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61600000018

第18章 论东北地区国有资本优化配置

一、资本优化配置的理论基础:比较利益理论

比较利益理论是由李嘉图在继承和发展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斯密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有分工必须有交换,国际分工使国际交换成为必需。国与国之间进行分工的依据是各国在产品成本上的绝对差异。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理论,他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不是绝对利益,而是比较利益。即使一国在所有产品都处于绝对优势或绝对劣势,通过国际贸易仍能得到贸易利益。按照他的解释,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优势相对较大的产品;而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是一个关于国际贸易的静态模型,它严格地以一个可变要素(劳动成本)完全的专业化为基础来论证贸易的有益性。

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发展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他们考虑了多种要素供给(主要是土地、劳动和资本)的差异对国际专业化的影响,提出要素禀赋论。俄林认为,所有国家都可达到同样的技术,但各国拥有不同的生产要素赋有量,不同产品需要不同的相应比例的生产要素。因此,各国都应根据本国资源要素的赋有量确定自己的生产方式和具有比较利益优势的产品,通过出口本国供给丰富、价格低廉的生产要素的商品,来进口本国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俄林的要素禀赋论,实质上是以外生给定的资源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利益理论,他认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结构是追逐这种外生比较利益的结果。

比较利益理论对一国地区分工中资本配置方向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是因为,比较利益理论的核心是各国应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加入国际分工,从而形成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结构。这一理论中以低成本、高产出组织生产的基本思想,无论对于国际贸易还是国内地区资本配置而言,都是适用的。一国地区经济发展中资本配置必须遵循高收益标准,这种利益上的衡定,就是比较利益。在资本短缺的条件下,节约资本消耗,创造最大的产出的重要途径显然要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地区资本配置。因此,通过对某地区的比较优势行业和资本配置状况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该地区的资本配置状况是否与其比较优势相吻合,进而提出资本优化配置的方向。

二、东北地区比较优势行业分析

资本的本性是追求利润,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律下,各个资本所有者都追求资本利得的最大化。各个地区、行业资金利税率的差异,构成了资本在不同地区、行业分配和流动的依据。因此,本文选用资金利税率作为识别地区比较优势行业的指标。当然,本文不是直接运用资金利税率,而是对其适当修改,采用资本利税率偏离度作为识别地区比较优势的方法。资本利税率偏离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表示行业,j表示地区,Pij表示资金利税率偏离度,Rij表示j地区i行业的资金利税率,R珚i表示i行业的全国平均资金利税率。

Pij>;0表明j地区i行业资金利税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j地区在i行业具有比较优势。Pij越大,j地区在i行业方面的比较优势越明显。反之,Pij1表明j地区i行业在投资结构中所占比重高于全国同行业的平均水平,j地区在i行业实行资本配置倾斜。Qij越大,j地区在i行业方面的资本配置倾斜越大。反之,Qij<;1表明j地区i行业在投资结构中所占比重低于全国同行业的平均水平,j地区在i行业方面的资本配置少。

为了分析东北地区国有资本配置状况,本文首先对2001年东北三省国有经济单位工业内部37个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东北三省国有经济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全国国有经济单位工业内部37个行业同期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以及全国国有经济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进行收集和整理。由于缺乏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详细数据,这里仅分析各行业的基本建设投资额。所有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2 )、《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2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2002 )、《黑龙江统计年鉴》(2001 )、《吉林统计年鉴》(2002 )、《辽宁统计年鉴》(2002 ),有关计算整理结果略去。然后,运用公式(2 )求出2001年东北三省国有经济单位工业内部37个行业的投资区位商。

东北三省的国有资本配置各具特色。黑龙江省以煤炭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煤气的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为投资重点,这些行业的投资区位商均大于1.吉林省以木材及竹材采运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等行业为投资重点,这些行业的投资区位商均大于1.辽宁省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行业为投资重点,这些行业的投资区位商均大于1.

