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无出生时就有81岁,当时,亚国正处于春秋时期,老无做了当时周国太子的老师,太子做了王之后,和老无先生开始进行一场大道的政治改革,准备让大道行于天下。
当时的王叫做周景王,意义是大道行于天下后,天下人就都可以看见“大道”春天的美好景色,可惜亚国人到现在都还没有看到“大道”春天的景色,但很可能接近了。
可惜,大道改革刚开始进行,周景王的叔叔就很不满意,这位叔叔名“单”,他发动了亚国历史第一次大政变,杀死了周景王,修改了亚国的所有历史。“逍遥子”这件事使得亚国人到现在都还没有明白自己的历史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最后等到欧国人拿着枪炮来了,我们才知道改革,历史学家们好好做功课吧。 不过,亚国人到现在都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大部分现在都不知道发生过这件事。
这件事发生后,老无先生对亚国人失去了信心,他在向天下人说了一句话“无为无不为”后,便不再过问政治。
后来,他做了周国图书馆的馆长,不管世事,也不愿过多说话。当时的亚国人都知道老无先生是当时天下唯一得道的人,人们皆称他为人中之龙,而且把他在大道夫妇家中的称谓作为他的尊称——老子。
这样,他在“俗世”生活了一百多年后,发现亚国没有人能够真正懂“无为”作为一种抽象逻辑而非实际经验的大道理论。而且他也似乎觉得,以后也不可能再有人真正懂“大道”了。
道从他这里产生,似乎也消失在他这里。不过有些讽刺意味的是,亚国人从此以后,最喜欢向别人推销自己的“道”理,而且一直讲道理讲到现在。
但是,又有谁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世界上本没有道理,真正得道的人不会讲道理。可惜,后人都没有得道,所以他们觉得这个世界是有道理可讲的。他们要讲道理,并且希望证明别人的东西没道理,而只有自己的东西有道理。现代人更喜欢讲道理了,那么有谁能够明白没有道理的“道理”呢。
老无决定离开亚国,去其他地方行他的大道。本来他不想留下任何言论给后人,因为他知道言论对人类是有益的,但同时也是有害的,到底是有益的更多,还是有害的更多,他也不知道。“逍遥子”书籍对一个人“灵魂”的真正觉悟是没有太多用的,纯粹灵魂的觉悟要靠自我反思实现,书籍最多是给一点点提示,最终还得靠自己的反思,正如本书一样:本书没有任何结论,也没有任何观点,读者不要以为我讲了什么观点,如果你看出了什么结论或观点,那肯定是你自己的,笔者只是提出问题,然后把古代圣人们的语言用现代语翻译一下,到底是对是错,还是请读者自我思考吧。 老无出关时,当时的守关官员叫尹,听说圣人老无来了,就留下他,给他吃最好的,但不让他走,一定要他给世人留下一点东西。
于是,他尽量少写,留下了一本仅有5000字的、用抽象“无为”逻辑描述的《道德经》,我们现在所说的、真正的“道德”就从这本书而来。现代很多人没有真正去读这本书,却在向世人讲什么道德的理论,难道他以为他真的懂道德吗?道德真的存在于他心中吗?
老无出关后,骑着一头青牛,一直向西南方向走,走到了一个叫“喜马拉雅山”的脚下,老无先生很苦恼,此山既然号称“喜马”,当然不喜牛,所以他骑的青牛怎么也上不去。忽然不知何故,他的青牛和他一起飞了起来。这时,他才知道,原来他已经“得道成仙”了。
那个叫尹的官员一直跟在老无先生的后边,亲眼目睹老无先生成仙飞走的过程。所以,尹回去后,立即辞官,用《道德经》办了一个道教,并说修此经就可以让人得道成仙。 “逍遥子”老无先生后来飞到了亚国一个叫印的地方。由于老无当时在亚国的名气太大,为了方便行事,就改名为“释”,意为放下一切。于是,他办了一个佛教,自称如来佛,意为万佛之祖。老无以前崇尚简单,很少讲话,留下的书也就5000字。但自从成佛后就变得啰唆多了,那佛经是一屋一屋的,好像不把凡人吓个半死,不足以显出佛法的宏大,这充分说明人是会变的,一个简单的人很容易变成一个啰唆的人。不过,佛经其实也很简单,读经时,心中不要有任何目的:修炼一种无目的的心态,放下所有的知识,先完全相信佛经上的每一句话,不管它多么荒诞无稽。你花大约几年的时间,把金刚经、六祖坛经、华严经和法华经等读上多遍,说不定,那时你就已经成佛了。 这样,老无在印地传了一百多年的教,他觉得事情差不多了,于是就去宇宙中神游,不再管人间事务。“逍遥子”这也许是一个有寓意的玩笑,它充分说明世界上万般的所谓伟大的哲学理论本质其实都是一样的,佛、道和上帝原本同源,我们又何必执著于词语表达的分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