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工作者“权与责”的天平是什么?
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工作中,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200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明文规定:
第三十八条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
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
第三十九条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应当加强。
第四十条因有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除前款规定的人员外,因违法违纪行为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自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之日起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
(二)私设会计账簿的;
(三)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
(四)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或者登记会计账簿不符合规定的;
(五)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
(六)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的;
(七)未按照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者记账本位币的;
(八)未按照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的;
(九)未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或者拒绝依法实施的监督,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及有关情况的;
(十)任用会计人员不符合本法规定的。
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会计人员有第一款所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有关法律对第一款所列行为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
第四十三条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第四十四条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是什么?
1.客观性原则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相关性原则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3.明晰性原则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和一致性原则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6.重要性原则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7.谨慎性原则
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8.及时性原则
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会计交接工作应注意哪些问题?
作为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如果工作发生变动,也就是从某一具体会计工作岗位转换到另一具体会计工作岗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一般说来,在办理交接手续时需要注意以下一些情况:
(1)对方必须也是会计人员。
(2)交接工作必须面对面、全面地进行。企业会计人员调动或离职时,必须与接替其工作的人员当面进行。作为接替工作的人员,更要要求对方交给自己本岗位所需的所有会计资料。
移交者不得只交主要资料,不交次要资料;只告知主要信息,不告知次要信息;更不得只交次要资料,不交主要资料。同时,移交方移交的资料和信息,还必须保证真实、准确、完整。
(3)交接必须要有监交人员负责监督。一般企业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监交;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负责人监交,必要时主管单位可以派人同时监交。
(4)交接内容。交接工作应当在监交人员的监督下,交接双方按照移交清册所登记的事项逐项移交,并逐项核对。
(5)有关人员签字。交接工作完成后,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员应当在移交清册上签名盖章,并在移交清册上注明:单位名称,交接日期,交接双方和监交人的姓名、职务,移交清册的页数及需要说明的问题和意见等。
会计与出纳的区别?
会计主要是进行核算工作,除了现金收付及银行收付业务要做记账凭证外(也有部分单位让出纳承担),还要做好转账业务。相对来说,会计业务要复杂一点。
一般单位财务科新人先从出纳做起,负责人也基本上是会计。感觉上出纳岗位要低一点,但也有单位是出纳担任财务负责人的,特别是个体单位,会计是兼职的,而出纳由老板本人担任的。
出纳主要是做与现金及银行存款业务有关的工作,大的单位有现金出纳和银行出纳之分,实际上商店的收银员也是出纳的一种。工作不是太复杂,但与钱打交道,头脑要清楚明了,主要管好两本日记账(现金日记账与银行存款日记账)。
会计人员必备的素质有哪些?
通过上面的介绍,你是否对会计工作产生兴趣了呢?是否已经准备开始辉煌的会计职业生涯了呢?先别急,光有美好憧憬还不够,你还要对会计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有个必要的了解,看看自己够不够格。任何一个行业都要求其从事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素质,是否具备相应的工作素质也是每个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能否走向辉煌的决定因素。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素质、水平、能力将直接影响着会计职能的发挥和会计工作的质量。会计作为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对专业素质有较高的要求。
为了正确履行职责和行使权限,会计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1.职业道德
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廉洁奉公,严守职业道德;认真学习国家财经政策、法令,熟悉财经制度;积极钻研会计业务,精通专业知识,掌握会计技术方法;严守法纪,坚持原则,执行有关的会计法规,维护国家利益,抵制一切违法乱纪、贪污盗窃的行为,要勇于负责,不怕得罪人,不怕打击报复;身体状况能够适应本职工作的要求。
2.组织管理能力
在当今的经济形势下,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除了基本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能外,还应具有预测经济前景、控制经济过程、评价经营业绩等职能,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具有综合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决策能力。会计人员应能很好地组织、协调财务部门与企业各部门的关系,以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管理。
3.职业判断力
这主要是指会计人员在处理各种业务时,有自己独立的思维习惯和动作,能够应对自如。在遇到个别突发事件时,有主见并坚持正确观点,分寸恰当,即要求会计人员要“经验老练,应对得当”。
会计人员的职责是什么?
