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之者曰。縣官司一邑事。理簿書。奉期會。晨起視事。夕猶不得安寢。奚暇勘荒。荒田連百十頃。其多者以里數計。移此飾彼。舍近趨遠。至易也。一人之心力有限。群姦之欺蔽無窮。盡抉其弊。以別真偽。勢必有所不能。愚謂宜邑之大患在荒田。荒田不清。吏雖勤于他事。無益也。省獄訟。緩征輸。并力而謀之。不過數月。而真偽之形判若黑白矣。難之者曰。等荒耳。則均應蠲。奚必辦其有業與無業。奚必辨其孰麗于山而孰濱于水。愚謂今之亟于議荒者。為稅糧計耳。業主之力足以辦稅糧。墾之不難也。麗于山濱于水。可以供稅糧。蠲之太過也。是烏得無辨。難之者曰。請于朝而朝不從。則奈何。愚謂宜之荒田。不能及十萬。辨其偽者。而已及半矣。辨其業主之能勝者。而又去十之二矣。辨其土之足用者。而又去十之一矣。十萬之荒可以二萬計也。二萬之荒。其為稅糧也不過二千。朝廷之于二千毫末耳。奚為而不蠲。即不蠲。而一歲之中。縣官之于二千。其亦易為力矣。
或曰。朝廷蠲荒稅。可不議墾矣。愚謂惟蠲而後墾可議也。 國家則壤成賦。以佐國用。至不得已而議蠲。為有司者。不以時勸耕桑。復舊額。非忠臣也。愚故曰。惟蠲而後可以議墾。雖然。使聽民自墾。則墾必無效。何則。彼業荒而遁者。非一日矣。此等客處已久。忘其田園之樂。且有所業。以謀食于異鄉。甚有父死子存。兄終弟在者。其心已不知為宜人。而況其先之荒田。復何足戀。而返而求其世業也哉。愚謂墾荒之事。必責之業荒之人。人不復聚。田必不墾。宜邑逃亡之餘。民無生氣。為長吏者。當先有以鼓舞之。示之以墾荒之利。而不責其目前之收入。而又動之以親戚之情。聯之以宗族之誼。使以漸而歸其故里。如是而猶有甘為流民就食異地。與夫力不任墾之人。則當按其數而收之于官。官以次理之。或募民墾。或募兵墾。或罰有罪者墾。或汰不急之胥役墾。墾田之人多。石荒之地少。不過數年。宜無荒田矣。未墾之前有二難。已墾之後有二患。逃亡不歸。一難也。弱民力不任耕種。二難也。已墾之田。即聞于朝。民必畏而復遁。不聞于朝。而姦人起而訐之。一患也。墾荒之人無長久計。展轉趨利以求其便。則墾者可復荒。而瘠者不復墾。二患也。彼二難者。既籌之于未墾之前矣。則夫已墾之患。可不慮其未然乎。愚謂墾田之始當立報墾之限。限以三年。限以五年。自其初墾之日。而已著其輸稅之期于官。姦人何所訐。墾荒之人。授之以田。而著其籍。墾于東者不得移于西。墾于北者不得遷于南。一如世業之有戶口。而特寬其糧役。以息其力。遲之數年之後。所寬之期滿。則使為里甲。以供公上之役。彼即欲不為久遠計。其可得乎。
饑民墾荒議
儲方慶
宜邑荒田。幾十萬畝。吏緣是受譴者。踵相接也。嘉會熊公署宜事。民有以荒田之困告公者。公憫然曰。若是則宜之民終無生理。宜之吏亦無以功名終者矣。何前此守茲土者不思所變計也。乃令于民曰。田雖荒而近熟鄉者。農弗勤也。不可以言荒。田雖荒而業主之力任包賠者。無損于稅糧也。不可以言荒。田雖荒而麗于山澤。可以收地利也。不可以言荒。三者之外。乃可以言荒矣。爰核寔而計之。得板荒田三萬有奇。將以請于督撫而以聞于朝。其事未竟也。會淮揚兩郡告飢。民之死徙者。纍纍不絕于路。 天子惻然念之。命大臣以時賑濟。于是江淮布政使鶴鳴慕公。議徙江北之飢民。墾江南之荒田。即以賑給之資。令市牛種。余惟舉大事。動大眾。利害不可不審也。竊以為斯事之大利有三。大害有四。何則。淮揚之民。流徙失業。積荒所困。不能自振。而 朝廷遣使議賑。其能長久不乏乎。徙之江南。俾墾荒土。使得自謀衣食。至便也。且兩淮風俗剽悍。平居尚有跋扈飛揚之態。今聚數百萬人而驅之以飢寒。其勢不為盜賊不止。因江南各縣之田。散處之以分其勢。則不至聚而為姦。而耕墾事殷。得以各守其職業。而生其係累。此一利也。江南水旱之餘。田土汙萊。在在皆有。即以宜論。已三萬有奇。小民業荒者。逋賦無償。斃于敲扑者。不可勝計。重以逃亡之攤補。里甲之賠累。展轉相加。至力不勝。