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德国是在苏联扶持并按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人民议院,实行的是以德国统一社会党为主的多党议会民主制。除统一社会党外,还有基督教民主联盟、德国自由民主党、德国民主农民党、德国国家民主党等非无产阶级民主党。人民议院选举产生国务委员会,国务委员会主席为国家元首,对外代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家最高权力执行机构是部长会议,由主席、副主席和各部委负责人组成。部长会议主席是政府首脑,由国务委员会主席提名,经人民议院选举产生。
德国统一社会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工人阶级政党。民主德国成立后,1950年7月,瓦尔特·乌布利希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71年5月,埃里希·昂纳克当选为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一直任职到1989年10月。德国统一社会党对内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国民经济计划为主的经济体制,不断探索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对外政策方面,主张加强同苏联和社会主义大家庭之间的联盟。在与苏联东欧结盟、发展与亚非拉国家合作的同时,主张扩大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共处关系,要求停止军备竞赛,发展东西方之间的政治缓和气氛,坚决维护世界和平。
在民主德国5个政党中,德国统一社会党是民主德国执政党,国务委员会主席和部长会议主席都是由统一社会党领导人担任。历任国务委员会主席是乌布利希(1960年9月至1973年8月)、维利·斯多夫(1973年8月至1976年10月)、埃里希·昂纳克(1976年10月至1989年10月);历任部长会议主席是格罗提渥(1950年10月至1964年9月);维利·斯多夫(1964年9月至1973年10月)、霍斯特·辛德曼(1973年10月至1976年10月)和维利·斯多夫(1976年10月至1989年11月)。在拥护社会主义、赞成民主德国政府施政纲领的前提下,其他政党也有代表参加政府国家部门工作,担任重要职务。
民主德国成立后,实行的是从苏联移植的中央集权政治经济体制,统一社会党成为民主德国的方针、路线的总设计者。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民主德国在统一社会党领导下,进行了艰难的探索。1952年7月在柏林召开的党代表会议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建设成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基本任务”方针,标志着统一社会党的工作重心转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了。
民主德国属于原德国的东部地区,主要是农业,而且土地贫瘠,缺乏天然资源,德国重型工业和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德国西部地区。因此,德国东部地区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铁产量仅占原德国总产量1.3%、煤占2%、钢占7%。经过战争的摧毁,民主德国成立时只有一个设备陈旧的冶炼厂。由于沉重的战争赔款负担,东占区又把大部分经济力量用在赔偿和克服战争后果上,短短的几年向苏联提供100多亿马克赔款。因此,民主德国在经济恢复过程中,资金严重不足。而联邦德国通过“马歇尔计划”,获得大量资金援助,每一个西德人得到140马克的补助金,而每一个东德人由于赔款、工厂设备的拆除而负债2500马克。由于这些因素,使民主德国经济恢复从一开始就面临十分困难的局面,经济发展自然比不上联邦德国。
在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过程中,民主德国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大力集中资金兴建新的企业,忽视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同时统一社会党和政府在一系列法令指示中犯了一系列错误,忽视了自耕农、私营工商业者、手工业者和知识分子的利益。因此,民主德国成立后的最初几年,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改善,不少人纷纷逃到联邦德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这种情况下,统一社会党政治局于1953年6月召开会议,通过了旨在提高各阶层人民生活水平的“新方针”的决议。正当民主德国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之际,在联邦德国和美国当局豢养的一批间谍和挑衅分子的煽动下,1953年6月17日在东柏林爆发了约有30万人参加的反对德国统一社会党和民主德国政府的罢工游行事件。罢工由经济要求发展到提出释放政治犯,改变政治制度等政治要求,并很快发展为暴乱。在警察不能阻止暴乱分子打、砸、抢、烧的情况下,民主德国政府不得不请求苏联帮助,苏联驻军出动一个装甲师的坦克驱散人群,平息了暴乱。
“6·17事件”直接原因是统一社会党用行政命令提高劳动定额10%引起的,但促成事态的发展是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在民主德国人民中存在着对苏联以及对统一社会党某些政策失误产生的不满情绪;斯大林逝世后在民主德国出现了不安定局面,使一些人在信仰上发生动摇;柏林美占区广播电台的煽动和特务间谍混入游行队伍进行破坏,使游行队伍转变为破坏国家财产和违法乱纪的暴乱。
通过这次事件,统一社会党公开承认了错误,将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党的今后工作重心。在7月24日到26日召开的统一社会党第15次会议上,提出了党的新方针任务是:要认真改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关系,并在这个基础上显著提高工人阶级和一切劳动者的生活水平。新方针实施后,民主德国人民生活有所改善,社会趋于安定。原计划重工业在1953年要提高13%,实际上只提高5.5%;轻工业原计划只提高7.1%,结果提高了10%。市场上货物、食品增加了,涨价的食品恢复了原价;部分职工增加了工资,抚恤金提高了,交通费降低了;科学家、艺术家允许参加联邦德国的学术会议,重新受到尊重;被开除的学生重新返回学校,并给予补考的机会;释放了大批因暴乱而逮捕的工人;支持个体农业,把全国40家已经国有化的工厂归还给私人占有者。
