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怕的不在于犯错误,而在于知道自己错了却不改正。孔子将此表述为“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了过错不改正,有两情形:一是限于主客观的原因,没有意识到错误;二是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却固执己见,不肯承认,不愿改正。孔子说这样才叫真正的过错。孔子还就子产不毁乡校(乡人聚会议事的地方)的言论,判断子产是明贤的人。
事实上,子产的确是春秋时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
当时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毁掉乡校怎么样?”
子产说:“为什么呢?人们做完事于早晨或傍晚汇聚在这里,议论执政人的政策得失。他们认为是好的举措,我就实行;他们认为是错误的地方,我就改正。
他们的议论是我的老师呀,怎么能毁掉议政的地方呢?
我听说忠善可以减少人们的埋怨,没听说施威力能堵住不满。就像防止洪水泛滥一样,大决堤造成的危害,伤人很多,我不能挽救了。因此不如开个小口子使水道畅通,不如我把郑国人的议论当作苦口良药。”子产一席话表明了自己愿意听取意见,并勇于改正的胆识,使然明自愧不如。
孟子也认为知错能改的人,一定有很好的道德修养。他列举子路、大禹,一个被告诉了自己的过错,他就高兴;一个听到了很好的建议,就拜谢对方。对于犯错误的人,孟子主张既往不咎,只要迷途知返就行了。他比喻说,像西施那样的美女,假如她满面脏污,人们也会掩鼻而过。虽然有人作过坏事,但只要洗面革心改恶从善仍然会受到尊重,正如斋戒沐浴后可以去参加祭祀上帝的圣洁典礼一样。
知错能改要真正做到,不仅需要辨别是非的能力,还需要具备博大的胸襟。尤其在封建专制的我国古代社会,皇帝金口玉牙,要让其改变自己的错误决非易事。一些开明君主知错就改的做法,就显得弥足珍贵而为人称道了。
十六国时的汉国君主刘聪,准备给刘后新建一座宫殿。廷尉陈元达上谏不赞成,刘聪听后大为恼怒,下令斩他。刘后听到后立即写奏章陈述“宫室已备,宜爱民力”的道理,并说像陈元达这样的谏臣非但不该杀,还应封赏。刘聪读后认为说得合情合理,怒气就消了,还向陈元达致谢,又把园堂更名为“纳贤园”、“愧贤堂”。后世的唐太宗读到刘聪的这件事后,把正准备修造的重阁殿堂停建了。
闻过则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早已成为我国人民尊崇的优良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