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田論
黃中堅
聖王之治天下也。所以使之各得其所。而無所偏陂不平之患者。非能設為一切之法以整齊之也。亦因乎時勢之所宜。而善用其補救而已矣。天下之人如此其眾也。其不能有智而無愚。有強而無弱者勢也。智者強者常有餘。愚者弱者常不足。亦其勢然也。夫既已不能無有餘不足之分。則智者不必其欺愚。而愚者自為智所役。強者不必其凌弱。而弱者自不得不折而入於強。此雖聖人復起。豈能使之均平若一哉。故但使人之智者強者皆兢兢不敢自恣。而愚者亦安為之愚。弱者亦安為之弱。而天下固可以長治。苟鰓鰓焉存抑彼伸此之見。而欲以古人之成法。治今日之民。則其勢必有所不行。昔者井田廢而阡陌開。固亦窮變通久之勢所必至也。而兼并之風遂日以盛。於是董仲舒師丹諸儒。建限田之議。而卒不果行。至元魏口分世業之法。則其法較密。而亦行之有效。說者以為得井田遺意。而惜其後無踵而行之者。嗚呼。執是說也。幾何而不為安石之周禮耶。吾觀三代盛時。以九職任萬民。自邱陵園廛漆林而外。大率盡歸於井田。每夫受田百畝。餘夫又別受田二十五畝。宜其民之皆有以自養。然其時即有若閒民之轉移執事。待人而食者。且夫鰥寡孤獨廢疾之倫窮於天。游惰不率教之屬窮於己。至不可勝紀也。是貧富之不齊。固自古而已然矣。況積漸以至今日。而安得不富者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也哉。凡事處積重難返之勢。而一旦欲力矯其弊。未有不至於擾民者。彼口分世業之法。吾謂獨元魏之世可行之耳。北方本土廣人稀。而魏又承十六國從橫之後。人民死亡盡。其新附之眾。土田皆非其所固有。而戶口復可得而數。是以其法可行。要之田無盈縮。而人有眾寡。則更一再傳。而其法當亦不能無弊也。若夫大江以南。則更有不可行者。非特奪富民之田以予貧民。而以為不可也。夫憫民之貧無立錐也。而欲奪富民之田以予之。則必人有以予之而後可也。而今之大縣戶不下數萬。苟欲計口而授田。則田少而不足以給。其不可一也。今之承事於官者。率富民也。徵發之令。不及於小民。彼小民竭終歲之力。不過能耕十畝。有見徒隸則必惕息者矣。設與以數畝之田。而責以賦役之事。彼將為賦役所困。而并不得安其耕。其不可二也。量人量地。斟酌損益。雖得良有司竭力奉行。而亦非期月所可辦。其間奪者已奪。受者未受。國家之財賦力役。將責之何人。其不可三也。至於既行之後。又當鉤考其受田還田。吏胥上下其手。弊孔必且百出。其不可四也。且緩急人所時有。今既官為之限。則賣儥之際。必多窒閡而難通。其弊也勢必富者有多田之實而無其名。貧者有受田之名而無其實。而民之困乃愈甚。其不可五也。故欲以多限之。如綏和之名田無過三十頃。則雖稍可裁抑豪右。而實無補於小民也。欲以少限之。如太和之人受露田四十畝。桑田二十畝。則富者必見怨。而貧者不必見德。不適足以擾民哉。故夫以限田為良法而欲行之者。皆不審於時勢之說也。吾謂後之君子。留心田制。亦務時其消長。正其版籍。禁其侵欺。而且輕徭薄賦。以與民休息。使富民皆得推恩於貧民。而貧民亦知自好而恥犯法。則物各得其所。而天下治矣。何必附會井田始為仁政哉。
授田論
陳之蘭
法有可變不可變。不於變之日知之。變有可復不可復。不於復之日知之。文質異尚。子丑殊建。尸夏立而殷坐禮麻冕而今純。此可變者也。汙尊抔飲。易以金罍兕觥。茅茨土階。易以刻桷丹楹。此變而不可復者也。天下有古今常行之法。不必古今常行。然當其制之。早自樹於不可變。後世而變矣。不可變而變。則可變而亦可復。昔者先王之馭天下也。探其源而治之。制為授田法。以闢萬化之門。建一事而三物備焉。田均而苦樂之塗不偏。故天下育也。法立而僥倖之路不開。故天下定也。民安而性情之節不亂。故天下治也。智愚賢不肖不可得而齊。而三物者備。遂人懷敦樸。俗臻醇美。害可委也。仁有所不忍。利可專也。義有所不為。蓋不待四術崇。八刑糾。而早已陰養其恩愛廉恥忠信禮讓於畎畝間矣。後世治民。不揣其本。顧欲勤督責。驅而之善。教令揭於日月。刑罰威於雷霆。網益密而俗益敗壞。