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我是不应该受苦的,如果我有一个好的家境的话。其实,这样的思想是有问题的。你有没有发现,越是有这样思想的人,他们的生活就是越困顿。因此,这句话应该这样说,我必须受苦,如果不受苦我就无法超越它。
有意识的受苦,未必是一件坏事,从没受过苦的人一旦遭受苦难,他将比任何人都痛苦。作为父母,我建议你们让孩子有意识的受苦,但多数的家长朋友不这样想。他们以为能够免除孩子所受得苦,就是一个很好的父母。不经历一些苦难的孩子,他们永远无法长大成人。尽管年幼的孩子需要我们的呵护,这当然不可否认,但日渐长大的他们,其实需要的是更多的空间。做父母的若是对孩子的生活和未来该如何展开抱有越多的期盼,他们就会更加将以往的教育理念留在自己的心智模式中。
就像所有的人一样,他们不免会犯上一些错误,也会经历一些未曾预料的痛苦。对孩子而言,如果从父母的角度出发,孩子所作的事可能是犯错的,可是这些事情,或许正是孩子需要的,经历的。为此,不妨多给予孩子一些帮助和指引。甚至有些时候,尤其是在孩子快要长大成人的时候,父母还需要允许他们去受苦。当然,他们的所受得苦有可能是毫无理由的,也有可能是他们自己犯下错的结果。不管怎样,这些事孩子有有必要去经历。因为,生命就是不断的成长。
耶稣不希望任何人受苦,可他却把所有的苦都承担了。当他被钉在十字架的时候,背负的苦难已然成为人类成长史中的典型代表。当然,这也意味着男人和女人在为社会的进步而付出的种种苦难,只要我们抗拒受苦,这个苦难的过程就会更加漫长。但是,当我们有意识的去接受它,痛苦就会在我们的努力下而穿越。于是,所有的苦难都会化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因此,受苦的终极目标,就是让我们的意识不断地进化和提升,直到当知当觉。
日本的松下幸之助就是因受苦而走向成功的典型例子。在谈到成功之道的时候,松下幸之助说,我获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了上天的眷顾,他赐给我三个恩惠,让我受益无穷。
(1)我家里很穷,穷到连饭都快吃不上了。托贫穷的福,我从小就尝到了擦皮鞋、卖报纸等辛苦劳动的滋味,并以此得到了宝贵的人生经验。
(2)第三个恩惠,就是我文化水平低,因为我连小学都没毕业。托文化水平低的福,我向世上所有的人请教,从未怠慢过学习。
(3)从一出生,我的身体就非常孱弱,托孱弱的福,我得到了锻炼身体的机会,这使得我到老年也能保持健康的身体。
你看,没有富裕的家境,没有像样的学历,也没有健康的身体。松下幸之助没有在意过去怎么样,他只是在有意识的受苦,努力的调整自己的心智模式。这种觉悟的过程,使得他当知当觉,最终超越了自我。
其实,我们也可以的。就像我们打游戏,必须要经历不断地磨练与升级,最后的技能才能达到顶峰,成为改变世界的救世主。我们的心智模式也是这样,在没有觉悟之前,往往都是浑浑噩噩的。这好比天与地没有被开启,万物都是混沌的状态。直到盘古的出现,天与地分开了,万事万物不断地出现与生长,最后形成了色彩斑斓、丰富无穷的世界。而我们人的心智模式,也需要“盘古”的出现。这个出现的具体内容就是,你自己要给自己一个机会,有意识的去发掘自己与外部的差异,这是一个体验的开始,然后才是过程,而过程就是你体验的内容。
比方说,你能通过觉醒,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立刻做出反应,你就是真的觉悟了。换句话说,你就处于当知当觉的状态了。可能有人要说,能做到当知当觉谈何容易。是的,这的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只要你不断地去发掘与体验,随着次数的增多,你就会慢慢地对你想象中的世界有所察觉,并发现其中的差异所在。这么一来,不断进步的你,就会当知当觉了。
不过,只是当知当觉还不是一个人的最高境界,如果能在当知当觉的基础上做到先知先觉,那他就相当厉害了。因为,这样的人会在事情发生之前,提前改变自己原有的心理模式,并对事情做出深刻的判断,从而达到从容不迫的应对。