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吸引跨国公司落户,一些地方政府几乎将当地所有优势资源以及向中央争取的政策资源,集中向跨国公司呈现,“有水快流”,一次性兜售。国际化程度越高的地方,思想越解放,卖得越彻底,由此往往也就越先进,越是有升迁的机会,著名的“××模式”(硬是把一个举国举世珍稀的“人间天堂”改造成为一个“世界加工厂”而到处炫耀)就给了非常好的注释,而这些优势资源不仅是国内民营企业碰不得,而且连看都看不得,没有知情权。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而中国一些地方政府视“创新”为终南捷径。国内有那么一个城市,几十年来,孜孜不倦地搞一个莫名其妙的“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名义上是利用外资、外脑,实际近年来越来越明显地为外资、外脑所用,一直兢兢业业、津津乐道为跨国公司鞍前马后。“咨询会议”劳民伤财,场面极其奢华,细节极其讲究,“一天的会用一年来准备”,一年中,要召开多次预备会议,多次市政府工作协调会、汇报会、联络人会议、准备会议等等各式各样会。其目标是“全力提高其国际化程度,让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生活、创业”。实际做法,就是唯独不让中国人自己舒适生活、创业。长期以来,该城市对国际异常开放而对国内相当封闭,不仅在政策上入户难,而且不断抬高房价,让居民立足更难。正是政府职能错位,导致该城市业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家与投机家的乐园,却是越来越多市民的梦魇。近年来,拆迁城市再造,原来祖祖辈辈生活在城市的主人,迁居城市的边缘,给有钱人、洋人腾出阳光下的底盘、黄金地带。房价地价不断飙升,弱势一群无以立足,平民百姓难以聊生,但是为确保房价地价飙升不对跨国公司生产经营以及引进外资构成负面影响,该市(区)政府给进驻本地区的跨国公司在自建、购买或租赁办公用房时实行补贴。该城市二十多年发展之怪状,活脱脱分明印证了一个政府职能严重错位、丢掉了正业、迷失了方向的典型案例。
在跨国企业在中国高歌猛进、如入无人之境的时候,中国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日益狭小。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原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有一句名言:“在遍及世界各地的营运部门当中,如果有哪一家企业无法坐上当地市场的头三把交椅,那么唯一等待它们的命运便是出售”。在富可敌国的跨国企业面前,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企业最终只有出售的命运,加工业如大豆压榨、制造业如化妆品、服务业如物流等等,都近乎遭遇行业性覆灭。而这种命运就是它们所谓“父母官”与跨国公司联手造成的。跨国公司在母国国内受到诸多因素制约,贪婪行为有所收敛。但是,在国际、在中国则是肆无忌惮。在母国国内,大企业通过一系列操作可以实现经济成本社会化,在国际尤其是在中国,通过赢得系列“超国民待遇”,跨国公司可以轻易将母国经济与社会成本转嫁给中国,实现母国乃至国际成本中国化。过去,大企业在美国大玩“抢凳子”游戏的目的是持续推进私有化,减少社会责任,将大众财富、社会财富集中到自己手中;如今,跨国企业在中国大玩“抢凳子”游戏,其目的除了推进私有化、减少社会责任外,还有持续推进中国的国际化,将中国的财富转移到跨国企业、国际强盗贵族手中,如国有金融机构股份廉价售卖给境外战略投资者、优质垄断企业海外上市等等。政府对大企业的依赖本来就很危险,而对跨国公司的依赖则是十分危险。政府与企业的联姻铸就的是虚假的繁荣,政府与跨国公司的联姻则是吸毒者成仙的短暂错觉与幻觉。在中国,正是这种联姻,前者导致权贵资本的猖獗,后者导致买办势力的肆虐。大众利益被不断侵蚀,国家利益被严重损害。
骗局之四
自由市场:跨国粮商自由图谋中国粮仓
新华社报道,有“中国蔬菜之乡”称号的山东省寿光市,国产种子占有率不断下降,大宗蔬菜种子市场已基本被国外品种垄断。外资垄断蔬菜种子后出现的“天价种子”现象:一亩大棚茄子,用国产种子只需要50元左右,而用“布利塔”要1800多元;更有甚者是“1克种子1克金”,外资种子公司生产1粒甜椒种子的成本只有1分钱左右,但在中国市场要卖1元钱,比黄金还贵。但是,由于市场已被国外公司垄断,农民只能被迫接受。
中国粮食安全在大豆成为第一个倒下的骨牌后,玉米、蔬菜正相继沦陷,转基因种子在中国暗度陈仓业已多年,如今趁势乘机浮出水面,由此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界限模糊。在中国的“芝加哥男孩”与他们的国际友人正跳着欢快的小步舞的时刻,从草根民间不断发出了一个个微弱但是清晰的呐喊——如若再不重视粮食与食品安全,中华民族不仅在经济上不断遭遇盘剥,而且在生物上或将面临存续的危险。
经济自由主义学者鼓吹,市场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粮食问题当然也不例外。然而,2006~2008年席卷世界的粮食危机给世界迷信经济自由主义的大众上了深刻而痛苦的一课:国际市场各行各业都由垄断资本把持,自由竞争实乃子虚乌有,所谓依靠市场调节就是听任垄断资本操纵,维护粮食安全无法依靠国际市场。这场“沉默的海啸”再次表明,经济自由主义学者要么是垄断资本的傀儡,要么是玩弄经济概念的无用书虫。中国粮食安全面临耕地不足、水资源缺乏等诸多因素威胁,但是最主要的威胁因素在于经济自由主义学者鼓吹的“自由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