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胃病
又称“胃脘痛”、“胃气痛”。以上腹心窝处及其附近部位疼痛为主,属于现代医学中常见的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神经官能症等。古代文献所记心痛,多指胃痛。至于心脏疾患引起的心病,称为“真心痛”,与胃痛不要混淆。而胃痛也有实证、虚证区别,所以临床要认真辨证论治。
1、实征胃病:
症状:多因寒邪犯胃所致。胃脘疼痛暴作,喜暖畏寒。温熨痛减。
治则:散寒解郁、疏肝理气。
取穴:内关、足三里、公孙。
说明:内关,在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主治功能较广,为五总穴之一。能宁心安神、理气痉镇。治胃、心等脏腑器官诸疾。
足三里,别称下陵、鬼邪等。在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一横指处。能疏通足阳明胃经的经气,治一切胃肠等消化系统疾患。
公孙,在足第一跖骨底的前缘,赤白肉际处。此穴能理脾胃、调冲脉,治心胸胃病、逆气里急等。《八法歌》载:“九种心痛延闷,结胸翻胃难停,酒食积聚胃肠鸣,水食气疾膈病,脐痛腹疼胁胀,肠风疟疾心疼,胞衣不下血迷心,泄泻公孙立应。”
手法:医者用手拇指和食指肚相对,按拿患者左右腕部的内关穴各36次,再改用手拇指端推揉其左右侧足三里穴各36次,然后掐压其左右足部公孙穴各36次,使足部有胀热感。
2、虚证胃痛:
症状:胃隐痛、喜按、泛吐水、纳少、神疲等。
治则:补中气、健脾胃、化滞和中。
取穴:中脘、梁门、脾俞、胃俞。
说明:中脘,别称上纪、胃脘、太仓、胃管。在前正中线,脐上4寸处。有健脾胃、助消化的功效。治胃、胆、胰腺、大小肠等一切腑病。
梁门,脐上4寸中脘穴旁开2寸处为梁门穴。能散结开郁、助运化,治胃痛、纳呆、乏力、便溏,胃F垂等。
脾俞,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此穴能温阳化湿、健脾和胃,治脾病、完谷不化等。
胃俞,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此穴能健脾和胃、理气降逆,治胃腑诸疾。
手法:患者仰卧,医者用手掌或掌根按摩其中脘和梁门穴,顺逆各36次,胸胁部有温热感效果好。然后令患者俯卧,医者用掌面或拳背,均匀地推揉其背部的脾俞、胃俞及附近的压痛点36次,用力要由轻到重。
(九)呃逆
由于膈肌痉挛,胃气上逆从嘴里出来,急促吸气后,声门突然关闭并发出声音,不能自控,通称打嗝儿。如果是偶然发作,一般能自行停止。中医认为,凡脾胃虚寒、胃火上冲、食滞停饮、气郁不畅以及老年气衰均易发生此病。
治则:疏肝理气、降逆和胃。
取穴:天突、中冲、膈俞。
说明:天突、别称玉户、天瞿。在胸骨上窝正中处。《类经图翼》载:“主治上气哮喘、咳嗽、喉痹、五噎、肺痈吐咯脓血、咽喉暴瘖身寒热、咽干舌下急、不得下食。”
中冲,在手中指尖端中央处。刺激此穴,能泻热益心气,止打嗝等。
膈俞,在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能宽胸膈、和脾胃,治胸闷、心痛、胃痛、呕吐、呃逆等。
手法:医者用手拇指或食指肚向后按压患者天突穴36次,再改用拇指端指甲掐压其中冲穴36次,然后令患者俯卧,医者用掌根按压或用拇指肚轻点其膈俞36—72次。
(十)噎嗝
指吞咽困难、饮食梗阻胸膈。近似贲门痉挛、食道炎、食道癌、贲门癌及食道功能性疾患。症见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和胸闷、胸痛、进食梗阻难下、痰涎、呃逆、暖气、精神疲惫,重则流食也难咽下。中医认为多因忧愁思虑过度、气结痰凝血瘀、暴食饮酒、损伤津液,精血干枯所致。
治则:调理脾胃、滋阴降逆。
取穴:天突、膻中、上脘、内关、膈俞、脾俞、胃俞、足三里。
说明:天突别称玉户、天瞿。在胸骨上窝正中处。《类经图翼》载:“主治上气哮喘,咳嗽,喉痹,五噎……”
膻中,别称元儿、胸堂、气儿等。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平第四肋间隙。此穴能利上焦、宽胸膈、降气通络,治噎膈、气喘、心烦等一切气病。