而虧賦之愆。卒中于守令。當此之時。議蠲免不可望也。議流抵不可久也。議散派不可行也。惟有驅飢民墾之。不過一年。而無主之田。變為有主。欠糧之產。易以完糧。使民不困而吏不憂。此二利也。 朝廷蠲數十萬金錢。特遣重臣按行賑救。不過一朝一夕之溫飽。飢民常苦于不繼。而在國家已費不貲矣。若今以發賑之銀。盡易牛種。本計既得。則生息無窮。數年之後。漸成富庶。此三利也。飢民千里奔走。旅食異鄉。非有鄰里親戚之誼。可假丐以生。官給牛種。所得有限。田家耕作。以糞多力勤者為上農。而責報常在半年之後。當春夏空乏之時。何以為生。宜邑荒田。多在山澤間。易于藏姦。淮北淮南之人。率多不逞。置之深山大澤中。必有意外之患。而又無衣食以慰之。是江北無盜賊。而江南多盜賊也。此一害也。人性與土風相合。則安其居。不相合則僨其俗。飢民墾荒。必與宜民錯壤而處。宜民挾有餘之勢。以示飢民。飢民懷攘利之心。以伺宜民。其弱者必折而入于宜民之家。其強者必起而與宜民為難。飢民不安。則宜民亦不安。此二害也。江北耕種之法。與江南殊。江北土疏而易治。江南土潤而難耕。故江北一夫之田。可以當江南之三。而江南一畝之入。亦可以當江北之二。其間耕耨之異宜。燥溼之殊性。水旱之異備。非老于農者不知。飢民挾官令而來。置之于荒蕪之土。不諳地宜。不習農事。計其初稅之入。必減于江南之人。當事既以荒田委之。豈可復責業主輸納。江南賦重役煩。非北人所習見。彼見所入之少。而所責之多。則轉徒流亡。亦必不免。縱有一二僅存之人。而一年牛種。虧折無償。次歲耕田。莫能自必。此三害也。今天下一家。東西南北。皆王臣也。非若鄰敵之境。可以傾此盈彼者。況淮揚之與四府。同在一省之內。今淮揚縱有逃亡之人。亦未至盡越其境。一遇豐年。復謀保聚。養之數載。可反舊觀。今若移之江南。授之荒田。使為世業。彼見江南風俗靡麗。可以偷生。故鄉之思。十不懷一。淮揚兩郡。必為邱墟。雖有豐登之時。竊恐舊業難復。此在江南。或墾散處之荒。在江北。竟成久遠不可復問之荒矣。竊意分藩之後。淮揚亦隸江南。墾江南之荒。復荒江南之地。等荒耳。轉移在彼此間。無大益也。此四害也。夫君子舉事。慮其萬全。利害之來。權其輕重。斟酌于彼此之宜。以求為國為民之寔效。職在是矣。愚復何策哉。
墾荒興屯疏順治九年
給事中劉餘謨
竊查錢糧每歲入數一千四百八十五萬九千餘兩。出數一千五百七十三萬四千餘兩。現在不敷銀八十七萬五千餘兩。其中各省兵餉一年該銀一千三百餘萬。各項經費不過二百餘萬。是 國家財賦。大半盡于用兵。即使天時無警。正供不虧。而軍食已急。民力已竭。況今年直隸山東河南江南湖廣。水旱異常。各請蠲賑。大兵南取滇黔。遠則萬里。動必經年。雖可旦晚削平。亦須留兵鎮守。未有轉餉于數千里外。而能接濟不匱者。兵有枵腹之憂。民有輓運之苦。臣蒿目憂心。晝夜籌畫。以為舍屯田而外。別無奇策也。夫屯田之法。與滿洲圈地無異。但圈有主之熟地。則為民害。而屯無主之荒田。則于民不擾。而于國甚益。如腹裏久定地方。不便軍屯。宜聽督撫按有司招徠開墾。業經會議。毋容瀆陳。若湖南四川兩廣新定地方。彌望千里。絕無人煙。據撫按疏稱湖南衡水等處衛所。數年並未開墾。成都重慶敘州馬湖各屬。人民僅存十百 。粵東拋荒已甚。粵西人少賦輕。章奏具在。歷歷可考。是幅員雖廣。空地甚多。且 國家費數年兵力。數百萬金錢。若不及時耕種。亦安用竭萬姓之脂膏。收空虛之城郭乎。伏乞 敕諭統兵諸將。及督撫按等官。凡大兵所過。降寇流民。務在寔心安插。擇其強壯者。收歸營伍。其餘老弱。悉令屯田。必明開籍貫。編立保甲。計口授畝。使之屯牧有地。耕種有資。其湖南四川兩廣駐防經制官兵。亦宜擇其膂力強壯。弓馬嫻熟者。操練講武。其老弱餘丁。擇拋荒空閑地方。照陜西鳳翔隴西徽州之例。耕牧屯田。為久駐計。但不得于圈地之外。溷佔民間有主熟田。寓彌盜之法于屯田之中。而即寓裁餉之意于練兵之內。進可以戰。退可以守。計無踰于此者。至于川廣部選各官。向來或因地方未定。或地方初定。而無人民衙舍者。皆暫住他郡。既無益于殘疆。又虛費 朝廷之廩祿。臣前伏讀 明旨。蜀省凋殘。成都等府州縣。僅存百十人民。似難以照例設官。誠明見萬里。臣請 敕部酌議裁併。俟地熟人稠之後。再復舊制。庶凋敝餘生。不病于官多民少。兼可裁其俸祿工食等項。以為牛力種子諸費。即有不足。再于他省協濟。民知息肩有日。亦當勉力輸將。三年以後。必有成效。則軍馬飽騰。而荒殘可望富庶。舍此不為。束手無策。是坐視民窮財盡。永無休息之期矣。
