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乡野,蛙声是听惯的。而我,因刚从鼎沸市声中走出,在万籁俱寂的氛围里倾听蛙鸣,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清新。
屋舍临山近水,入夜便被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密密匝匝的蛙鸣簇拥着,恰似一艘孤舟坠入了无边的蛙声之洋。蛙声浸着月光,水灵灵,嫩生生的。白日里零零星星的几声蛙鸣,此时却奏出许多的层次:那雄浑厚重如铜管齐鸣者,是阳刚之气甚足的雄蛙;那柔曼如提琴者,是天性阴柔的雌蛙;那清脆如琵琶者,是朝气蓬勃的雏蛙。倏然,蛙声歇了,蛙声又响了,定是有人穿过田野,惊动了这群精灵。溪这边的蛙和溪那边的蛙,一缓一急,一唱一和,像是浪漫情侣的对唱。这万般蛙声,被一支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没有任何矫饰,没有任何缺漏,汇成一曲田园交响,从春播奏到秋收。这是天籁,是最高层次的音乐。在这蛙声的节奏里,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季节的变迁,生命的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我侧耳倾听着,分辨着,领会着,心神犹如融于蛙声中,随蛙而鸣,随蛙而歇,在清风明月的田野里漫游。
走进蛙声,走进自然,融入天和地、人与物、形与神的唱合中,让短暂的人生也迸发出蛙声一样悠远绝尘的音符。在日常生活运转到数码和网络的今天,人们心灵里那一丝渴慕雨露的真诚,也会在滚滚的红尘中蒸发。譬如这至真至纯的蛙声,在许多失聪者面前,再奏得至善至美,总显得多么的微弱和苍白。这是美的丧失。人类灵性的丧失!蛙声是一种生命,蛙声是一种宁静,蛙声是一种音乐,蛙声就是大地的灵魂。
夜夜,蛙鸣不绝于夜读的字里行间,每张稿纸间和每滴墨水中,每一刻的无眠和每一个明快的春梦里。自己已于蛙声相伴多年,山野蛮地的人生,更能享受到这澄澈的轻抚。
蛙声是我们的另一种文化心态。
其实,人生有时就是一种最恢宏悠远的蛙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