四、东北地区资本配置存在的问题及优化

资本配置存在两种形式:增量配置和存量配置。增量配置表现为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一般而言,本期固定资产投资的取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改变未来若干年产业部门的产出格局。通过分析某地区增量投资的配置格局,能看出该地区的资本配置状况是否合理。

比较东北地区各省的比较优势行业和投资重点,发现东北地区的国有资本配置存在诸多问题。黑龙江省在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等行业不具有比较优势,但投资区位商均大于1.特别是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投资区位商高达3.59、2.04.相反,该省在饮料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具有比较优势,但投资区位商均小于1.特别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区位商仅为0.48.

吉林省在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不具有比较优势,但投资区位商均大于1.特别是造纸及纸制品业,投资区位商高达2.08.相反,该省在烟草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子机械及电子器材制造业、电气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具有比较优势,但投资区位商均小于1.特别是塑料制品业,投资区位商仅为0.49.

辽宁省在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不具有比较优势,但投资区位商均大于1.特别是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区位商高达2.35.相反,该省在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印刷记录媒介复制业、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但投资区位商均小于1.特别是金属制品业,投资区位商仅为0.43.

显然,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区域分工,以实现区域国有资本优化配置。黑龙江省在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煤炭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这三个采掘工业的同时,适当增加对饮料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投资,减少对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的投资。吉林省在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木材及竹材采运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同时,适当增加对烟草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子机械及电子器材制造业、电气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的投资,减少对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等行业的投资。辽宁省在进一步巩固和加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机械及电子器材制造业的同时,适当增加对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印刷记录媒介复制业、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等行业的投资,减少对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行业的投资。

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二、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5.《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6.《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陈云文选》(1956~1985 ),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9.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载《光明日报》1997年11月20日。

10.《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载《人民日报》1993年11月17日。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载《光明日报》1996年3月20日。

12.《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载《人民日报》1999年9月27日。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载《光明日报》2001年3月18日。

14.《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载《人民日报》2003年10月17日。

15.《进军“十五”,再铸辉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6.宋涛主编:《〈资本论〉辞典》,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7.马洪、孙尚清:《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研究》(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8.厉以宁:《非均衡的中国经济》,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19.徐禾等:《政治经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20.王梦奎等:《中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1.周叔莲、杨沫主编:《国外产业政策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88年版。

22.李京文等:《生产率与中美日经济增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3.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4.郭克莎:《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5.李昌宇:《资源倾斜配置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6.周振华:《产业结构优化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7.戴玉林:《投资结构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版。

28.程兴华:《中国工业投资结构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版。

29.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0.林毅夫主编:《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1.金碚:《中国工业化经济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2.郭熙保:《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33.刘伟、杨云龙:《中国产业经济分析》,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7年版。

34.李成勋主编:《1996~2050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走向现代化的构想》,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35.史忠良、吴家俊主编:《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

36.陆百甫:《大调整: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六大问题》,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年出版。

37.张凤林:《西方资本理论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8.周国富:《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差距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9.田江海、张昌彩:《投资体制改革的突破》,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0.耿明斋等:《转轨时期的投资体制和投资运作方式》,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41.王光伟:《资产积累的来源、途径及配置效果》,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2.沈天鹰:《资本形成的货币金融维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3.张富春:《资本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4.曾坤生:《动态协调发展:迈向21世纪的中国区域经济》,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年版。

45.张耀辉等:《区域经济理论与地区经济发展》,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版。

46.张晖明、邓霆:《国有资本存量结构调整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7.胡子祥主编:《中国支柱产业发展战略》,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

48.干春晖:《资源配置与企业兼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9.郭励弘等:《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版。

50.宋海林:《中国产业结构协调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51.胡乃武、杨瑞龙主编:《中国经济非均衡发展问题研究》,山西高校出版社1994年版。

52.张宗新:《中国融资制度创新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53.李建伟:《资本配置与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1999年。

54.谢家智:《区域资金配置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55.汪小亚:《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投资结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

56.沈继奔:《投资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1999年。

57.王宏伟:《资本效率与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58.国家计划委员会投资研究所、国家统计局投资统计司编:《中国投资白皮书》(1993 ),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年版。

