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82100000048

第48章 状元张謇下海 实业救国从商

海市蜃楼幻不常,

欧洲诸国尽通商。

春申浦胜扬州地,

奚止金钗十二行。

张謇是江苏南通人,他是江苏工商界的传奇人物,是中国近代实业救国的巨子。我们话苏商,就一定得话张謇这个苏商中的泰斗级人物。

张謇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他自幼聪慧好学,五岁进私塾,就能背诵《千字文》。16岁时,张謇轻而易举地考上了秀才,但此后十年他并未继续考取功名而是做了十年的军幕,这十年的人生经验对他以后的人生很有帮助。直到1884年,他通过一年地苦读,于第二年秋天考中举人。其后的十年中,他参加过会试四次,最后在第四次的会试中以殿试一甲第一名被录取,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一职。

在朝为官时,张謇很受慈禧太后的赏识,成为自由出入皇宫南书房的红人。当其他官吏前来拉拢他为自己的僚属时,张謇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南不拜张树生,北不拜李鸿章。”然而,他任职翰林院还不到一年,便出乎意料地辞官从商了。这成为当时全国的热点新闻。人们对张謇辞官的原因众说纷纭,其中有一种说法,应该比较符合实情。当时正是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后,满腔热血的张謇认为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太丧权辱国,他不愿与卖国贼同流合污,于是毅然辞官,投身于救国的道路上去。

政治救国的道路失败了,张謇又开辟了一条实业救国之路,而张謇之所以选择实业救国的路径,与他深刻的经济思想有着紧密联系。有史料记载他在《海关进出口货价表序》中说:

“自海禁开通以来,各国洋货输入,我之金银日以漏出,国人皆知其病灾”;“捐我之资产以资人,人即用我资于我之货以害我,无异沥血肥虎;我日贫,国于何赖!”;“救货之法唯推实业,致富之法亦唯推实业”;“国非富不强”,“富非实业不能”。

张謇的实业救国之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兴办工业;二是开垦盐田,使农业资本化;三是兴办教育。

我们从他兴办民族工业大生纱厂说起。1895年,张謇受张之洞的委任在南通招商引资,筹建了南通大生纱厂。大生纱厂的开设,从它的创议、建厂到最后投产可谓一波三折、历尽坎坷。按原来计划纱厂是完全商办的,但是后来为了引进更大投资,改为官商合办。一方面原本约定一起投资的五位董事实际上只有一人真正出资,另一方面虽然名为官办,可具体部门的官员却相互推诿,经费成了最大问题。这就迫使张謇整日奔走于南京、湖北、南通、上海等地筹集资金,让张謇吃尽了苦头。传说为了筹集资金,张謇还卖字换钱。然而当时正值上海市场洋纱倾销、纱市萎靡不振的时候,他却要办纱厂,当然困难重重。后来他与大买办盛宣怀达成协议,双方对半分股,且“官股按年取息,不问盈亏。”同时,营运资金由盛宣怀负责筹集。但是刚刚在1898年春天破土动工的大生纱厂工程,在当年冬天又一次因为资金不足而陷入困境。后来幸亏得到南通富商沈敬夫的支持,张謇的大生纱厂才顺利建成投产。

纱厂建成了,张謇也开始时来运转。当时国内市场出现了棉纱价格比棉布贵的趋势,大生纱厂盈利额越来越大,到投产的第二年,大生纱厂就赚了近12万两引资,第三年净利达15万两。从此以后一帆风顺,从1900年到1913年的13年间共赚白银500多万两。后来,大生纱厂的盈利不断增加,仅1917年一年就盈利263万两黄金。

创办大生纱厂的成功,鼓舞张謇利用纱厂的盈利创办新的工业。1901年他筹办建立了通海垦牧公司,为大生纱厂建立了原料供应基地。1902年,他开办了广生榨油公司和大兴面粉公司,不仅利用了棉籽,还解决了工厂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1903年他办起了大隆油皂公司,充分利用了榨油厂的下脚料。1904年为了解决产品、原料等的运输问题,他又创办了上海大达外江轮步公司和天生港轮步公司。1906年,为了解决工厂机器设备的修护问题,他又专门创设了资生铁厂。同年,大生分厂建成。另外,他还创办了吕四渔业公司、翰墨林印刷局、颐生酒厂等,可谓功绩显赫。张謇的实业以大生纱厂为基础,不断扩大规模,并逐步配套成龙,形成了规模化、体系化的企业集团。

