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博举孝弟疏
胡煦
伏见我皇上洪启文运。广宣教化。其于各府州县教士养士之法。业已屡申明谕。又于首善之地。躬诣太学。亲御讲筵。宣明经旨。且颁诸诏诰。令天下抚臣。公举孝廉方正。给以六品服色。以示奖励。其余劝学兴贤之道。亦已极尽而无加矣。今观抚臣所举。各省之中。三五人不等。要皆读书知礼义之士。亦足以风示流品。振其愚顽。第念一省之中。地千里不止。尝有此邑之士。已蒙荐擢。而彼邑之士。犹瞢然无闻者矣。文墨之士。已叨宠锡。而愚贱之民。犹惘然莫觉者矣。何也。以非其势之必将遍及。非其分之徐可缓收者也。今一邑之地。少者七八千户。多者则万户不止矣。学校教养之士。不及百分之二三。此外如农圃工商。樵渔负贩之俦。目未文字之书。耳不闻圣贤之训。虽至愚极贱之士。岂遂无天性诚者乎。夫圣王之教化。原不择人而授。而颛蒙之至性。亦不因地而拘。况爱亲敬长。谁则无情。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彼生贡举监之外。有能竭力奉养。菽水承欢。无忤于二亲者乎。称为孝子。宜也。有能公于财。和于室。兄弟有序。三五代不析居者乎。称为悌弟。宜也。臣请每一州县。于每岁中各举孝子一人。悌弟一人。令合乡具词公举。由县申府。由府申司院。俟其通省汇题。悉达圣聪。然后下督抚。各给匾额。并免本身一家之徭役。以荣其人。使得见官长。悉如生员之体貌。此固不待建坊之。而其人光宠实甚。臣知此例一倡。必有心知其荣。守礼奉法。观感而继起者矣。夫愚贱有何知识。不信耳而信目。不唯其传言之可听。而惟其前事之可师。当亦情势之必然者也。昔舜举皋陶。汤举伊尹。而不仁者远。为圣人造就曲成之心。亲切着明。实足以见谅于愚贱已耳。此外如畸行之义士。或笃尚友谊。或敦崇慈惠。或特着廉行。又或仆婢之贱。行义可称。皆系创见之事。亦令州县随时申请。不必在岁举之例。如是久久。臣知化行风美。人人皆知自爱。必能仰副我皇上广教化厚风俗之盛心矣。
请定教职调补之法雍正六年
山西学政励宗万
臣督学山右。于陛辞之日。恭领皇上谆谆训诫。剀切丁宁。以士习民风为首务。伏思学校为教化之本原。而士习为民风之表率。欲端士习。非徒课其文艺。必须严别优劣。以示劝惩。但学臣一年之中。历通省各郡生员之贤否。势不能一时备悉。而教官则一学两员。访察甚易。故教官职分虽卑。关系实重。臣细查通省。教官册籍。壮年固不乏人。但皆年届六旬以外者居多。此辈非素餐旷职。即但知需索束修。争取贽礼。安望其访察优劣。有裨士风乎。查州县官员。有调繁调简之例。今各学教缺。虽非地方繁简可比。然学分有大小之不同。风俗有厚薄之各异。其年壮才长者。任居小学。及士风厚之处。而年衰才拙者。反任大学。及士习浇薄之处。人地似不相宜。臣愚请将晋省全属教职。陆续调取省城。会同抚臣。公同看。详细分别。至教官原有令学臣考试之例。验看之后。复行考其文艺。除文理荒疏。年衰力。不堪供职者。会同抚臣详议题请休致外。其年壮才优。学问淹通者。调以大学要缺。其年力尚壮。文理平通者。调以中缺。其年虽已迈。尚能办事。文亦平通者。调以小学之缺。如此虽不能人尽贤良。官无旷职。而量才授职。稍收入地相宜之实效矣。抑或皇上特颁谕旨。令该部将教职调补之法详议。着为定例。调补要缺之后。其果能实心办事。有裨士风者。酌定年分。予以优。其有调任之后。不思报称。有亏职守者。令学臣列疏题参。照特用人员之例。加倍治罪。
新疆设学疏乾隆三十四年
伊犁将军温福
窃照乌鲁木齐一带地方。仰赖圣主德威远播。西域荡平。自乾隆二十三年。驻兵屯田。二十六年。招来内地户民。前来屯垦。二十九年。迁移安西眷兵永远驻防。迄今已有种地民人四千二百余户。携眷兵丁三千六百余户。生齿日渐繁盛。而兵丁子弟内。资性聪慧。堪以造就者甚多。臣等于乾隆三十二年。奏请在乌鲁木齐特纳格尔昌吉等三城。各设义学一所。选择师长教读。兼令学习骑射技艺在案。自设义学以来。兵民俱各踊跃。令子弟入学读书。而延选教读之人。亦各尽心训迪。近日颇有成效。现在读书文童。能文者固多。而兼习骑射之武童。人材弓马可观者。亦复不乏。查从前安西裁改厅卫。设立官学案内。经军机大臣。议准敦煌等三县。各设训导一员。各建文庙一所。每县岁科两试。准其进取文生四名。岁试各进取武生四名在案。今查乌鲁木齐即迪化城。设有同知一员。所属之特纳格尔即阜康城。设有县丞一员。昌吉即宁边城。设有通判一员。所属之呼图壁。即景化城。设有巡检一员。亦隶安西道所辖。从前议设同知通判之初。其设学取进文武诸生。并应建文庙等事。原应与安西府敦煌等县。一律办理。因其时未安民户。而眷兵亦未迁徙来屯。是以未经议及。现今兵民增至七八千户。