为帮助民主德国克服困难,同时缓和民主德国人民中的反苏情绪,苏联也调整了对民主德国的政策,决定从1954年1月1日起,民主德国停止向苏联支付遗留下来的25亿马克赔偿费,把价值270亿马克的33个股份公司企业无条件移交给民主德国,解除德国在战后积欠苏联的国债,并继续大量向民主德国供应原料和粮食。
为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民主德国一直在探索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乌布利希上台后,对行政体制进行了改革,确立了中央、专区、县、乡的行政体制。鉴于中央各部及其管理局对企业实行垂直领导,影响地方积极性的发挥,同时机构重叠,影响了工作效率。从1958年7月开始,民主德国着手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关系。1963年1月统一社会党六大宣布国民经济计划和管理的“新经济体制”,对60年代初陷入混乱状态的中央计划体制的重要方面进行了修改。“新经济体制”规定在经济管理中坚定地实行生产原则。然而,在苏联影响下,民主德国又在1966年放弃了生产原则,将“国民经济计划和管理的新体制”改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1967年4月,统一社会党七大强调了党政分工的原则,并提出了建立“发达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方针。乌布利希认为,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是通往完全的共产主义的道路上具有自己规律的一个特殊阶段。60年代推行的新经济体制改革,在保留中央国家计划的前提下,扩大了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利用经济核算,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然而,由于分权管理,在国民经济中又出现了比例失调的现象,以及经济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国民经济在60年代末出现严重困难,发展速度减慢。这时在经济改革问题上,统一社会党内部出现了分歧。在1970年6月统一社会党中央举行的第十三次会议上,把经济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归咎于新经济体制,大会又重新强调要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和集中的计划管理。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农业集体化,虽然遇到很大阻力,付出了很高代价,如造成不少人员外流,移居联邦德国,但这个目标实现了。1956年全国只有6300个农业合作社,到1960的猛增到19000多个,1961年全国有84%的可耕地属于农业合作社控制。60年代初,民主德国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宣布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已基本完成,剥削阶级已消灭,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得决定性胜利,进入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70年代初,由于美苏关系缓和,乌布利希与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在对西方政策、特别是西柏林问题上发生意见分歧,同时国内经济上也出现了问题。1971年5月统一社会党中央举行七届十六中全会,同意乌布利希请求免除其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职务,选举埃里希·昂纳克为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乌布利希被选为德国统一社会党名誉主席,从而开始了昂纳克执政的新时代。
昂纳克上台后,在1971年6月召开的统一社会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强调在管理体制方面,提高中央国家机关的领导和计划水平,保证有计划地、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提出广泛地、全面地进一步建设发达社会主义社会。他说:“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众所周知是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两个阶段——之间,不存在什么截然的界线。在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物质技术基础上,社会主义将逐渐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他在报告中还提出在全国实行生产集约化和经济政策与社会福利政策统一的方针。昂纳克指出:“党的八大开辟了民主德国历史的新阶段。”
统一社会党八大之后,民主德国重新恢复但不是完全退回到50年代的中央集权的经济管理体制。党的政治路线也作了重大修改。如在德国问题上提出“两个德意志民族”的理论,1974年10月修改的宪法,勾销了1968年宪法中所有关于现存的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组成的德意志民族的提法,没有提德意志民族被分成两个国家以及德国重新统一的问题。
