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到为智
自杀,如恶魔的阴影笼罩着人们的心灵,摧残着孩子们年轻的生命,父母对延续自己生命和希望的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已迫在眉睫。
1996年6月,河北省鸡泽县一名小学5年级男生因考试不及格被罚款服农药自杀。
1999年年6月,湖北省一名初二女生因外语成绩不理想受到家长批评跳楼自杀。
2000年7月,北京市丰台区一名初三学生因考试成绩差,从21层楼上跳下。
2005年5月,辽宁本溪市一位16岁的少女因为一部丢失的手机、几位老师的询问、隐约的怀疑……走上了绝路。
2006年4月,浙江省黄岩市江口的初一女生陈佳因为被老师罚站而跳河自尽。
2007年5月,广西宾阳县某初一女生因对家庭失望而服用一种名为“禾镖”的杀虫剂自杀身亡……
一个个让人震撼的消息!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勿勿而去,多么令人惋惜啊!在独生子女已经普遍的现状下,父母对延续自己生命和希望的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已迫在眉睫。
因生命教育的缺失、社会压力的加大,导致孩子自杀、自残现象不断发生。每年都有许多中小学生,因为成绩不好、受到同学侮辱等原因,以各种方式结束自己花一样的生命。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曾公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学生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上海市儿科医院与上海教科院普教所也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全市8个区2500多名中小学生中,竟有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其中自杀未遂者达到1.71%。但绝大多数的父母却对此一无所知。还有24.39%的受调查的上海中小学生曾有一闪而过的“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其中曾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人数也达到15.23%。
自杀,如恶魔的阴影笼罩着人们的心灵,摧残着孩子们年轻的生命。那么,小小年纪的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自杀的道路?
1.意外的挫折和打击
失恋,考试失败、受坏人恫吓,丢失了重要财物、亲人突然去世等突然打击,都有可能使感情脆弱的孩子心灰意冷,悲观绝望。
2.身体的缺陷
在自杀的孩子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因为身体有残疾,或得了重病乃至不治之症,因而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觉得前途暗淡,无法看到光明,不如一死了之。
3.性格上的弱点
孩子年龄小,容易走极端,看问题绝对化,一旦遇到点儿挫折打击,便觉得承受不了。有的孩子性格过于内向,甚至有些忧郁。而这种性格的人多爱钻牛角尖、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便心灰意冷,意志消沉。这些性格上的弱点都有可能成为孩子自杀的因素。
4.缺少家庭温暖
父母不和、吵架离婚,或是偏爱孩子,都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愤恨心理。如果这时候再遇到挫折打击,无疑等于雪上加霜,容易使孩子产生厌世心理。
5.没有正确的价值观?
目前的孩子大都不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没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不知道该怎样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更不懂得爱别人。“现在活着真没什么意思,还不如死了一了百了。”这样的话几乎在每个学校盛行,他们只知道自己活着累,学习辛苦,压力大,凡事都只为自己考虑,却从未顾忌身边亲人的感受。
6.人际关系不好
可以说,人际关系矛盾是引起孩子轻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比较和谐,与周围的人能融洽相处,他就比较容易找到倾诉的对象,内心的种种不快、压抑都会得到缓解,一般情形下是不会走上不归路的。
此外,孩子的自杀行为中还有比较多的模仿成分。他们通过影视剧、媒体宣传、追星模仿等途径了解了自杀行为,然后因为要挟别人或一时冲动而突然实施自杀行为。
作为孩子生命教育的主题,父母如何、采用什么方式、利用什么时机对孩子的自杀心理进行干预呢?
首先,父母不要做任何评判地耐心倾听,这可以帮助孩子彻底宣泄痛苦,还可以让他们体验到深切的陪伴、关心、接纳和温暖。
其次,在说服过程中,父母要避免激活孩子的逆反心理。比如,应和孩子讨论为什么要自杀以及打算怎样自杀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要他放弃自杀。
最后,父母要了解孩子究竟遇到了什么样的困扰。孩子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他们自认为走投无路时,往往会把自杀当做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因此,了解导致他们产生轻生念头的原因,把他们引导到对问题的讨论和解决上,有助于打消这种念头。
心灵自助汤
事实上,绝大多数自杀是可以预防的,因为人在做出自杀决定之前肯定会有很多挣扎,只有少数的自杀事件是在没有征兆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只要父母能够及时发现这些征兆,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挽救孩子的生命。孩子自杀的迹象:出现过自杀未遂的情况;时常把“我准备去死”挂在嘴边,将死亡或抑郁作为谈话、写作、阅读内容的主题;把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目光渐渐变得冷漠或茫然;收集与自杀方式有关的资料并与人探讨,讨论自己现有的自杀工具;对很多事情失去兴趣,对表扬批评毫不在乎,一副“超然脱世”的样子;经常独自发呆或闭门独处;原本活泼的孩子突然不声不响,或者一直内向的突然话很多;流露出绝望、无助以及对自己或这个世界感到气愤;睡眠、食欲严重失常;直接说“我希望我已经死了”或间接表示出类似“现在没人能帮得了我”,“我再也受不了了”等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