  • 2011年度思想随笔排行榜版

    2011年度思想随笔排行榜版

    遴选了2011年发表在各类文学报刊上的优秀思想随笔作品,全面展现了2011年的思想随笔创作成绩及美学风貌。
  • 幽默的代价

    幽默的代价

    本书是一部很难不为其超凡意义的沉思、不为其人文精神所感动的杂文集。本杂文集具有作者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语言能力,其文章不仅仅是时评之作,而是兼有理趣,有人生和人性的诗意。谈天说地,援古例今,风趣间出,幽默杂陈,精悍凝练,有中国文人的气派、风骨。
  • 夏娃的花环

    夏娃的花环

    该书是作者马季的第一部散文随笔集,所收录的文章曾陆续在高端文学报刊发表,其中有优美的文化散文,细致的作家研究,客观的网络文学现象分析,新颖的阅读心得,敏锐的社会观察和专业的艺术赏析等。是作者十多年散文、随笔写作的结晶,分为:京城文化、品尝生活、边走边读、作家现场、文化视野和社会万象等六个部分。作者本人从事文学编辑和文学创作多年,艺术经验与思想积累丰富厚重,文笔清新、流畅。作品的特点是从细节人手,以小见大,知微见著,富有原创精神与鲜明的文学追求,可读性很强。
热门推荐
  • 末世逆仙神

    末世逆仙神

    空间通道被核爆炸撕裂,地球难民纷纷涌入各界。王明惊讶的看着眼前的一幕,自语道:我就听说过奥特曼打小怪兽,没想到还有钢铁侠大战行尸走肉!……啊!是他,是他,就是他,居然还有少年英雄小哪吒!
  • 小青梅和傲娇哥的故事

    小青梅和傲娇哥的故事

    片段一:他一手撑着墙,脸缓缓向她靠近“你知道我最想去哪吗?嗯?”“哪..哪…哪里?”看着哪张逐渐放大的俊脸,安宁不由红了脸,结巴回道。苏一生勾唇一笑“你心里啊~”片段二:他随手一扔,扔掉指间那半支烟,侧转身来,看向原在背后的她“你还真以为我苏一生喜欢你啊?”简介无能啊唉...欢迎入坑...
  • 不灭通神

    不灭通神

    此书不会太监,只是转战网易云阅读了!要是想继续观看的读者,可是去网易云阅读继续观看新的章节!
  • 掌控童养媳的恶魔少爷

    掌控童养媳的恶魔少爷

    女主田雅乐从小在c市长大,因一场家庭破产风波失去双亲,被迫流离失所,遭遇亲戚们的冷漠与背叛,在她无能为力的时候,得到消息的女主母亲的闺蜜秦姨从A市赶过来接女主回A市住,慢慢的与男主莫少杠上了故事的剧情······
  • 深宫娇

    深宫娇

    (本文帝王背景,1V1。)夏水凝,嫁了人,成了贵妃,在皇子府的一年,磨光了她的菱角。在大陵国的后宫里的四年让她“放下了”心里的那个人。对于夏水凝来说应该没什么事情需要她挂念的了,只是后来她发现,原来是她认错了“人”。看似是同一个人,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这又该何去何从,是谁放手,是谁步步紧逼,又是谁伤了谁的心。
  • 收集癖患者就该好好治疗

    收集癖患者就该好好治疗

    严重收集癖和强迫症患者,遇到可以收集的东西往往都会收集满,看着一个个图鉴被点亮,那种喜悦对一般人而言可能显得比较幼稚。
  • 时光何时能停留

    时光何时能停留

    青春是一条川流不息的河,在河流或急或缓的流动中,我们遇见许多人,又别离许多人……经年过后,回忆那段岁月,发现那是记忆深处一座独一无二的城。那座城,四季如春,处处尽是飞花……如今,流年似水,青春渐行渐远,可那些故事,依旧徘徊在脑海。我的故事中,有一个似曾相识的你,也有你似曾相识的青春……
  • 热血不流年

    热血不流年

    轻轻推开回忆的大门,流年总会如水般缓缓扣入。可当下的热血燃烧的温度总归温暖过如水般的流年……
  • 妃本傲骨:腹黑王爷绝世妃

    妃本傲骨:腹黑王爷绝世妃

    因传说中的月牙石,她遭到竹马和姐妹的背叛;悬崖坠落,醒来已穿越到了风岭国;和她有着婚约的八王爷对她多次出手相救,一次偶然,她发现这个男生拥有着另一半月牙石。而后和八王爷调查后发现她身上消失的灵力竟是有人用生命所封印,层层迷雾,她该做何选择?佛说五蕴六毒是妄,将因果都念作业障;当揭开迷雾里的爱恨嗔痴时,谁能够得到救赎?
  • 谁说我要给你追

    谁说我要给你追

    她,是“想凡梦想”的创始人,致力于实现别人的梦想。然而,十年来每每午夜梦回,她就恨得牙痒痒。从小到大,她唯一的心愿呵,只不过是做个平凡庸碌的人,没心没肺地活过每一天。这个小小小小的心愿,在遇上这个外表斯文内心恶劣的男人之后,都化为了乌有。没想到,十年后这个男人还有脸来找她。并且,并且让她帮他实现“平凡”的梦想!!从小到大,考试不曾得过第二名的人,早已注定与平凡这词绝缘了!何况,她敢肯定,他完全是为了嘲弄她而来的!好吧,她会让他明白,她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单纯好骗的小女生!杜想凡信誓旦旦地想着,而事实上,从遇见这个男人开始,所以的一切就都不在她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