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53900000005

第5章 这是一只万花筒

就设计而言,它是人类生活行为不折不扣的表现,体现的是人类对所生存的空间、时间,还包括对自然、对规律、对自身的潜能的认识,否定,再认识的过程。它的存在是真实的、具体的、有形的。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它表现人类的生存需要,以及追求、幻想、理想越来越强烈,越来越主动,越来越系统,越来越理性。设计如今已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媒介工具,人类的必需。没有它人们难以生活,没有它人们难以体味生活的美妙,没有它人们感受不到生活的快乐。不过从地球上有了人类后,便伴随着制造工具的出现这一行为,一开始人们并没有用设计一词为其命名。像手工艺时代工艺美术常常就被用来指代它。随着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从建筑与美术实践中引申出来,才有设计一词的出现。特别是工业革命后设计更是人类生活必不可缺的创造性活动,它的普及使外延得到进一步扩大延伸。工业化大生产不仅带来了劳动分工精细化和生产过程的复杂化,还造就了设计师这一新型职业。

造物是人类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实现自我的行为体现。人造物体的形态创制是设计的手笔表现。设计的过程对人来说是计划、行为、活动;对物来说是具体的形式,二者相融的结果便是具体的产品。比如衣服,只有穿在人的身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衣服,才能说实现了其价值。从历史和现实生活的角度看,人类所需的物品归纳起来无外乎三大类:自然品、艺术品、实用品。人类始创时期对自然的依赖是绝对的、单纯的、无条件的使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完全的或经少量加工的自然品,已不再是人类的惟一。在现代社会中它们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不断产生的欲望,只能是人的一种补充性需要。相反大量的人造物在生活里越来越多地被制造出来,且已不再是天然物质的形态,而是人对自然物质的结构、属性和规律有所认识,确立其特定的功能,再对其进行加工改造,来满足人的需要。艺术品是一种精神用品,强调的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宣泄,满足的是人的心理与视觉、听觉以及对美感的向往追求。如果生活中缺少它的点缀,不一定让人产生无法生存的感觉,至多就是生活乏味,缺少光彩。实用品是自然品的延伸,是人类生活绝不能少的造物,甚至关系到民生。人类的行为举止、风俗习惯、衣食住行用乃至社会经济等方面无一不靠它的提携,它可以让社会经济运转空前活跃。人类有那么多的想法,那么多的愿望,基本是通过为实现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设计表达完成。故用万花筒来形容设计再恰当不过,因为万花筒的变幻莫测与艺术设计的丰富多彩是那么相似。

一、艺术设计的内涵与外延

设计是伴随人类造物与创形派生出来的一个概念。由于是为人这个特殊的群体服务,所以一定会与生存环境、生存条件、生存行为直接关联,一方面要满足实用与美观、精神与物质等要求,另一方面又具有限定性、阶段性、地域性等特点。严格地说艺术设计一词只是我们对今天出现在生活中的设计现象的一种叫法,实际上它应属于一个历史的范畴。现代文明是工业革命之后的成果,现代设计缔造出今天社会的物质文明。这一划时代的变革,通过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各种风格、诸多杰出的人物所做的贡献显现;通过各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艺术思潮对设计的渗透影响表露;通过科学技术、材料开发、经济实力表达;通过与不同民族的设计传统、审美习尚、国家文化政策等精神文化相融合表现。近现代以来科技的发展进步,尤其是工业革命给经济带来不同以往的繁荣,引导现代设计针对工业化大生产(批量生产)和市场经济前提下的各种要求,同时还反映着消费者与生产者双方的利益以及人的生理、心理的要求,艺术设计的触角在今天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就是说,现代意义上的艺术设计的概念是指融合社会的、人类的、经济的、技术的、艺术的、心理的、生理的各种因素,将其纳入工业化批量生产的轨道,对设计进行规划的技术。也可以说是为某种目的、功能,汇集各部分要素,并作为整体效果考虑的一种创造行为。它不是设计师个人主观判断下追求的美,而要受到委托者或使用者的牵制,受到物化条件的制约,受到市场和销售机制的约束。这与西方工业革命之前主要以描述与艺术相关的事物,如绘画的精心构思,物品形状、模样、色彩的装饰感觉的设计有本质的差异,甚至根本不同。设计的内涵发生变异,从20世纪20~30年代以后这一点表现更加突出,设计的中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装饰、图案,而逐步转向对产品的材质、结构、功能和美的形式进行规划与整合,设计体现出新时代的风尚与内涵。而今,在世界经济正由“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发展的背景下,艺术设计表现更为独特,既有审美性又有实用性;既有传统特点,又有时尚的特征;既是大众的,又是个性的。设计已经不单单作为产品,也成为在解决复杂的城市环境规划,扩大新技术的使用范围过程中,取悦视觉的魅力光环。

