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一个人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君子?”
孔子:“一个人要时刻保持弘德,不可以轻易发怒,每天保持谦虚的态度,行事保持果断。”
无名:“一个君子应该怎样生活?”
孔子:“要有一颗仁爱的心,平时要戒除一切恶念,尽量让自己远离奢侈的生活。”
无名:“您能否说具体一点儿呀!”
孔子:“一个人要成为君子,首先要有完好的教育;其次是不要加入任何派别,什么道教、儒家、墨帮或者逍遥派,这些组织都是乱天下的祸首;最后是不要轻易和人斗争,斗争是没有意义的。
在生活中要学会忍受一个人的寂寞,内心对艰苦朴素的生活不在乎,平时清心寡欲、事必躬亲。随时随地要有耐心听任何人说话,但不干涉他人事务,不轻信任何流言蜚语。
不要轻易相信任何鬼神,要亲近哲学。精神品质需要时时刻刻改进和训练,不要和任何人诡辩,也不要向人过分显现自己的仁爱行为。
对于用言语或者行为冒犯了自己的人,不要对他们有任何抱怨,他们一旦表现出和解的意愿,就要乐意与他们和解。”
无名:“您讲得真好,那么一个君子如何对待自己?”
孔子:“任何时候都要注意保持个人意志的自由,对自己的理想要坚定不移。
不要崇拜任何人,包括我,我让人崇拜了两千多年,但真正懂我的人一定不崇拜我,崇拜我的人都是不了解我的人呀。
你要时刻依赖自己的理性,不依赖任何别人的东西。”
无名:“我很同意您的话,一个人是绝不能崇拜任何其他人的,只有这样,人才能有自己的自由意志。我想再问,一个君子如何对待他人?”
孔子:“当一个君子有心教导他人时,需要有一颗爱心,而不能有任何其他目的。在行动中能够做到尊敬所有人,对一些地位很高的人尊敬而又丝毫不显得阿谀奉承。
对所有人都容忍,和所有人都能够欣然相处,平时不要表现出任何愤怒的激情,不要对任何人有炫耀的心态。”
无名:“您讲得很好,但我觉得好像很难做到呀。”
孔子:“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你不知道每个人都是天地的儿女吗?他人有缺点,难道你就没有吗?
而且每个人的行为也是他的人生经历造成的,他自己也不一定能够控制,而你除了帮他外,难道还需要愤怒吗?你对自己会求全责备吗?如果不会,那么你又何必对他人求全责备呢?”
无名: “听您一说,好像是这样的,一个君子要怎样对待亲人和朋友呢?”
孔子:“要爱自己的亲人,就像爱真理和爱智慧一样。在和亲人朋友相处时,要平等地对待所有人,和他们平等地交谈,最大限度地尊重他们的自由选择。
对他们随和,抱有善意,相信自己能够真心爱他们和为他们真心所爱。
真诚地对待他们,不要对他们产生蔑视的感觉,也不对他们从内心产生自认为比他更好的感觉。
做到不让亲人和朋友感觉到他受到了你的轻视,随时保持自己的幽默,尽情嘲笑自己的语言和行为,但绝不嘲笑亲人和朋友的行为。”
无名: “您说的要求还真高呀,如果我要做到比君子更高,那应该怎样?” 孔子:“比君子更高的就是贤人,贤人要为天下人谋事。入世则为将相,出世则为隐士。
在精神上有高境界的自制,时刻意志自由,而且随自己的意志行动而不会有任何事后不愉快的感觉,做人做事问心无愧,且不需要强迫自己的心。不会为任何有形的东西所左右,不执著得到任何有形的东西,只执著自己的仁道。
在平时,也要做到行如其言,言如其思。在任何行动中不抱恶意,不表现奇怪和惊讶,从不匆忙,也从不拖延,从不困惑,也从不得意,从不狂热,也从不多疑。随时随地准备宽恕任何人不好的行为,而自己则尽最大限度地避开所有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