张謇办纱厂虽说是历尽坎坷,但他成功了,这与他个人的各方面能力是分不开的。十年的军幕生涯锻炼了张謇良好地办事能力与社交能力,而状元及第和翰林院修撰的声名又使他获得了与上层官员交往的平台。张謇说自己是“通官商之情,介官商之间,兼官商之任”。

接下来说说张謇实业救国的第二个方面,这便是在苏北沿海一带盐产区,掀起的一场规模空前的废盐灶兴农业的垦殖大潮。他的这一创举被历史学家称为中国农业近代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淮南盐场,长期以来在中国盐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南宋以后逐渐衰落。因此废灶兴垦成为20世纪初淮南盐场的唯一出路。但废灶兴垦并非易事。这是因为:一方面社会地位较低的制盐灶民无法自发兴垦,另一方面财力物力都足的盐商们为了维护他们靠盐发财的经济利益,不可能发动废灶兴垦的运动。

1901年由张謇任总理的通海垦牧公司在通州吕四宣告成立。此后十年间,张謇一直是孤军奋战,社会各界都没有支持。对这一段历史,张謇曾经回忆说:

“我自创办大生纱厂之后,常到上海。我开始知道上海拉洋车及推小车的人,90%是海门或崇明人。我曾调查他们的生活,都很困苦。他们所以到上海谋生的原因,即是无田可种,迫而出此也。当时南通、海门一带,居民稠密,人口众多,在那时的生产力条件之下已趋于饱和。地租剥削和苛捐杂税更造成农业生产条件的恶化,贫苦农民迫于生计,不得不远走他乡。”

这段话充分说明张謇对于当时淮南盐区和整个南通地区的情况已经有了深刻地了解和把握。无处谋生的劳动力加上广阔的沿海荒地,张謇正是在这种大形势下,迈出了中国农业近代化的第一步。十年之中,先后有6500余人到张謇的垦殖场安家落户。

张謇利用淮南盐场无季风海潮侵袭但日照充沛、雨量充足的特点,把经过改良后的土地种上了棉花。这就解决了大生纱厂经营中的棉花原料问题,为大生纱厂的进一步盈利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张謇的成功也为后来苏北地区更大规模的移民和对苏北沿海地区的更大规模的垦殖指明了方向,并为苏北地区的产业专业化、经济规模化奠定了基础。张謇的成功正在于敢于领先,敢于创新。而他的敢于领先和创新,是建立在对于社会经济形势的充分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之上的。在充分了解、把握形势发展趋势的前提下,进行艰苦卓绝的不懈努力,事业成功就有希望。

张謇实业救国的第三个方面是“兴办教育”。张謇有一句:“父教育而母实业”的名言。可见实业与教育都不能缺。两者如一个家庭中的父母,要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孕育国富民强之大计。“立国自强,首在人才”。他主张于全国各省广设学堂,尤其要重视师范教育。从1902年开始,张謇先后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通州女子师范学校、南通纺织大学、伶工学社以及综合性的南通大学。同时他还注重农工商专业技术教育,并创办有农业学校、商业学校、纺织专科学校、医学专科学校。除此,他还创办了一批中、初级职业学校,其中以女红传习所最为著名。

张謇办教育不仅恩泽桑梓,而且惠及多方。张謇的教育思想相当先进,他明确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他还把开办博物馆、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1905年,他在通州师范学校内设立南通博物苑,又于1912年,创建了南通图书馆。

张謇可谓实业救国的一代巨子,他在艰难的时世中创业,又在更艰难的时世中奋起,成为矗立在中国近现代实业救国路上的一座永恒的丰碑。

同类推荐
  • 心向共产党

    心向共产党

    2012年全市财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财政“蛋糕”,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加强财政监管,为加快推进“五个鄂州”建设、实现鄂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撑。
  • 创业与思考(第三集)

    创业与思考(第三集)