二、艺术设计的领域与类型

从艺术设计的领域或类型看,研究者所站的角度不同,划分方式很多。但无论如何设计的本质就是适应人类的所需,为生活提供方便。人、社会、自然构成生活的世界,三者相互间必然不会隔绝,发生联系是自然而然的。连接它们的纽带就是设计。用设计连接彼此,营造出人类的生活。当代西方现象论哲学的创始人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认为,除了最基本的先验意识的世界外,人类基本面临着三个世界:生活世界、科学世界、哲学世界。在生活世界中,随着普遍价值观念的形成,人类将能够达成相互理解与取得共识,失去生活世界的设计,犹如失去土壤的植物,不但无处着力,更将逐渐枯萎。如果围绕生活世界的要素为基点,从现阶段考察设计的表现,按使用目的可将其大致划分为三大势力范围: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这是现阶段设计面临的主要课题。虽然它们仍旧囊括了人类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但内涵更丰富,时代性更强烈。每种类型都有各自特殊的现实性和规律性,侧重方向各不相同,有的突出平面,有的注重立体,有的强调空间。而且在每种满足不同的需求的设计之中,还夹杂着许多小的分支,又形成不同的相对独立的体系。就像一个大家族,不断地会有新的成员融入,组成新的小单元,但根基不变。

当然如此分类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虽然不同的设计类型各有特殊的现实性和规律性,但都遵循着设计发展的共同规律,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包容是无法避免的。作为整体和研究的需要,归类划分也合情合理。关键的问题在于不能把这些当做教条,设计的时代性还赋予它极大的弹性,新的形式会不断地出现,内容将不断地更新。这些你在下篇的几章中可以进一步详细了解。

三、艺术设计的发展简史

法国文豪福楼拜说过:人,总有根据前人思考过的记忆来使用眼睛的习惯,因而一切东西都一定还有未被探索的地方。历史就是在继承和发展中继续的。过去的年华记录下中国人、外国人为人类文明做出的杰出业绩。植根于这块沃土,产业革命缔造出了现代艺术设计,所以我们聚焦的话题就放在历史发展的这一阶段。

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接着又席卷欧洲大陆。机器成为制造业的生力军,商业迅速发展,劳动分工加剧。习惯了以往具有丰富个性,装饰精美的,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的手工艺制造的欧洲人,面对陌生的汹涌而来的省工又省力的机械文明,表现得积极又无奈,在矛盾冲突里开始酝酿新的生活。100多年前,在新的工业化生产与旧的手工艺理念的冲撞中,许多有识之士在思考:机械生产对人来说到底是福是祸?人的审美品位该置于何地?有什么形式才能真正地表现现代的需求?接二连三的关于现代设计走向的探索运动在欧洲频频登场。从英国首发那场充满怀旧感和对机器否定的工艺美术运动(1880~1910年)算起,西方依次经历了强调感觉,注重艺术效果且弯曲花哨的新艺术运动(1890~1910年),主张几何形式,突出功能,放弃装饰的现代主义运动(20世纪初至今),还有20世纪20~30年代流行于法国的艺术装饰设计风格和20世纪30~40年代美国的流线型设计风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设计发展的速度已很难让人用一种风格。

大众化、通俗感的波普风格;受宇宙开发事业的感召,多变新奇的宇宙风格;20世纪80年代突出技术,体现技术的高技术风格;注意设计的幽默风趣的后现代主义设计;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反对总体统一的解构主义设计;20世纪90年代面对是否可持续发展的严峻现实,人们重新着眼于自然与人的生态平衡问题的思考,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等设计应运而生。就是这样,设计思想点点滴滴地积累、汇聚,现代设计之船扬帆,向人类理想的彼岸前进。