企业的会计人员直接担负着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按照会计法的规定,会计人员必须履行一定的职责,同时负有一定法律责任。
企业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包括:反映和监督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资金运用等指标的完成情况;通过财务分析,参与制定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和其他有关计划;提出改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建议等。
企业会计人员应负有一定的法律责任。如果会计人员不履行其职责,发生失职行为,情节严重的,要给予行政处分;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
会计工作和其他部门的联系?
我们知道,会计的工作不仅限于会计部门内,它与会计以外的生产、采购、销售等直接部门及后勤等间接部门,也就是与公司所有的部门都有关联。
下面以采购部门为例,为大家说明各部门的工作流程。
采购部门接受生产部门的申请,要购买生产所需的零件,这时候就分别要经过:
(1)生产部门向采购部门申请。
(2)采购部门向制造零件厂商发订单。
(3)制造厂商交货与索要货款。
(4)采购部门制作正式记录并向会计部门请求付款。
(5)会计部门核实后,进行付款手续、记录、资料制作等过程。
在这些过程中,会计部门是最后的检查单位。如发生疑问或异议,会计就要与以上部门交涉。
怎样做好会计主管?
(1)遵守国家法规,制定企业财务制度。
(2)组织筹集资金,节约使用资金。
(3)认真研究税法,督促足额上缴。
(4)组织分析活动,参与经营决策。
(5)参与审查合同,维护企业利益。
(6)提出财务报告,汇报财务工作。
(7)组织会计人员学习,考核调配人员。
如何区分会计与财务管理?
1.首先要认识会计与财务管理有本质的区别
(1)会计的实质。
会计的实质是对经济活动能动性的反映与控制。会计能动性反映,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①会计反映必须以客观经济活动为对象,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真实、及时的记录和计算,以获得丰富的感性资料,这种感性资料只是会计对客观经济活动的感性认识。然后还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感性资料进行会计分析和判断,运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方法,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会计信息,即会计的理性认识。
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会计反映过程中第一次质的飞跃。实现这一次飞跃,只是完成了会计反映过程的一半,更重要的一半是从理性认识回到实际,指导实践,即通过这种具有“理性认识”的会计信息来指导企业经济活动,调节企业管理行为。
(2)财务管理的实质。
财务管理的实质一般涉及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两方面:
①财务活动主要指企业的资金活动,包括资金的筹措、资金的使用、资金的投资、资金成果的分配。
资金筹措,是指通过各种渠道,包括财政拨款、银行贷款、企业积累、公司债务、普通股、优先股等把资金集中起来,这实质上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例如,企业向社会发行股票就是一种社会收入的再分配。
资金使用的实质也是一个资金分配问题,也就是说,为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将从各种渠道筹集的资金进行分配,投放到各种形态上,如存贷、现金、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
资金的投资的实质就是投资决策权,如果没有投资决策权,就无力对投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投资决策是财务管理者面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决策的好坏将影响公司未来多年经营获利的状况。
资金的分配实际上是指劳动成果的分配,即企业当期所实现总产品价值的初次分配。
②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资金运动中与各方面发生的经济关系,包括与国家、其他企业、企业内部各单位以及企业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但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应该把企业产权机制引入财务管理内容之中,同时理顺日趋复杂的新的财务关系。
2.业务分工不一样
财务部的职责是负责资金的运筹,由财务经理把关,负责资金的筹措、使用、投资和利润分配。财务部与税务、银行、租赁公司及其他企业联系,经常就公司的日常现金状况及资本营运状况进行分析。
会计的职能是反映和控制,是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下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真实的反映。通过对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成本费用的核算以及报表的编制等活动来实现控制和反馈。会计部由主计长负责,主要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包括工资的支付、现金的计算及内部审计等。
3.目标不一样
西方财务管理的目标历经了筹资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三个目标追求阶段。而我国目前大部分企业大都停留在利润最大化这一目标上,其带来的财务风险、短期行为等弊端已严重阻碍了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权明晰、责任明确是我国企业今后的改革方向,财务管理的目标也服从这一方向。
会计的目标则真实、科学、准确、系统地反映了企业的经济活动,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了必要的资料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