59.国家计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国家计委重点建设司、国家统计局投资研究所编:《中国投资白皮书》(1994 ),中国计划出版社1994年版。

60.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

61.国家统计局综合司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9 ),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年版。

62.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编:《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1950~1985 ),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年版。

63.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编:《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1986~1987 ),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年版。

64.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编:《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1988~1989 ),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版。

65.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编:《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1990~1991 ),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年版。

66.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1950~1995 ),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版。

67.《中国统计年鉴》(1982~2003年各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68.《中国经济年鉴》(1981 ),经济管理出版社1982年版。

69.《国外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6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79年版。

70.《世界经济统计简编》(1982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

71.蒋一苇等:《论国有资产的价值化管理》,载《经济研究》1991年第2期。

72.蒋学模:《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资本范畴和剩余价值范畴》,载《经济研究》1994年第10期。

73.熊映梧等:《产业结构优化的适度经济增长》,载《经济研究》1990年第3期。

74.冯子标、靳共元:《论“社会主义资本”》,载《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75.韩立岩、蔡红艳:《我国资本配置效率及其与金融市场关系评价研究》,载《管理世界》2001年第1期。

76.潘宏胜:《经济结构调整与资本配置机制市场化》,载《南开经济研究》2002年第4期。

77.杨德才:《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投资问题》,载《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

78.邱华炳、刘晔:《投资结构变迁的体制背景分析》,载《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第8期。

79.邓荣霖、邹亚生:《企业并购———资源有效配置的途径》,载《经济界》1997年第6期。

80.张军扩:《“七五”期间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载《经济研究》1991年第4期。

81.宋宜昌:《三线建设的回顾与反思》,载《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3期。

82.田扬戈:《美国的区域政策及其对我国西部开发的启示》,载《世界地理知识》2000年第2期。

83.颜鹏飞、邵秋芬:《经济增长极研究》,载《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3期。

84.张国云:《对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思考》,载《经济界》2002年第2期。

85.卓君:《关于引导民间投资、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考》,载《金融与经济》2002年第9期。

86.夏英哲:《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载《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第4期。

87.韩霞:《高新技术产业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载《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88.王青荣:《注重农业投资,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载《前沿》2003年第10期。

89.于瑞厚:《要正确使用资本和剩余价值》,载《光明日报》1980年6月25日。

90.[美]萨缪尔森等:《经济学》第12版,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

91.[美]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92.[美]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93.[美]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94.[美]罗斯托编:《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95.[美]乔根森、弗劳梅尼:《生产率与美国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96.世界银行1984年经济考察团:《中国:长期发展的问题和方案》(附件五),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

97. Rager Nurkse。Problem of Capital Formation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3.

98. Matten,Chris。Managing bank capital:capital allocation and performance measurement。Chichester:Wiley,c1996.

99.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Optimization method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the proceedings of NATO Conference,held in jacob Krarup。London[C]:The English Univ。Pr。,1974.

100. Paul N Rosenstein-Rodan。Problems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Eastern and South-Eastern Europe。Economic Journal,3(1943)。

101. Boyd,John,and Bruce,Smith。Intermediation and the Equi-librium of Allocation of Investment Capital:Implication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33(1992)。

102. Jeffrey Wurgler。Financial markets and the allocation of cap-ital。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58(2000)。

103. Thorsten Beck,Ross Levine。Industry growth and capital allo-cation:does having a market-or bank-based system matter?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64(2002)。

104. Esbjorn Segelod。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few industries:Deter-minants and trends。Int。J。Production Economics 77(2002)。

105. Anne P。Villamil。Introduction to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Al-location in Economic Growth。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43(2003)。

106. Anne P。Villamil。Introduction to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al-location in economic growth。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43(2003)。

这部著作是在我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在书稿即将付梓之际,我想起了对本书乃至本人影响较大的一些老师和亲友,总觉得有很多感激的话要说。