世界由不同的国家组成,国家由不同的民族构成,文化由人创造,加上气候、自然、地理条件等的不同,在这种背景下,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之间必然产生差异,设计当然有不同的表现。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也可以证明:一种文化的历史越悠久,时间延续得越长,其模式就越稳定,个性越突出。在现代设计中各个国家的表现都有鲜明的特征,这是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以工业产品为例,目前德国产品稳重耐用;意大利产品“大众化”;美国产品豪华大方;日本产品“人性化”,且轻薄精小;北欧产品简约且高品质。这些能够领导世界现代设计先锋的国家,虽然各自用一种新的独特形象面向世界,但从中我们依然可以找到传统的根源。

当然,古时候由于技术、交流不畅,造成文化个性的突出,设计的地域性很强。现代技术正在消除“疆界”,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许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共同文化的形成,我们会居住同类房子,穿一样款式的服装,使用统一的语言,看同一套电视节目。然而人类不同民族的基因传承是永恒不变的,不会因为世事沧桑抹平所有的记忆,而使人类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变得异常统一单调,它必定会以新的组合、新的形式、新的创造满足人。

从现代设计师看,自19世纪末到今天,现代设计从起初的简单粗糙到现在的精美绝伦,所走的每一步都与设计师们的努力直接对应。每个时期的代表设计不仅是那个时代设计师天才的闪念,也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精神与审美风尚。今天的设计师已不是人类最早制造工具的人,也不是集各种技艺为一身的手工业时期的工匠,而是科技、消费、环境以致整个社会发展的推动者。设计通过设计师的思考和生产者的制造,精神中的美被物化到作品里。虽然现代设计的历史不过百余年,这期间所产生的设计师却无以数计。他们的言行通过作品,影响人们的生活,改变周围环境。堪称现代建筑史、艺术史、设计史上的里程碑,也是工业设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更是现代设计教育的里程碑,出现在1919~1932年间的德国艺术与设计学校——包毫斯,正是得益于其创始人,著名的建筑师兼设计师格罗皮乌斯的伟大设想:教学上打破纯美术与实用美术相对立的观念,指出技术知识可以教授,而创作能力只能启发的设计规律;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反对为美和造型而设计,用标准化的形式批量生产;认为设计是“集体创造”,并让设计实践成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活动,使包毫斯学校各车间的试制品有机会得到产品化,积极渗入工业界。他树立了现代设计教育一种新模式,在家具和灯具生产、纺织业、印刷业、陶瓷制作、金工产品制造、玻璃制造、建筑业等方面造就出许多优秀的设计师,又由他们的身体力行传播到欧美各地,结出更为灿烂多姿的硕果。因为设计师不仅是拥有设计知识与理解力,掌握设计技能和技巧的人,还是一个社会人,他对生活的理解,对社会的认知,对美的把握都通过造物表现,即便是出自同一个教师,由于每个人的经历见识的差异,也不会产生相同的认识。即便是同样一个风格,设计师也会像歌唱家那样可以用美声、民族、通俗等唱法对作品进行演绎。

从现代设计理论看,设计实践与设计理论向来相辅相成。19世纪末,人们对机械认识不足,机械化与手工生产,人性与非人性的矛盾成为困扰人的心灵之结。人们反对机器和工业化,强调设计家关心社会,希望提高工艺的地位,通过设计改造现实。20世纪初,机器不再是洪水猛兽,人们赞扬机械并赋予工业活动以文化意义,现代主义设计提出“好的设计”,即设计应有良好的功能、低廉的价格、简单大方的形式。把科学理性绝对地物化于各种造型上,以科学精神法则战胜自然法则的思想指导各种设计制作,设计理论更重视大规模生产的作用,设计脱离纯装饰,使人自身与自然脱离,并结合机器生产出现了理性美,以至于我们时代最流行的、奢侈迷人的物品大多是机器的杰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人体工程学得到广泛运用。20世纪60年代,英国人阿彻在设计中引进系统方法,使设计的过程更简化。设计理论与商业管理、科学方法论相结合,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中吸收、借鉴,让各种基础学科得到发展完善。尤其是对个别群体的研究,更深入细微,在多元化中人们能最大程度地享受设计带来的周到舒适。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开始积极客观地总结工业革命后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重温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认识到人类不仅需要得到产品和服务,满足自身,更需要在人—社会—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协调发展的机制;认识到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层面的追求,更要站在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发展的高度上,以更为负责的态度去从事设计,重建人类良性的生态环境;认识到人在处于一种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设的生命状态时,其精神的自由经历了审美的、道德的、创造的、超越的过程,进而形成人们在完成社会必要劳动后的追求。在这里人的凡心可以找到安顿、归依,达到内心世界的和平和安静,形成健康、本能、和平、崇高的精神境界,产生抚慰人类心灵的人文情思,对被经济利益趋动抽空的文化表层,即精神文化的枯竭,起到校正、平衡、弥补的作用。唯有科学而客观地认清自己,人类方能找到真正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