上脘,别称上管。在前正中线,脐眼上5寸处。能和中降逆、利膈化痰、清胃宁神,治呃逆、反胃、呕吐、痰多等。
内关,在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此穴主治功能较广,能宽胸利膈,治胃、心、心包以及情志失和、气机阻滞所致的脏腑、器官、肢体诸疾。
膈俞,在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能宽胸膈、和脾胃,治胃痛、呕吐、呃逆等。
脾俞,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能健脾和胃、化湿降浊,治食滞、腹胀、呕吐、完谷不化等。
胃俞,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能健脾和胃、降逆消滞,治胃脘痛、食少、肠鸣、反胃、噎膈等。
足三里,别称下陵,鬼邪等。在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一横指处。能宽中开郁、散寒化湿等。
手法:①医者用手拇指或食指肚向后按压患者天突穴36次,嘱其仰卧,医者用掌根竖推患者膻中和上脘穴36次,然后医者手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按揉其左右腕部内关穴各36次。
②患者俯卧,医者用掌根竖推其膈俞、脾俞和胃俞36—72次。
③患者仰卧或取坐位,医者用手拇指肚推揉其左右下肢足三里穴各36次,指力要深透,使腿部有明显的酸胀感效果好。
(十一)反胃
反胃多是幽门梗阻、痉挛或胃内新生物引发。症见食物咽下后胃里不舒服,或上腹部疼痛明显,有恶心甚至呕吐等,也叫“翻胃”。
中医认为多因嗜酒无度、多食生冷,使胃气虚败或命门火衰,不能蒸化水谷所致。一般吐后胃脘部即感舒畅。
治则:温运脾肾、和胃降逆。
取穴:脾俞、冒俞、肾俞、中脘、梁门、章门、天枢、关元、足三里。
说明:脾俞,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能健脾和胃、化湿降浊,治食滞、完谷不化、反胃、呕吐等。
胃俞,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能健脾和胃、降逆消滞,治胃痛、食少、噎膈、反胃等。
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督脉)旁开1.5寸处。肾为先天之本,为生簿生育之源,喜补恶泄。近代研究,刺激此穴能使肾功能明显增强。
中脘,别称上纪、胃脘、太仓、胃管。在脐上正中线4寸处。能健脾胃、助消化、化滞和中,治胃、胆、胰腺、大小肠等一切腑病。
粱门,脐上4寸中脘穴旁开2寸处为梁门穴。能散结开郁、助运化,治胃痛、纳呆、乏力、胃下垂等。
章门,别称季肋端、长平、胁鼹等。在侧腹部,第十一肋端处。属肝经,能疏肝健脾、调气活血,治肝、胆、脾、胃和胁肋及胁下疾患。
天枢,别称长谷。在肚脐眼(神阙)旁开2寸处。能调肠腑、理气滞,主治肠、胃诸疾。
关元,别称下纪、三结交、次门等。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为人之根源,能补肾培元、温中固脱,治虚劳诸疾。
足三里,别称下陵、鬼邪等。在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一横指处。能宽中开郁、散寒化湿等。
手法:①患者俯卧,医者用手掌面或掌根竖推其背部的脾俞、胃俞和肾俞36次,掌力要由轻渐重,穴部有温热感效果好。
②患者仰卧,医者用掌面推揉其中脘、梁门、章门、天枢、关元等胸腹部穴位。施治时要随患者的呼吸起伏,顺逆各旋转推揉36次。
③医者用手拇指端推揉患者左右侧足三里穴各36—72次,推揉频率不要太快,但指力要深透,其下肢有明显的放射性酸胀感为宜。
(十二)呕吐
膈肌、腹部肌肉突然收缩,胃内食物被压迫经食道、口腔而排出体外。常见于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贲门痉挛、幽门痉挛、胃神经官能症等病。中医认为有声无物为呕,有物无声为吐,两者多同时出现。其病因多由饮食伤胃、痰饮内扰、肝气犯胃、感受外邪,使胃气失调等引起。
1、饮食伤胃呕吐:
