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提示
这是个创造奇迹的时代,因为人人都有机会,商机的孕育与出现是与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潮流的走向相关的,只有成功地预见和把握时代跳动的脉搏,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经典事例:可口可乐在硝烟与炮火中发现机会
1943年6月29日,一封加急电报从艾森豪威尔将军设在北非的盟军司令部发往美国的亚特兰大,要求速用海军运输舰运送“能够装备10个可口可乐装瓶厂的设备”。
这是怎么回事?
20世纪30年代末期,可口可乐的经营战略已经有点国际化的味道。因为40多个国家建有可口可乐装瓶厂,不过,可口可乐在欧洲的销售量很有限。伍德鲁夫一直在想方设法打开市场。
没有想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别说增建新厂,就是建有可口可乐装瓶厂的国家之间,有的成了盟友,也有的成了死敌。
残酷的战争可以毁灭很多东西,许多人猜想,可口可乐最终也将难逃厄运。
但是,精明的伍德鲁夫却从危险中看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战事影响了美国民用经济,也使可口可乐陷入困境,但伍德鲁夫从前线得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前线的将士对可口可乐向来是情有独钟。他心里豁然一亮:当地人自然也可以喝这种饮料。
这样不就有两个消费群了吗?
伍德鲁夫首光展开宣传攻势,公开宣传可口可乐对前线将士的重要不亚于枪弹,并亲自制定宣传纲要:一定要把可口可乐与前线将士的战地生活紧紧地联系起来,要用满腔热情的语言激发饮者的欲望,还要写清饮料对胜利的影响。他命令三个一流的宣传员起草宣传提纲,几经修改,最终,编了一套彩色的图文并茂的宣传小册子,起名为《完成最艰苦的战斗任务与学习、休息的重要性》。小册子强调,在紧张的战斗中,应尽可能调剂战士的生活,当一个战士在完成任务后精疲力竭、口干舌燥时最需要的就是喝一瓶可口可乐。
1939年,美国上下为参战做准备。伍德鲁夫看准时机,发布了这样一道命令:“无论在任何地方,每个士兵都可以花5分钱买到一瓶可乐。”
这个来自企业的军队般的命令通过媒体传播开来。
这种宣传效果我们可想而知。于是,美国最高当局决定向制造商提供巨额订货,要求他们以优质高产的服务支援反法西斯战争。
1943年6月29日,一封从艾森豪威尔将军设在北非的盟军司令部要求速用海军运输舰运送“能够装备10个可口可乐装瓶厂的设备”的加急电报就这样发往了亚特兰大。电报说,如果军舰因装载军用品而一时无法运送装瓶设备,请先送300万瓶可口可乐。而且,每个月送两次,每次300方瓶,直到装瓶设备运到为止。
当美国士兵在冲上前线之前,能喝一口从家乡来的可口可乐,心里必定会冲满斗志。
6个月后,北非第一家装瓶厂在阿尔及尔投产。大战期间可口可乐公司共送了64套装瓶设备到海外。在欧洲和太平洋战区,-这些设备都尽可能安装在靠近前线的地方,前线官兵消费可口可乐超过50亿瓶。
可口可乐海外生产线的建立,也使战区无数平民百姓得以第一次品尝一种口味全新的饮料。战争结束以后,可口可乐作为世界头号饮料的地位也确定了下来。战后十几年是可口可乐又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到1962年,有装瓶厂的国家几乎接近100个。
哈佛决策分析
伍德鲁夫做到了。最为关键的是,在战争的危险境地中,他从别人对可口可乐的毫不乐观的猜想中,冷静地从硝烟与炮火中找到了可口可乐发展的商机。
一个企业家对环境的判断决定了一个企业是死亡,还是生存;是徘徊,还是发展。
为什么是可口可乐?