譬則張弓挾矢以馴鳥獸。不足為治。反滋其亂。論者顧歸其獄於人心。以為江河日下。雖堯舜重生。不能砥橫流則已誤。夫木性直遂。得雨露之潤。日新月盛。至於蔽日千雲而不屈。然而縣崖之下。必無直木。夫豈生而盡不材。有迫之者也。飢寒者民之懸崖也。千金之子賞之不竊。非其性獨異。人治生有餘也。治生無賴。而禮義繩之。故上求而下不應。非不應也。心甚欲之而不得取。手足有所急也。自授田法廢。而民無常生之業。天即豐年。能豐之於田之所在。不能豐之於田之所不在。君即薄征。能薄之於歛之所及。不能薄之於歛之所不及。民既已汲汲皇皇。謀生之計百出矣。苟可以救一朝之死。何所不忍。故恩愛薄而乖離起。苟可以延一日之生。何所不為。故廉恥輕而慳貪生。苟可以智取。何所不譎。故忠信漓而詐偽出。苟可以力獲。何所不爭。故禮讓衰而攘奪起。由是言之。立授田之法。非止教民為善也。而善焉往。廢授田之法。非止教民為不善也。而不善焉往。故曰。古今常行之法。不可變也。不可變而變。則可變而亦可復。論者猥以聖人創法。以利一時。時移而不得反其故。漢唐以來。代有令辟。卒不能復。法與人而亡矣。殊不知萬物無始。聖人無創。玉在石中。人過而不知。良工剖焉。天下見玉矣。不可謂未剖之前無玉也。法在道中。人眊而不察。聖人制焉。天下見法矣。不可謂未制之前無法也。天不亡。法亦不亡。待人而行耳。論者猥以人眾則田不給。奪富人之田。恐其生亂。嗟乎。火鼠不可與語熱。冰蠶不可與語寒。今人不可與復古。皆梏於身之所處。而不能盡物理。
夫亂離久。則戰爭酷而人寡。太平久。則生息深而人眾。固常反覆相尋。非必古獨凋殘。而今獨蕃盛。且人寡則生者亦寡而土曠。人眾則生者亦眾而土闢。雖有饑歲。未聞菽粟告絕。盡填溝壑。天下之田。自足以供天下之人。準於人以酌分田之數。而不必百畝。安在其不給也哉。今之世。富者一而貧者百。此百人者盡悅也。助人為亂。以去[已](己)之所利。愚者不為。豪強即挾異志。固已有將而無兵矣。且即富人又何嘗不悅。蓄良疇美宅。所以遺後人。然往往祖父繡闥雕甍。肥馬輕狐。餘粟波鄰里。而子孫或茅舍敝。每食不飽。猶仰給於他人。甚者及身而墜。若燎毛然。富不可恃以長保。受田於君。奕葉世有之。茲法之行。乃人心所不言而同欲。因民之欲以施惠。用力少而成功速。安在其不可復也。天下之患。莫大於未或為之而豫斷其不可。未或為之而預斷其不可。則雖斷斷可為者。亦將有所不為。且夫未或為之。而又何以知其不可也。世疑孔子之道。累世莫殫。相魯三月而大治。使當時不相魯。孔子千載受其誣。子產為鄭。一年而民怨之。三年而民頌之。假令數月而罷。子產為酷吏矣。物必以用效其實。事必以試考其歸。輪轅具而勿御。雖以騏驥駕輕車。猶將自止。人立於車上。攬轡執策。不必王良造父。可以致遠。事變何常。操縱在人。人不勝法。則驅天下之人而聽命於法。法不勝人。則挽天下之法而受命於人。誠使一代開創之初。得寡欲知人之君。鑒後世之所以亂。思前世之所以治。一體君民。勵精復古。行之以誠。布之以公。度其地之可耕者。一夫授田若干畝而不必井。今直隸山東山西河南陝西田無經界民各自守其業並無兼并之患故不必井復以百里之地。付之一人。其功成而民不擾者。遂使君之。則豪傑皆樂為之用。可以不殺一人。數年間復見先王之制。則教化易行。禮樂可興。盡人物之性。以輔相天地。恃此具也。而其要在於朝廷得人。朝廷不得人。則撓之者眾而計不定。計定而任事者或藉以便其私。利未興。弊先起。曠日持久。徒以擾民。而迄無成效。故曰。必知人之君也。故養生不必五穀。舍五穀。養生別無長理。治民不必授田。舍授田。治民別無善策。
論清丈田畝
陸世儀
清丈田畝。極為地方美事。然往往反為大害。不特無法。即有法矣。而奉行猶有四難。一則縣官無才。一則里胥作弊。一則豪強橫肆。一則小民奸欺。人人可以上下其手。故為人上者。雖極精明。安能分身察。所以自古迄今。一聞清丈。則小民如畏兵火。誠難之也。然其要只在縣官得人。晦庵行之于漳泉。剛峰行之于興國。未聞其擾民也。而安石一為方田。刖天下皆震動。奉行不得其人也。又豈惟安石方田。即瓊山丈量一事。是時剛峰退休在瓊。事事與地方官斟酌而行。事事皆剛為條例。而上司催督無法。里胥人人作弊。民怨特甚。況其他乎。甚矣丈量之害之難。居官者不可不知也。