    《创业与思考(第3集)》为《创业与思考》的第3集集。全书搜集整理了孙珩超总裁自2003年创业以来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讲话与著作,内容包含在银川大学教师节座谈会上的讲话,在银川大学与马来西亚英迪学院教育项目合作意向书签字仪式上的讲话,在银川大学“升本”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大催化投运后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主要工作——在2007年集团第6次总裁办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为集团经济发展而努力奋斗――在宁东基地干部职工大会上的讲话等。《创业与思考》不仅是一部方法论,更是一部教科书,她为创业者和探索者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经验。
  • 国外“三农”面面观

    国外“三农”面面观

    在外国,不少国家也针对本国的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农业、建设农村、改善农民生活的方针政策。其中,有不少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例如,日本的“一村一品”,韩国的“一社一村”,荷兰和德国的合作社组织,以色列和澳大利亚的农民教育,美国和加拿大的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和科技兴农,荷兰和巴西的环保措施,等等,各有千秋,别具一格。若遵循“洋为中用”的方针予以借鉴和参考,对我们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将是很有意义的。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本书包括社会经济、自由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和经济全球化五篇。
  • 地根经济:一个研究范式及其对土地宏观调控的初步应用

    地根经济:一个研究范式及其对土地宏观调控的初步应用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和居民收入仍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从109655亿元增长到183085亿元,增长了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860元增加到10493元,增加了5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366元增加到3255元,增加了37.6%。此外,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也十分明显,2005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2001年的15.2%下降到12.6%,农村人口的比例从2001年的62.3%下降到57%。
热门推荐
  • 我的奋斗之家族崛起

    我的奋斗之家族崛起

    他是一名普通的学生,再一次意外中见到了未来的他,他得知自己要改写历史、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从此他踏上了建立家族的征途
  • 卿闻僵语尸

    卿闻僵语尸

    看到介绍就头疼,我大纲都不写的人,写什么介绍什么介绍什么介绍什么介绍啊啊啊!
  • 太极拳理论大全

    太极拳理论大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冬以为期

    冬以为期

    刚刚开始遇到他的时候清嘉觉得他是一朵纯真无邪、弱不禁风的白莲花。后来相处久了她才发现他原来个黑心莲,可笑着提刀削掉面前的一个个人头。世间有人蛊惑如此,将自己装点得精致无暇,秀色可餐,用美貌和花言巧语,牵着鼻子半哄半骗安排好了她的人生。她一次次竭尽全力,都窥不破他的局,自从相遇的第一刻,他就只想把她往皇位和绝路上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隐爱

    隐爱

    本书是青年作家严利的长篇小说。因为怀疑妻子与弟弟暖昧故认为女儿孟夏兮非亲生,长年酗酒的父亲孟东对妻女施暴是家常便饭。母亲最终弃家出走。8岁的孟夏兮操持着家务在父亲的打骂声中胆颤心惊的过活。没过多久,陌生的小姨出现了,带着她离开村子去省城。孟夏兮和小姨相依为命的生活着,她静静地等待自己长大。这是一部讲述女性成长的情感励志小说。
  • 神医赘婿

    神医赘婿

    三年前,方羽被奸人所害失忆,入赘苏家,备受白眼,三年后,被娇妻戴了一顶帽子,喜当爹的愤怒让他冲破了记忆的枷锁,没想到自己竟是名动津南的医圣九玄,一手银针出神入化……丈母娘,亲戚更是纷纷涌上前巴结!呵呵,方羽冷笑,以前我,你们爱理不理,现在我,你们高攀不起!
  • 开放的曼珠沙华

    开放的曼珠沙华

    因为缘分,我们相遇,相知,相识,她的到来为什么打乱了原有的宁静。妖娆的曼珠沙华,请赐予我力量,让我来守护,我爱的人。
  • 易世风云

    易世风云

    一个本来再普通不过的年轻人,一夜之间却发现自己所看的、所熟悉的一切都是虚假的,一时冲动之下他放弃了自己的生命,但是没想到的是,他却被一群奇怪的人复活了,他们自称为是自己生父的朋友,他们带领他进入了一个足以颠覆自己世界观的地方。他开始慢慢了解自己所在的地方并不是世外桃源,他肩膀上开始肩负起拯救人间的重担。如果他在历练中侥幸不死,也许有一天他会重新回到人间,但恐怕那时候世间已经沧海桑田,在亲情、恋人、正义、生死之见他又该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