因为可口可乐已经成为美国人血液中的文化要素。这个“要素”一直影响到美国陆军总部的将军们心里。他们深信可口可乐这种饮料在“提高士气”方面应当是最佳的。可口可乐是美国人骄傲的一部分,是装在瓶子里的美国之梦。
一个产品的强大增强了一个民族的自信。
这应该是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
一个多世纪以来,可口可乐一直风靡全球,经久不衰。在20多年前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统计:把已销售的全部可口可乐瓶子直立并排,等于从地球到月球115次来回,或铺成宽7.5公尺的高速公路,可绕地球赤道15圈。“可口可乐”,在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联营厂;全世界日均销售量在5亿瓶以上,世界市场的占有卒高达50%左右——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饮料”。
1988年,三家世界范围的独立调查公司联手进行了一项全球调查,得出在“世界影响最大的十大品牌”中,可口可乐名列榜首。
延伸阅读:把握良机,正确有效地下决心决策也要“抢占”,抢占什么呢?抢占时机!这是每一位决策者都应当明白的道理,否则的话,不是你的决策观念不够先进,就是你的决策太拖拉。
决策理所当然反映了一个人的决断力。尤其是一些应付企业危机的紧急决策,更需要决策者超人一筹的决断能力。决策除了本身要适当可行(如果没时间就不一定非得完美无缺不可),还需要执行时把握最适当的时机。时机稍纵即逝,而决策者的优柔寡断往往是造成错过时机的主要原因。
有信心的领导应该知道如何把握良机,正确有效地下决心。
一个人在做决策时是仓促成事,还是细细思量,和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若你是个急性子,喜欢快刀斩乱麻,你多半下决定时迅速——往往太迅速了,有时成了致命伤。
你要学会放慢速度,才能有效地做决定,就像高尔夫球选手学习放慢挥杆速度才能让球漂亮进洞一样。如果遇到良机,可是又有顾虑,以至于难以决定时,又该怎么办呢?
如果我们把足球看做一种解决问题的竞赛,那么篮球就是一种寻找机会酌比赛。在足球赛中,攻击的一方要设法突破对方防线;防守一方要破解敌军进攻策略,预测他们下一步的行动,摆出阵势,防患未然。篮球就不同了,篮球经常在迅雷不及掩耳间被敌方抢走,攻防瞬息易势,得分的钥匙在于当对方稍有闪失,立刻抓住机会,抢攻上篮。
两种球赛的目的都为了得分,得分的过程却不尽相同。做决策也一样,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有问题需要处理或有机会可以掌握。
做决策前,区分你所面临的情况,有助于选择适用的技巧,做出正确抉择。不论面对的是问题还是机会,时机极为重要。
从解决问题来说,时机尚未成熟时就贸然动手,显得小题大做,过于焦虑;若迟迟不加处理,待事态扩大,又难以收拾。机会也如此,抢得太快,负担开创的成本与风险,纵然心有未甘,只能眼睁睁看着后继者坐收渔翁之利;进行得太慢则先机尽失,若大势已去,惟有徒悲。
在军事战场上,能否把握战机,果断决策是战中能否取胜的关键,今天经济竞争的道理又何尝不是如此?商机如战机,抓住了它,就等于抓住了竞争取胜的钥匙。然而,生意场上对手如林,市场风云瞬息万变,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它比军事战场更复杂,更加令人难以捉摸。
在经济活动中,商机是指没有被满足的市场需求,或说是获利的机会。在市场竞争下商机是客观存在的,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但面对珍贵的市场机会,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态度和表现,有趁机奋起,一鸣惊人的;有独具慧眼,机会独得的;有优柔寡断,坐失良机的;也有观而不见,无动于衷的,成功的企业家无一不是积极地寻找商机、及时地认识商机并善于利用商机的。而要做到这些,必须具备盯住商机,否则眨眼商机就将逝去。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不但能够依四季气候的不同和每天气象的变化,牢牢把握商机来临,而在还能敏锐地察觉出潜在的机遇和发展趋势。
要点总结
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教授约瑟夫。L。波尔曾这样说道:“企此家的战略重点是由对机会的感觉驱动的……企业家的倾向是密切监视环境的变化以从中发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