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36年(大约是齐景公十二年)的春天,春光明媚,杨柳依依,鸟语花香,临淄(齐国都城)深处的一座装饰豪华的贵族大院内,人影慌慌、神色匆匆,充满了紧张的气息,好像有什么重大的事情要发生似的。
主人孙凭满脸焦急,徘徊在一间屋子的门外,时不时地向房里张望。几个随从跟在他的身后,看着孙凭焦急的神态,不知该怎么劝说主人。那边是一个深红的门帘遮住了屋里的一切,时不时有几个丫鬟焦急地进进出出,有的拿着热毛巾,有的端着热水,神色紧张,来去匆忙……
孙凭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间人影晃动的屋子,伸着耳朵极力辨别来自那间神秘屋子的声音,白净的脸上有一丝忧愁,偶尔洋溢出一点点激动或者欣喜……
原来是这里的女主人正在生产。在古代,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是让人又愁又喜的时刻,如果孩子顺利生产,母子平安,那么就是一桩喜事;反之,则会是另外一种情况。
这时,只听到一声清脆的婴儿的啼哭声,接着屋子里声音杂乱起来,有笑声,也有祝贺声。孙凭急忙向屋子里冲去,却被一个贴身丫鬟拦在了门外。丫鬟客气地说:“恭喜老爷,是位公子。但现在您还不能进去,等会奴婢会叫您进去的。”
孙凭被丫鬟拦在了门外,脸上现出的欣喜的笑容,刚才的焦急荡然无存。他立即吩咐随从赶紧给夫人准备好补汤,随时准备送进去,然后他就耐心地等待着。
过了一会儿,夫人身旁的贴身丫鬟满脸笑容地出来,说:“老爷,您可以进去看少爷了……”
还没有等丫鬟把话说完,孙凭已经迫不及待地进了房间。丫鬟抱着刚刚出生的婴儿,走到孙凭的面前,说:“老爷,您看,小少爷多么可爱,看他紧握双拳,大哭不止,将来肯定是栋梁之才。”
孙凭抱着这个男婴,又激动又高兴。这个男婴就是日后成就奇伟事业的兵家之圣——孙武。
孩子的出生给孙府增添了许多喜气,孙府上下都沉浸在欢乐之中。婴儿满月的喜宴上,祖父孙书喜不自禁,连声赞叹,看着睁着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英俊可爱的男婴,对儿子孙凭说:“这孩子将来肯定是一个从文之人,看来我们孙家后继有人了。”说完就爽朗地笑了起来。
然后,他给孙子取了一个文绉绉的名字:长卿。
在孙武一岁的时候,习武的一生似乎就注定了。孙家对于孩子的第一个生日庆典非常重视,几乎所有的亲朋好友都来表示祝贺。丫鬟们拿来了早已准备好的一切东西。按照传统习俗,在生日当天,要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物体来预测婴儿将来的前途,这是一种近乎游戏式的人生预测。
长辈们把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整齐地撂放在一张偌大的桌子上,既有主农的末耜,也有主商的钱币、主政的印玺,还有主军的兵书、兵器,以及舞文弄墨的笔、书等等。当贴身丫鬟把刚满周岁的孙武放到桌子中央时,众亲朋好友都把目光集中在了这个还不明白世事的孩子身上。
孙武睁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对桌上所有的东西都充满了好奇,但又不知所措。于是,看看周围的人,瞅瞅桌上的东西,趴在原地一动不动,似乎在琢磨什么事情,又似乎对什么东西都不敢兴趣。看着孩子这样,孙凭有一些着急,急忙指着桌上的东西,示意小孙武上去拿。不明事理的孙武似乎明白了父亲的意思,露出了一丝顽皮的笑容,慢慢地爬过去。首先吸引他的是钱币,众人都笑着点头,说这孩子将来肯定是个商人;然后他又慢慢地爬向了印玺,拿起那个沉甸甸的东西,好奇地看着,而后将其塞进了嘴里,企图吃掉它。大家笑起来,都说这孩子将来肯定是一个有名的厨师;这时,他丢掉了印玺,拿起旁边一本厚厚的兵书,按着那卷已翻阅得光亮的竹简《军政》,塞进嘴里贪婪地吮吸起来,这幅滑稽可爱的样子,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都说他将来肯定是个贪吃的人。那么,孙武到底对什么感兴趣呢,大家还是不得而知。
孙武出生在贵族世家,为他以后的成才提供了不可忽略的前提条件。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有丰富的战争经历,也有许多打仗谋略方面的经验,经常可以绘声绘色地给他描绘一些战争的场面,无意中也会给他讲一些用兵智略,这些都成为孙武步入军事理论、开始喜欢军事谋略的坚实基础。