我首先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詹连富教授。在论文的选题、构思、写作、修改过程中,詹老师都给予我悉心的指导。从篇章结构到创新见解,从理论结论到政策建议,无不饱含着导师的睿智和心血。更重要的是,詹老师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正直无华的做人原则,已经深深地熏染了我,让我受益终身。

在论文的评阅和答辩过程中,北京大学陈德华、刘方蒶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吴易风、胡乃武教授,中共中央党校王瑞璞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汪继福教授,吉林大学张维达、郑贵廷、纪玉山、吴宇晖、杜莉教授等专家学者对论文修改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论文选题和写作过程中,张宗新博士作为我的师兄,也给予我真诚的帮助。在此,我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妻子张乐及我们的亲人,多年来,他们给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及精神上、物质上的支持。可以说,没有他们的理解和帮助,我的学业和本书的写作是不可能顺利完成的。

借此机会,我还要对其他所有关心与帮助过我的师长、同学和朋友一并致以衷心的谢意。

同类推荐
  • 多替公司着想

    多替公司着想

    《多替公司想想》自从2006年年初推出以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频繁冲击各大书城畅销排行榜前端。目前,神州大地已形成“公司多为员工想想,员工多为公司想想”的优良从业新风尚。
  • 网上购物与开店

    网上购物与开店

    本书分为网上购物、网上开店两部分。具体内容包括:购物心经;淘宝正式开始;团购大揭秘;网上开店不可不知的常识;网络开店流程全攻略;网店后期营销策略。
  • 日本商业四百年

    日本商业四百年

    三井财团如何从一个小绸缎庄成长为拥有24万雇员的大财团?谁又能想到享誉世界的三菱财团最初只是个贩卖天水桶的小作坊?有400年历史的住友财团如何基业长青?你可知道世界大商业银行富士银行的前身仅仅是安田财团的一部分?让我们慢慢打开这扇尘封已久的大门,从日本风起云涌的400年商业史中揭开这个秘密吧。
  • 客户管理

    客户管理

    本书设计了六个任务,内容包括:认知客户管理、客户开发管理、客户分层管理、客户满意管理、客户忠诚管理、客户售后服务管理等。
  • 我是推销王:世界上最神奇的60个推销定律

    我是推销王:世界上最神奇的60个推销定律

    有这么一个事实:世界上80%的富翁曾经是推销员。推销员作为一种职业,既能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又能充分实现个人价值。然而,如何在推销工作中掌握真正的技巧,成为真正优秀的推销员,却是长久困惑广大推销员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呢?显然不是天资,关键在于技巧!你要和成千上万的、形形色色的客户打交道,还要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的变化。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娴熟的推销技巧和高明的推销手腕,就很难在复杂的市场上取得成功。本书由崔希希编著,正是为那些准备从事推销工作或已经从事推销工作的人们量身打造的推销宝典。
热门推荐
  • 麻姑

    麻姑

    当星辰从你眼中坠落,世间还有什么能够永恒?星宿王萧仙贵历行人间凡世,寻找伟大圣贤魂魄炼化星魂,却一时不察,引发星罗乱陨,导致大地文明消亡。万年后,为了那团水晶火焰,他重现人间……海精灵麻姑奉骊渊海母之命守护曙光岛,镇岛之宝“遗烬珠”却被一名突然出现的人类男子盗走,她骑着风鲟锲而不舍地追了下去,命运的终点,一团水晶火焰正静候它的“飞蛾”……为你而来,为你而去,命中注定为你燃起一团水晶火焰……
  • 先生您哪位

    先生您哪位

    被老爸设计,赵钧被迫娶了他厌恶至极的高官沈志豪的女儿沈新柔。听说这女人虽然美丽却冷若冰山,骄纵的官二代小姐,他除了厌恶还是厌恶。既然必须娶她,那就休想他能对她付出真心,自己一定要让这个女人好看!可这女人,怎么不哭不闹,还对他爱答不理?哼,女人,有你好看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春在翱翔

