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6日,在网络上突然传出一条消息,声称由于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辐射泄漏,导致周边海水受到污染,并且会影响到我们日常使用的食用盐。于是,一时间全国多个大中型城市出现了市民抢购囤积食用盐的盛况。当时,微博上很多人的问候语都变成了“你买盐了吗?”
这不是我们第一次陷入这样的恐慌了。回顾2003年“非典”,从狂放鞭炮到喝绿豆汤,从抢购板蓝根到席卷超市,抢购大潮横扫南北。这次只因为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再加上一些好意和恶意的传言,于是盐的身价涨了,人们也跟着疯了,抢购大军出现了。
明明食用碘盐对于外部的核辐射是没有防御作用的,明明过量食用碘盐会引起身体疾病,明明国家声明我们食用的碘盐大多来自国内的矿盐而非大海里,不会出现污染……这么多事实为什么还抵不住一个谣言有说服力呢?因为在这些消息面前我们分不清楚这是谣言还是真相。
大家总是这么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管事情是真是假,说不定就有点用。更何况,要是真的,自己可就能依靠这些度过这个看似很严重的‘灾难’。”何不想想,邻国日本遭受这么大的灾难,上至首相下至普通民众都那么冷静,何况我们跟他们相距1000多公里,更不必过度担心。所谓“盐慌”归根结底,是我们没有冷静的头脑,没有坚守得住自己的心,所以乱了生活的秩序,乱了社会的安定。
这不禁让人想起“曾参杀人”的故事。同名同姓的曾参在外乡杀了人,一时间一股“曾参杀了人”的风闻便席卷了曾子的家乡。据说曾参之母是个明智的人。当第一个人告诉曾母“曾参杀人”时,曾母不惊不忧,一边安之若素有条不紊地织着布,一边斩钉截铁地说:“我的儿子是不会去杀人的。”当第二个人说这话时,曾母仍旧不慌不忙地穿梭引线,照常织着自己的布。可当第三个人说同样的话时,曾母心里骤然紧张起来,害怕这种人命关天的事情要株连亲眷,因此顾不得打听儿子的下落,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越墙逃走了。
以曾参良好的品德和慈母对儿子的了解、信任而论,“曾参杀了人”的说法在曾子的母亲面前是没有市场的。然而,即使是不确实的说法,说的人多了,也会动摇一个慈母对自己贤德的儿子的信任。可见,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是可怕的。事实是,非典时,比流感传播更快的是谣言,比疫情更可怕的还是谣言。
面对谣言,为了避免上当受骗,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应该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保持定力,应该根据确切的事实材料,用分析的眼光看问题,并且,保证自己不被谣言蛊惑,不传播谣言。否则,经不住谣言的反复攻击,我们必然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那么有人的地方自然就有谣言纷飞。除了大灾大疫,在生活的不经意间,我们也可能陷入流言蜚语之中。面对这样或那样的谣言,你可能愤怒、委屈、无助,当然可能连散播谣言的凶手都找不到。那些造谣的人不过是不敢当着你的面恶言相向,只好背地里放冷箭。如果能相互理解还好,要是不能,那你千辛万苦去找那个散播者对质,只会加深误会。
这时候,无论如何你一定要冷静。你可以这么想,如果证明我是对的,那么人家怎么说我都无关紧要;如果证明我是错的,那么即使花十倍的力气来说我是对的,也没有用。所以,“浊者自浊,清者自清”,面对谣言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别人说去吧,我不计较。况且是非天天有,还是不听不信自然无吧。谣言越讲只会变得越描越黑,既然已经是浑水了,那就不必费力去搅和了。
“谣言止于智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个独立性强、思维清晰、有主见的人,即便受到极强的暗示,也绝不会盲目从众,放弃思考和自省的。玛格丽特之所以能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正是因为她懂得做事情必须有自己的主见。玛格丽特从父亲的教诲中明白,不能因为别人在做某种事情,自己也就去做或者想去做,而是要通过冷静思考决定自己该怎么办,不要随大流。所以,不管是听到谣言,还是身为流言中伤的对象,我们都要保持冷静,坚定自己的看法。
火缺了柴,就必熄灭;无人传舌,谣言便止息。面对各式各样、或大或小的谣言飞语,我们做的不应该是推波助澜,而是平心静气,静观其变。作为一个有定力、有智慧的人,我们需要知道何时该说,该说什么,何时又当闭口不言。在冷静中保持沉默或少言寡语往往是智慧之举,那么谣言必然停止,肯定会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