請輕科勸墾疏雍正十二年
廣東巡撫楊永斌
竊照粵東生齒日繁。工賈漁鹽樵採之民。多於力田之民。所以地有荒蕪。民有艱食。荷蒙 聖恩廣大 。疊頒 諭旨。令臣等勸民開墾。務使野無曠土。家給人足。仰見我 皇上睿慮周詳。誠富民阜物之 聖謨也。臣今查得原報可墾六千八百五十頃外。各屬尚有荒地。但或係山深箐密。或係夾砂帶鹵。開闢寔屬艱難。體察民情。固畏倍費工本。更恐磽地薄收。倘遇旱澇。糧賦無出。是以未肯盡力。臣竊思瘠田雖產穀稀少。若多墾數十萬畝。年豐可得數十萬石米穀。即年歉亦必稍有收穫。養活多人。不致乏食為匪。於民生寔有裨益。誠不可不為多方勸導。以盡地利。臣查新甯縣徵糧額內。有斥鹵輕則。每畝徵銀四釐六毫四絲。米四合二勺六秒。此通省田賦則例之至輕者。若令各州縣除原報可墾地畝外。凡有磽瘠難墾之地。俱准照斥鹵輕則起科。則民心鼓舞。地利可以廣收。惟是各州縣原編則例。無此斥鹵輕則者居多。臣故不敢冒昧具題。如蒙 俞允。臣即欽遵行出示曉諭。宣布 皇恩。令各州縣不論有無斥鹵輕則。但各境內有夾砂帶鹵。山深箐密。難墾曠土。凡有民人承墾。准以斥鹵輕則輸糧。即給執照為業。照例十年起科。如其地本係沃土。該地方官不行勘明。混准民間冒以輕則起科者。即照官吏踏勘田糧。不行親詣田所。及不從實檢踏。止憑里甲朦朧供報律參處。其混冒承墾之民。照挪移起科等則律。按畝數多寡。分別治罪。如此則肥沃之壤。不致冒承輕則。而磽瘠之地。民知田糧易輸。廣開阡陌。家室盈甯。邊地蒼生。含哺鼓腹。共樂昇平 盛世矣。
請墾馬廠地畝疏雍正二年
雲貴總督高其倬
竊查雲南一省。山多田少。生齒日繁。所產之米。有收之年。止敷食用。是以滇省米價。較鄰省倍貴。而省城米價。又較外府獨昂。省城之人。較他處度日為難。而省城之兵。承平日久。人口日增。且無生理。較商民口食又窘。臣到滇以來。時時留心。思為設法調劑。近經詳細訪查。有臣衙門及後營馬廠一處。坐落陸涼州地方。原甚寬大。因其地草毒。馬食之者多死。故三十餘年。馬匹不往牧放。附近居民。將地可種者。俱漸報糧開墾。惟剩中間積水成湖之地一片。又水傍窪下難種之地。共計有三千餘畝。臣隨捐銀五百兩。委員雇人築圍。護住水邊之地。開得田三千三百餘畝。可以種麥種稻。即招本地民人願種者。薄取田租。令其承種。但今年已過種麥之期。止有稻田可種。計秋收之時。可得米一千石。至來年即稻麥俱收。該地百姓。見田租甚輕。紛紛來說。此地中心積水之處。因大河泛濫。年年灌注。所以耕種不得。若于上流立閘。兩旁築堤二道。旱時放閘灌田。澇時閉閘。令水順堤而下。則水不灌入。田皆涸出。起初一二年種麥。以後漸可擇種稻田。其閘工官建。堤工則百姓願自出力。但涸出之後。乞將此田。分給築堤百姓。承種納租。民得田種。兵得租食。寔屬兩便。如此料理。雖中心深潭。一時難乾。而四旁涸出者。定可得田一萬餘畝。臣又委員踏看。與所說相符。隨支鹽規銀一千五百兩。分發該知州吏目等。令其修築閘座。百姓亦共築堤工。八月內即可全完。此時地已有涸出者。其勢可以成功。若再得此田成就。則一年可約得麥米一萬數千石。倘二年有收。則可有二三萬石之租。設有歉歲。省城八營之兵。可不動公儲。即可接濟。若更年久。并可貯作義倉。接濟百姓。再此田若成。恐易有欺隱侵漁之弊。容臣再具疏題明造冊送部查考。庶可永遠有裨。又臣思他處恐尚有似此者。若查出開墾。或益賦稅。或濟兵民。均為有益。再行料理。一面奏 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