    青春在翱翔

    主要讲了三个女孩和三个男孩的命运的故事。在里面,有快乐,有悲伤,有惊喜……直到最后,失去的是什么?得到的是什么?
  • 黑色比翼鸟

    黑色比翼鸟

    自认为自己是“强者”的自闭少年的心里价值观究竟会发生什么变化?是黑化?还是...
  • 为爱再出发

    为爱再出发

    随和善良的法律编辑和童话作者张果眉在离婚三年后终于决定重新恋爱结婚。她想到了初恋情人,初恋情人却突然被人杀死了。前夫的表弟追求她,她不能接受,女儿和好友却支持姐弟恋。她去相亲,一晚畅聊后男人不再主动联系她,俩人却总是不期而遇。她遇到了怦然心动的男人,可是那个男人却可望而不可及。而前夫又时不时来干扰她的恋爱,她只好不停地寻找中,努力中。最后,她发现自己爱上的是自己最没有想到的男人。她得到自己的真爱了吗?
  • 在你所到之处

    在你所到之处

    本文又名《宋医生,別眨眼!》初见罗桑时,宋之南觉得这个未婚妻很漂亮,除了视力不太好。相处后,宋之南觉得自己的未婚妻很娇弱,除了视力不太好。结婚后,宋之南觉得自己的这个妻子更漂亮了,性格也开朗(暴躁)了,视力也变好了,那是上的厅堂,炸的厨房,打得小三,斗得过宋之南。一日三餐,“煤炭”伺候,偶尔还来个饭后甜点(拳头),这么好的媳妇,不珍惜?说不过去吧?【眼睛没好前】罗桑:我看不见,什么事也做不好,你会嫌弃我吗?宋之南:那我就把你治好,再不济养你一辈子。【眼睛治好后】罗桑眼泪哇哇的看着宋之南:老公,我这么笨,你不会嫌弃我吧?宋之南:……会罗桑迎头一脚:给老娘去死!!!【小剧场】小护士:唉~宋医生,今天气色好多了!宋之南捂了捂肿胀的脸:是吗?众人:……
  • 我要当废人

    我要当废人

    为什么不能让我老老实实当个废人?当废人挺好的,不用管那么多,不用想那么多,陈苦,一个志向成为最牛废人的人,缺不断被迫………
  • 红泪之殇

    红泪之殇

    那一天,天地翻覆,人类仅余三分之一。这一天,帝国皇室仅存的血脉在人民的欢呼中没有了呼吸。终有一天,犹大会从地狱里重生,鲜血般的火焰将会烧遍整个世界!
  • 他来了

    他来了

    苏玥是一名高中生,她学习虽然不是很好,但苏玥很努力。因为易仰说:“北大比较好。”易仰是位明星,苏玥在他刚出道的时候就知道了他,然后就一直安安静静的陪着他。只是让苏玥没有想到的是,两个人的轨迹在新学期的开始慢慢的重叠到了一起。易仰不仅成为了她的同学,还成为了她的同桌。某天晚自习,班里安静的只能听见同学们的写字声。忽然,眼前一黑,让苏玥一时感到不适应,接下来教室里就穿出来窸窸窣窣的说话声。恩,貌似停电了。苏玥猛地一惊,想起来一件事。看向易仰,隐隐约约看见他身体的轮廓。“易仰。”易仰听见声音,偏过头。“害怕?”苏玥没有再说话,她在意的是他的鼻子好像碰到了自己,他刚刚说话的热气散了自己一脸。
  • 士兵报道

    士兵报道

    (本作品纯属虚构,不代表任何团体、任何思想,纯属个人爱好。作者从小梦想当兵却错过了机会,写此小说,仅仅是为了安慰自己逝去的梦。若有雷同,纯属巧合,还望见谅。谢谢!)从小梦想当兵,不辞艰辛的跟着村里“和尚老王”学习少林武术,日以继日,从未间断。家境贫寒,母亲需要大量的营养品维持健康,他为了给家里省钱,去市里的拳击馆做陪练。本就天资聪慧,加上“和尚老王”从小培养他,哥哥偶尔辅导他,拳击馆的朋友帮助他,使他不断的成长、强大起来。一步一个脚印,最终,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华夏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