症状:胃脘胀闷,吐出物多是未经消化的食物,吐后轻快。
治则:行气导滞。
取穴:璇玑、下脘、足三里。
说明:璇玑,在前正中线上,胸骨柄中央处。此穴能宽胸理气、利肺清咽。《大成》载:“治喉痹咽痛,水浆不下,胃中有积。”
下脘,别称下管、幽门。在前正中线脐上2寸处。此穴能健脾利湿、理气和中,治饮食不化、呕吐反胃、脾胃虚弱等。《千金》、《外台》等书载:下脘治“食饮不化,人腹还出”及“六腑气寒,谷不转化”等。
足三里,别称下陵、鬼邪等。在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一横指处,能宽中开郁、散寒化湿等。
手法:患者仰卧,医者用手拇指肚推揉其璇玑穴36次,再改用手掌面揉患者下脘穴顺逆各36次,然后用手拇指端按揉患者左右下肢的足!里穴各36次,指力要由轻渐重,使酸胀感达到其足部。
2.痰饮内扰呕吐:
症状:进食后肠鸣、头晕、心悸,吐出物痰涎多于食物,吐后喜进热饮等。
治则:疏肝健脾、活血化痰。
取穴:中脘、章门、丰隆。
说明:中脘,别称上纪、胃脘、太仓、胃管。在前正中线脐跟上4寸处。此穴能健脾胃、助消化、化滞和中,治积滞、呕吐等一切胃疾。
章门,别称季肋端、长平、胁髎等。在侧腹部,第十一肋端处。能疏肝健脾、调气活血,治肝、胆、脾、胃等疾患。
丰隆,在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l寸,即胫骨前肌和伸趾长肌之间。此穴能祛痰和胃、降浊安神,治湿聚生痰之疾。如《玉龙歌》载:“多痰宜向丰隆寻。”
手法:患者仰卧,医者用手掌面按揉其中脘和章门穴,顺逆各36次,然后用手拇指肚推揉患者左右下肢丰隆穴各36次。
3.肝气犯胃呕吐:
症状:多因进食后精神受到刺激引发,烦躁易怒,胸肋胀闷无定处、干呕、泛酸,常以吐尽为快。
治则:和中降逆、利膈宁心。
取穴:中魁、神门、上脘、阳陵泉。
说明:中魁,在手背中指第二节骨尖横纹中点处。刺激此穴能通经络、调三焦、理胃气、止呃逆,治五噎、反胃呕吐、顽固性呃逆等。
神门,别称锐骨之端、手少阴、锐中、中郄等。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此穴能宽胸理气、散郁结、宁心神,主治范围较广。
上脘,别称上管。在前正中线脐上5寸处。此穴能和中降逆、利膈除痰、清胃热、安神志,治胃痛、呃逆、反胃、呕吐、咳嗽痰多等。
阳陵泉,别称阳之陵泉、阳陵。在膝下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能清肝利胆,治胆腑病、胁痛、口苦、呕吐等。
手法:医者用手拇指指甲和食指偏峰相对,掐压患者左右手中指第二节处的中魁穴和腕横纹处的神门穴各36次,接着瞩患者仰卧,用手掌面揉其上脘穴,顺逆各36次。然后用手拇指端推揉患者左右下肢的阳陵泉穴各36—72次。
4.感受外邪呕吐(即外感呕吐):
症状:偏寒则呕吐来得急,吐出物多为清水稀涎,伴有恶寒、发热、头痛;偏热则呕吐频繁,进食饮水即吐,吐出物多为酸苦胆汁,口渴欲喝冷饮,伴有头痛、发热等。
治则:解表和中、清热止吐。
取穴:大椎、外关、中脘、太冲、内庭。
说明:大椎,别称大槌等。在第一胸椎之上,第七颈椎棘突下,为项后平肩第一大椎骨。能统摄全身阳气,疏风清热,治外感表症所引起的头项强痛,发热咳嗽、风劳食气等。
外关,在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能清热熄风,治热症头痛、耳鸣等。
中脘,别称上纪、胃脘、大仓,骨管。在前正中线,脐眼上4寸处。能健脾和胃、化滞调中,治胃、胆、胰腺、大小肠等一切腑病。
太冲,在足背第一、二趾骨底之间骨缝凹陷中。能平肝镇惊、泄热理气,治胸满胁痛等。
内庭,在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处。此穴能降胃火、通腑气、宣泄阳明、导火下行。治阳明炽热循经上扰头面等疾患和胃痛吐酸、腹胀、泄泻等热病。
手法:医者用手掌根重按轻揉患者大椎穴36次,再改用手拇指端和其余四指相对,推揉其外关穴,左右侧各36次,接下来嘱患者仰卧,用手掌面揉其中脘穴,顺逆各36次,然后用手拇指端和其他四指相对,分别推揉患者左右足背处的太冲和内庭穴各36—7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