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择业,选项越多反而可能造成负面后果越多。
有一位雷先生,他在毕业2周年的那天,选择了第5次“跳槽”,他苦笑着称自己是“‘跳槽’专业户”。第一次“跳槽”是在一所中学当了3个月的老师后,他觉得一个大小伙子整天局限在三尺讲台和作业本之中,是浪费生命,于是豪情万丈地背上行囊去省城闯天下。他觉得现代社会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尺一个是有没有钱,一个是有没有权。自己没有后台,“权”是别想了,那就在“钱”上下工夫。他做过保险、代理过小食品、在超市做过柜台经理,每一次“跳槽”他都坚信自己离目标更近了,但当今天检点行囊,他发现自己除了一身疲惫,依然两手空空。他说他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哪怕薪水少一点。
科学家们曾经做了一系列实验,其中有一个是让一组被测试者在6种巧克力中选择。结果后一组中有更多人感到所选的巧克力不大好吃,对自己的选择有点后悔。正像选巧克力一样,过多挑选工作只会使自己反而没了好口味。
于先生在某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父母托了无数关系终于为其在家乡太原市找到了一份很不错的工作,但他觉得自己有经商头脑,适合当老板,拒绝了父母的苦口婆心,毅然南下。在深圳做了一年的电器销售代表,始终没有完成过上百万元的大单,于先生将此归咎于自己人生地不熟。于是转战到北京,因为没有本钱,他只能去应聘做销售员,自然凭借在深圳的工作经验,于先生并没有费劲儿就谋到了一份工作,单看底薪,不能算是很好,但如果每月都能完成销售任务,基本也能保证四五千元的收入。依靠北京的一些朋友,再加上灵活的头脑,这份工作于先生干得很不错,颇得老板赏识。但于先生始终不甘心给别人打工,没干一年就辞职,开始了在北京飘荡的日子,但他认为自己是在找机会。无奈房租要付,饭要吃,车要乘,只好向父母张嘴,开始是说“借”,后来连这个“借”也免了,实在不知道已经“借”过多少次,但做老板的梦还是遥遥无期。一年后,于先生带着有志难施的落寞回到太原,打算在家乡继续寻找他当老板的机会。平时的多半日子里,于先生还是在给别人打工,只是依然随心所欲地辞职,在外面租了房子。有时候于先生会回家改善改善伙食,顺便向妈妈要几百元钱,说是急用,妈妈也不多问,只希望有一天他能脚踏实地工作,但妈妈不知道还要继续支付多少个“急用”才能让儿子真的不再挑肥拣瘦。
另一个实验是在一个以食品种类繁多闻名的超市进行的。工作人员在超市里设置了两个试吃摊,一个有6种口味,另一个有24种口味。结果显示有24种口味的摊位吸引的顾客较多:242位经过的客人中,60%会停下来试吃;而经过6种口味摊位的260个客人中,停下来试吃的只有40%。不过最终的结果却是出乎意料:在有6种口味的摊位前停下的顾客30%都至少买了一瓶果酱,而在有24种口味摊位的试吃者中只有3%的人购买了东西。
这个实验告诉给我们一个道理:过多选项会使人们陷入游移不定、自责后悔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