丈田。橫斜伸縮之間最多弊。海剛峰令民以灰畫地。而數其眼。方六尺為一眼。一眼為一步。二十四步為一分。二百四十步為一畝。謂之癡算。使人人皆曉。是亦妙法。然不如用棕網為尤妙。棕網者。以棕繩結網。每六尺為一眼。遇地之尖斜畸零難算處。則以此鋪之。更捷于用灰。蓋灰算便于民。棕網便于官。二法俱不可不知。
清丈田畝。莫如行方田。方田即張子厚經界法。安石知其麤而不知其精。知其略而不知其詳。無怪乎紛紛擾民也。苟得其法。則縣官不必履畝而勘。而吏民自不能欺。吏民即欲朋比為奸。而其勢自不能混。其法每千步為大方。方立大標竿。百步為小方。方立小標竿。大標竿以石為之。如今之華表。小標竿以木為之。如今之旗竿。下立兩石足。夾而立之。大標竿常立而不仆。小標竿或立或仆皆不妨。以下有石足可也。立之之法。先須正南北。以針盤準之。如立一標竿于南。則自此以至極北地方。皆依針路豎立。直如引繩。不許一毫參差。有參差。則罪其司吏。東西亦如之。如遇山險。及江河水道。不可立標竿者。則竟不必立。蓋此處雖不立。而有左右前後之標竿。可以相準。故不立亦無礙。張子厚所謂經界則不避山河之險也。標竿既立。則標竿四至之中。其田地自有定數。如大標竿之中。千步為一方。在今法。當田四十一頃六十六畝一百六十步。在古法。當田萬畝。小標竿之中。百步為一方。在今法。當田四十一畝一十六步。在古法。當田百畝。不用量算。[已](己)有定額。其間使有山林川澤。不毛磽确。凹凸不平之處。則令本方業戶里老。自行公同量算。畫為方帳。更不許出一方之外。每小方為一小圖。大方為一大圖。圖各以名號列之。一縣一郡。又為一總圖。自此以至天下。皆可攢集湊泊。總為一大圖。不惟田畝里數。可以無差。而地形之方圓曲直。亦可分毫不爽。此古今以來至妙之法也。如吏胥作弊。乃從來通病。獨此法不畏吏胥。蓋吏胥之所以作弊者。以打量田地時。田各有業主。主有貧有富。有強有弱。吏胥俱有利害存焉。故雖以嚴刑禁之。而不能必其無弊。今則吏胥惟令豎立標竿。標竿無分爾我。民無所用其賄。吏胥何所行其弊。又打量之後。吏胥有弊。官府覆勘。無從指實。必更用打量。其法繁雜。又欺官府多不知算法。故敢于作弊。今則官府覆勘。不勘田數。止勘標竿之準與不準。一望瞭然。凡有目者皆能辨。至如每方中田畝細數。則不用吏胥打量。即于本方之中。擇年老公正者為方長。而令各田業戶。自請善量算者。各算本田步口。各書四至。如魚鱗冊法。畫圖貼戶。攢出步畝總數。獻于官府。其有不合。或相欺隱者。官府為直之。蓋量田不用吏胥。則吏胥無所容其奸。各任業主。則業主各有四至。不肯受其欺隱。其有通同作弊者。官府不難覆勘。此法最簡最明。即中才之縣官。不難從事。而古今以來。從未有知此法者。無怪乎一聞丈量。則舉天下皆為驚擾也。
方田法蒿盦閒話
張爾歧
方田法。始於宋神宗景祐時。其後屢行屢罷。至徽宗大觀五年。復行方田。官吏妄增田稅。至并不食之山而方之。御史臺受訴。有二百餘畝。方為二十畝者。有二頃九十六畝。方為七十畝者。虔州之瑞金是也。有稅租一十三錢。增至二貫二百者。有稅租二十七錢。增至一貫四百五十者。虔州之會昌是也。民大擾懼。乃遂罷之。其時又以中官楊戩主後苑作。始立公田。以樂尺打量民田。取其贏者入官。別立租課。有宋仁厚之澤盡矣。方田法。用竹繵方量。每面千步立封訖。乃令民於方內。認所種田。竹繵不能引之使長。稍屈稍邪。便虧原數。豪強者各自取盈。則貧弱者不得自有其地矣。且有一段分割三四方內者。奇零曲。打算為難。一聽猾胥之分派。此瑞金之所以有地而無地。會昌之所以無稅而有稅也。順治[已](己)亥。東省行方田法。親見其弊。故知之頗悉。孟子言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周以百步為畝。每里三百六十步方之。當得一千二百九十六畝。自九百畝而外。尚餘三百九十六畝。以為溝塗遂路之地。則地之不稅者多矣。此商鞅之所以銳意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