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综观世界历史,很多悲剧则是因为主人翁终日里为成就所陶醉,刚愎自用,听不得不同声音,最终势必为排山倒海的忧虑所吞没。
回首改革开放三十年,在巨大的成就背后,也不难发现,不仅在科技创新上我们没有多大起色,在思想观念创新上,更是乏善可陈。改革开放后,我们发挥“后发优势”,一直沿袭东亚出口导向模式(被日本与“四小龙”证明为一种比较成功的模式),一条道路走到黑。出口导向有两个主要的政策工具:一个是通过关税政策,保护国内市场,抑制进口;另一个是压低本国货币汇率,以此来促进出口,抑制进口。
由于要急于挤进WTO,所以中国在关税不断降低的同时,只有越来越倚重人民币贬值,特别是1994年进行外汇体制改革,人民币大幅贬值后,中国出口导向政策绩效愈发明显,廉价的劳动力搭上廉价的资源与廉价的环境,使得“中国制造”行销世界,印有美国总统头像的纸张滚滚而来,中国外汇由稀缺很快转为过剩,由不得不实行配给的稀罕物一下子变成了烫手的土豆。
值得关注的是,日本等东亚国家与地区,通过出口导向,扶植国内幼稚产业,不断提升本土制造品质,为产业结构升级、为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提供铺垫。但是,中国出口导向在很长时期内的主要任务就是换汇,尤其是在东亚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创汇热情极度高涨,通过提高出口退税增加换汇、鼓励境外投资引汇,无以复加,因此形成持续巨额“双顺差”之国际奇观。
由于大量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中国民族企业的成长空间被不断挤压。由于利润微薄,企业没有过多资金用于研发与创新,因此被越来越牢固地钉死在劳动密集与低技术密集、最低端的国际分工之上,加工与代工盛行,实质变相成为将中国实际资源转换为美国债券的工具。而国际市场一旦出现风吹草动,首先遭遇冲击的就是这些无自主品牌、无核心技术、无创造高附加值能力的中资企业。中国出口导向的发展思路已经走到了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