时光如水,幼小的孙武渐渐长大,也懂事起来。在他那略带幼嫩的脸上,一双水汪汪地大眼睛嵌在一双浓黑大剑眉之下,俊朗中略显强悍,恬静中略显睿智,幼稚中略显成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人见人爱的英俊少年。
小时候,孙武经常缠着祖父或父亲讲述战争中的故事。从虞舜征伐苗黎部族的战争,到虞阏夫随周武王灭商的牧野之战;从齐桓公称霸到晋、楚争战;从诸侯会盟到向戌弭兵,他都百听不厌。这些激烈残酷的战争,这些尔虞我诈的计谋,国家之间“大鱼吃小鱼”的残酷,将士之间的斗智斗勇,士兵身上那种勇武的英雄气概,在孙武的脑海中形成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这些使他痴迷,使他激动不已。
孙武八岁进入“庠序”,开始接受系统基础知识教育,成为临淄城内为数不多的贵族学校里的优等生。经过努力学习,他已经从一个无知的幼儿成长为一个初谙世事的少年。少年犹如人生的花朵,用它那幼嫩葱郁的枝蔓和五颜六色的花瓣编织着缤纷烂漫的人生之梦。而孙武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位战无不胜的大将军,以继承家族的光荣。
那么,长卿最后为何更名为孙武呢?这里有一段奇特的故事。那是大约公元前526年,长卿的母亲病逝,孙凭为长卿续娶继母。就是在这次特殊的婚礼上,孙书将孙子长卿的名字改为孙武。
孙凭迎娶的虞人之女李沛雁,婚礼上没有钟鼓乐之,也没有琴瑟友之,而是所有的人都穿着戎装,如一次军事演习,也如将赴战场,雄赳赳气昂昂。这次婚礼的主持不是别人,就是齐景公。主婚人也是一身戎装,神态激昂。为什么要主办这个戎装婚礼呢?因为新郎和新娘都习武功,为齐国的巩固和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婚礼上,齐景公除了主持、道贺、赞赏之外,还有一个小小的心愿,那就是见见人们都说的那个神童——孙武。
原来,在父亲和祖父的教导下,长卿从小读书习字。他尤其喜欢读兵书,到十几岁,家里的兵书他都读得滚瓜烂熟。平时跟小朋友做游戏时,他总是出任“将军”,排兵布阵,居然有模有样、中规中矩。因此,时人无不惊叹地称他为“神童”。
当所有的仪式都完了以后,齐景公突然提议说:“听说孙家有一个特别聪明的孩子,不知是不是真的?”
话音刚落,只看见从人群中钻出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跪在地上,清脆地喊道:“臣长卿见过大王。”
齐景公被这清脆的声音吸引,仔细地端详眼前的小男孩,只见他相貌清秀、眉宇轩昂,眼睛里透露出一股灵气。齐景公不由自主地走过去,扶起这个小男孩问:“你就是那个兵法奇才?”
孙书害怕孙子年幼无知,抢先回答道:“禀告君王,孩子年幼无知,只是读过一些兵书而已,根本不懂什么兵法。”
长卿却急忙补充道:“臣虽然没有专门学过兵法,不过看过许多关于兵法、武艺的书籍,对于这些都略懂一点。”
齐景公见眼前这孩子聪明伶俐,语言犀利,眼眸中透露出聪慧之气,而且胆识过人,于是就出了一些关于兵法、武艺的问题来考问他。没想到,长卿对答如流,而且对很多兵法问题,都有自己的一些见解。
齐景公对长卿的回答非常满意,频频点头,对众人说:“这孩子具有过人的军事才能,将来是国家不可多得的将才。”
孙书一听此言,不禁叹了口气,对孙子说:“为你取名为长卿,是为了让你从文,报效国家,结果你还是跟我和你父亲一样,喜欢习武。既然这样,只好顺从天意,就给你改名为武吧!”
长卿很喜欢“孙武”这个名字,连忙跪下磕头,谢谢祖父赐名。
从此,孙武的人生轨迹正式向习武的方向发展。他这个武字虽然简单,却也有独特的含义。武的字形由“止”、“戈”两字组成的,能止戈才是武。古兵书上说:“武有七德”(所谓“七德”即:武力用来禁止强暴,消灭战争,保持强大,巩固功业,安定百姓,协和大众和丰富财物)。老子则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是谓不争之德,是谓配天,古之极。”真正的武人,绝不是一介莽夫,而是有勇有谋,能谦能让,冷静沉着,不动如山。这正是孙武心目中的武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