1976年5月,统一社会党九大通过新的党纲党章,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发达社会主义社会,为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基本前提的路线。九大进一步提出了以“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相统一”的方针,作为建设发达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这次会议决定将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职务改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职务。昂纳克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在集中计划原则下,民主德国从1978年开始建立了以联合企业为中心的托拉斯式的企业管理体制,把工业部—联合公司—企业的三级管理体制,改为工业部—联合企业的二级管理体制,实现了联合企业化,完成了在计划经济体制范围内生产关系方面的重要变革,将中央管理的一部分权限下放给联合企业,中央只直接控制联合企业,不必统到基层,减少中间环节。联合企业建立了科研中心和贸易中心,实行科研、生产和销售三结合,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还在全国实行“社会主义集约化”战略。集约化运动的目标是通过更有效地利用材料和提高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克服资金和原材料不足的困难,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在农业方面提出农业工业化的主张,努力建立以工业方式从事生产的大型农业企业。为此,在农村除国家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外,另外还实行有两种所有制组合在一起的协作社和农工联合企业。农业工业化是使农业在管理、组织和生产上接近工业,逐步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接近于城市,使农民生活方式接近于城市职工。为实现这一目标,民主德国在农村不断通过企业协作等形式实现农业生产的集中化和专业化,使农村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得到提高。1980年集约化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
1981年4月,统一社会党十大制定了以广泛有效地利用科技革命成果、实行内涵型扩大再生产的社会经济政策。“80年代经济战略”的发展方针核心是:把科学技术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重点强调优先发展尖端技术工艺、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昂纳克认为“80年代经济战略”对国民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使民主德国成功地完成了生产向全面集约化的转变,并使生产开始了一个“深刻的革新过程”。他号召“要用2000年的眼光”制定今后经济发展战略,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是达到这些目标的决定性因素。
经过30多年的艰苦奋斗和探索,从60年代推行新经济体制、特别是70年代以来实行经济发展新战略,民主德国经济不断地持续稳定发展,在战争的废墟上建设成为一个发达的工业国。在苏联和东欧国家中,民主德国的经济实力仅次于苏联而位居第二,成为世界上十大工业强国之一。1984年,民主德国人均国民收入位居世界第八位,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工业的社会主义国家。1964年至1967年,国民收入每年平均增长5%,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为7%。在工业领域,尤其是电子工业、科学仪器、石油化学、化工设备制造、农业机械制造、现代化机床工业发展很快。从70年代开始,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仍为5%。1970年国民收入是1095亿马克,1977年增长到1553亿马克,比1949年增加64倍。1976年至1980年五年计划原规定国民收入每年增长4.9%到5.4%,由于在此期间受苏联的原材料、特别是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虽未达到原定目标,但仍有4.1%的年平均增长率,这一速度在苏联和东欧国家中是最快的。进入80年代,民主德国由于广泛实行生产集约化和合理化,重视科学技术和节约原材料、能源,国民经济得到持久稳定发展,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4.5%,从1980年的1800多亿马克增加到1986年的2498亿马克。农业获得迅速发展,整个农业生产占社会总产值的1/4.1950年至1980年,农业总产值增长124%,年平均增长率为2.7%。全部谷物和蔬菜种植都实现了机械化,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劳动率,80年代末从事农业生产的只有8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5%,比1949年减少了2/3.
在贸易方面,民主德国与世界上120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同近百个国家签订了经济贸易协定,其中最大贸易伙伴是苏联。苏联所需要的机器设备和工业消费品主要由民主德国提供;民主德国所需要的燃料和原材料主要是苏联提供。1970年,民主德国外贸总额为396亿外汇马克,1982年增加为1451亿外汇马克,1986年又增加到1845亿外汇马克,比1950年的37亿外汇马克增加近50倍。民主德国国民收入的40%是外贸出口创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和改善。自从统一社会党八大提出“经济政策和福利政策相结合”的方针以来,人民的实际收入增加了一倍。职工工资有很大提高,1960年月工资是555马克,1970年为755马克,1980年增加到1030马克。从主要食品消费来看,民主德国的生活水平也是比较高的,如猪肉的人均消费量居世界第14位,蔬菜消费量居世界第9位。全体人民享受免费教育、免费医疗等多种福利。幼儿和儿童入托居世界之首,每千人拥有医生数占世界第12位,病床数占第11位。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最为突出的是住宅建筑,两德统一前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6平方米。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另一标志是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率很高。1987年,每百户家庭拥有小汽车50辆、电冰箱99台、洗衣机97台、电视机93台。民主德国的大多数工矿企业实行每周44小时工作日,每周只劳动5天半,每天劳动时间为8小时。职工每年假期为21天。在东欧国家中,民主德国居民生活水平一直名列前茅。据联合国提供的资料,民主德国在1980年的人口仅占全世界的0.4%,而国民收入却占世界的1.5%,贸易占世界的1.25%,工业生产占世界的2.5%。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为7180美元,居世界第28位,超过苏联一半以上,居东欧各国之首。
