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民众的热情款待,使周祖训和广大师生感激不已。为继续搞好与地方的关系,周祖训在领导好学校教育的同时,开动脑筋,想尽办法,尽本校所能,千方百计为地方服务。
1939年1月22日,学校无偿举办内乡县小学教师讲习会,参加学习的小学教员150人,历时两个月。周祖训亲自讲了“现代教育思想”课程。
1942年8月,受河南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在南阳)委托,学校兼办六区联立师范,每年招收两班。1945年信阳师范迁陕西后,联师经费无着,学生并入信师。
1943年9月,受内乡地方人士委托,学校举办私立菊潭初级中学女生班,每年招收一班。
1944年4月,日军疯狂侵犯中原,郑州、新郑、许昌、临颍、鲁山、洛阳等地相继失守,大批教师、学生流亡到内乡县。省教育厅(时迁至内乡赤眉镇)在师岗设立流亡教师、学生登记收容处。周祖训率全校教职员义务为这些流亡师生服务。暑假期间,信师教师分别为流亡师生讲授教学方法和国文、英文、数学等课,以便为他们以后继续教学和学习充实知识。
1942年河南省中部各县大旱,一群群面黄肌瘦的灾民,扶老携幼到内乡一带讨饭。每到学生开饭时间,许多灾民围立在学生饭场周围,鸠形鹄面,衣衫褴褛,周祖训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以“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之古训,动员师生,发起“一口馍”活动:全体师生每当吃馍的时候,都要自动掰一块馍放在筐内。这样每日可集中几十斤馍,由学生自治会派人把馍分给饥民。饥民谢天叩地,感激涕零。学校还以信师学生自治会名义发函给附近各校学生,请他们也要开展“一口馍”活动,使该活动滚雪球似的很快推广开来。
创建艺术师范科。学校迁到师岗后,周祖训校长通过实地考察,深感当地中小学体育、音乐、美术、劳作教师缺乏。当时宣传抗日需要大量此类人才,而在旧学校中,很多人把体育、音乐、美术、劳作课,叫做“小四门”,瞧不起,不重视,学生学好学坏无所谓。周祖训在大学是学教育专业的,深知这些课程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中的重要性。当时本校有一批造诣很高的体、音、美、劳教师,他们是创办艺术师范科难得的师资。周祖训于1940年呈准省教育厅增设艺术师范科一班,暑假开始招生。以后每年都在暑假招生。艺术师范科招收初中毕业生,男女兼收,合班上课,三年毕业。学校每学期举办的运动会、歌咏比赛、绘画展览等,是对艺术科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每年一次大型游艺会是对艺术科学生学习成绩的检阅。艺术科创立以后,培养了大批体、音、美、劳人才,他们遍布全省中小学及全国部分大专院校。
创办国民教育实验区。1940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决定在全国实施国民教育,河南省当时规定,每保应有一国民学校,每乡镇应有一中心国民学校。但是中心国民学校和国民学校的行政、设备、教学、训导诸端应如何设施,中心国民学校及国民学校的失学民众的补习教育应如何办理,中心国民学校应如何辅导国民学校等,没有具体规定。周祖训认为,信师作为师范学校,为提高国民教育质量,对以上诸问题,有责任进行实验研究,予以解决。于是呈准省教育厅,从1941年7月起,开始设立河南省信阳师范学校附设国民教育实验区(简称实验区)。实验区主要任务是实验实施有关教育法规,并公布实验结果、实施办法供各学校参考。另外还可供本校学生实习、辅导本校毕业生和指导地方国民教育。实验区范围包括本校附属小学、内乡县师岗镇与张集乡的4所中心国民学校和27所国民学校。实验方法乃依照教育原理、有关教育法规及地方实验情况实施,先集体研究办理中心国民学校及国民学校之各种办法,设计制订方案,然后印发实验区所辖各校实验。每经一月,各校将实验情况报告实验区,实验区将实验情况加以研讨修正,即为实验结果,最后将实验结果编印成书。实验区主任芮秀芝工作努力,成绩卓著。1943年8月,教育部改此实验区为部办。1944年12月,实验区将实验结果编成了三本书,由内乡县西峡口印刷所印刷出版。这三本书的名字为《怎样办理中心国民及国民学校》、《中心国民及国民学校怎样办理民教部》和《中心国民学校怎样辅导国民学校》,共计数十万言,发行全省。1945年2月,日寇进犯豫西南,信师迁到陕西,实验区停课。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11月学校复归到信阳,实验区亦恢复工作。省内外各处纷纷致函实验区购买以上三书,苦无以应,先修订《怎样办理中心国民及国民学校》一书,交开封中国文化服务社河南分社出版,发行全国。
周祖训一连串的善举,深深打动了当地政府和社会人士,他们给学校以有力的支持,除把住房无偿让给学校使用外,还逐年督率民众为学校修建新的校舍。到1944年10月,他们在师岗东南郊为信师建立了一所像样的校舍,内有平房百余间作寝、教室,还建楼两座:一座楼在中间,下作办公室,上作图书馆;另一楼在前面,下作学校大门,上作音乐教室。校门前为广场,广场中间有方形水塘,塘内种藕。全校师生为答谢地方政府和民众,特集资在水塘中间修建一亭,取名“乐育亭”。亭中树碑记载地方人士和民众热心教育,对学校无私资助的盛事。这种学校与地方互相支持、友好相处的动人事迹,一时成了全省教育界的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