(赵菲)

同类推荐
  • 评书

    评书

    《评书》主要内容分为评书该说、传统评书、评书艺术名家等章节。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评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汤显祖与明代戏剧

    汤显祖与明代戏剧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当代中国译制

    当代中国译制

    有人说如果没有翻译,西方民主思想、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传到中国;如果没有翻译,中国的四大发明也不可能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如果说译制是电影在世界各国沟通交流的桥梁,那么译制工作者就是世界电影的普罗米修斯。在当今数字化信息时代,译制的过程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翻译或者配音,因为诸多的译制生产元素,再加上生产之外的政策要素和市场要素构成了现代中国社会的译制文化。显然,当代的译制文化不仅仅涉及外来作品的引进,而且包括国内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以及国产影视作品的对外输出,由此才能说明译制的全部意义。希望通过此书,把我们对译制工作的热爱、体验和认识奉献给广大读者。
  •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对“十七年”时期民间文化与中国传统戏曲改编的关系进行了细致描述和考察,并以此为研究语境、理论视野和写作支援平台,从“民间”的维度,对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戏曲改编的发生、发展、性质、功能等做了概括性的梳理,既有宏观的全局分析,又有引人入胜的个案探讨,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民间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重大意义。
  • 摄影入门学习指导(中小学生特长技能学习指南)

    摄影入门学习指导(中小学生特长技能学习指南)

    培养青少年兴趣的方法有很多,自然界的万物及其运动变化,人的思想及所创造的一切等,都是兴趣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你深入进行钻研,在你面前就会展示出一幅美丽的大自然的神秘画卷,你就会成为世间万物真正的上帝。为了引导青少年培养兴趣爱好,我们特地编辑了这套丛书,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介绍了相应的广泛知识和趣味娱乐内容,具有很强的趣味性、知识性和可读性,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陈列和收藏。
热门推荐
  • 幕后小玩家

    幕后小玩家

    李明的电脑里意外出现了一个删除不掉的游戏平台。每一款游戏的角色,居然就是李明身边的人。通过游戏,身边的人居然都培养成为了大佬。这是一个玩家玩弄世界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汉语修辞与文化

    汉语修辞与文化

    本书对汉语修辞作了多侧面、多层次的探究。全书分为“汉语之修辞透视”和“汉语之文化观照”两篇,内容充实,绝大多数语料典型而新颖,分析细致深入,不少部分闪烁着理论色彩。从总体上看,理论和实践结合得较好,颇有说服力,是一本有相当功力的专著。
  • 宅男的抉择

    宅男的抉择

    如果热爱二次元的你,有一日获得了自神的恩赐。获得了可以出入二次元的能力。但代价却是毁灭世界。你会如何抉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毅至夏末

    毅至夏末

    苏夏是欧阳集团一直流落在外的二小姐。后来进入欧阳家与唐毅、姐姐欧阳曼发生一段爱情恩怨,而苏夏绑架的真相也一点点的浮出水面。。。
  • 邪王的逆天毒妃

    邪王的逆天毒妃

    生死一线,他被人所救。从此,一见倾心,日夜寻找。某个坐在他府内享受着荣华富贵的女子:“这一世,他的眼睛怎么这么瞎?”看着某个找的死去活来,完事还被人虐的死去活来的男主,系统表示:好惨一男的。
  • 我和你有多远

    我和你有多远

    我们那么远那么远,我用夜以继日追赶舞台上星光熠熠的你
  • 时空无间之逆世之战

    时空无间之逆世之战

    宇宙正在坍塌,在广阔无垠的残骸里,灵异与科技正以不同的机制开拓与重建宇宙。翼空使者翱翔宇宙,穿越时空,驰骋平行世界,守护星际文明,与各种邪恶力量展开一场场终极决战。WeareGuardi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