当此人文渐盛之际。似应照安西敦煌等县。画一办理。请于迪化宁边二厅。每厅照敦煌等县之例。岁科两试。各取进文生四名。岁试取进武生四名。暂令两厅管束。俟取进诸生。每厅约有百名之后。另行请旨设立训导。至于廪增各额。敦煌等学。系由卫学改设。是以各设二缺。以次帮补。今两厅系初设之学。应俟生员考满二十名。然后照西安之例。帮补出贡。再查敦煌等县相距肃州甚近。是以各童赴肃州考棚。听候学臣考试。今乌鲁木齐。距肃州往返六千余里。途路窵远。请童赴试。资斧维艰。应请将迪化宁边二厅诸童。酌仿台湾之例。由厅道录送臣等衙门考试。秉公取进。将取进童生名次。及前列生员试卷。咨送陕甘学臣。汇入岁科册卷达部。设遇不能足额。即遵照定例。宁缺毋滥。如蒙圣恩俞允。每厅各建文庙一所。于本年秋成后。乘兵丁闲暇之时。臣等选择地基。酌派兵丁。照依修建先农坛之例。量给口粮。兴工修建。每岁祭祀银两。亦照敦煌等县之例。一体开销。在于本处备用银内动支。如此则新疆兵民子弟。皆知上进有阶。攻读者益加奋志。骑射者更求娴熟。于地方似不无裨益也。
读墨小序
任源祥
少时操觚为制举艺。读书官寺。未及与天下士相见。而窃闻家君之言曰。文莫先于程墨。昔在盛时。坊刻少。房且不多见。何况社。社盛行。自崇祯初年始。房盛行。自万历末年始。昔人非无房社。而不行者。非文不善。为程墨所掩也。天下之精华在科目。科目之精华在程墨。进士第一人。必确然天下之一人也。故一人出而天下师之。进士无幸而得。无不幸而失者。故进士出而天下亦师之。当是时。天下之风气一而不杂。一者何。程墨而已。迨乎其变。第一人未足以服天下。而房盛矣。进士未足尽服天下。而社盛矣。至举天下。惟社之是读。而当时之持文衡者可知矣。识者曰。坊刻非古也。汉室之衰。上失其政。故清议激而在下。非国之福也。子不云乎。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夫程者。成也。墨者。法也。成法不立。主司过。成法立而学者莫从。学者亦过也。卯辰程墨。余小子汇而读之。立耶否耶。盛世之文一而不杂。衰世之文杂而不一。此余所以于一时文之或重在上。或重在下。而不胜慨然世道升降之感也。
湖南试卷序
钱沣
使者按试数郡。例检试文佳者数首刻之。不灭作者之善也。于是应试生童。亦争先以为快。将以觇使者之所好。而为揣摹之术也。使者闻而耻之曰。此即义利之关。不可不亟辨者矣。 朝廷之取人才也由此。人才之所由进于 朝廷者亦由此。学圣贤之道。而代圣贤之言。不求其何以有当于圣贤。而仅仅欲徇使者之好。充此念后。将何所不至哉。夫圣贤之道远矣。今谓为文者所言。即皆圣贤之言。不特闻者不信。即言者亦不敢自信。然而人之不能及圣贤者。其自尽之功也。圣贤之不能大远于人者。此同受之理也。圣贤道足于身而为言。学者即因圣贤之言以见道。见既真则其为言亦不远矣。天下同此人。同此道也。猝然而遇诸涂焉。若为燕。若为越。邈不相侔矣。然此之言是。彼也色然喜。彼之言非。此也艴然怒。文之为物犹是也。或曰。若是则天下宜无不遇之文人矣。庄生曰。大声不入里耳。闻折扬黄荂则嗑然而笑。恶可强而同哉。曰受于天者理无不同也。尽于人者功则不可强也。作之者有差等。知之者亦有差等。然既已入于圣贤之道。而不求乎上者。取法之徒贬损以希目前之一遇。闻好高髻则且一尺。闻好广眉则方半额。其不取憎于人也。又有几耶。
北卷日知录
顾炎武
今制科场分南卷北卷中卷。实录洪熙元年行在礼部奏定科举取士之额南士取十之六北士取十之四后又令南北各退五卷为中卷景泰二年会试礼部奏准取士不分南北户科给事中李侃等谓北人拙于文辞向日定为南北之分不可改此调停之术。而非造就之方。夫北人自宋时即云京东西河北河东陕西五路举人。拙于文辞声律。王氏挥麈录曰国初每岁发榜取士极少安德裕作魁日九人而已天下未混一也至太宗朝浸多所得率江南之秀其后又别立分数考较五路举人以北人拙于辞令故优取况又更金元之乱。文学一事。不及南人久矣。今南人教小学。先令属对。犹是唐宋以来。相传旧法。北人全不为此。故求其习比偶。调平仄者。千室之邑。几无一二人。而八股之外。一无所通者。比比也。愚幼时四书本经。俱读全注。后见庸师窳生。欲速其成。多为删抹。而北方则有全不读者。王槐野与郑少潭提学书言关中士不读朱注不看大全性理通鉴诸书当嘉靖之时已如此欲令如前代之人。参伍诸家之注疏。而通其得失。固数百年不得一人。且不知十三经注疏为何物也。间有一二五经刻本。亦多脱文误字。而人亦不能辨。此古书善本。绝不至于北方。而蔡虚斋林次崖诸经学训诂之儒。皆出于南方也。故今日北方有二患。一曰地荒。二曰人荒。非大有为之君作而新之。不免于无田甫田。维莠骄骄之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