民主德国是一个资源缺乏的国家,不少能源和原材料都要依靠进口,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必须靠脑力劳动的创造,才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同时民主德国劳动力资源也不足,发展生产不能靠增加劳动力,而是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民主德国领导人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重视职工劳动素质的提高。民主德国的科技力量较强,教育水平也较高,这是民主德国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为发展科学技术、培养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人才,民主德国进行了大量的智力投资。从70年代开始,用于智力投资经费不断增加,每年平均增长10%以上,约占国民收入的7%-8%。1971年至1975年的研究和发展经费达250亿马克,1976年至1980年上升到350亿马克,仅科研投资由1980年的76亿马克增加到1987年的120亿马克,占当年国民收入的4%以上。80年代末,民主德国全国拥有一支20万人的科技队伍。在科技方面尤其重视发展微电子、计算机、新材料、生物工程、核能和激光等高科技术,以及广泛推广应用能大量节省人力的自动化设备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使民主德国每年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7%。1970年以来,国民收入新增长部分的94%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的,1979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90%是依靠科学技术取得的。为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民主德国积极鼓励发明创造。1986年至1987年,全国有1万多项发明获得专利,跻入世界发明七强之列。
民主德国十分重视教育,教育经费在国家财政支出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从1980年起,每年教育拨款平均占国家预算的6%左右。1987年,国家在教育方面投资是127亿马克,将近占国民收入的5%,人平均教育经费达760马克。1988年教育方面投资增加到154亿马克。从托儿所到成人教育都实行免费。从60年代初开始,民主德国就在全国范围内推行10年制学校教育体系。至80年代后期,民主德国已经普及了10年制中学教育。在两德统一前,民主德国有50多所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约有30万人,高等学校毕业生占全国人口总数11%以上。大学生不仅免学费,而且每个人每月还有200马克的助学金。高等教育注重学以致用,教学和科研、生产紧密结合,注意使学生在科研、发明创造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此外,还重视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规定从1988年起,在高校实行讲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的教学计划。建国几十年来,各级各类学校为国家输送了560万名技术人员,近70万名受过高等教育的专门人材,为民主德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民主德国建立之初,由于苏联还未宣布结束对德战争状态,外交上还没有获得独立权利,活动范围不大,只是同中国、蒙古人民共和国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联邦德国放弃“哈尔斯坦主义”,推行“新东方政策”,民主德国也放弃了对联邦德国强硬态度,从而使西方国家也洞开了与民主德国关系的大门。1973年2月,英国率先承认民主德国,并与民主德国建立了外交关系;9月18日,民主德国加入联合国;11月,马尔加什共和国(即现在的马达加斯加共和国)作为第100个国家与民主德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74年9月,民主德国与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两德统一前,民主德国共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承认民主德国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
民主德国在外交上主要是依附于苏联和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集团,因此,与苏联、东欧国家关系十分密切。1955年,民主德国加入经互会,1955年又加入华沙条约组织,是华沙条约中苏联驻军最多的国家。昂纳克在统一社会党八大上指出,同苏联的结盟对民主德国“全部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975年10月7日,民主德国与苏联签订了新的友好互助条约,缔约双方表示坚决保障两个德国国界的不可触动性,西柏林不是联邦德国的组成部分,今后也不由它来管辖。该条约删去了1955年9月两国条约中提到的争取德国重新统一的全部内容。民主德国和苏联关系一直是健康地发展,只是进入80年代中期之后,民主德国对苏联戈尔巴乔夫在本国推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某些方面持保留态度。
民主德国早在1949年10月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55年12月两国又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在50年代,两国关系一直十分友好。进入60年代,乌布利希紧跟赫鲁晓夫,并在1963年1月统一社会党六大上点名攻击中国共产党,才使两党关系一度恶化。70年代后半期,民主德国领导人表示愿意发展与中国的关系,两国贸易额逐渐增加。从1983年以来,民主德国和中国关系开始进一步改善。1984年,两国签订了《文化与科学合作协定》。随后,两国领导人互相频繁访问。1985年10月,昂纳克正式访问中国,与中国领导人举行了会谈,两国签订了一项为期15年的“经济、科学和技术合作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